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黨建綜合創新

上海徐匯:探索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團隊自治新模式

——以康健街道長青坊居民區DNA團隊模式為例

2017年08月10日08: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摘要】

在居民區黨組織的領導和帶領下,各類團隊如雨后春筍般在社區蓬勃發展。如何讓這些團隊尤其是各類志願者團隊能健康、持續地發展,並在社區建設和發展中有效整合、形成合力,是新時期居民區黨組織的一項重要課題和任務。

康健街道黨工委一直非常重視加強黨在社區團隊建設和發展中的領導,並長期致力於探索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團隊自治新模式。本文僅以康健街道長青坊黨總支的雙向網絡聯動團隊模式(取英文Doubler-雙向,Net-網絡,Act-聯動的首字母,簡稱為DNA團隊模式)為例,通過一個居民區黨組織的創新實踐來展示基層黨組織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帶群建、促社建,在活動中培養隊伍,在活動中滲透理念,在活動中服務凝聚,從真正意義上把基層黨建工作做到實處。

按照街道黨工委的統一要求和部署,長青坊黨總支十八年來,努力探索創新並形成了黨建引領下的DNA團隊模式,從團隊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著手,注重在團隊建設中加強培訓交流、骨干培育和團隊激勵。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志願服務這個切入點,成立了“長青春風”志願者團隊,讓各個團隊在為小區居民共同的服務中找到共同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從而將小區中各類團隊擰成一股繩,在無形中把黨建引領滲透到團隊的活動和發展中。

一、背景

徐匯區康健街道坐落於上海市徐匯區西南部,是一個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興建的居民住宅區,轄區面積4.07平方公裡。1999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曾蒞臨康健社區視察,並提出“社區黨建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就會有生命力”。按照指示要求,康健街道從2000年開始實施以“使居民身心更健康、讓社區生活更快樂”“為內涵的“康樂工程”。在“康樂工程”推進中,隨著居民區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在社區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文體團隊。這些團隊開展的各類活動發揮了一定積極作用,但由於這些團隊大都是自發形成的,也具有人數多、活動分散、情況難以掌握的特點。如果管理得當,引導這些團隊健康有序發展,就能成為社區建設管理的生力軍﹔反之,如果疏於引導,就有可能影響安定團結和居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康樂工程”實施過程中,街道黨工委始終把抓好團隊建設作為重要內容,通過加強指導和扶持,引導這些團隊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康健街道長青坊是一個混合型居民區,有三個自然小區組成,既有售后公房也有商品房,有居民近1000戶、2200人。居民中既有離退休干部、動拆遷居民,也有很多機關干部、高級知識分子,還有部分為租房戶。黨總支下屬三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05人。長青坊居民區黨組織積極探索創新基層黨建新的工作方式,引入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團體理念,通過團隊的活動為其成員提供社會服務的方法,促進團體及其成員的發展,使居民能借助集體生活加快自身的社會化﹔協調和發展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團隊和團隊與團隊之間的社會關系﹔發揮團隊的社會功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健康發展。

二、經過

十八年前,為了保証小區各類志願者團隊能健康、持續地發展,並有效引領團隊自治管理,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康健街道長青坊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 “兩委”班子經討論,並廣泛征求聽取居民意見后,決定採納小區“金點子”議事會的建議,把居民區十幾個團隊整合在一起,統一命名為“長青春風”志願者團隊,將DNA團隊模式嵌入到團隊自治之中,並設計了標志(LOGO ):樹上茂盛的枝葉在春風中飄揚,樹杆代表黨組織,綠葉代表各個團隊,寓意綠葉長青。

