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

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下)(437-448)

2017年07月27日08: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437 陳卉麗

438 陳清洲

439 鬆岩

440 歐陽文健

441 呼秀珍

442 周恩義

443 居馬泰·俄白克

444 趙志全

445 趙逵夫

446 胡方斌

447 胡洪煒

448 胡振球

(上接第十二版)

437 陳卉麗

陳卉麗,女,漢族,1965年2月生,中共黨員,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研究館館員。

陳卉麗長期堅守在文物修復一線,帶領團隊承擔大足石刻5萬余尊造像的修復工作,總結出石刻修復“望聞問切”四診法,准確率達95%,成為全國頂尖的石質文物修復專家,為石刻藝術重獲新生作出突出貢獻。

1995年,陳卉麗開始從事文物修復。大足石刻有5萬余尊造像,修復工作繁重而艱辛。為盡快入行,她邊干邊學,22年來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到了研究上。她清楚,愛崗敬業光有熱情不行,還必須在知行合一的實踐中成為行家裡手。在與文物打交道的過程中,她總結出“望聞問切”四診法,可初步診斷文物病害20余種,准確率達95%以上,與專業儀器診斷的結果基本吻合。

重慶大足寶頂山千手觀音歷經800余年風雨侵蝕,病害達34種,830隻手病症各不同,殘缺達440處。2008年國家文物局把它列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面對困難與挑戰,陳卉麗勇於擔當,帶領團隊整天泡在修復現場和方案堆裡,填寫調查表1032張,數據35000個,手繪病害圖297張,病害矢量圖335幅。她個人獨立完成80隻手、20件法器修復方案編制、本體修復和修復技術報告編寫等工作。

8年來,陳卉麗和團隊成員每天站在腳手架上,面對冰冷的石壁,嗅著刺鼻的材料味,再熱不能吹空調,再冷不能烤火爐,克服凍瘡、蚊虫叮咬、化學試劑過敏等困難,科學嚴謹、精細單調地從事著修復工作。她說,“做我們這一行,除了專業技能,還需要有超強的耐心、高度的責任心和堅韌的毅力。”2015年6月13日,修復工程歷時8年完工,大足千手觀音終於在智慧、毅力和汗水的洗禮中重獲新生。陳卉麗還參與甘肅敦煌壁畫、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等多項保護修復工程,撰寫的45萬字專著《大足石刻保護探索與實踐》,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指導價值。

陳卉麗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38 陳清洲

陳清洲,男,漢族,1970年12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指揮中心教導員。

陳清洲從警21年,始終兢兢業業,常年犧牲假期堅守崗位。他經常加班工作,被確診患肝癌半個月前,還在進校園開展防騙宣傳。

2007年至2011年,陳清洲在灌口交警中隊工作期間,走爛27雙鞋,向上級爭取6000多萬元改善交通安全設施,建起3座人行天橋、15座紅綠燈、萬米隔離護欄,施畫18條斑馬線、172個臨時停車位,為轄區內15公裡路段裝上路燈,灌口百姓稱他為“亮燈警察”。

陳清洲是廈門警隊“宣傳大使”。他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防火、防電、防溺水、防詐騙等,足跡遍布千家萬戶,平安理念滲透進廣大群眾心中。2011年,他開通個人微博,粉絲近80萬。他開辦的“清洲說警事”安全宣傳閱讀量4.2億人次,開辦的“清洲幫尋人”公益尋人欄目閱讀量13.2億人次,幫助找回失蹤人員300多人。為提高學生群體的安全防范意識,陳清洲花心思為學生們准備小禮物,每一枚小小的防騙書簽文案、花紋都反復修改10多次。近年來他的宣傳足跡,遍布集美區學校、社區和企業。

陳清洲患有肝炎,不適宜加班熬夜,但他卻總是拼命工作。2016年7月,體檢顯示他的甲胎蛋白偏高,為不影響工作,他不顧病情,連續奮戰。21天授課19場,每場要講2小時﹔在分局指揮情報中心帶班,連續36小時不眠不休。直到9月23日,在醫院做了磁共振,發現肝部有陰影,他還堅持到集美大學,為2000多名大學新生上了兩堂防騙課。

陳清洲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榮獲“時代楷模”、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福建省勞動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39 鬆岩

