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0日09: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郇慶治
第一、需要進一步明確關於社會主義的政治取向。我們對這個方面的強調是不夠的。比如說在討論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時候,很多人不考慮前面那句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比如我們看到有時候在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討論和實踐探索中,幾乎沒有真正從社會主義的政治規定性來考量。
第二、需要進一步強化關於未來的新經濟政治願景的構想。我們不能把“四個全面”和治國理政思想過於政策化或者工具化,像昆山、張家港、常熟這樣的地方,我們給老百姓勾畫未來社會的時候,我們究竟還能夠說什麼?我們能夠告訴老百姓還要有什麼樣的期望和追求?如果從“四個全面”裡延伸出來,那就是“發達社會”,抑或是公正社會、法治社會。作為一個目標來講,應該給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講清楚。
如果有這樣一個背景的話,我們可以比較好的來理解全面從嚴治黨,特別是在地方層面上怎麼強化黨的建設。十八大以來,不管是“三嚴三實”、“兩學一做”都變成了持續性的工作。這些工作的核心內容或者檢驗辦法,在於怎麼樣能夠把我們上面講的黨的理念、構想、戰略作為一個系統性的整體提煉出來,怎樣實現從治標到治本,從規矩到治理,從上到下,從關鍵少數到廣大黨員的轉變,怎樣使我們黨能夠成為一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要完成這樣的問題、實現這樣的轉變,實際上是很復雜的問題。這裡需要來討論的是,促使這樣轉化的辯証互動機制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們以前講的更多是從上到下、以上帶動下,至少從理論上講包含另外一個方面自下而上的過程,現在看這個可能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相關專題 |
· 中浦昆山論壇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