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

以企業投資項目為突破口 全方位推進審批改革提速增效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行政服務中心案例

2017年07月19日16: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紹興市柯橋區自2000年9月實施第一輪審批制度改革並建立行政服務中心以來,共經歷了六輪審批制度改革,具有良好的基礎。目前,全區29個審批職能部門進駐“中心”,部門進駐率達100%,行政許可事項進駐率為99.22%,“一審一核”率為98.12%。“中心”現有窗口工作人員共370余人,日均辦件3720件以上,行政許可准確率和承諾件按時辦結率均達100%,提前辦結率達99.71%,時間提前率達87.18%,承諾件平均實際辦結時間僅為0.75天。

近年來,區行政服務中心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省五一勞動獎狀”和“區長獎”等榮譽。特別是2013年以來,我區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步伐,著力推進行政服務方式創新,牢牢抓住企業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的重點和難點,以減少審批部門、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審批時間“四減少”為核心,以“最多跑一次”為目標,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為載體,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探索創新行政審批方式,積極提高審批效能。投資項目“模擬審批”、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試點和核准目錄外企業投資項目不再審批試點等創新工作得到省、市、區各級領導的批示和肯定。2016年1月6日,我區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100天全流程試點改革工作受到國務院常務會議督查表揚,也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

一、主要做法

(一)堅持標准化指南和一窗受理相結合,全面構建“最多跑一次”服務體系

對進駐區行政服務中心的所有事項制定標准化的辦事指南,在辦事指南中列明事項名稱、事項類型、申請主體、辦理條件、設定依據、辦事流程、申報資料、法定期限、承諾時限、是否列入“最多跑一次”、收費依據及標准、辦理地點、聯系電話、監督投訴電話、網上預審(申報)地址以及事項辦理詳細標准查詢途徑等內容,對區域分中心、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辦理事項也同樣要求達到標准化。辦事對象可在區行政服務中心一樓辦事大廳智能引導屏自助打印辦事指南,在各窗口也擺放有辦事指南。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開發運行區行政審批局微信公眾號和有線電視便民服務點播系統,可直接在移動客戶端和中廣有線系統查詢辦事指南。

按“前台綜合受理、后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要求,設立“投資項目審批”、“商事登記”、“不動產交易登記”、“社會事務”、“公用事業”、“公安服務綜合受理”和“社保綜合受理”等7大板塊綜合窗口,並分類制定了綜合窗口設置運行機制,目前已投入運行。

(二)堅持高效審批和自主選擇結合,全面推進投資項目 “訂單式”服務

圍繞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全流程“權限下放、流程重構、環節精簡、時間壓縮”這個重點,將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全流程時間鎖定在100天和50天內,同時實施核准目錄外不再審批試點,按照每一類試點項目要求進行細化歸類,制定企業投資項目訂單式管理辦法。企業可根據項目條件和自身需求自主選擇不同的高效審批模式,按需訂單,形成“分類集成、自主選擇、全程代辦”的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模式。

打造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窪地”。高效審批100天全流程試點在獲得省、市級配套下放審批權限的基礎上,通過提前介入、並聯審批、規范中介等實現審批流程再造,將企業投資項目從土地征轉用審批至辦理施工許可証(含部門審批時間、中介服務時間和法定公示時間)從原來的344天壓縮至100天以內。截止目前,累計有366隻企業投資項目進入高效審批流程,其中已完成全部流程的339隻。核准目錄外不再審批試點改審批制為“承諾+備案”制,由“先批后建”改為“先建后驗”,並由項目審批代理員全程代理審批事項,政府主動提供水土保持等5項前置服務。目前,已有113隻項目進入試點流程,其中已開工建設的項目28隻,已完成全部竣工驗收的項目32隻。高效審批50天全流程試點在高效審批100天全流程起點和終點不變的基礎上,通過相關審批化零為整,建規繳費鬆綁后移,政府服務優化加強,轉化審批、中介環節,地勘、設計提前介入和后續監管嚴格規范等措施將審批時間壓縮至50天,實現審批再提速。目前,已有14隻項目進入高效審批50天全流程,其中已完成12隻。預計緩繳相關規費1200余萬元,節省財務費用150余萬元。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於2016年6月正式獲得批復,8月8日挂牌柯橋區行政審批局,設紹興市柯橋區行政服務中心為區行政審批局所屬相似副科級事業單位。11月21日正式運行,通過“轉、整、放、提”等舉措劃轉部門審批職能、審批事項、審批人員及編制,實行“一章審批”,目前順利承接第一批劃轉的9個部門的78項事項、27名審批工作人員。