鬆岩,男,滿族,1964年4月生,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

2001年,年僅37歲的鬆岩出任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挽救這家處於風雨飄搖中的老字號。16年來,他全力開拓市場,跨界營銷,打造京味兒話劇,創造了年均演出500余場次的紀錄,並到20余個國家訪問和演出。

20世紀90年代,是傳統戲曲行業最艱難的一段日子。成立於1937年的老字號京劇團——北京風雷京劇團,也面臨著人心渙散的困境,走到生死關頭。2001年,上級主管部門找到時任副團長的鬆岩,希望他能挑起擔子。鬆岩爽快地應承了下來。當時,劇團賬上不但一分錢沒有,還欠了外債。鬆岩沒有任何抱怨,他跑遍北京的涉外賓館飯店,聯系演出。功夫不負有心人,市場終於被打開。他上任一年,演出793場,創造了京城同類劇團一年演出最高紀錄。2008年,鬆岩在演出中從高空翻身落地,不小心跟腱斷裂。他忍著劇痛堅持把戲演完。2012年,他在演出前夕突然得了重感冒,發燒39度,渾身乏力,他說:“干我們這行,戲比天大!”他咬咬牙,登上舞台。他把感冒藥液藏到戲台的桌子裡,趁觀眾不注意,回頭趕緊喝一口,硬是頂下這部戲。當幕布落下時,他已經沒有力氣走下舞台。

十幾年來,鬆岩帶領北京風雷京劇團到訪20多個國家,為擴大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做出積極貢獻。2014年9月,鬆岩率團到訪希臘艾留西斯市,演出舞台是一個露天的簡易場地,天空還下著小雨。雖然台面濕滑,很多動作難度非常大,但鬆岩和他的團隊一個未減,為台下3萬觀眾獻上一份原汁原味的中國國粹大餐。

為跨界推廣京劇,把國粹送到公眾身邊,鬆岩不斷探索創新。兩年前,他推出的京味兒話劇《網子》,集編、導、演於一身,用話劇的形式講述了一個京劇戲班后台的故事,至今已經演出了50多場,引起廣泛關注。如今,依靠國內外兩個市場,風雷京劇團每年演出總量超過500場。

鬆岩榮獲北京市勞動模范等稱號,入選“北京好人”。

440 歐陽文健

歐陽文健,男,漢族,1994年1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海南省公安邊防總隊臨高邊防支隊機動中隊二班副班長。

歐陽文健刻苦鑽研,熟練掌握各項軍事技能,多次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安保等重大任務,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在一次救災任務中不幸犧牲。

歐陽文健於2012年12月入伍,成為海南省公安邊防總隊的一名戰士。2013年6月,他被抽調到總隊參加崗前集訓。每天訓練,他總是最積極最刻苦的那一個。按照訓練課程,別人練10分鐘,他就練20分鐘。經過一個月的嚴格訓練,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考核,如願成為一名新訓班長。工作中,他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臟活累活搶著干,執行任務爭著上。訓練場上,他充分利用熟練過硬功夫和軍事技能,一遍一遍給新戰士示范隊列和擒敵動作,直到教會為止。訓練間隙,他引導新戰士盡快適應警營生活。生活中,他對戰士們噓寒問暖,及時察覺他們的細微變化,跟進做好思想工作。

2016年8月,台風“電母”襲擊海南,臨高縣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歐陽文健前往一線參加救災,帶領本班戰士排查險情30處,轉移受困群眾186人,救助受災群眾21人。18日晚,臨高邊防支隊接到指令:博厚鎮德老村村碑附近一輛載有9名群眾的拖拉機被洪水圍困,要求實施緊急救援。已經奮戰一整天的歐陽文健主動請纓。部隊抵達現場發現拖拉機被洪水掀翻,9名群眾已被水流沖散,情況萬分緊急。歐陽文健將繩索的一頭緊緊系在運兵車上,用繩索另一端將大家相互串聯,借著運兵車燈光一步一步摸索著走到被困群眾身邊。不料,上游洪峰突發而至,走在最前面的歐陽文健被卷入洪水中。19日上午9時,歐陽文健的遺體被找到,他的雙臂仍然前伸保持著救援的姿勢。他用自己的生命彰顯了邊防官兵忠誠勇敢、一心為民的犧牲精神。

歐陽文健被批准為烈士、授予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獎章、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榮獲“感動海南”2016十大年度人物等稱號。

