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湖北荊州沙市區:黨員群眾共攜手 文明新風聚民心

2017年08月08日14:02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黨員、群眾反響強烈的“送禮水漲船高,名目種類繁多”問題,以移風易俗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點,將黨員帶頭促進移風易俗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有效載體,通過抓宣傳、立規矩、重引導,深入開展“黨員群眾共攜手、文明新風聚民心”活動,進一步端正黨風、社風、民風,不僅大操大辦等舊習被悄然遏制,農村百姓大舞台、紅白理事會等新俗正漸漸蔚然成風。

一、抓宣傳,把氛圍“筑”起來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全區全域全覆蓋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形成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全區基本形成了抵制不良風氣、大力移風易俗的良好氛圍。一是入戶宣傳。黨員干部深入村民家中,發放《移風易俗除陋習、崇儉尚德樹新風》倡議書和《反對大操大辦、狠剎人情歪風》致村民的一封信,將移風易俗的好處、要求、做法、算賬對比等群眾好理解、易接受的數據、案例印制成宣傳單分發。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等黨的法律政策、社會進步的思想觀念宣傳到戶到人,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戶外宣傳。開辟“移風易俗樹新風”活動宣傳專欄,廣泛利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廣場、車站、公園、學校周邊、商業街區等公共場所,通過LED顯示屏、閱報欄、文化牆、公共信息欄、標語、燈箱、農村智能廣播網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提倡新事新辦,反對大操大辦,提倡科學文明,反對封建迷信的新風尚,營造學習文明新風和諧氛圍。三是活動宣傳。舉辦以“廉潔勤儉,移風易俗”為主題的書畫展、群眾廣場舞表演、章台梅文化藝術節基層惠民巡演,以文體活動的形式擴大移風易俗影響力。把移風易俗工作要求納入農村“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之中,將移風易俗宣傳納入全體黨員干部大會、村(社區)代表會等活動內容中,集中觀看“推進移風易俗、整治人情風”相關視頻,簽訂“帶頭移風易俗、自覺抵制人情風”承諾書。開設道德講堂,通過道德模范、荊楚楷模、最美家庭等典型人物和事跡宣傳,提升黨員群眾品德修養。開展文明新風進校園活動,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小手拉大手”和“我勸父母遠離賭博及封建迷信”活動,既教育了上萬名學生又帶動了上萬家庭觀念的改變。

二、嚴獎懲,把規矩“立”起來

持續推進“革除婚喪陋習,樹立文明新風”活動,將移風易俗織成一張隱形的網,既保持了紅白喜慶、擺宴請客的傳統習俗,又在無形中遏制了鋪張浪費、大操大辦、攀比迷信等不正之風。一是制度約束。探索建立規章制度,完善並落實農村筵席申報制度,使移風易俗工作有章可循。與各村(社區)簽訂《移風易俗樹新風責任書》,將移風易俗納入目標管理和文明創建考核體系,作為黨員干部考核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不斷增強黨員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二是獎勵示范。制定移風易俗獎勵政策,出台對十星級文明戶的優惠政策與獎勵措施,表彰獎勵先進典型,進一步激發農戶創建熱情,形成示范效應。選樹最美人物、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公婆、好妯娌、美德少年、新鄉賢等各類先進典型,充分運用沙市新聞專版、今日沙市微信和政府門戶網站,對先進事跡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群眾,使移風易俗工作真正入腦、入耳、入心。三是嚴懲震懾。區紀委、組織部、文明辦、“兩辦”督查室通過受理群眾舉報、現場檢查、明察暗訪、輿論監督等方法,加強對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不認真履行職責、不嚴格審核監督,致使本單位黨員干部職工違規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除追究當事人責任外,還要追究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責任。區紀檢監察部門對頂風違紀大操大辦生日、喬遷、升學、入伍宴的黨員干部堅決做到“零容忍”,並予以全區通報,機關干部職工大辦宴席的情形幾近絕跡。區文明辦把“移風易俗”活動與“文明單位”“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等相挂鉤,對鋪張浪費、封建迷信和賭博活動現象的參評單位,一律取消評選資格。各村也切合本村實際,修訂完善了相關懲戒辦法,如立新鄉白廟村規定,對違反移風易俗、文明殯葬規定的村民,取消三萬元喪葬費。

三、重引導,把新風“帶”起來

堅持重在正面引導、重在實踐養成,全面推進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風正氣的群眾性實踐活動,形成“紅白喜事、勤儉節約”的新風尚,全區鄉風淨、民風純、思想齊,為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助推社會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一是黨員示范改民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之后,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被納入學習教育中來。各地黨員干部自身帶頭做表率,拒絕大操大辦,堅持節儉辦事,同時還深入百姓中去做好群眾思想工作。黨員帶頭落實移風易俗,以實際行動帶領村民樹立文明新風,如立新鄉白廟村老黨員付自忠,同時也是村紅白理事會成員,今年恰逢他本人80大壽及孫子結婚,他以身作則,堅決不辦酒席。二是楷模引領改民風。深入學習宣傳道德模范,結合荊楚楷模和荊州好人推薦評選工作,選樹一批農民身邊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好人,弘揚真善美,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大力推進農村道德講堂建設,讓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營造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把社會清風、文明鄉風、和諧民風的內容要求寫入村規民約,“軟法”變成“硬法”﹔把家規、家訓、家風融入道德講堂,培育道德正能量。三是協作配合改民風。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明確紅白事流程。將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老戰士、老勞模推選為紅白理事會成員,具體負責操辦本村群眾家庭紅白事宜。匯集群眾智慧,完善村規民約,如觀音垱鎮槍杆村在文明村創建活動中編寫了《十勸歌》和涉及24項內容的《村規民約》。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和十星文明家庭、“我脫貧我光榮”評選活動,樹立文明家風典型。充分發揮精神文化活動疏導作用,結合居民實際文化需求,積極組織開展“送電影進鄉村”、四季文化節文藝匯演等活動,將黨的政策、科學技術、先進文化、優良道德、法制教育送到群眾的身邊。通過這些娛樂活動,宣傳黨的好政策和移風易俗的好處,促進了移風易俗的開展,帶動了廣大村民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熱情,促動了社會風氣的好轉。

(中共荊州市沙市區委宣傳部供稿)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