(三)堅持開放競爭和健全機制相結合,有效加強涉審中介規范管理

柯橋區從加快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的現實需要出發,把強化對涉及企業投資項目中介機構的管理作為推進行政審批提速提效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2013年率先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家“中介超市”和網上中介超市。截止目前,已有12類190家中介機構入駐“中介超市”。我區“中介超市”的相關做法分別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提要版、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廣泛報道,被稱為全國首家“中介超市”。一是健全機制規范服務。成立中介機構管理服務中心,出台管理辦法,對中介機構實行辦理時限、收費標准和服務標准“三個統一”,建立備案管理、考核評定、清退淘汰“三大機制”。二是開發系統強化監督。開發運行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管理系統,入駐的中介機構全部上線運行,切實強化對服務承諾時間的監督。三是打破“紅頂中介”推進市場化改革。對行政審批部門所屬的事業單位、主管的社會組織及其舉辦的企業進行轉企改制或與主管部門脫鉤,已有4家中介機構通過平移方式與主管部門脫鉤,完成市場化改革。

(四)堅持功能整合和途徑優化相結合,大力創新行政審批方式。

一是實施“多証聯辦”。開展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証、稅務登記証和機構刻制公章的“三証一章多証聯辦”,土地証、房產証、契稅証的房產“三証聯辦”和企業登記“五証合一”。二是實行投資項目“模擬審批”。對政府投資項目和土地相對明確的企業投資項目,用模擬審批“通知書”代替正式批復件,在項目正式招標和申請開工時,辦妥各項正式報建批復件,將“通知書”換成正式批復件予以規范,審批模式由“待時跨欄”轉變為“即時跨欄”, 大大縮短了項目前期時間,一般項目可節省40-60天,復雜項目可節省3-6個月。三是推行“聯合圖審”。對投資項目建筑施工圖審查、防雷裝置設計評價、消防設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辦理由原來的串聯辦理改為並聯辦理。四是開展“聯合測繪”。將企業投資項目竣工后的規劃測繪、土地測繪、房產測繪實行聯合辦理,實現“一窗受理、一次繳費、並聯辦理”。五是推行“聯合現場踏勘”。企業注冊登記前置條件調整后,對餐飲企業注冊登記前的聯合現場踏勘由環保局牽頭,建設、規劃、水務等部門參與聯合現場踏勘,當場出具踏勘意見。六是實行“聯合竣工驗收”。工業投資項目建設工程聯合竣工驗收建立起“一個部門牽頭、實行一窗受理,資料分頭審查、派員現場初審,組織聯合驗收,出具驗收意見”的運作新模式。

(五)堅持實體平台和網上平台相結合,拓展提升便民服務效率

一是推進政務網鎮村延伸。全區16個鎮(街道、開發區)實體自助服務站和350個村(社區)代辦點已進入運行階段,已有14項事項實現村級代辦點直接網上代辦,並由351名社保協理員兼任代辦員。二是提升涉民事項即辦化率。以群眾辦件量大的熱門事項為突破口,全面向社會公布與群眾密切相關的高頻次辦理事項清單、標准流程和辦理指南,涉民事項即辦化率達67.3%,實現群眾辦事“立等可取”。三是拓展網上審批。通過事項梳理、流程配置、模塊開發等階段,以分批啟動、逐步實施的方式推進網上審批,實現9個部門49個事項網上預登記、網上預審核、網上審批。例如,會計從業資格証書申領,已實施“網上申請、在線服務、快遞送達”模式。

(六)堅持現場管理和考核監督相結合,大力提升窗口服務形象

為規范“中心”管理,提升窗口形象,引入香港現場管理學會OSM現場管理體系,通過全員動員、全面實施、全程跟蹤等措施,從規范窗口資料擺放、清潔衛生入手,設定擺放標准,規范物品擺放,達到了物品擺放整齊、設備定置定位、用語規范統一、形象全面提升的目的。大廳安裝高清視頻監察系統,及時了解掌握服務窗口的工作情況,對窗口工作人員的辦事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同時,事后群眾可填寫質量評議表,實時接收群眾的服務評議。此外,區科技監督平台對鎮(街道、開發區)便民服務中心也安裝有高清視頻監察系統,實時對便民服務中心的服務態度、工作行為等進行監督。借助電子監察系統等科技手段督查審批件辦結情況,對出現超時、應輸未輸件等情況的,及時予以反饋﹔多次指出沒有效果的,給予通報批評。建立“日巡查、周檢查、月考核、年考核”制度。強化對窗口日常服務工作的監督檢查,並與個人評獎、窗口評優和部門考核“三挂鉤”,激發窗口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七)堅持隊伍建設和效率提升相結合,全面助力審批加速度

