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我在北極上黨課”

——漠河縣北極村黨支部“開放式黨課”工作紀實

2017年08月07日14:31    

“我知道住宿要登記身份証,怎麼你們還要登記政治面貌?”在北極村時光之旅家庭賓館,來自山東的游客褚福超拿著住宿登記本好奇地問。

得知褚福超是中共黨員,老板娘熱情的遞上一張特殊的“請帖”——“我在北極上黨課”邀請卡。卡上有北極村黨支部書記的聯系電話,流動黨員服務區的地址,還有一條特別提示:黨課內容和時間可根據游客日程隨時預約。這是北極村黨支部為服務全國旅游名鎮建設而探索的跨地域、跨行業、跨類型的“開放式黨課”教育模式。

群體開放——解決流動黨員“不好管”的問題。漠河縣北極村是全國緯度最高、位置最北的行政村。地處世界第一大界江——黑龍江的南岸,與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伊格娜恩依諾村隔江相望,素有“神州北極”、“金雞之冠”的美譽,並獲全國“最具魅力旅游景點景區”、“中國最美十大雪鄉”等殊榮。年均吸引游客百余萬人。這些游客有的短暫停留三五天,有的消夏避暑小半年。為了規范和引導外來游客、特別是黨員游客在邊境地區的言行,北極村黨支部設計了“我在北極上黨課”邀請卡,把外來游客、駐村部隊、邊防派出所、招商引資企業中黨員和本村黨員一起,組建了“北極黨建家園黨課教育數據庫”,對每名黨員姓名、年齡、工作單位、所在支部、聯系方式等進行登記,並對其參加組織生活情況進行全程紀實。課后,由村支部統一頒發“我在北極上黨課”証書,為游客的北極之旅增添寶貴的紅色記憶。

主題開放——解決黨課內容“不好講”的問題。“黑龍江是中俄界江,北極村是涉外敏感地帶,大家帶游客時務必遵守邊境法規,注意不要越過國界,不得有危害祖國安全、損害祖國榮譽和利益的行為……”在黑龍江江邊,北極邊防派出所所長高軍峰正在為游艇協會的黨員講黨課。為了提升黨課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北極村黨支部靈活設置黨課主題。內容涵蓋思想政治、黨規黨紀、國防安全、生態保護、文明禮儀、美麗鄉村建設等各個領域。授課人有時是支部書記,有時是包村領導,有時是黨員游客,有時是本村黨員。通過“聽講一節微型黨課、重溫一次入黨誓詞、介紹一條經驗做法、提出一個問題建議”的互動方式,大家不分地域、不論身份、不講學歷,共享教育成果、共擔黨員責任、共筑黨員意識。授課和聽課群體的轉換互動,教育內容和方式的靈活設置,激發了廣大黨員參與組織生活、履行黨員義務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有效推動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形式開放——解決工學矛盾“不便學”的問題。北極村現有黨員67人,其中,年老體弱黨員佔58.2%,初中以下學歷黨員佔38.8%。受身體原因和文化程度限制,這部分黨員參加集體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村裡從事旅游產業經營的農戶170戶。黨員致富帶富典型40戶。這些黨員在旅游旺季很難抽出時間集中學習。為了解決黨員創業過程中的工學矛盾以及農民黨員文化受限不願參加理論學習的實際問題,村支部創新黨課形式,在七星廣場開設了“北極大講堂”。利用電子顯示屏推出一節微型黨課、介紹一位明星黨員、宣傳一處北極景點、播放一首本地歌曲、展播一部黨建專題片。同時,開通了“指尖微課堂”,把“兩學一做”內容編成漫畫,把黨章黨規錄成短音頻、微視頻,發到手機微信群,讓老弱病殘、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不方便參加集中學習的黨員,在田間地頭甚至自家炕頭就能收聽收看。這種打破空間界限和形式局限的黨課教育,有效破解了以往組織生活形式刻板、內容單一的問題,增強了黨課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最北黨支部”的品牌凝聚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中共漠河縣委組織部供稿)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