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上)(131-142)

2017年07月24日09: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31 吳錦泉

132 余瑪麗

133 庫爾班·尼亞孜

134 汪昌祥

135 張全收

136 張佳鑫

137 張寶艷

138 阿保曲忠

139 陳賢

139 曹旭

140 武佩鈴

141 拉巴卓瑪

142 林琳

(上接第十一版)

131 吳錦泉

吳錦泉,男,漢族,1929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天生港鎮街道五星村村民。

吳錦泉傳承良好家風,從小就有幫人之心、助人之行。退休后,更是把助人當作工作,用走街串巷磨刀積攢起來的收入,一次次為汶川、玉樹等災區捐款,並向身邊有困難的人伸出援手。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櫛風沐雨,“磨刀老人”用一枚枚帶著汗水的硬幣奉獻出沉甸甸的愛。

吳錦泉出生在一個樂善好施的農民家庭,父母育有6個孩子,還收養了3個棄嬰。新中國成立初期,吳錦泉被傳染了“二號病(霍亂)”,多虧鄉鄰拼命跑了很遠請來醫生,才死裡逃生。從那時起,吳錦泉內心就萌生了一個承諾:一輩子,做好人、做好事。

他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年輕時,上下班或者外出,他總會在自行車后綁把小鐵鍬,遇路況不好,就停車修路。他家附近有幾條小路,路面狹窄、坑窪不平,一到雨天經常有人摔跟頭。吳錦泉出錢出力,有空就修一點,日積月累將這幾條路都填平筑實。

上世紀80年代末,吳錦泉從鄉針織廠退休,撿起了小時候學過的一門手藝:磨刀。每天騎輛破舊自行車,走街串巷。磨一次剪刀5角錢、1塊錢,一天下來多的時候也不過掙個十塊八塊。一個退休老人這麼拼命掙錢干什麼?“磨刀的收入一分不動,全部用於幫助別人。”吳錦泉心中有盤算,用這些錢幫助周圍有困難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吳錦泉將3個多月磨刀掙來的全部收入1002元捐獻給了災區,一枚枚用汗水換來的硬幣,感動了無數人。2008年至今,老人先后向社會捐款20多次,其磨刀收入的51000余元以及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他的慰問金42000元,全部被他用來回饋社會。

吳錦泉的感人事跡產生了廣泛影響。2011年5月,五星村成立“錦泉一元愛心社”,1000多戶農民先后捐款14.54萬元,幫助村中困難戶。2012年9月,南通市紅十字會創建“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專門用於幫助特困老人、貧困學子,截至目前,基金共收到各界捐款200多萬元。“磨刀老人”已被注冊為江蘇省首個公益商標。

吳錦泉榮獲第七屆中華慈善獎、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132 余瑪麗

余瑪麗,女,漢族,1924年4月生,中共黨員,解放軍外國語學院退休副教授。

余瑪麗心中有國、心中有愛,把畢生心血奉獻給軍隊和社會教育事業。她熱衷公益、不慕名利,用自己平凡而偉大的善舉,為時代注入厚重的道德底蘊。

59年前,余瑪麗響應國家號召,和丈夫一起沖破重重阻力回國,投身國家建設。1960年,她放棄留京機會,申請到張家口的解放軍外國語文學院(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前身)任教。在聽力教材基本為零的條件下,她先將外國電台播音准確地謄寫為書面材料,然后朗讀、錄音,累計抄錄材料六七百萬字,為部隊培養了一批批適用專業人才。

教育是不斷種植愛、播撒愛的事業。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從20世紀90年代起,余瑪麗與海內外的親友以家族的名義先后在河南嵩縣、雲南鳳慶、湖北秭歸、青海湟中、四川珙縣等地援建希望小學13所,幫助大量上不起學的孩子重返校園。2007年,余瑪麗將丈夫去世后的撫恤金用於資助42名“春蕾女童”。2012年,她資助的女童中有3名考上了大學。得知這一消息,她備受鼓舞,又拿出5萬元資助45名“春蕾女童”,並立下“每名家庭成員要資助至少100名困難女童”的家規。近年來,余瑪麗先后資助了90余名“春蕾女童”,還在洛陽師范學院等院校設立“余瑪麗助學金”,資助25名貧困女大學生,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春蕾奶奶”。