“長青春風”志願者團隊制定了規范制度:黨總支、居委會通過團隊及時了解每個樓組的動態情況,每個樓組了解樓組內住戶的動態情況,做到底子清、人員明﹔以“長青春風”志願者團隊為中心點,在所轄三個自然小區組織成網絡,每個分支團隊的成員融入自己所在自然小區,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努力做到“情況掌握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工作推進在網格,感情融洽在網格,工作效果在網格”,發揮團隊中每個成員的作用,讓居民真正感受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便利﹔團隊、樓組、住戶實現了有機結合,形成信息化、社區化、人性化、常態化的管理格局,拓展了人際交流的廣度、深度、力度,促進了團隊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到目前為止,長青春風志願者團隊已發展到21支分隊,如民情交流團隊、金點子議事團隊、精神關愛團隊、環境整治團隊、軍干所老同志志願者宣講團、醫療咨詢團隊、樓組黨建服務點等等。志願者由最初的50名擴大到目前近300人,其中黨員志願者超過70人,涵蓋3個住宅小區和49個樓組。團隊中不僅有黨員、樓組長這樣的草根領袖,也有教師、醫生、律師等專業人才,成員從數量的累積達到了向質的提升。

三、成效

十幾年來,康健街道長青坊居民區黨組織依托“長春青風”志願者團隊,通過黨建引領、平台搭建、制度完善和骨干培育,在團隊自治模式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1、黨建引領,以 “四個有”促團隊自治。一是有培訓交流平台。居民區黨總支班子成員親自抓團隊建設、抓團隊骨干和成員的培訓。定期邀請專業人員來授課、開展團隊之間經驗交流。如:長青坊居民區有三家業委會,在黨總支牽頭下成立了業委會沙龍,定期請街道職能部門來進行政策業務培訓,還經常性地組織開展三個業委會之間的經驗交流。再如:“美麗小區”志願者巡邏隊,除明確巡邏任務外,還注重加強對志願者文明禮儀、急救技能的學習培訓。黨總支書記還經常與團隊負責人交流談心,注重以專業社會工作中的團輔方式開展團隊成員之間心理溝通技巧與工作方法的傳授。二是有宣傳展示渠道。黨總支和居委會專門在居民區開辟了“長青春風”專欄,舉辦長青春風《尋找身邊閃光點》櫥窗專欄展示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宣傳志願者團隊,表揚志願者好人好事。團隊還自制工作微視頻,讓黨員、居民觀看志願者團隊的服務成效。黨總支還牽頭建立了居民區黨員、樓組長、志願者民情交流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搭建團隊發布信息、交流活動的載體。黨總支還注重在社區不斷培育志願者團隊的領軍人物,發揮黨員志願者的領軍作用。三是有梯隊人員結構。要保持團隊的生機與活力,就要不斷吸納新鮮血液。制定了志願者二次退休制度,平時注重經常性的排摸,將符合條件、有意向的居民吸納到志願者服務隊伍中來,使團隊成員在知識結構上更加多元,在年齡層次上老中青梯隊化合理布局,整個團隊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活力。黨總支除了整合在冊黨員、志願者的力量,還將觸角延伸到區域單位的黨員和在職黨員中間,建立結對小組,承諾樓組包干、履行義務等,發揮黨員作用。形成了退休+在職+區域單位黨員的共建力量,帶動居民們共同參與志願服務。四是有表彰激勵機制。居民區黨總支組織黨員亮身份,引領各類團隊發揮自治作用,並將各團隊志願者服務的情況作為各類評優活動的參考條件,提高志願者對參與團隊活動的積極性。年終還開展各類評選表彰展示活動。如“最美樓道”、“最美樓組長”王孝維、趙龍花、鄭玉春、王亞蓉等先進人物的事跡,展現出了團隊成員積極參與社區各項公益性活動的精神風貌和亮麗風採,涌現了像王堯琪、石福生、顏翠英、張鳳珍等這樣一批優秀志願者之花,推動了“長春青風”團隊工作的全面開展。