441 呼秀珍

呼秀珍,女,漢族,1944年12月生,中共黨員,陝西省咸陽道北中學特級教師。

1965年工作至今,呼秀珍堅守講台52年,沒請過一天病事假,沒耽誤過學生一節課,沒放棄過一個調皮學生,沒收過學生一分錢補課費。她7次參加教學比賽,全部獲獎,負責的科研課題獲一等獎。

“我愛課堂,課堂就是我的崗位。”在幾十年教學生涯中,呼秀珍始終做到四個“認真”,就是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每一本作業,認真對待教學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翻開她保存的48本教案,每本扉頁上都寫著“認認真真教書,全心全意育人”“和和氣氣做嚴師,扎扎實實抓教學”等自勉的話,字裡行間滲透出她對教育的執著,對事業的忠誠。

學生們喜歡她,稱她的課堂為“快樂的語文課”。她精心為學生們設計“一分鐘演講”“新聞播報”“分角色朗讀”等教學情境,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擔任班主任40年,所帶班級均被評為優秀班級。她愛生如子,總結出“愛生四法”:對學習好的學生,從嚴要求,保持優勢﹔對學習中等的學生不斷鼓勵,步步推進﹔對“調皮”生和“學困生”以誠相待,寬容耐心﹔對有特殊情況的學生處處體諒,悉心關懷。對於特別難教育的學生,她從不放棄,不辭辛苦挨個進行家訪,用仁愛之心轉化他們。

1999年起,呼秀珍利用雙休日、寒暑假,不顧山高路遠,不講條件、不計報酬,開展師德師風、家庭教育等報告940場次。2002年起,她為社區和“家長學校”義務講課98場次,普及家教知識。她自編教材,出版《放飛希望》《獻給孩子的愛》《思念與傳承》《托起明天的太陽》四本家庭教育專著﹔創辦《好家長》簡報200多期,印發1萬余張﹔在《中國婦女報》“呼媽媽家教熱線”欄目發表文章80篇,有針對性地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呼秀珍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陝西省教書育人終身榮譽獎等稱號。

442 周恩義

周恩義,男,滿族,1949年11月生,中共黨員,遼寧省盤錦市興隆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周恩義熱愛黨的宣傳工作,20多年扎根基層。他“四次讓官”拒絕提拔,專注基層宣傳。他拖著病腿到基層訪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他退崗不退休,熱心公益和未成年人事業,開設微博傳播正能量,繼續奉獻余熱。

1992年,周恩義從部隊轉業到興隆台區委宣傳部,任宣傳部副部長,他一干就是20年。其間,有過四次工作崗位調整和職務升遷機會,他都選擇堅守在宣傳工作崗位。他注重理論學習,寫下100多萬字的讀書心得和講課材料。他組織建立全區千人理論宣講隊伍,帶頭為基層黨員干部群眾講黨課,累計授課1000余場。

周恩義總結多年工作理論和實踐,提出“四條原則、三項要求、六種方法、兩個保証”的宣傳工作法,建立“四個一百分”考核體系。他每年堅持抽出1/3時間在基層調研,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都被列入全區宣傳思想工作重點工程。2004年,為發展文化產業,他率隊考察4個省17個地市,歷時一個月,行程6700多公裡,開展遼河文明探源。每天高強度跋涉后,周恩義的左膝總是紅腫嚴重。2007年,一場暴雪突襲興隆台區,周恩義在暴風雪中行走四個多小時查看災情,致使左膝半月板斷裂。他到醫院裡抽出關節積液后,找根木棍支撐,仍一瘸一拐地堅持工作。多年超負荷工作,周恩義的左膝舊疾越發嚴重,不得不摘除半月板,但他不顧傷痛依然堅持去基層走訪。

離開工作崗位后,周恩義的心裡仍裝著工作。“要把20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傳承下去!”在周恩義的建議和倡導下,盤錦市興隆台區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他被聘為首屆協會會長。周恩義還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宣傳思想教育,他開通微博、微信,在網上弘揚社會正能量,微博粉絲達到1100萬。

周恩義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43 居馬泰·俄白克

居馬泰·俄白克,男,哈薩克族,1964年10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包扎墩牧區衛生室醫生。

包扎墩牧區最高海拔超過4000米,牧道奇險,每年都有牧民或馬匹不慎摔下送命。居馬泰20多年來奔走在大山裡,巡回醫療20萬公裡,用精湛醫術救死扶傷,做牧民生命健康的“守護神”。