每年的退休金和各項福利,余瑪麗大部分拿來從事公益活動,自己卻過著非常節儉的生活,家中除了客廳裡的沙發全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家具。可每當國家發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她都第一時間捐款,從不留名。她還決定去世后無條件捐獻個人遺體,供祖國醫學研究使用。

余瑪麗立三等功2次,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歸僑先進工作者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133 庫爾班·尼亞孜

庫爾班·尼亞孜,男,維吾爾族,1964年5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縣依麻木鎮國語小學校長。

2003年5月,庫爾班·尼亞孜在家鄉創辦國語小學,讓維吾爾族學生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從小在孩子心裡種下民族團結的種子,引導他們增強國家認同,走向包容多元的未來。

辦學校是庫爾班·尼亞孜的思想領悟。大學畢業后,他開過超市、飯館、藥店,漸漸地意識到,吃飯喝藥隻能滿足身體的需求,解決不了精神的匱乏。一次,一位老奶奶帶出水痘的孫女來他藥店買藥。他告訴老奶奶要如何治療,卻遭老太太斥責:“我的孩子長得太漂亮了,被人嫉妒,遭了詛咒才變成這樣。”事情遇多了,庫爾班·尼亞孜下決心拿出全部積蓄,創辦依麻木鎮國語小學,希望帶孩子增長知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依麻木鎮99.5%的人口是維吾爾族,絕大多數人不會說漢語,沒人願意將孩子送到國語小學,也很少有人願意到這所沒有編制的民辦學校當老師……面對重重困難,庫爾班·尼亞孜咬牙堅持了下來,他堅信:隻有語言通,才能感情通﹔隻要語言通,就能心靈通!他不是在幫助誰,而是在和孩子一起創造感情相通、心靈相通的未來。14年來,他贏得了當地家長的認同,1190名少數民族學生因接受依麻木鎮國語小學的教育而改變命運,走向更加廣闊的人生舞台。

除了盡心辦學,庫爾班·尼亞孜還是位“熱心腸”。辦學14年,為近100名家庭困難的學生免除學費,為沒錢治病的漢族同胞送去“救急金”。汶川、玉樹地震發生后,他帶頭捐款1萬元,並動員全校師生募捐,身體力行地影響學生,在他們心裡種下善良的種子。2012年9月,一位大學畢業生因身體殘疾找工作屢屢碰壁,庫爾班·尼亞孜在了解情況后立即決定錄用他。隻要庫爾班·尼亞孜能夠幫上忙,他就會盡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庫爾班·尼亞孜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四好老師”稱號。

134 汪昌祥

汪昌祥,男,漢族,1955年6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湟中縣攔隆口鎮泥麻隆村小學退休教師。

40年來,他隻有一個念頭——堅守山村教學第一線,不讓村裡的一個孩子掉隊,托起基層教育的希望。近30年裡,他隻有一個信念——與癌症抗爭,用言行詮釋一個老師的無悔擔當、一個共產黨人的價值信仰。

“土屋子、土台子,裡面坐著一群土孩子。”這是昔日泥麻隆村小學的真實寫照。高中畢業后,汪昌祥就在這裡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之后的40年,他用始終如一的熱情面對一茬茬學生。上級部門曾推薦其當副鄉長,他婉言謝絕。他說:“學生是我生命的根。”

他用父母般的心愛護每個孩子。為讓家境困難的孩子上學,他四處奔走,不僅向有關單位反映情況,也積極開動腦筋,背著家鄉的鮮豆角、炒大豆等土特產,向社會各界“化緣”,托起了一個個家庭的希望,托起了一個山村的教育夢想。1991年底,汪昌祥罹患胃癌,但病魔並沒有將他擊倒,在積極接受治療的同時,他依然全身心投入工作。手術后5個月,他強撐病軀,重返講台,不希望因為自己耽誤學生的未來。

汪昌祥深信知識改變命運。村裡50歲以下的人幾乎都是他的學生。40年過去了,曾經封閉落后、人口不足450人的泥麻隆村裡,先后有65名學生考取了知名院校。“這些孩子將來也能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隻要我的付出能夠為山村帶來一點變化,我就感到很欣慰。”

