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讓青春在傳播正能量中鏗鏘綻放

——記重慶市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8090”理論宣講隊

2017年08月31日14:05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2013年的“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青年提出了諄諄教誨。如何發揮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中的生力軍作用,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重慶市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黨工委通過組建“8090”理論宣講隊,積極探索教育培養青年之道,努力將他們鍛造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三証”上崗,打造紅色宣講隊

聘任証書:“志願+甄選”嚴格准入

“2014年成立宣講隊的消息一收到,我就主動報了名。當一走進已有幾十個年輕人參加遴選的選拔現場,發現還有高等院校的黨員志願者,我馬上緊張起來,生怕技不如人被淘汰出局。我頂著壓力通過了現場面試、組織考察等環節並獲得了聘書后,那顆懸著的心才落了地。我為能加入到這支‘微宣講’隊伍感到榮幸!”回憶建隊之初的情景,來自社區的宣講員靖青難掩興奮與自豪。

跟靖青一樣,這些宣講隊員都來自街道機關、基層村(社區)、企業、轄區內高校的80、90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志願者,通過街道黨工委的甄選,一支有責任、敢擔當、樂奉獻的“8090”理論宣講隊在“志願+甄選”的方式中組建起來,他們就成為一顆顆火種,被散播在轄區各個角落,在基層開展義務巡回宣講,宣傳黨的好政策,傳播時代好聲音。

培訓証書:“理論+才藝”增強資質

理論宣講隊建得起是基礎,立得住是關鍵,有生命是根本。宣講的個體僅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備過硬的理論功底、過人的演講口才、過透的基層經驗累積和培養。為保障這支宣講隊理論析得透、問題講得清、群眾聽得明,街道黨工委在沙坪壩區委宣傳部指導下,為每位隊員制作了繼續教育証書,邀請全市基層理論宣講專家和宣講骨干,每月對宣講隊成員集中培訓,通過學講結合的方式促進宣講員及時更新知識、提升素養、提高能力和水平。同時,借助覃家崗街道文聯的力量,針對宣講員不同的性格和興趣,每兩個月開展1次歌舞、戲劇、曲藝、葫蘆絲等不同才藝的藝術輔導,幫助宣講員將理論與藝術相結合,提升宣講的質量,讓微宣講鮮活起來,生命力旺盛起來。

責任証書:“任務+考核”強化管理

隊伍組建之后,管理如何跟進?工作痕跡化、宣講常態化、考核制度化、責任具體化是這支義務宣講隊管理最顯著的特征。街道黨工委於2014年底,就為所有宣講員建立了檔案,簽發宣講考核証書,明確宣講員的責任和任務,要求他們每年在本單位或本社區獨立開展宣講不少於6(場)次,集中參加街道統一巡講不少於3(場)次。為加強對宣講員日常宣講工作和集中巡講工作的領導和協調,街道黨工委與宣講員所屬單位簽訂了責任書,明確單位支持培養宣講員的具體任務和舉措,盡可能為宣講員參加宣講提供便利,打消其后顧之憂。每年度召開一次總結表彰會,以考核証書記錄為據進行評先評優。

“三快”宣講,創新方式顯特色

准確把握“微宣講”基本要素,以快板、快講、快閃“三快”方式創新宣講,用朝氣、活潑提升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和趣味性,實現讓基層百姓“聽得懂、留得住、坐得下”的目標,是這支宣講隊明顯的特色。

——“快板”雅俗共賞講方針政策。梨園社區宣講小分隊的李想等6位宣講員將傳統曲藝快板與流行歌曲中rap 說唱樂形式相結合,創編出了一套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部局、“四個意識”為綱要,以改革開放、全面小康、經濟建設、民主政治、文化建設、民生實事、生態文明、社區建設等為內容的“重慶版rap”快板,其中《群眾路線頌》入選全市區縣“微宣講”稿選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快板,讓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迅速傳遞到最基層的老百姓心中,成為最受老百姓歡迎的宣傳方式之一。

——“快講”深入淺出言理想信念。“快講”,即以理論評書的方式用小故事講出大道理,讓基層群眾在宣講隊員的循循善誘中,慢慢領悟到理論知識、方針政策的內涵,成為宣講隊用評書藝術形式宣傳理論的法寶。“樹無根不綠,水無源不流。人無信不立,話說……”由李一、楊歡等宣講員創編的《誠信不閃火》、《說和諧·談友善》、《家風去哪兒了》、《你我都有夢想》等16段評書深受群眾喜愛,在全區理論“微宣講”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用故事的形式講政策,讓我們這些普通老黨員都有興趣聽!隻有咱們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才願意跟著學、跟著做嘛。”退休老黨員吳宗武的一席話道出了基層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心聲。

——“快閃”喜聞樂見傳精神文明。許多宣講隊員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活動,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以及文明禮儀常識,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快閃”傳遞開去。他們編寫的快閃歌曲《齊心奔小康》、快閃戲曲《重慶好山河》等將文藝形式與理論宣講進行深度融合,將“普通話”與“地方話”、“百姓話”有機結合,准確傳遞黨的理論“好聲音”,感悟群眾生活“萬花筒”,吸引了不少群眾居民主動參與。如今,以快閃宣講創編的壩壩舞已經被2000余名轄區群眾推廣進休閑廣場、小區運動點、商圈活動場地。

