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一份未完成的脫貧承諾書

——記內蒙古敖漢旗新惠鎮原駐三寶山村第一書記張鵬飛

2017年07月21日10:24    

當差一定要做事,做事不一定當官,駐村第一書記聯系著千家萬戶,干好了是應當的,干不好就得拍屁股板。第一書記肩負著組織重托、領導信任、群眾期盼,一定要恪盡職守、努力工作,給村裡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張鵬飛

張鵬飛,男,漢族,1960年11月出生,198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4月參加工作。1984年7月畢業於赤峰農牧學校畜牧專業,2004年12月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法學專業。先后任敖漢旗人民法院書記員、審判員、刑事庭副庭長,貝子府法庭庭長,副科級審判員、執行局副局長、政工科副科長等職務。2003年4月被敖漢旗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獎勵﹔2008年1月被赤峰市人民法院授予2007年度“辦案能手”榮譽稱號﹔2016年被敖漢旗委評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張鵬飛同志於2015年9月被旗委組織部派駐到新惠鎮三寶山村任第一書記。這個村距新惠鎮5公裡,111國道橫穿該村。全村共12個村民組、940戶、2254人,其中貧困戶70戶、99人。總土地面積2.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5萬畝,林地面積0.35萬畝。種植業以雜糧、北虫草為主,養殖業以肉羊養殖為主。2016年人均純收入7800元。他駐村期間,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全身心地扑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三年來,村“兩委”班子團結力、領導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黨員干部群眾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日益提升。確立綠色雜糧種植、肉羊養殖和北虫草養殖三大主導產業,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幅8%,貧困發生率降至2.2%。2017年5月7日,他因積勞成疾,猝然離逝。

走進群眾心坎,才算“咱們村裡人”

上任伊始,張鵬飛堅持每天早晨七點十五分准時到村,經常工作到深夜,風雨無阻。平日裡,進村入戶走訪成了常態。僅三個月的時間,他就把全村940戶全部走了個遍。誰家是低保戶、貧困戶、五保戶,誰家收入少、有困難、需幫助,都記在心中,想方設法給予解決。雖然年齡不大,但憑他的熱情厚道、精准實干,大家總愛叫他“老張書記”,隨之也成了“咱們村裡人”。

愛民不擾民、幫忙不添亂,是“老張書記”的駐村工作原則。工作期間,他自帶車輛,免費接送同行駐村隊員、為村跑腿辦事﹔自帶暖瓶,給一起干活的村干部和駐村隊員提供開水﹔他生活儉朴,在村裡吃工作餐,倡導一個大燉菜。正如他所說,工作就像這道“鍋裡燴”,大家粘乎在一起才算近乎、才有味道,老百姓才會愛點咱們“這道菜”。

身投基層一線,不做“甩手大掌櫃”

自打駐村起,張鵬飛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當中。“十個全覆蓋”工程陸續開工建設時期,時間緊、任務重。他在車后備箱始終放著鐵锨、鎬把、米尺等工具,以備不時之需。遇到臟活累活,他二話不說拿起鐵锨帶領黨員干部迎難而上,同工人師傅們一起住在村裡、吃在工地。時間一長,他的手結滿了老繭,臉黑了,人瘦了,但村容村貌大為改觀,生產生活環境煥然一新。在鄉親們的眼中,他從來就不是“城裡人”,也不是“打個旋兒就走”的走讀生,更不做那個“甩手大掌櫃”,而是真心實意為群眾著想、真打實鑿給群眾辦事的好書記,村裡人們親切地稱他為“鐵锨書記”。

土牆改磚牆是鄉村建設工程中的一項重要環節,需要宣傳發動、備足物資、施工驗收等多個步驟。“冬閑人不能空閑,量尺備料應走前”,為第二年春季迅速施工,在寒冬臘月裡,張鵬飛帶頭組織人員到建筑實地,用尺子實地測量,准確無誤地將全村土牆全都測量完畢,順利完成撤土壘磚這項艱巨任務。同時,他還自掏腰包1000元,為村民張自軍修建擋水牆,村民們紛紛豎起大姆指。

堅持率先垂范,當好“第一責任人”

“‘老張書記’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又是一位敢擔當、敬業負責、講原則的人。工作中,他是村‘兩委’班子的標杆、骨干和依靠。他的一言一行,給大家樹立了榜樣。現在,他突然走了,也許是太累了,想好好歇歇了,真是太可惜了……”村委會主任封俊銘話語哽咽。

