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安徽省淮北市大力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精准對接需求 基層黨員帶頭

朱思雄  徐  靖

2017年07月20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區裡有不少人養寵物,時間長了,總會有些糞便散落在路上影響居民生活,我就想著自己來處理一下。”陳平是淮北市相南街道春秋社區的居民,隨著近年來淮北市社區黨建工作的開展,在基層黨員的帶動下,和他一樣在社區做義務服務的人越來越多……

  家庭黨校,黨課上到黨員家

  “社區和街道的黨員凝聚力不強,黨組織活動不夠豐富,這些都是社區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街道和社區的黨員相對分散,很難有效利用轄區內的黨建資源。”相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長明說,“要實現資源共享、形成互動,就一定要改變。”

  張長明所說的改變,就是淮北市目前正在實施的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區“大黨委制”建設——街道和社區立足自身或單位優勢,整合各類資源,幫助街道社區解決實際困難。

  “以前街道和社區內的各個單位都要開展黨組織活動,但最終往往流於形式。”淮北市南黎街道桂苑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居委會主任劉麗麗說。如今,桂苑社區下屬14家單位,每個單位每年隻舉辦一次黨組織活動,但是每次活動14家單位的基層黨員全部參加。“這樣就改變了以往各個黨組織各自為戰的局面,有效地利用了社區內的資源。”劉麗麗說。

  去年,在社區的組織安排下,退休老黨員費維林創辦了“費維林家庭黨校”。“退休以后,我和很多老黨員一樣,都丟失了組織關系,找不到‘家’了。”費維林說,“現在,黨校延伸到家庭中,解決了離退休老黨員進入社區后組織活動開展困難的問題,更方便了我們參與到社區管理事務當中來。”

  目前,淮北市在社區離退休老黨員家中建立了23個“家庭黨校”,把黨校搬到樓棟內,把黨課上到黨員家中,讓退休黨員也能“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

  精准識別,“三單式服務”解民憂

  春秋社區是一個老舊小區,社區內主干道春秋巷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形成了一條有千余個流動攤點的菜市街。“小販每天早晨4—5點就開始搶攤位,到下午2點也撤不完。”春秋社區黨總支書記侯勤山說,“攤位把原本就不寬的街道佔據了一大半,影響車輛通行,叫賣聲也嚴重影響居民休息。”

  群眾怨聲載道,到底怎麼辦?經過討論,社區動員黨員和相關工作人員組成了一支30人的隊伍,每天凌晨死守每一個巷口,堅持了一年時間,如今,這個菜市場終於被取締。“群眾缺乏組織,力量相對分散,在這種情況下,社區黨員和相關職能部門必須挺身而出。”侯勤山說。

  一段時期以來,淮北市逐漸將社區黨建工作制度化、規模化,進一步推動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同時,一些社區還通過QQ、微信群等將社區群眾緊緊聯系在了一起:群眾有需求可以借助網絡提交需求單﹔社區黨組織安排專人及時收集需求,向黨員發布任務單﹔黨員根據自己的特長或者社區黨組織的安排接受任務單,上門開展便民服務,簡稱“三單式服務”。

  “推行‘三單式服務’能夠精准識別群眾的需求。”翰林社區黨總支書記畢雪峰表示,這樣一來不但提升了實際效果,也促進了黨員和群眾的交流。

  潤物無聲,春風化雨惠民生

  “幸福樹,樹根是道德,枝干是家庭,每一片綠葉都是一張綻放的笑臉,守望互助是幸福樹成長的源泉……”這是春秋社區幸福樹的標語,將社區居民的笑臉貼在牆上,做成樹的形狀,這樣的圖畫和標語在春秋社區的牆上隨處可見。

  春秋社區利用樓棟牆面,打造了社區“好人巷”,19位群眾身邊好人上牆集中展示﹔210個單元樓道入口牆面,繪制了500余幅國學經典名著、名人故事字畫﹔居民一樓陽台外側,懸挂印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淮北文明18條等內容的宣傳展板……近年來,淮北市以黨風政風引領民風社風,全市涌現1.3萬名各級各類身邊好人,133位市民入選“中國好人”,每萬人口“中國好人”佔比全國第一。

  “隻要各級黨組織書記把黨建‘第一責任’擔負好、落實好,隻要各個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強起來、動起來,就一定能夠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激發出來的生機和活力,轉化為推動轉型崛起的強大動力。”淮北市委書記黃曉武表示。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19日 06 版)

(責編:秦華、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