退休后,閑不住的汪昌祥成為一名志願者,成立了“汪昌祥愛心志願服務隊”,奔波數萬公裡,組織志願者開展助學、助殘、助老活動。他們爭取到多家單位的贊助,為多巴鎮的拉卡山小學、洛爾洞小學及海子溝鄉的學校送去電腦、籃球、跳繩、書包和文具﹔連續四年把教輔圖書送到湟中縣的四營學校、李家山學校、康川中學等學校﹔為20余名貧困學生聯系到從小學到大學期間的一對一資助……這些年,他和他的團隊共籌措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150余萬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和孤寡老人。

汪昌祥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最美鄉村教師”等稱號。

135 張全收

張全收,男,漢族,1969年8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朱裡鎮拐子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近20年來,張全收用自己的善心,捐資助學、敬老孝老、扶貧濟困、建橋修路,累計捐出善款2000多萬元,幫助農民工就業200多萬人次,為農民工帶來100多億元勞務收入。

張全收自幼家境貧寒,12歲因貧輟學,15歲外出打工。每當生活陷入困境,總有鄉親拉他一把。這在他心裡播下了善良仁愛的種子。滴水之恩報以涌泉,從那時起,張全收就許下誓言:將來要百倍回報父老鄉親。他三次南下深圳打拼,逐漸站穩腳跟,於2002年成立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幫助河南等地的農民工就業。2008年金融危機,3500名農民工兩個月沒有工作,張全收遵守“守望相助,有難必幫”的承諾,免費包吃包住,按月支付工資,兩個月花費了800多萬元。張全收為眾多農民工建造了一個溫暖的“家”,當地農民工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困難,找全收。”為更好地服務家鄉經濟建設,2014年,他將公司總部遷至鄭州,成立200余人的扶貧志願團隊,先后培訓並幫助5萬多名農民工就業。從2002年起,累計為農民工帶來100多億元勞務收入。

張全收始終惦記著家鄉的父老鄉親。2004年,在事業起步階段,他得知村裡孩子在危房上課,立即把公司僅有的8萬元現金交給老支書,緊接著籌款72萬元建起了教學樓。從2006年起,他成了村裡200多位孤寡老人的“兒子”,每年為村裡孤寡老人發紅包,還把孤寡老人楊大爺接到自己家,盡心盡力贍養了13年,為其養老送終。2008年,張全收高票當選為拐子楊村村支部書記。上任后,他自掏腰包為村裡建橋修路,建村室、文化大院,安裝路燈、健身器材,並為全村人購買醫保。他還出資10萬元,選送50名村民代表到深圳參觀學習。

張全收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136 張佳鑫

張佳鑫,男,漢族,1990年10月生,中共黨員,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研究生。

大學三年級時,張佳鑫創建“夕陽再晨”項目團隊,帶領大學生志願者深入社區,幫助老年人學習網絡技術、玩轉數字生活。6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上千場活動,直接服務1萬余名老人,成為眾多老年人的好朋友。

有感於老年人享受不到信息科技帶來的便捷,2011年,還在上大三的張佳鑫和13位同學一起成立了公益服務團隊——“夕陽再晨”,希望為老人提供進入數字時代的路徑,讓他們重新煥發青春。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張佳鑫帶領團隊為社區老人量身定制了豐富多樣的個性化學習計劃:電腦、數碼相機的使用,網上預約挂號、繳納水電費、查詢健康養生急救知識……77歲的靳大娘一開始連開關機都不會,在張佳鑫和團隊的耐心幫助下,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上網技術,下載資料、QQ聊天、使用U盤都難不倒這位昔日的“電腦盲”,老人這樣評價自己的變化,“太有意思了,腦子一下子就打開了,這回可找到新的樂趣了!”