2、服務凝聚,創新黨的工作載體和活動方式。一是以制度固化志願服務,團隊從“鬆散型”向“緊密型”轉變。十幾年來,在長青坊黨總支的帶領下,“長青春風”團隊將小區各類團隊成員根據不同的服務內容整合,並將志願服務以制度形式予以固化,如①周四黨員民情接待日制度﹔②由黨員、小區民警、居委干部、業委會成員、樓組長、離退休老同志等組成“金點子”議事會建立了每周星級樓組巡視制度;③黨員志願者團隊建立“美麗小區”巡邏制度;④“精神關愛”服務隊定期走訪結對老人制度等。近年來,“長青春風”還新建了樓組黨建服務點、“一路一帶”文明養寵宣傳隊、“夕陽美”為老志願服務隊等等,各類團隊從社區治安巡邏、樓道黨建服務點創建的宣傳,到鄰裡關系的調解,充分發揮黨員、離退老干部的 “正能量”,營造和諧的社區氛圍。這麼多年來,所有的分支團隊堅持“意見及時反饋、半年工作交流、年末工作總結”的工作制度,帶動了居民群眾參與小區自治的熱情,實現了“黨的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的工作目標。二是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將服務觸角從小區向樓組、家庭延伸。十幾年來,在雙向網絡聯動團隊模式的推動下,長春青風團隊服務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2015年起,為了貫徹落實市委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居民區治理體系,長青坊黨總支結合黨建引領居民區治理工作的特點,繼續採用雙向網絡聯動團隊模式推進長青坊居民區黨建服務站建設。如,長青坊北小區的樓組黨建服務點站點全面建設,12個樓道完全干干淨淨,無亂堆物、亂停放,樓道定期召開碰頭會,居民自主討論樓內建設熱點、難點問題,在美化樓道環境、解決樓道公共設施改造等問題中,自治決定制定合理的方案,提交居民區黨總支。黨總支在此基礎上推進、加強了黨建服務站建設,形成了一個黨建工作站(在居委會活動室)、一條示范路(在小區公共綠化帶)、多個黨建工作點(在居民樓組)的,具有康健長青特色全方位黨建格局,把黨的影響力延伸進社區的最小單元中形成黨建引領的良好“生態環境”。三是圍繞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發揮團隊作用從社區參與走向社區治理。十幾年來,在長青坊黨總支的領導和培育下,“長青春風”團隊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先后協調樓下居民不願修剪樹木、居民反映家中有油味、小區綜合改造意見不一等居民急難愁問題。“綠葉長青”金點子議事會還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養寵問題,組建專項小組宣傳文明養寵,在綠地安裝寵物便紙取用箱。軍干所離退休老同志宣講團的老同志邵明,每學期都要慈善捐贈,用於幫助小區困難家庭學生。“精神關愛”志願服務隊著眼於幫助弱勢群體,志願者廣泛與困難家庭、優撫對象、殘障人士、孤寡老人結對幫困,敬老助殘,開展“關愛敲門聲”專項行動。黨員亮身份,服務進家門。從抓黨員入手,樓組以黨員、樓組長、志願者嵌入到樓組的管理和服務中,他們以家相牽、以情相系、以人為本,通過黨員帶動群眾,黨員影響群眾,在密切聯系群眾中,凸顯了樓組黨員的作用,扎實做好黨的基層建設根基。