今年春旱嚴重,三寶山村地處火險等級較高區域,防火形勢十分嚴竣。張鵬飛提早協調村“兩委”班子召開緊急會議,周密安排部署,逐戶發宣傳單、劃責任區、簽責任狀,並逐一排查清理變壓器下柴草。“老張書記”在三寶山村居住的舅舅因病去世,表哥商量著出殯時燒紙,老張堅決不同意,氣得表哥與他掄凳子,但是他義正嚴辭地說:“天王老子也不行,這是規矩、這是命令!”晚上送盤纏時,老張心裡既難受又害怕親戚不聽勸阻,於是,就和護林員在附近小樹林裡蹲守了一個半小時,防止了火災隱患的發生。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如何讓“空殼村”轉化為“實力村”是“老張書記”的一塊心病,也是他的首項責任清單。在掌握村裡實情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針對村裡缺水源缺資源缺技術的現實,他提出將村裡1500畝林地8000棵樹集中收回,進行合法統一分包、增加集體收入。就在他去世的前兩天,他還和村支部組織召開所有有樹戶訂價會議,經過認真研究和反復磋商,以每棵15元的價格為所有樹訂了價。

“‘老張書記’是一名合格黨員,原本准備今年”七一“時再給我們村裡黨員們好好上一次黨課,講課稿都准備好了,但他卻突然走了”村支書老梁唏噓不已。回想去年慶“七一”活動時,老張提議村與轄區武警黃金部隊共同慶祝黨的生日,33名村黨員與12名官兵黨員一起重溫黨史、重宣誓詞、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整個活動異彩紛呈,此做法被《解放軍報》發表。

解決實際問題,打通“最后一公裡”

張鵬飛在基層法院工作過多年,化解村裡糾紛是個“大拿”,他積極幫助村民化解矛盾糾紛,調解孤寡老人的贍養問題及鄰裡之間的磕磕絆絆,從沒“卡過殼”,也從沒“打過鏵”。2016年國家執行玉米補貼政策,涉及三寶山村共有110戶569.67畝,為確保每畝地都符合政策要求,他組織村組干部實際測量、嚴格把關,確保每畝地都符合政策。村民王震承包了100多畝地種玉米多年,但他的承包地不在二輪土地承包范圍內,不能享受國家補貼,他心存不滿,不停告狀。“老張書記”讓他跟著測量隊一起測量其它地塊,最終王震心服口服,不再上訪告狀。

“三寶山村共有貧困戶70戶99口人,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老張將所有貧困戶走訪慰問有6次之多。可以說,哪家大門口朝哪開、有幾口人、致貧原因、脫貧對策,上級幫扶干部,他都了如指掌,他的這種實干擔當奉獻,無誰做到、無他比擬”新惠鎮政府鎮長崔晨輝感慨地說。2016年12月,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副司長鄭友清前來敖漢旗調研扶貧工作,在三寶山村貧困戶張建偉家中,“老張書記”將“三本賬”算得頭頭是道,鄭司長連連稱道“老張同志做事真是細致、認真、負責!”。

不煩截長補短走一回,唯有排憂解難更當時。三寶山村有個最遠的村民組叫野馬溝,“老張書記”主動將自己包扶較近的貧困戶與沒有車輛且包扶較遠的幫扶干部進行調整。組裡有養羊傳統,為了放牧安全,戶戶都散養4、5條狗,每次駐村干部去野馬溝,車一進村就有20多條狗像看熱鬧似的不斷追隨,隻有村支書梁書記和“老張書記”敢直接下車,原因是村支書家就在溝裡,而“老張書記”進村多了、入戶久了,村裡的狗都“誤”把他當成自家人!

貧困戶朱艷琴,是“老張書記”的幫扶戶,因老年慢性病而致貧。“他這個人沒有架子,對我們格外照顧,說話朴實、辦事實在。去年過年還給了我500元錢,我還沒舍得花呢,今年又計劃幫我們家租5頭黑毛驢,實現脫貧。我還准備過年時讓兒子殺頭豬,好好感謝感謝村裡和‘老張書記’呢”。聽說他沒了,老人傷心落淚,感慨萬千。

逝者安息,生者發奮。三寶山村辦公桌上仍擺放著張鵬飛的工作日志,記得整整齊齊的脫貧計劃,案頭上清晰地記錄著幾個待辦事項:給貧困戶李忠龍購買助聽器、看望貧困戶畢佔芝把捎的藥帶過去、去看看患喉癌的貧困戶王再起的病情……,田地間、農家院、百姓心,輝映著、記憶著“老張書記”駐村的點滴。默默地看著這一份還未完成的脫貧承諾書,怎能不讓我們感到惋惜和悲傷!他定格在“第一書記”的平凡崗位,他閃耀著“共產黨人”的颯爽英姿。他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是敖漢人的驕傲與傳承。他的身影雖遠去不回還,但他的精神卻永駐人世間。

(內蒙古敖漢旗黨建雲平台——中共敖漢旗委宣傳部供稿)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