行走在公益路上,張佳鑫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找到更多同路人,大家一起走得更遠。用一個很小的杠杆,撬動一個天平,幫助到更多的人。

2013年10月,他發起建立了“高校正能量聯盟”,幫各公益組織牽線搭橋,為優秀團隊提供跨界資源籌措、融資等服務。目前,已覆蓋全國27個省市的102所高校公益團體。利用這個平台,12所高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發起了“正青春益起行——高校路口文明引導大型公益活動”,每天有100多名志願者在路口開展文明引導,產生了積極社會影響。

張佳鑫入選北京榜樣,被授予北京青年五四獎章。

137 張寶艷

張寶艷,女,漢族,1962年8月生,民革黨員,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團結街道新嶺社區居民。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張寶艷體會過兒子走失的心急如焚,因此特別關注被拐兒童。2007年,她與丈夫自費創辦“寶貝回家尋子網”,專門幫助被拐賣、被遺棄、走失、流浪乞討兒童回家。10年來,她以微薄之力,織就大愛之網,使1900多個家庭重獲團圓。

網站開通不久,張寶艷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願者,全身心投入尋子網管理。她每天早上六七點上線,維護網站內容,搜集發布求助信息。每天接打幾個小時的電話,每月電話費最多達2000多元。她與丈夫先后60余次南下北上,奔赴解救孩子第一現場,親撫安慰孩子,為殘疾孩子募集救助善款。2008年1月,張寶艷夫婦在通化注冊了民間公益組織“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志願者遍布全國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區,以及美國、瑞士、荷蘭、日本等國家。每個省份都建立了相應的志願者群。張寶艷夫婦在廣大志願者的協助配合下,積極核實搜集信息,對家長進行防騙指導,在全國各地多次開展以關愛兒童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及時向公安部門反饋情況、提供線索。

2009年3月,“寶貝回家”針對被拐及流浪乞討兒童現狀做的調查報告和相關建議,以社情民意形式遞交到兩會。張寶艷提出的“關於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採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准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2014年,央視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開播,“寶貝回家”參與節目合作。2015年,“寶貝回家”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尋親領域,取得了成功案例。在尋找被拐、走失、流浪乞討兒童這項愛心公益事業上,張寶艷已堅持十年之久,並決心繼續走下去。

張寶艷榮獲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138 阿保曲忠

阿保曲忠,女,藏族,1975年10月生,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香達鎮東才西村村民。

阿保曲忠奉行朴素的愛心觀,把唯善、行善、勤善立為自己的處世箴言,為一名沒有血緣關系的藏族青年捐獻腎臟,受到當地人的稱贊。她說:“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是我們活在世上的一份責任。”

彭措求忠家是當地一戶朴實的農牧戶,厄運卻接二連三地降臨到她的家庭。大兒子意外死於車禍,本人不幸身患重病,雪上加霜的是,年僅22歲的二兒子阿保扎西又被診斷出患有尿毒症,巨額的醫療費用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阿保曲忠曾租過彭措求忠家的房子。因為兩家相處得很好,阿保曲忠一家搬離后,雙方仍有電話聯系。彭措求忠常向阿保曲忠傾訴,阿保曲忠對於她的處境感同身受,一次又一次地安慰她、鼓勵她。

2015年6月,阿保曲忠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瞞著丈夫悄悄去醫院做了匹配測試,沒想到竟與病人的腎型完全吻合。當丈夫得知她想割腎救人后,為妻子的擅自決定感到氣憤,但看到妻子助人於危難的決心和善良的胸懷,又逐漸轉變了態度。為慎重起見,他們征求了親人們的意見,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經過深思熟慮,在丈夫的陪同下,阿保曲忠和彭措求忠一家走進了醫院,順利完成了腎臟移植手術。阿保曲忠的初衷很簡單:“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是我們活在世上的一份責任。我捐腎,就能幫助彭措求忠渡過難關。”從腎臟移植到術后身體康復,阿保曲忠沒有向彭措求忠家索要一分錢,反而自己掏腰包花了2萬余元的醫藥費。

在日常生活裡,阿保曲忠始終恪守與人為善、和諧相處這一人生信條,對需要幫助的人和事都會盡力而為,她的道德品行在街坊鄰居當中有口皆碑。在丈夫擔任也熱社社長6年期間,無論是村裡修路架橋,還是村民蓋房修院,阿保曲忠都會跟隨丈夫參加義務勞動,幫助村民。“很多人不理解我的作為,隻要我的丈夫和女兒們理解我、支持我,我就心滿意足了。”阿保曲忠用最淳朴的語言詮釋了自己的大愛情懷。

139 陳賢

曹旭

陳賢,女,漢族,1972年8月生﹔曹旭,男,漢族,1971年9月生。二人系夫妻,均為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天定律師事務所律師。

