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黨內政治文化是評價政黨形象的尺度

陳金龍

2017年09月15日09:1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黨內政治文化是評價政黨形象的尺度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超大規模的政黨,黨內政治生活的運行、黨內政治生態的建構、執政黨形象的塑造,都需要黨內政治文化支撐。同時,黨內政治文化與社會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決定社會文化發展的方向與趨勢。

  黨內政治文化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靈魂

  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黨內政治生活准則構成黨內政治文化的基本要素。黨內政治生活的運行基於黨內政治生活准則,黨內政治生活准則由一系列政治規矩、政治規范構成,這些政治規矩、政治規范本身就是黨內政治文化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所規定的基本內容,如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等12個方面,是黨內政治文化構成的基本要素,成為黨內政治文化的核心內容。

  黨內政治生活功能的發揮以黨內政治文化為支撐。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修養、黨性鍛煉的主要平台,有什麼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麼樣的黨員干部作風。黨內政治生活功能的發揮,需要借助黨內政治文化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涵養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提升黨員干部的道德情操,強化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沒有黨內政治文化為支撐,黨內政治生活將是空泛的,黨內政治生活也將因為沒有內涵和規則而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黨內政治文化是黨內政治生活運行的環境與條件。文化是制度的靈魂,離開文化的價值支撐,制度就會偏離正確方向﹔制度是文化的載體,離開制度的規定和約束,文化就無法落地生根。黨內政治生活准則作為一種制度要發揮規范、約束黨員行為的作用,取決於黨內政治文化的狀況。有良好的黨內政治文化,黨內政治生活准則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再完善的准則也難以規范、約束黨員行為。黨內政治文化構成黨內各項制度協調、整合的橋梁和紐帶。良好的黨內政治文化的重要表征,就是黨員對黨內政治文化有一種敬畏感、忠誠感,思想上高度認同黨內政治文化的內容,行動上自覺踐行黨內政治文化的規定。如此,才能發揮黨內政治文化對於黨員的規范、約束作用。

  黨內政治文化直接影響黨內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黨內政治生態是黨內政治生活運行的結果,黨內政治文化直接影響黨內政治生態。

  黨內政治文化是形成黨內政治生態的大環境。黨內政治文化本質上是一套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猶如流動的空氣,是影響黨內政治生態的大環境,既時刻影響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又從根本上影響黨內政治生態狀況。可以說,黨內政治文化是黨內政治生態成長的土壤,有什麼樣的黨內政治文化,就有什麼樣的黨內政治生態,黨內政治生態是黨內政治文化的外顯和表達。

  黨內政治文化是黨內政治生態的支撐。黨內政治生態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支撐,黨內政治文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方面。這是因為,黨內政治生態取決於黨員干部的行為表現,黨員干部是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能否維護黨中央權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直接關系黨的政治生態,而這些行為表現與黨內政治文化密切相關。沒有黨內政治文化作支撐,難有黨員干部規范的政治行為,也就無法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黨內政治文化是否積極向上,直接關系黨內政治生態是否風清氣正。

  黨內政治文化淨化黨內政治生態。腐敗現象是惡化黨內政治生態的毒瘤,消除腐敗有賴於制度規定、法律完善和鐵腕反腐,黨內政治文化也有助於遏制腐敗現象的蔓延。制度、法律不是萬能的,再完備的制度、法律也難免存在漏洞。借助黨內政治文化的熏陶作用、激勵作用、規制作用,有利於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機制作用的發揮。同時,黨內政治文化有利於抵制和消解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政治文化對黨內政治生態的消極影響,淨化黨內政治生態。

  黨內政治文化關系政黨形象

  政黨的凝聚力、影響力與生命力和政黨形象密切相關,中國共產黨要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鞏固執政地位,需要政黨形象支撐。黨內政治文化是建構政黨形象的基礎。

  黨內政治文化是政黨形象的表達。政黨形象由多方面的要素構成,政治文化是構成政黨形象的核心要素,是立黨的精神支柱。黨內政治文化是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黨內政治文化彰顯黨的性質、宗旨,蘊含黨的目標、追求,表明黨的歷史、傳統,折射黨的價值取向、行為規范,黨內政治文化本身是中國共產黨形象的表達,更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獨特優勢和獨特標識。

  黨內政治文化是評價政黨形象的尺度。黨內政治文化的形成,體現了一個政黨的歷史積澱和成熟程度,體現了政黨文明發展的程度和水平。有什麼樣的黨內政治文化,就有什麼樣的政黨形象。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評價,主要依據黨內政治文化來評價﹔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可,主要來自對黨內政治文化的認可。黨內政治文化成為人民群眾評價中國共產黨形象的尺度和標准。

  黨內政治文化是塑造政黨形象的著力點。黨內政治文化既然表達政黨形象,也是人民群眾評價政黨形象的尺度,那麼,從根本上來說,塑造、優化政黨形象,應從黨內政治文化的建構開始。黨內政治文化是政黨形象塑造的固本工程、奠基工程,是黨的政治優勢、思想優勢、組織優勢和紀律優勢充分發揮的有效載體,對於政黨形象塑造具有長遠意義。

  黨內政治文化作用於社會文化發展

  社會文化是指為大眾所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等社會風貌和精神氣象。黨內政治文化的主體是黨員干部,展現的是先進文化﹔社會文化的主體是大眾,展現的是大眾文化。黨內政治文化既有別於社會文化,又作用於社會文化的發展,對社會文化發展具有引領、示范、淨化作用。

  黨內政治文化對社會文化具有引領作用。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其凝聚力和吸引力決定了黨內政治文化的影響力。黨內政治文化既是黨員干部認同的文化,也能得到大眾的認同。黨內政治文化一經形成和傳播,對社會文化具有導向作用,其指導思想、核心內容、價值取向,引領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具體內涵,成為社會文化發展的坐標。

  黨內政治文化對社會文化具有示范作用。黨員干部生活在大眾之中,黨員干部認同、踐行黨內政治文化的過程,既彰顯了黨內政治文化的內涵與魅力,對社會文化的發展也是一種示范,將對大眾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道德品質產生影響。如黨內政治文化建構過程中,借鑒、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如此,黨內政治文化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對於社會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一種示范。

  黨內政治文化對社會文化具有匡正作用。隨著經濟發展、社會變遷、傳播技術革命和大眾文化欣賞、文化消費習慣的改變,社會文化日益多元化、復雜化,產生了與主流文化相沖突的文化內容和文化現象。黨內政治文化憑借其先進的文化內涵、價值取向,可匡正負面的文化內容和文化現象,引導社會文化健康發展,實現黨內政治文化對社會文化的改造。

  總之,黨內政治文化是政黨運行之基、生存之本,並關系社會文化的發展。推進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任務。

   (作者:陳金龍,系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