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重拾匠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碩果滿枝

孫忠法

2017年09月29日13:3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重拾匠心

  不久前,國人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在2017年中國國際技能大賽上,35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名能工巧匠同場競技,雙手游刃毫厘之間,用平凡演繹出了人生的精彩。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技能賽事,是中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最新印記。誕生過魯班、李冰、李春等巨匠的國度,正在重拾起一度式微的工匠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各級人社部門認真落實中央部署和要求,勇扛使命、積極作為、改革創新、破解難題,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截至2016年底,全國高技能人才達4791萬人,比2012年提高了39%。

  一個匠心回歸的時代正奔騰而來。

政策引領、工程驅動——

大國工匠繁星滿天

  5月5日,中國大型客機C919直沖雲霄,驚艷世界。這一刻,完成了數千項相關零件制造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鈑金工陳昆淚流滿面,和工友們久久抱在一起……

  零件加工、散件裝配、材料攻關……作為我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干線民用飛機,C919共突破100多項關鍵技術,是中國跟全球創新先進國家的一次成功對標。其背后,凝聚著像陳昆一樣的眾多技能人才的智慧和汗水。

  人才造就偉業,時代呼喚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要大力培育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為工作指明了方向。

  使命在肩,步履所達。5年來,各級人社部門積極創新政策制度、實施重大育才工程、健全培養體系,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政策引領,吹響向技能大國進軍的嘹亮號角——

  2013年,人社部下發通知,在全國百家城市中開展技能振興專項活動﹔2014年,人社部印發意見,推動技工院校改革創新發展﹔2015年,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通知,啟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2016年,人社部發布規劃,對“十三五”技工教育繪出藍圖……完善的政策為技能人才成長發展筑牢了根基。

  工程驅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駛入快車道——

  從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行動,到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春潮行動”﹔從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到技能大師工作室……在人社部門的努力下,5年間,國家層面共建設476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94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實施了多批次技師培訓項目,帶動地方同步推進省市級項目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多方參與,塑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

  從政府推動到社會參與,從學校教育到企業培養……目前,全國技工院校達2500余所,在校生320多萬人。全國建立就業訓練中心2500余所、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近2萬所,基本形成了以企業行業為主體、技工院校等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系、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互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一套組合拳,打出滿堂彩。

  用數控機床取代老虎鉗子,用五軸加工替代銼刀改錐,用電腦制圖取代筆描手畫……伴隨著制造業的升級,中國能工巧匠規模逐漸壯大、技藝不斷提升,呈現出繁星滿天、群星璀璨的景象。

  “把制造業搬回美國?中國工人和產業鏈難取代!”前不久,美媒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折射著崇技尚能的中國不斷釋放的巨大魅力。

評價導航、激勵催發——

體面勞動讓匠心回歸

  今年3月,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師李萬君被吉林省人社廳破格認定為正高級職稱。接過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証書,李萬君激動不已,“這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激勵。”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

  “過去,我們隻為價格買單,而很少為工匠精神買單。”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說,中國制造要想做好,關鍵是能否讓每一個藍領技能工人都有足夠的自豪感!

  長期以來,經濟待遇偏低、社會地位不高、發展通道狹窄,導致人們不願意從事技能工作。5年來,各級人社部門直面問題、破解難題,努力讓技能人才有尊嚴、有出路、有奔頭,開啟了技能人才發展的春天。

  ——解決發展瓶頸問題。人社部清理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分七批取消了434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各級人社部門積極改革評價機制,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評價體系,做好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工作,推行實施自主評價。

  ——解決待遇不高問題。吉林建立企業高技能人才崗位津貼制度﹔安徽對企業從外省引進的優秀高技能人才給予相應補助﹔青海引導企業採取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多種分配方式,提高技能人才薪資待遇。

  ——解決榮譽感不強問題。人社部表彰了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和899名“全國技術能手”,1461名高技能人才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各地也紛紛結合實際,開展了相關的表彰獎勵活動。

  一系列措施的實行,讓“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未來”、“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技能人才的感受是最生動的詮釋。

  “政府給的榮譽越來越多,領到手的工資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親戚朋友也越來越高看,我們干得更有勁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濟南鐵路局青島動車段高級技師劉波感慨地說。

  技工院校的招生情況是最直觀的反映。

  “這幾年我們學校的發展形勢越來越好,招生非常火爆,生源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寧波技師學院院長李世存說。

  風起於青萍之末。技能人才未來的發展前景更加可期。

競賽選拔、宣傳感召——

技能明星受到時代熱捧

  “民間和媒體對聶鳳的盛贊,反映出普羅大眾對技能人才和工匠精神有了更多認同和尊重。”

  斬獲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金牌的聶鳳,最近成了令人艷羨的對象——她不僅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還成為中國國家集訓隊教練之一。對於聶鳳在中國的走紅,新加坡《聯合早報》這樣分析道。

  工匠競涌,源自沃土滋養。

  長期以來,“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根深蒂固,重學歷輕能力、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技能人才隊伍底子薄、基礎差。5年來,著眼於破解這些難題,各級人社部門廣泛開展各類技能競賽,大力做好宣傳工作,崇尚技藝的社會風尚蔚然一新。

  人們看到,蓬勃開展的技能大賽,為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了圓夢的舞台——

  人社部共組團參加了3屆世界技能大賽,累計取得5金、8銀、7銅和29個優勝獎的優異成績,中國技能人才開始走向世界舞台。同時,我國宣布申辦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並決定上海作為承辦城市。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非常高的技能水平。”世界技能組織主席西蒙·巴特利說,中國積極參與世賽競技和申辦活動,將有利於向世界展示中國歷史長河中的先進技能,這對於中國選手和其他各國的參賽選手都是一種激勵。

  人們看到,如火如荼的宣傳,催動工匠精神在落地生根——

  2015年“五一”期間,中央電視台推出系列報道《大國工匠》,講述了8位頂級技工匠心筑夢的故事,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近年來,圍繞職業教育活動周、世界青年技能日、世界技能大賽參賽申辦,各級人社部門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大國工匠》、《中國大能手》等成為耳熟能詳的品牌。

  有網友評論說:“我剛參加工作,干的就是鉗工,看了《大國工匠》,信心有了,覺得現在雖然很累,但值得,希望以后可以大有作為。”

  大國重技,智造未來。

  一汽集團的王洪軍,能在十幾分鐘內修復毀損車輛的鈑金,不留痕跡﹔中石化的代旭升,採油絕技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過億元﹔平高集團的張全民,憑著數控機床的高超車工技藝,使產品合格率達到99.9%……不斷壯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在改革發展洪流中各盡所能、大顯身手,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推力。

  回眸歷史,中國不僅有《考工記》、《天工開物》這般科技著作,亦出過許多的知名匠人,自古至今工匠精神血脈綿綿不絕。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加速轉型,在邁向復興的偉大征程中,需要集結更多高技能人才貢獻力量。

  使命依舊在肩,更待劈波前行……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