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3日13:2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在合肥,濱湖世紀社區頗有名氣:6327名志願者長期活躍在安全巡邏、便民維修等各個領域﹔各類社會團體頻頻上門接洽,想入駐社區﹔社區自辦的老年大學和文體俱樂部讓1.2萬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等10余項“國字號”榮譽……
一個由80%外來移民和20%回遷農民組成、成立不到5年的社區為啥氛圍這麼好?“隻有做到服務群眾有求必應,基層黨組織才能一呼百應”,社區黨委書記束紅英介紹,自成立以來,社區不斷創新組織設置,改革服務供給,探索實踐了一條“服務解民憂、黨建聚民心”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之路,讓黨組織凝聚力和居民幸福感同步倍增。
織密黨建網 提升凝聚力
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臨濱苑1號樓黨小組長吳宗惠的家裡都會准時迎來一批熟悉的“客人”。他們是來參加黨小組會議的樓棟黨員,吳宗惠的家是大家學習討論和開展志願服務的陣地。“我們最近組織了樓棟百家宴,讓鄰居們聚在一起,每人做一個拿手菜一起品嘗,增進彼此的了解。”吳宗惠介紹道。
在濱湖世紀社區,像這樣建在樓棟裡的黨小組共有189個。按照“黨建帶社建”的思路,社區一方面將黨支部建在網格、黨小組設在樓棟,號召在職黨員、在地黨員、在冊黨員報到履職。同時,號召黨員帶領自治小組開展安全巡邏、空巢老人探訪等公益活動,真正實現“黨組織進樓棟、黨員服務在身邊。”目前,共有3853名“三在”黨員在樓棟報到,認領服務崗位1216個。
為了更好地利用社區資源,社區黨委與30多家駐區黨委單位黨組織結成黨建共同體,社區黨組織與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志願組織“四組聯建”,在各類社會組織中成立6個黨支部,設置22個黨小組,“這樣做打通了黨組織與各類社會組織間的微循環,通過黨建引領,激活社區服務管理。”社區黨委委員毛紅說。
線下黨建做得有聲有色,線上黨建也不能缺位。成立全國首家社區新媒體工作室、上線“世紀早茶”社區微信公眾號、啟動“黨建向前沖”APP,整合轄區微信群、QQ群53個……4年來,濱湖世紀社區黨委線上收集居民意見建議2979條,督辦解決1618項,贏得了居民的廣泛點贊。
有求必應 量身定制
翻開社區2017年微公益創投項目介紹手冊,51個公益社區項目的詳細說明映入眼帘,記者隨手翻開一頁,看到了如下內容:
項目名稱:益路同行
項目內容:愛心車隊免費護送轄區團體出行,由快1公交車隊具體實施。組織公益活動,每年集中獻血一次、帶孩子一起去敬老院進行幫扶。
服務對象:社區全體居民
項目周期:2017年3月-2018年2月
申報主體:快一志願服務隊
項目負責人:袁玉俊
為了把服務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濱湖世紀社區搭建了微公益創投平台,每年2次面向轄區內的各類組織公開征集公益服務項目。通過搭建路演平台,讓駐地單位、社會組織、自治組織等參與項目競拍,為公益項目的開展眾籌資金。
束紅英認為,社區不考慮需求地“為群眾端菜”往往出力不討好,由“群眾點菜”精准發力,群眾才會買賬。同時,社區畢竟資源有限不能包打天下,更應當在平台搭建、項目引導上做好文章,發動社會力量、群眾力量參與社區治理中,就能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濱湖世紀社區配套建設了2萬平方米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設立文化生活中心、衛生服務中心、社區人力資源市場等八大平台,每年支持兒童快樂學堂、陪讀媽媽美麗堂、老年大學等50多個服務項目,同時引入社會組織、市場組織進行專業運營,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
針對社區社會組織小、弱、散的情況,濱湖世紀社區還設立了佔地1000平方米的社區公益坊,並配套設立100萬元公益金,開設社區治理學院,為熱心參與社會組織的居民們提供場地支持和專業培訓。
振臂一呼 應者雲集
“我們身后站著3000余名黨員,2000多名志願者骨干,他們分布在各個網格、小區和樓棟裡,是社區治理的中堅和骨干。”束紅英說,如今,社區裡除了行政事務,多數公益項目和活動都由居民骨干、公益達人擔綱,主持協調運轉。
2015年,40名社區居民被選舉成為8個居委會的成員,他們不拿工資、與社區不簽合同,義務為大家服務。社區黨委每年設立居委會自治金200萬元,將小區開展民意征集、監督物業管理、調節鄰裡糾紛等自治事務全部交給居委會領辦督辦。
出差家裡的花沒人照料,拿到居委會看管﹔老人買菜腿腳不便,鄰居幫忙捎帶﹔逢年過節一起做月餅、餃子、臘八粥……在濱湖世紀社區,沒有高樓林立、鐵門緊閉的現代社區中的冷漠症,充滿著鄰裡之間的溫情與友善。
在濱湖世紀社區,志願服務的幫客文化深入人心,社區先后成立了紅色黨員幫客、藍色技術幫客、綠色環保幫客等67支幫客團隊,常年活躍在鄰裡守望、文明勸導、愛心護學、安全巡邏、健康守護、便民維修等各個領域,並讓濱湖世紀社區贏得了“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的稱號。
去年7月,長江流域發生嚴重洪水災害,合肥巢湖水位突破警戒線。濱湖世紀社區的100多名黨員和社區群眾自發地24小時輪流值守在社區6公裡長的巢湖大提上,開展社區巡查、及時排澇、慰問武警官兵……這個團結奮進的社區又一次彰顯了“一呼百應”的力量!
“在工作中,我們體會到,隻有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在‘有求必應’中盡心搞好服務,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才會更穩固,廣大人民群眾才會在黨組織需要的時候,‘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束紅英的話擲地有聲。(胡馨木)
相關專題 |
· 砥礪奮進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組織工作成就 · 兩學一做網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