“三真”交流,情感互動促實效

近三年來,覃家崗街道“8090”理論宣講員把每一場宣講都作為與群眾一次面對面、心交心、理析理的情感交流,打通了基層群眾學理論、聽政策、明道理的“最后一公裡”,讓他們在釋疑解惑、幫困解難中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互動交流“面對面”探真理。“孃孃請您說一下您身邊還有哪些榜樣值得大家學?”“X老師,您心中的中國夢應該是是什麼樣子的?”據不完全統計,“8090”理論宣講隊在三年多時間裡,宣講互動人數達3000余人,他們把每一次宣講的課堂都變成“拉家常”的廳堂,做到講中有問、問中有答、答中有感。群眾積極參與互動的火爆場面也讓宣講員大為感動,增強了他們堅持不懈的信心。宣講員徐思慧在加入宣講隊半年后這樣感言:“我現在明白了與群眾現場互動交流有多麼重要。原以為冷清的場面,在互動中碰出了火花,惠民政策的宣傳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實惠,大家埋怨的話少了,理解的話多了﹔委屈的情緒少了,理解的心態多了。現在他們喜歡聽我們講,我們也願意聽他們說。”

——問題反饋“心換心”辦真事。把宣講的平台賦予服務群眾的窗口功能,是“8090”宣講隊成功的創舉。他們在每次宣講結束前都設置了一個“有事您開口”的環節,獲得了眾多的點贊。對於群眾反映的難以答復的問題,宣講員第一時間向街道反饋,想方設法尋求最佳答案,再悉心回訪答復。在經濟轉型升級宣講過程中,部分企業管理者反映的發展狀況令人堪憂引起了宣講隊的關注,他們成立調研組,通過深入調研,聯合撰寫了覃家崗經濟發展的“三片兩點一線”建設思路的建議,獲得了多方認可,成為街道黨工委未來經濟發展的主體思路。童家橋村村民顏駿反映因房屋拆遷導致孩子入學難的問題,宣講隊員當天就會同社區工作人員前往區教委反映情況,獲得解決辦法后又登門送“錦囊”。從此,顏師傅逢人便夸“‘8090’宣講隊政策送上門,服務也送到家。我們歡迎並支持他們一直講下去!”

——“理析理”聚焦青年獻真心。宣講員們積極探索創新宣講方式,把“8090”宣講微博、微信公眾號,“8090”宣講公益宣傳欄都運用到宣講工作中,不但以年輕人喜好的語言、方式來進行宣講,還以理智的方式把自己作為青年對政策理解的過程和感悟“擺出來”,即讓“大媽大嬸”們耐得住性子聽,更吸引了一大批年青人參與“觀戰”,吸引了一些有志青年主動請纓要求加入。陳媛媛是居住在轄區的一名95后大學生志願者,在兩次現場聆聽了宣講后,就主動申請加入宣講隊。“以前我聽到的宣講總是政治味太濃,聽了就打瞌睡。現在不同了,他們居然運用網絡直播的新潮方式進行宣講,一下就吸引了我們不少年輕人,於是我也想來試一試,鍛煉一下自己。”理論宣講隊的磁場效應,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升華,在方式創新中得到了放大。

“三認”促變,弘揚正氣樹新風

三年多來,覃家崗街道這支葆青春、有活力、接地氣,平均年齡僅有25.8歲的“8090”宣講隊,從最初的8人發展為現在的61人,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贏得了百姓的認可、黨員的認同、社會的公認,地位與日俱增,影響日益廣泛,如漣渏慢慢擴散開來。

——學理論、求真知的風尚日漸變濃。他們以講促學帶動四方。轄區135名干部群眾聯合發起讀書會,開展“好書漂流”活動20余場次。兩年來,街道各級干部通過聽、思、寫,撰寫理論調研文章近百篇,10余篇在國家級、市級媒體刊物上發表﹔街道黨工委開展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在各村、社區全面開花,一舉成為“重慶市學習型黨組織示范點”。

——聚智慧、謀發展的力量日漸變強。他們以講促建影響廣泛。作為沙坪壩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地的覃家崗,必須在“口袋”先富起來的基礎上,先人一步搶佔意識形態的高地,把廣大民眾的“腦袋”富起來,用青春的氣息武裝思想頭腦,用青年的智慧提升政治中心地位。街道黨工委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擼起袖子干,先后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等國家級和市級58項榮譽。

——追夢想、奔小康的步伐日漸變快。他們以講聚力匯集能量,讓青春在伴隨時代的節拍鏗鏘綻放。“8090”理論宣講進社區、進商圈、進企業、進校園的“四進”巡講活動每年必行,用微宣講傳遞中國故事,用小行動詮釋理論光芒,為傳播普及黨的創新理論貢獻了青春的力量。如今已達200余場次,入戶宣講600余戶,覆蓋整個覃家崗轄區。

(重慶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黨工委供稿)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