居馬泰工作所在地包扎墩,是一個令牧民從心底裡畏懼的地方。這裡最高海拔超過4000米,許多地方路面隻有七八十厘米寬,每年冬季牛羊轉場,稍有不慎,人和馬就會墜下山崖。但就在這樣一個地方,每個病人的呼喚,居馬泰都立即前往﹔病人的每一次要求,居馬泰都絕不推辭。無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雨,居馬泰都毫不猶豫地備鞍,背上藥箱,揚起馬鞭上路。很多牧民善意地開玩笑說:“居馬泰是個會飛的醫生。”

2005年,牧民達開的妻子突然流產。為爭取寶貴搶救時間,居馬泰沒有按常規道路騎馬前往,而是選擇翻越海拔4000余米的達坂。達坂雪深達3—4米,一不小心就會滑落溝底,傳信人勸居馬泰放棄抄近道的想法。居馬泰說:“走常規道路,需要6個小時﹔翻越達坂,隻要2個小時,時間不等人!”兩個多小時后,居馬泰翻越達坂來到牧民達開家,立即施救。達開十分感動,不停地念叨著:“居馬泰,你真是飛過來的啊!謝謝你!”

晚上騎馬走山路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除非十分緊急,當地牧民都從不在晚上騎馬出門。但是對於居馬泰而言,每次出診都是十萬火急。他已記不清有多少次半夜騎馬出診,每一次都義無反顧。2010年,在前往救治一名發燒兒童時,居馬泰遇上暴風雪,人和馬墜下懸崖,他硬是拖著傷腿,趕到牧民家中。

大山裡有很多孩子是居馬泰接生的,他們的名字是居馬泰起的,經常能聽到孩子叫他“醫生爸爸”。居馬泰在牧區巡回醫療,總裡程超過20萬公裡,牧區每一道溝壑、每一戶牧民他都熟知。從醫20多年,居馬泰始終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他為牧民減免注射費、醫藥費等超過10萬元。因為勞累,居馬泰患上心臟病,不適合高原工作,縣裡多次給他調動工作,他都婉言拒絕。他說:“我不能離開,我走了牧民怎麼辦?”

居馬泰·俄白克榮獲全國“最美醫生”等稱號。

444 趙志全

趙志全,男,漢族,1956年11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山東省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總經理。

趙志全用27年的時間,把一個淨資產19萬元、瀕臨倒閉的小廠建設成為一個職工1萬多人、淨資產60億元的現代化制藥集團公司。他用行動回答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企業家、如何做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問題,為新時期沂蒙精神作出生動注解。

1987年10月25日,郯南制藥廠成為臨沂地區首家公開招標承包經營的試點對象。年僅31歲的趙志全一舉中標擔任廠長。當時制藥廠賬面上隻有19萬元淨資產和2萬元貸款,倉庫原料僅能維持3天,人心渙散,瀕臨倒閉。趙志全大力推行人事、勞動制、分配制度三項改革。1994年前后,趙志全將企業改組為山東魯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推行分配制度改革。面對企業改革中的種種困難,趙志全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管改革的路有多難走,我就認一個理:為了企業的發展、職工的利益,不改革不行。”

從職工的健康體檢、取暖、婚姻、孩子入托入學到休閑度假等福利,他都十分關注。他每年招收數百名甚至上千名大學生,並把一部分就業名額留給下崗職工,目前職工已達到1萬多人。為了讓員工共享發展成果,趙志全先后投入8億元建設3000多套住房﹔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兩座現代化的省級規范化幼兒園﹔投資2億元建設大量文體場所和設施。

作為一名黨員,趙志全常說:“怎樣當好共產黨員?就是聽黨話、跟黨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讓群眾說共產黨好。”他造福社會不惜千金,對自己卻很節省,一台普桑跑了60多萬公裡,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20多年。職工們都先后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直到他的房子面臨拆遷,才搬進了企業內部的新房。為了企業發展壯大,趙志全九天跑遍三省18個城市。腿部骨折,還硬是坐著輪椅,讓人推著上飛機。2002年,趙志全被確診為胸腺癌晚期,但他瞞住病情,仍然堅持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直至2014年11月14日去世。