2014年,陳賢報名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先后輾轉西藏、內蒙古、新疆等條件艱苦的邊疆地區,讓法治陽光照進少數民族同胞心中。在陳賢的感召下,丈夫曹旭也追隨妻子腳步參加志願服務,兩人成為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全國唯一一對“夫妻志願者”,用熱心奉獻彰顯律師職業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2014年,陳賢走進西藏昌都市卡若區,成為當地第一個職業律師。惡劣的氣候環境、嚴重的高原反應、艱苦的生活條件沒有讓陳賢退縮。當陳賢辦理完第一個案件,拿到工傷賠償的藏族女孩緊緊抓住她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時,陳賢感受到發自心底的快樂。一年裡,陳賢辦結58件案件,是該地區上年度辦結案件總數的近3倍,為群眾直接挽回經濟損失100多萬元。隨著工作的深入,陳賢感受到邊疆少數民族同胞對法律援助和法律知識的渴求。援助任務到期后,她主動向司法部申請留下來,組織上將她派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

陳賢的丈夫曹旭也是一名律師,兩人原本在老家經營一家律師事務所,有著可觀的經濟收入。陳賢援藏的一年間,曹旭感受到妻子對法律夢想的執著追求。2015年,曹旭在妻子的感召下,也報名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行動,被派往內蒙古烏海市海南區,他倆重新成了“夫妻檔”。夫妻倆雖同在內蒙古,卻相隔300多公裡,輾轉7個小時才能相見。大雪封山時,兩人有時幾個月都見不上一面。在內蒙古的一年裡,陳賢共辦結85件案件,為當事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00多萬元。同年,曹旭辦理民事、刑事、勞動仲裁案件31件,挽回經濟損失60余萬元。

隨著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他們愈發體會到,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法治陽光的普照。2016年,陳賢、曹旭申請繼續參加法律援助工作,同年又被一同派往新疆。陳賢堅定地說,隻要社會需要,身體條件允許,會一直將這項事業進行下去。

陳賢、曹旭榮獲“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行動優秀律師、安徽省“最美人物”等稱號,陳賢榮登“中國好人榜”。

140 武佩鈴

武佩鈴,男,漢族,1948年4月生,中共黨員,天津市河西區尖山街優仕公寓社區居民。

從幫扶山西弱視兒童,到資助雲南少數民族少年,再到為河北省興隆縣建起希望小學,資助學生幾百名,捐資近百萬,退休后最多同時打6份工,武佩鈴的愛心助學路,一走就是21年。

1996年,一篇“偏遠地區孩子上學難”的報道開啟了武佩鈴的“愛心助學”之路。正想著通過什麼渠道可以幫助那些孩子們,單位團委發動職工參與支持希望工程,武佩鈴第一時間表達了幫扶心願。隨后,他與單位團委一起前往山西革命老區進行走訪。其間,與家庭困難、先天弱視的白春蓮結下了“父女之緣”。在他的資助下,小春蓮來天津配到了合適的弱視眼鏡,從此可以清晰地看這個世界。為了讓更多的“小春蓮”順利完成學業,武佩鈴后來又資助了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3名家庭困難的高中生。

2010年,退休后的武佩鈴得知河北省興隆縣南天門滿族鄉有3個村的孩子上學困難,希望有愛心人士能幫助建立一所希望小學,便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武佩鈴沒有想到,當地孩子連最基本的學習條件都不具備。重建一個小學需要20萬元,他回到天津“清點”了家裡的存折,拿出20萬轉給南天門鄉團委。了解到鄉裡還有一半學生是貧困生,武佩鈴發動了40多位親朋一起加入他的助學行列,“承包”了53名貧困學生。除了學費,他還出資8萬元,先后為200多名孩子統一購置了校服,更換了200多套課桌椅。為了“跟上潮流,符合孩子們的審美”,他還學會了網上購物,每年一到“雙11”,他比年輕人還興奮,琢磨著同樣的錢可以給孩子們多買點東西了。

“助學為樂”的想法,武佩鈴一刻也不曾放下過。他暗下決心,“樂人樂己”的事隻要有機會、有條件,就一定堅持做下去。

武佩鈴榮獲天津市慈善之星、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141 拉巴卓瑪

拉巴卓瑪,女,藏族,1933年3月生,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建筑一隊退休職工。

