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中國共產黨文化自信的底氣何來

張城

2017年09月20日09:05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文化自信的底氣何來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並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把文化自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我們黨在新時期的重大戰略定位,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文化建設進程中的理論自覺。為更好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要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因此,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既是我們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更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時代要求。

深厚的文化歷史傳統

孕育於黃河之濱的中華民族,歷經上下五千余年,創造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在漫長歷史進程中,歷經地域間的頻繁流動,民族間的相互交往,文化間的彼此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造就了傲立於世的燦爛文明,逐漸塑造了具有高度文化認同和極富生命力的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梁漱溟即指出中國有極強的文化個性:獨自創生非從它受,自成體系與它者差異甚大,自古及今綿延獨存,同化能力極強,影響力既遠且大,具有高度妥當性與調和性。

中華民族素來對自身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直至近代遭遇了西洋堅船利炮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后,國人的文化自信才受到極大損傷。歷史虛無主義與文化虛無主義思潮企圖通過解構民族歷史,顛覆文化傳統,否認革命正當性,詆毀國家發展成就,消解主流意識形態。對此,我們不必驚慌失措,隻要厘清其來龍去脈,便能對症下藥,逐一駁斥,以正視聽。

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都既有其傳統,又有其根本。如果拋棄傳統,丟掉根本,便是自絕民族精神命脈。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為治國理政積累了豐厚資源:這既為破解時代難題貢獻了有益經驗,又為化解社會矛盾提供了歷史鏡鑒。中華文明數千年綿延不絕,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對歷史文化傳統有深入了解,對古人治國理政智慧進行總結。因此,對傳統文化要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對仍有借鑒價值的傳統加以改造,賦予其時代內涵,激活其生命力﹔要對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我們必須珍視承繼這份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民族文化傳統,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早日實現從文明大國到文化強國的歷史轉變。

高度的文化使命自覺

伴隨經濟全球化歷史進程的不斷加深,文化全球化問題日益凸顯,各主要文明逐漸被納入世界文化體系之中。全球化潮流發端於西方,其背后必然會帶著極強烈的西方中心主義價值立場。在參與全球化進程時,既要積極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又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覺,以民族的文化主體性來建構屬於自身的現代文化。文化全球化並非西方化,更非美國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文化的世界交往應表征文化的民族性、差異性、多元性,並應把多元主義視為文化全球性的構成規則。

經歷近40年改革開放,中國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舉足輕重的大國,必然會產生復興本土文化的強烈要求。由此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中國的國家形象不應僅是“政治中國”,抑或“經濟中國”,而更應該以文化為本位,展現“文化中國”的國家形象。的確,歷史上的中國一向以文明國家展示於世,是名副其實的以華夏為中心、以天下為情懷的文明禮儀之邦,自古及今都以文化立國。中華民族最突出的優勢與形象應是文化,一代代宿學碩儒開創了中國的文脈,這既具有當代價值,也具有世界意義。

鮮明的文化價值立場

20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約瑟夫·奈從國際關系角度提出了“軟實力”概念,力圖証明在綜合國力競爭中,文化是一種重要力量。的確,具有高度認同的文化傳統,能使民族團結、國家凝聚、社會和諧,進而大力提升國家形象與影響力。

人民性是中國文化的根本價值立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文化的終極關懷最終體現在為民謀福。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價值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很好地承繼了中華文化上下數千年“民為邦本”“民貴君輕”“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價值觀念,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証人民當家作主。

開放性是中國文化的鮮明價值特點。中華文明之所以經久不息、綿延長存,就在於其有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有兼收並蓄的開放傳統。

開放包容始終是中華文化發展的主流:佛教東傳,西風東漸,自古及今的文化輸入從未間斷﹔西天取經,西洋求道,自東向西的文化學習延續至今。歷史實踐充分証明,開放包容不會削弱中華文化的優秀內核,反而會使中華文化的主流多元豐富。開放是活力的來源,是發展的動力。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隻有積極參與全球文明的對話交流,兼納百家精華,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國文化的繁榮發展。

天下性是中國文化的獨特價值關懷。中國是一個具有天下情懷的文明實體,“天下”觀念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如漢末佛教之東傳、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民初西方思潮輸入等,都被以天下為情懷的氣魄包容吸收。中國並非一般意義之國家,其綿延悠久的歷史文明標示了自己“文明國家”的底色,其“天下為公”的價值觀念亦決定了其未來的文化道路。正如青年毛澤東在新民學會發言中所說的那樣:提出“世界”,所以明吾儕的主張是國際的﹔提出“中國”,所以明吾儕的下手處﹔東亞無所取義。中國問題本來是世界的問題。今天國人不應隻把“天下”與“世界”遺忘,視“中國”為“民族國家”的同位語,沒有了“天下”的終極價值關懷,怎會有“中國”的悠久民族敘事。

廣闊的文化發展道路

旗幟就是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關乎命運。高舉什麼樣的文化旗幟,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開辟什麼樣的文化道路,是一個政黨、民族、國家的生命之源與精神之鈣。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所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正是延續了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脈,繼承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抗爭的民族精神,發展了建黨以來所塑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是一條先進文化的發展道路。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我們黨延續至今的文化道路綱領:“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民族的即要體現中華民族自身特色,要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科學的即要繼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大眾的即要真正體現文化的人民屬性,文藝的群眾立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是一條與時俱進的發展道路。我們始終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文化發展方針。不忘本來即要繼承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豐富的革命文化。如果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改變了文化基因,喪失了文化特質。“本來”是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是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定海神針。吸收外來即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對待外來文化採取何種態度,考驗著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越是自信,就越能夠以積極態度對待外來文化。但既非照搬,又非模仿,而是從中國問題出發積極創新,不斷增強中國文化道路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面向未來即中國的文化道路不僅有光輝燦爛的歷史傳統,有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更有引領未來的光明前景。審視自己、放眼世界、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世界的變化、人類的活力為中國文化道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而中國文化道路亦必將為人類未來提供一套人文理性的中國方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是一條返本開新的發展道路。在數千年歷史流變中,中華民族並非一帆風順,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之關鍵即是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歷史實踐証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社會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站立在具有如此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當代中國,走我們自己的道路,舞台無比寬闊。不忘昨日的苦難輝煌,無愧時代的使命擔當,讓我們一起努力,“以中國為方法”,“以天下為目的”,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中國道路,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文史部)

(責編:黃瑾、閆妍)
相關專題
· 專家輔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