趙志全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等稱號,被追授為“時代楷模”。

445 趙逵夫

趙逵夫,男,漢族,1942年12月生,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為一名教師,教書是我的天職。”趙逵夫執教杏壇,滋蘭樹蕙,無私奉獻40多年。他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多年,焚膏繼晷,筆耕不輟,先秦文學研究蜚聲海內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做出卓著貢獻。

趙逵夫年過七旬,仍堅持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以非凡學識教育著一批又一批學生。他的學生寫道:“聽趙老師上課,可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深’‘活’。課堂上,圍繞中心,天文地理、神話民俗、詩詞典故,無所不包。我覺得在人生道路上能碰上像趙老師這樣的名師指路,是人生之大幸!”這“深”和“活”,來源於趙逵夫的辛勞汗水。他先后手寫而成的《中國古代文學講義》達11本,約50萬字﹔《詩經研究》《楚辭研究》《漢賦講析》《詩賦流變》等講義共100多萬字。

作為一名學者,趙逵夫視學術研究為生命。他數十年如一日,殫精竭慮,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他發現了先秦時代有關屈原生平與家世的新材料,以確鑿的史實確定屈原在歷史上的存在,駁斥個別外國學者的“屈原否定論”,維護屈原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趙逵夫主持完成的《先秦文論全編要詮》,被列入《“十一五”國家古籍整理重點圖書出版規劃》。他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項目《先秦文學編年史》,被評為優秀項目,收入《國家社科基金文庫》。

趙逵夫把對伏羲文化、隴南氐人文化與刑天神話、周秦文化等學術研究成果,運用到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建設之中,指導西和縣申報成功“中國七夕文化之鄉”,推動西和縣“七夕節”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他在《因地蓄銳,秦人發祥於隴右》一文中,對甘肅在華夏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做了全面論証,為甘肅省“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創新示范區”建設提供重要學術支撐。

趙逵夫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甘肅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446 胡方斌

胡方斌,男,漢族,1966年7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靖江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主任。

懸壺濟世、救死扶傷是醫生天職,但治病救人時,自己也在生死關頭,如何抉擇?胡方斌在生死瞬間,堅守崗位,忘卻自己、救助他人,展現了當代醫務工作者大醫精誠、醫者仁心的優秀品質。

2015年7月4日,胡方斌在搶救一位心肌梗塞患者時,突感不適,持續不間斷的撕心裂肺之痛讓他大汗淋漓、幾近窒息。憑經驗判斷,胡方斌意識到自己的心血管出大事了。然而當時手術已經進行到最關鍵時刻,他不能離開,因為“我的病人還在手術台上,我離開,患者必死無疑”。他強忍劇痛,讓護士給他打了一針嗎啡后,堅持給病人做完手術。15分鐘后,病人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胡方斌卻癱倒在地。隨后,胡方斌被確診為早期死亡率高達90%的“急性主動脈夾層撕裂”。歷經12個小時的緊張手術,胡方斌換上了人工血管,在重症監護室昏迷了三天三夜,才轉危為安。胡方斌說:“我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我會盡我的良心、我的技術去救每一個人,手術台上,如果再讓我選擇,我還是不會當逃兵!”

胡方斌的手機從不關機,晚上放在枕邊,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手術室打來電話,都第一時間趕到醫院。2011年一個冬天的夜晚,在家裡接到醫院急診電話,一位心肌梗塞患者急需手術,胡方斌立即趕到醫院。手術完成后回家沒多久,手機鈴又響起來,他再次趕到醫院投入搶救。完成第二個手術,第三位心梗患者又被送到醫院。胡方斌沒有絲毫猶豫,拖著疲憊的身軀,馬上開始了第三台手術。從半夜12點到第二天早晨8點,胡方斌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和時間賽跑,與死神斗爭。

胡方斌作為急需高端人才,於2010年從廣州引進到靖江市人民醫院。7年來,胡方斌唯一一次回家過春節是來靖江的第二年。然而,即使不在醫院,他心裡依然放心不下病人,年初四一大早便坐上返程高鐵。在高鐵上,他接到單位緊急電話,一下車就直奔手術室。在胡方斌的帶領下,靖江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承擔著靖江和周邊地區危重心臟病患者的救治重任。他帶領團隊成功完成心內科各種介入手術4000余例,手術成功率99%以上,挽救了一條又一條生命。