拉巴卓瑪年事已高,卻始終懷有一份助人為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將房子賣掉,將賣房所得捐贈給地震災區,自己則租住在一間小出租屋內。她省吃儉用,將積攢下來的退休金捐給那些有需要的人。這樣的涓涓善舉,拉巴卓瑪已做了30年之久。

拉巴卓瑪租住在一間20多平方米的小屋,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台電視機,家具簡單,生活也很簡單。拉巴卓瑪每月退休金有2000元,400多元用來支付房租。丈夫早年去世,膝下沒有兒女,拉巴卓瑪一直一個人生活。盡管自己生活朴素,拉巴卓瑪卻一直在盡綿薄之力向外界捐款,從退休到現在,先后向紅十字會、殘聯、福利院、孤兒院機構捐款達35萬元。當別人問起她為什麼這麼做時,她笑呵呵地說:“我一個老太婆,用不了那麼多錢,應該把錢用在有困難的人身上。”

2008年汶川大地震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拉巴卓瑪當時手上並沒有太多積蓄,隻捐了100元錢。事情過后,老人一直感到內疚。那麼多人需要幫助,自己卻隻能捐出100元。為此,拉巴卓瑪作出一個決定,把單位分給自己的唯一一套住房賣掉。隨后,她將賣房的錢捐給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紅十字會和福利院,當年捐款額超過16萬元。2014年10月17日,全國首個“扶貧日”,拉巴卓瑪來到自治區殘聯康復中心,捐出1萬元幫助20名殘疾康復者。4年前,拉巴卓瑪也曾經來此捐贈1萬元。這些都是拉巴卓瑪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2015年3月,拉巴卓瑪從電視上看到西藏曲水縣社會福利院的老人們生活條件簡陋,於是聯系了社區民警,一起來到曲水縣社會福利院,把積攢的2萬多元分發給福利院的困難老人們。這隻不過是拉巴卓瑪常年善舉中的一個小插曲,自退休以來,她的熱心善舉不曾停止。

拉巴卓瑪榮登“中國好人榜”。

142 林琳

林琳,女,漢族,1984年8月生,中共黨員,海南省港航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工作部企業文化室主任。

林琳自2004年起從事公益事業,13年來,用自己的力量幫助身邊的人,並帶動身邊的人去幫助更多的人。她參與的志願服務活動涉及孤寡、留守兒童、自閉症兒童等多項公益內容,多次發起團體捐助,幫助困難群體。

2004年,林琳讀大學期間,就帶領同學參加各類志願服務。2005年開始,林琳照料一位先天失聰又因意外加重腦部殘疾的小女孩長達半年時間,像照顧親妹妹一般,教她說話、站立、走路,做康復訓練。2008年,林琳成功入選北京奧運志願者,在沙排場館服務。學習系統的公益服務技能技巧后,林琳開始獨當一面,2010年受邀擔任首屆海南旅游論壇游艇論壇會場志願者負責人。

2011年,林琳當選單位團委副書記,在公司內部籌集到6000冊圖書,為農村小學建立了4所愛心圖書室。自2011年起,林琳自發並帶動同事一起持續多年資助儋州思源的孤兒上學,解決多名困難兒童的入學問題。

2011年底,林琳注意到自閉症仍是未被大眾了解的邊緣領域,於是協同志願者利用各種便捷有效的宣傳方式,向人們介紹自閉症,從2012年開始每年參與、組織世界自閉症日主題活動。2012年12月,林琳作為發起人之一,與海南醫學院合作成立“藍燈暖星自閉症專項服務隊”,將自閉症家庭志願服務引向專業化。2014年,林琳與一些殘障兒童的家長成立了海燕心智障礙家庭支持中心,幫助更多的心智障礙、精神殘疾兒童家庭。2016年,林琳以海口市龍哥哥愛心社的名義牽頭啟動“星星畫室”,為自閉症兒童的家長提供服務,也為孩子們提供繪畫方面的引導和鍛煉。13年的時間裡,林琳從志願者小兵,成長為一名志願者干將。

林琳榮獲海南省優秀共青團干部、海口市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下轉第十三版)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4日 12 版)

(責編:王金雪、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