3、細處解剖,團隊自治見黨建工作成效。長青坊黨總支在引導團隊自治中,按照創新社會治理的要求,注重於細微處入手,體現黨建工作成效。一是“一帶一路”的公共區域治理模式。在長青坊軍干所小區,也有一條 “一路一帶”。其實就是小區內一條供居民休閑散步的綠地,現在成了一條社區文明溜狗路、一條文明養寵宣傳帶。這個提議是小區金點子議事會幾位退休老同志聊出來的成果,在綠地上設計制作了可愛的小箱子和指示牌,小箱子裡放了很多廢報紙,供居民遛狗時處理寵物糞便用。這個“一路一帶”實質上是促進小區精神文明建設、倡導文明飼養寵物、增加鄰裡之間互動的重要基地。並通過萌寵運動會等一系列活動,倡導依法養狗、文明養狗、科學養狗,逐步建設“一路一帶一箱”公共區域治理模式,提升社區居民的文明素養和生活品質。如今,這個小箱子已推廣至整個街道。二是“多點”布局推進樓組黨建。樓組是社區治理的最小單元,加強樓組黨建是居民區黨建的一項重要工作。長青坊黨總支秉承創建熟人社區、培育自治樓組的理念,從抓團隊入手,形成樓組隊伍,延伸了黨建工作的力臂,帶動樓組居民相互熟識,共同參與樓組自治。在長青坊,有很多特色自治樓組。如:37號心連心樓組,以一塊宣傳欄、一個樓組公約、一個睦鄰點營造樓組文化。樓組長趙老師是退休小學教師,拿出自家客廳作為樓組活動基地。每當小區有新的業主搬進來時,趙老師都會上門問候,帶去鄰裡的關心、樓組文化的宣傳,也讓新業主更快更好的融入樓組大家庭。30號手拉手樓組,原來樓道存在違章鐵門、樓道堆物等不文明現象。通過樓組自治活動的開展,樓組長、志願者堅持不懈的做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居民們最終理解並支持配合,拆掉鐵門,也拆掉了鄰裡間的陌生和隔閡,現在樓組打扮的非常漂亮,進了樓道就像進了家。40號好鄰居樓組,是長青坊居民區樓組黨建的排頭兵。這裡的黨員最多,12戶、27名居民中,有10名黨員,主要由離退休老同志組成。他們平時關心政治時事、健康養生,對社區建設也非常熱心。樓組長王孝維,是一名中共黨員,上海市勞模。在她的倡議下,建立了“好鄰居”樓組,把大家組織起來利用樓組的資源,互相交流學習、關愛。離休老干部亞老師把自己家作為樓組居民的活動點。街坊鄰裡老伙伴們聚在一起聊聊實事,談談家常,議議小區的建設和管理。這些特色樓組是“黨建引領,樓組自治”最鮮活的體現,和諧美好的熟人社區在這裡儼然形成。

四、創新

長青坊黨總支以DNA團隊模式引領社區治理的成功案例,內容雖然“微不足道”,理念確“無微不至”,可以看到基層黨組織在構建核心價值引領的平台、黨員志願服務的平台、離退休老同志發揮正能量的平台、樓組交流聯誼的平台、區域共建共享的平台這“五個平台”過程中功能作用的充分體現。

以長青坊黨總支DNA團隊模式引領社區治理為例,康健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團隊自治新模式,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改進領導方式,通過全面融入和充分整合各類社區團隊和利益群體,達到黨對社會的引領和領導。融入體現的是潤物細無聲,整合體現的跨界無縫銜接。打破原有社區各類團隊的界限,以志願服務打造價值認同、情感認同,並把志願服務逐步從社區參與轉向社區治理,在過程中實現了黨組織作用的發揮和黨員形象的樹立,密切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二是創新工作方法,依托實體化的工作載體,嵌入社區居民需求結構和社區公共事務治理,提升黨在基層社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從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出發,將團隊的自治管理融入到社區公共區域管理,延伸到樓組的自治管理。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更加親民、具體、務實。三是培育群眾領袖,打通團隊自治建設中的內循環,實現團隊發展的良性互動,提升黨在社區的群眾基礎。“康樂工程”十七年來,一直注重培養和挖掘社區工作中的群眾領袖。積極打造居民區黨組織書記“領頭雁”計劃,引導和鼓勵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新方法、新經驗。注重挖掘和培育團隊中的骨干,讓越來越多的區域單位黨組織、社區在職黨員等有生力量都積極投入社區治理中來,成為“康樂工程”忠誠的志願者和推動者。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