胡方斌榮獲全國“最美醫生”、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47 胡洪煒

胡洪煒,男,漢族,1978年9月生,中共黨員,國網湖北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二班班長。

工作中,他不懼危險,勇闖人類禁區,在特高壓帶電作業領域享有盛譽。他以匠人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書寫了對電力事業的滿腔熱愛和忠誠。

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帶電作業”是攻堅項目。特高壓輸電線路承載超強電流,被視為人類禁區,如果沒有相應保護措施,稍一碰觸便會瞬間化為灰燼。胡洪煒憑借精湛的技術、過人的膽魄,被遴選為操作員。2009年6月10日,他毅然步入±800千伏特高壓電場,順利完成±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等電位作業人員安全防護參數測試、等電位導線修補、等電位間隔棒更換等操作項目,填補了多項世界技術空白,使我國成為第一個掌握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全套檢修技術的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業界稱胡洪煒為英雄,是“禁區勇士”。胡洪煒表示:“真正的禁區不在於距離而在於每個人的內心,選擇一個方向,努力工作,堅持不懈。隻要堅持,每個人都是英雄。”

湖北電網是西電東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樞紐、全國聯網的中心,湖北主網安全關系國家安全。2015年初,湖北普降大雪,多條超、特高壓輸電線路發生覆冰舞動,給輸電大動脈帶來嚴重威脅。胡洪煒晝夜奮戰,連續數日爬冰臥雪、輾轉作業,成功解除一個個嚴重危急缺陷。

扎根基層崗位17年,胡洪煒攀登過9000多基超高壓鐵塔,完成1800多小時超、特高壓帶電作業、1200公裡高空走線、12000公裡的地上巡視,是名副其實的“業務超人”。他領軍的帶電班被稱為“王牌部隊”,多次完成重大搶險任務,穩穩地守護著華中電網、湖北電網的安全。

胡洪煒精於技術操作,也善於技術創新、技術傳承。他帶領團隊不斷攀登技術高峰,獲得25項發明專利。他教授過的300多名學員行走在國內外超、特高壓輸電線路上,為千家萬戶的光明和各行各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胡洪煒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被授予湖北五一勞動獎章。

448 胡振球

胡振球,男,漢族,1985年1月生,中共黨員,上海神舟汽車節能環保有限公司車間主任。

10年間,胡振球從一個不懂技術的打工者,成長為技術強人、創新能手,從普通一線裝配工成長為技改專家、車間主任,完成技術革新50多項,技術攻關10多項,獲發明專利7項。他改進的“吸塵車整車預裝工裝”,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500余萬元。

2007年,胡振球來到上海打拼,進入神舟汽車節能環保有限公司。剛進單位,他就暗下決心“做工人,就要做個好工人”。當時,他對於“好工人”的定義是朴素的,踏踏實實干活,不偷懶、不懈怠。一段時間后,他發現企業不少員工是碩士生、博士生,常常能想出很多新點子,給單位創造效益,給他內心帶來不小的落差。“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胡振球也萌發了研發的念頭,覺得能實現崗位創新才真正配得上“好”這個字,決心成長為有過硬專業能力的專家。

胡振球從零學起,纏著有經驗的老師傅給他講圖紙,一遍不行,兩遍、三遍……為了能更安心學習,他干脆搬到職工集體宿舍,下班后就往單位職工書屋裡鑽。從鈑金工、鉗工、車工到打磨工,短短幾個月,他便掌握了車間幾乎所有工種的操作技巧。 

胡振球說:“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別人做不到的,我們要做到﹔別人能做到的,我們要做得更好。”幾年來,他的發明成果逐漸從最初的小變化,變成各類專利和效益,完成技術革新50多項、技術攻關10多項、發明等各種專利14項,為企業創造直接效益2500多萬元。為提高生產效率,他提出“整車預裝工裝”,突破操作難關,使整車裝配合格率達98%以上,平均一年可為企業節約成本560多萬元。他首創卸料抑塵裝置技術,有效解決專用清掃車倒灰揚塵問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他發明的“清掃車邊吸塵口自動避讓裝置”獲得第七屆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他和團隊與時俱進,運用“互聯網+”理念,將推廣環衛專用車與打造智能化管理模式相結合,運用質量監控系統,讓智慧環衛從理論走向實踐。

胡振球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

(下轉第十四版)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5日 13 版)

(責編:王金雪、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