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脫貧決戰克敵制勝須有勇有謀

陳國棟

2017年09月07日10:19    

把貧困群眾從深度貧困的困境中拉出來,幫助他們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正常生活,是我們必須要打的一場繞不開、躲不過的大戰役。盡管時間緊任務重,但我們也不能指望一招致命﹔即便扶貧大軍壓境,但貧困頑敵不會束手就擒。最終打贏脫貧硬仗,必須抽絲剝繭,步步為營,發日積月累之功,收滴水穿石之效,直到把防貧治困的堤壩高高筑牢,這需要我們萬千黨員干部心守一線,用情用力。貴州省一個基層組工干部講了他在扶貧戰場親歷的一個故事:一位鄉鎮干部長期駐村扶貧,常常十天半月才回家一次,以致三歲的女兒在他出門時同他打招呼說“爸爸,你以后要記得來我家玩哈”。

“上有老、下有小”這樣年齡段的干部,既是家中的頂梁柱,也是單位的實干家。為了小康大計,不惜離家別子,在貧困一線擼起袖子加油干,這體現了新時期黨員干部的擔當和奉獻精神。在全面兌現小康承諾的時限日益臨近之際,各級都鉚足干勁,把扶貧攻堅上升為主責主業,在扶貧領域,“五級書記人人抓扶貧、層層簽訂責任狀”,市、縣、鄉各級都把最強的力量部署到了村、包保到了戶,形成了對貧困頑敵的合圍之勢。但要在決戰之中克敵制勝,既要有一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氣,還要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靜氣,在於真正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動員起來,把貧困頑敵一口一口吃掉。

用活用足上級政策是致勝的前提。黨中央對扶貧工作的總體部署,源於對脫貧攻堅形勢的清醒認識和根本把握,既交了任務,又給了路徑,為全面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支撐。隻有在吃透中央精神的基礎上,通過“鄉情鄉音”的精准詮釋、先行先試的示范引領,把上級政策變為本地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才能不負黨和群眾的期望。在力量部署上要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擔當,敢於帶頭上陣,舍得用精兵強將,真正建設一支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扶貧工作隊伍。在涉農資金及各種幫扶資金使用上要善於整合,充分發揮杠杆效應,撬動項目發展,帶動社會投入。在產業發展上,要圍繞特色農業、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和服務業等方面做文章,大力發展真正能夠讓貧困人口從中受益的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緊緊依靠基層組織是致勝的關鍵。常言道,“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要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的作用,幫助貧困村建強黨支部,配強村兩委班子,繪好發展藍圖,真正建立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基層組織情況熟、貧因明,在制定落實脫貧舉措上,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層黨組織,支持鄉鎮和村兩委放開手腳干,與他們肩並肩一起干,形成眾人拾柴的局面,而不是隻當老師教他們怎麼干。幫助基層組織把威信和信心樹立起來,讓基層組織有效運轉,真正發揮作用,扶貧攻堅、脫貧致富才是抓住了關鍵。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是致勝根本。管理者時時處處以人為本,多些尊重和人情味,才能贏得支持和回報。各級扶貧隊員、基層黨員干部,都直接與群眾打交道,要尊重關心貧困群眾,主動問寒問曖,多做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把黨中央對貧困群眾的關懷傳遞到位,把溫暖的“南風”注入貧困群眾的心頭,激發群眾的脫貧致富熱情和創造力。要克服簡單給錢、給物、給牛羊的做法,多採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機制,引導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要聘用一批老支書、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讓他們在脫貧致富中發揮指導作用、監督作用和帶動作用。

有人說農村就像一個升空的氣球,我們能夠看見他,但實際上離他越來越遠。最后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我們不僅能夠凝聚民心贏得信心,而且還能鍛煉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隊伍,為我們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繼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闊步前進注入強大動力。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