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河南欒川縣三川村黨支部書記段新寬帶領村民蹚出新路子過上好日子

2017年09月23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三川出了段新寬,善事做了千千萬,三天三夜說不完”。在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三川村,村中老少傳誦著這樣的順口溜。

段新寬何許人?欒川縣人,靠著勤勞肯干,17年前已擁有千萬資產。因見不得鄉親們吃苦受罪,禁不住家鄉父老再三請賢,段新寬回到老家三川鎮三川村當起了村支書,琢磨著帶大家脫貧、走上致富路。

開發紅色旅游,村民就地就業穩定脫貧

人窮地窮日子窮,遠離縣城的三川村,致富資源貧乏。怎樣才能讓村民富起來,是段新寬想得最多的問題。

剛開始聽說他要開發抱犢寨大紅川旅游扶貧園區,當地風言風語不少:“段新寬肯定是瘋了,估計是公司賺的錢沒地方花了,往荒山野嶺裡扔……”

“當時就有朋友勸我:別干了,年近半百的人啦,掙點錢不容易,慎重考慮考慮。”盡管很多人並不看好,段新寬還是帶著村裡的黨員登上了抱犢寨,決心把抱犢寨變成一個紅色旅游基地,這也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

請專家設計,抽調企業流動資金、公司資產抵押貸款……經過多年的開發和打造,抱犢寨景區終成規模,2012年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之后又成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區。

據介紹,目前抱犢寨紅色旅游景區周邊4個村新增家庭賓館31家,355家商街店鋪免費優先租給貧困戶,解決農民就地就業200多人,景區商鋪全部建成后可幫助300多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桌子、條凳、架子什麼都有,帶著鍋碗瓢盆、食材,當天就營業了。”火神廟村58歲的貧困戶王黑,現在已經成了景區小吃街店主。以前,王黑“家裡五口人隻有2.6畝坡地,往年種玉米和土豆都不夠本錢,如果碰上災年,看病的錢都沒有”。如今,夫妻張羅的小飯店一年收入3萬多元。“今年收入肯定超過4萬,兒子在杭州打工,准備叫他回來。”說起現在的日子,憨厚的王黑樂個不停。

找准經濟造血點,榜樣帶來規模效應

段新寬明白,僅憑一己之力不能讓所有人致富,鄉親們必須找到經濟上的“造血點”。

三川鎮柳子村村民郭建新,開過小商店、選過鉬精粉、發展過苗圃,周邊的村民說他瞎折騰、窮折騰。而段新寬對“愛折騰”的郭建新說:“柳子村家家戶戶都種玉米,咱三川的玉米糝大有文章可做,現在也鼓勵各村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你帶頭試試……”

2013年,郭建新“折騰”著建農副產品加工廠,家人湊了一部分資金還是出現了困難,段新寬聽說后,出面給企業借50萬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2014年,郭建新新建豆腐加工項目出現困難,段新寬得到消息,又借30萬元,不要任何利息。2016年,他為郭建新擔保,在勞動局做無息貸款。

幾年的時間,郭建新的公司已經擁有年加工2000噸玉米,180噸核桃油、荏籽油、麻油的生產線,年銷售額突破500余萬元。

榜樣的力量逐漸帶來“規模”的效益:流轉170多畝地,直接帶動農戶360余戶、貧困戶55戶,間接帶動農戶2709戶,安置50名工人中30人都是貧困戶。

段新寬是企業家,辦企業要賺錢他太懂了,但從幫助村民脫貧致富這件事看,他似乎有點“犯糊涂”。

三川村的鄉親們記得段書記的很多好:架橋、修路、建學校,自費為17家貧困戶蓋房子﹔17年來捐助公益、扶危濟困花去5000多萬元﹔村集體財產從負數到2016年的211.5萬元……“自己富了,不能忘記家鄉的百姓。更何況自己是村支書,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村民受苦。”段新寬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更多的是無法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的付出。段新寬說:“這些年,花在村裡的時間和精力,比花在企業上的多得多。”

如今的三川村,農民人均純收入9100余元,93%的村民住上了漂亮的新居,95%的農戶吃上了干淨的自來水。段新寬為村民修橋補路建學堂、扶貧濟困上項目、墊資建設辦公樓,幫助村民尋找和興辦脫貧項目260多個,安置勞動就業2000多人。全村家家有活干,戶戶有存款。(朱佩嫻 王 宇)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3日 04 版)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