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河南信陽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推進黨組織全覆蓋 

記者  龔金星

2017年07月21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河南信陽近年來嚴抓基層黨建,創新考核機制,增強村級黨組織服務脫貧攻堅的造血功能,脫貧進程明顯加快。如何對鄉鎮黨員干部脫貧攻堅的落實情況進行量化?如何進一步發揮村級黨組織活力,培養致富能手,增強脫貧攻堅實效?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7月15日一大早,河南信陽市光山縣北向店鄉黨委書記王照鋒就帶著鄉黨建工作人員,來到該鄉曹畈村“中原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問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帶動貧困戶脫貧中遇到的問題。

曹畈村“兩委”班子6人,人人領辦了不同種類的農業專業合作社。村支書吳桂存帶頭創辦的養殖合作社,讓3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帶動近40戶貧困戶脫貧。

近年來,信陽堅持選准用好村級組織帶頭人,著眼於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已培養選拔“三有三帶”村黨組織書記102人,337個貧困村共培養村級后備干部693名。為調動村干部服務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市裡每年還專項列支1000萬元對村干部進行獎補。

在信陽,這只是鄉鎮黨委抓黨建促脫貧的一個縮影。

將鄉鎮黨委抓黨建促脫貧的落實情況納入台賬管理並進行交叉檢查評比

“作為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這本‘賬’實時記錄鄉鎮黨委書記夯實黨建助推脫貧攻堅的落實情況。有任何一項任務落實不力,我就無法向上級黨組織交‘賬’。”7月16日,浉河區董家河鎮黨委書記范正清拿著《基層黨建工作記實手冊》對記者說。

這本手冊把鄉鎮黨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細化、量化、條目化,是鄉鎮黨委書記平時履行政治責任、抓好黨建工作的記實冊。

據信陽市委組織部長趙建玲介紹,手冊對鄉鎮黨委書記履行抓黨建工作職責情況進行記實考察、痕跡管理。為強化跟蹤督查,他們還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動態考核評價,並公開結果。與此同時,推行以建賬、晒賬、查賬、銷賬、交賬為主要內容的“五賬工作法”,把全市鄉鎮黨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納入台賬管理,由縣區黨委組織部每半年組織鄉鎮黨委進行交叉檢查評比,互相打分綜合排名,年終考評結果報市委組織部備案,作為推薦“兩代表一委員”、先進基層黨組織和評先評優、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為嚴格鄉鎮黨建責任,信陽堅持保持全市7個貧困縣、68個重點貧困鄉鎮黨政正職穩定,並在全市每個鄉鎮都設立了黨建工作辦公室,配備不少於2名專職工作人員,明確鄉鎮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抓黨建,鄉鎮組織委員專職抓黨務,除包村、駐村外,不再分管協管其他工作。

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組織,引導務工人才回鄉擔任村黨組織書記

在光山縣仙居鄉張灣村,提起村黨支部書記胡定強,群眾無不豎起大拇指。在老胡的帶領下,村裡將全村土地成功流轉,成立了兩個5000畝以上的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組織,同時帶動貧困戶脫貧。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信陽市增強村級黨組織服務脫貧攻堅“造血”功能的重要舉措。在用好6700多萬元省級扶持資金、抓好45個省級試點村的基礎上,信陽市縣兩級財政投入1.7億元,在全市選取331個村作為壯大集體經濟試點村,整合發改、農業、水利等部門力量,將扶貧項目和資金向試點村傾斜,支持村集體發展多種形式、多種層次、多種途徑的經濟實體。

“村裡沒有集體經濟,就沒錢為群眾辦實事,村干部說話沒人聽,干事沒人跟。”光山縣孫鐵鋪鎮江灣村黨總支書記江世學告訴記者。近年來,該村先后成立了土地信用合作社、農業機械化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合作社,盤活土地資源,規模化發展種植養殖業和農業機械化對外服務,為群眾發展產業提供金融貸款服務,走出了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的困境,僅去年村集體年收入就超過50萬元,帶動254戶1100余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信陽市還借助“金橋工程”的“輸血”功能,發揮358個外建黨組織在服務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人才回歸、資金回流和項目回鄉。2016年,全市共選配126名外出務工成功的黨員回鄉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樓畈村是浉河區董家河鎮建檔立卡貧困村,苦於找不到致富門路,在脫貧攻堅路上走得頗為艱難。樓畈村黨支部的3個委員,先期墊資100萬元,支持村裡開辦了眾誠種植合作社,建設有機蔬菜種植示范基地,發展休閑農業、體驗式農業,多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脫貧進程明顯加快。

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建立黨組織,組織部門、農業部門派員挂職推動黨建工作

去年,平橋區洋河鎮蘇雙樓村毛畈組農民張紀貴在村黨支部的扶持下,流轉田地130畝成立種植養殖合作社,做起農業“大買賣”。當年張紀貴就嘗到了甜頭,除掉成本淨收入近10萬元。在鎮黨委和村支部的指導下,合作社建立了黨支部。張紀貴感慨地說:“黨的扶貧政策就是好,始終跟黨走,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有機水稻種植,不打藥不施化肥,沒有連片種植根本行不通。”新縣吳陳河鎮茅屋沖家庭農場負責人岑新順指著山下的稻田告訴記者。該鎮按照“資源共享、支部聯建、產業互融、服務一體、示范引領”的發展思路,聯合陽土墩、章墩、杜窪3個貧困村建立了脫貧攻堅綜合示范區,岑新順在示范區內3個村流轉5000多畝土地,建起家庭農場,當起了職業農民。如今,農場黨支部採取“農場+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輻射示范區及周邊朱窪、羅寺等5個村,吸納1083人脫貧致富。

新縣沙窩鎮朴店村黨支部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社學院黨總支確立共建關系,幫助朴店村制定發展規劃,同時培育種養殖大戶,還辦起了農民黨校。目前,新發展種養大戶20余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家,新增就業崗位50多個。

“堅持黨建引領,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同步推進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增強脫貧攻堅實效。”信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謝煥格介紹說。

信陽以貧困村黨組織為核心,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建立黨組織,把政治立場堅定、致富能力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培育為黨組織書記。同時,縣區組織部門、農業部門每年選派一批中青年業務骨干和后備干部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挂職鍛煉,指導推動黨建工作。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讓“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合作社+產業園區+貧困戶”等產業扶貧模式在全市的貧困村落地生根,帶動了信陽老區貧困人口穩步脫貧。

截至目前,信陽在326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成立了黨組織,帶動建立5000畝以上的特色產業園區100多個,輻射帶動貧困戶1萬多戶。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1日 11 版)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