1.抓好窗口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一是建立標准、強化考核。通過對窗口工作人員建立工作標准、考核標准進行日檢查、月評議、年考核﹔二是政策傾斜、關心愛護。相關政策向窗口工作人員傾斜,建立相關優惠配套措施,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三是教育培訓、提高素質。把好窗口工作人員“入口培訓關”,開展規章制度、工作紀律等教育培訓,每年舉辦1-2次文明禮儀培訓班,提升工作人員文明禮儀的水平和素質。2.抓好項目審批代理員隊伍建設。項目審批代理員分布在全區各鎮(街道、開發區),是政府窗口和企業群眾之間連接的紐帶,作用非常重要,我區項目審批代理員隊伍自2002年建立以來,制度體系比較完善,運作比較順暢、效果良好。近年來,我們對項目代理員制度進行了完善,由區府辦和審改辦分別出台了對項目審批代理員考核管理的實施辦法,發放項目代理員工作証,建立了工作例會制、業務培訓制、管理考核制,使項目代理員由原來的鬆散型管理逐步納入規范化管理的正常軌道。

2.窗口審批效率提升:2009年以來,我區實施了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即部門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窗口集中、窗口事項向網上集中,做到事項進駐到位,窗口授權到位,網上集中到位。目前,我區34個審批職能部門除個別垂直部門屬省管理外其余均已成立了行政服務科,並已全部進駐“中心“。2016年,區行政服務中心共辦理各類審批事項933669件,日均辦理3719.80件﹔行政許可准確率和承諾件按時辦結率均達100%,提前辦結率達97.23%,時間提前率達87.18%,每件承諾件實際平均辦結時間為0.83天

二、取得的成效

1.提升了行政審批效能。一是審批速度大幅提升。按照原來的審批模式,企業投資項目從土地征轉用到可開工建設需要344個工作日,而高效審批僅需100個工作日,提速70.93%。根據目前高效審批試點工作運行情況看,已完成審批流程的216隻項目平均審批用時93個工作日,比原來平均344天縮短了251天,實際提速73%。二是審批手續大幅精簡。對於核准目錄外企業投資項目,企業隻要按照政府設定的准入條件、建設標准和相關要求,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即可開工建設,無需再辦理其他審批手續。在此基礎上,又簡化了施工許可審查、防雷裝置設計審核、消防備案、建設工程交易確認備案和承諾合同等事項辦事資料。三是審批層級大幅減少。網上審批成功跨出第一步,9個部門49個審批事項已開展網上審批,群眾在家點點鼠標即可即時提交資料、查詢辦理進度等。

2.強化了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意識。一是政府主動服務意識提升。各審批部門改原來“坐堂問案”服務為“主動出擊”,前后道審批環節通過審批告知單的形式進行工作銜接,后道審批部門提前與項目業主進行溝通,提前告知審批報送的有關事項和需開展中介服務事項,極大得方便了企業,得到了企業的一致認同。同時,審批由原來的企業跑改為政府部門跑,由鎮(街道、開發區)項目審批代理員全程代理,企業無需來回奔波,深受廣大企業歡迎。二是企業項目辦理支出減少。對企業投資不再審批試點項目,在土地出讓前,由所在地鎮(街道、開發區)主動提供水土保持、文物保護、礦產壓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等五項評估報告編制及報批手續,所有費用均由政府承擔,投資業主無需再逐一辦理。同時,環評、能評的專家評審由原來的區有關職能部門組織改由企業自行組織。三是企業自主守法意識加強。我區不再審批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進入試點流程的項目都能按照各自承諾合同的要求有序開展工作,依據中介服務合同督促中介服務機構依法、依規編制中介服務文本。目前,已竣工的項目均通過驗收,驗收通過率100%。

3.激發了社會投資活力。一是促進中介服務更趨規范。我區突破行業和地域壟斷,面向全國引進資質等級高、業務范圍廣、技術能力強、服務信譽好、收費標准低的優質中介機構,進一步開放了中介市場,讓投資企業得到更優的中介服務。目前,已有12類190家中介機構入駐“中介超市”,已累計收辦件2043件,平均辦結時間縮短30%左右,收費降低20%左右。二是促進投資環境更趨優化。通過開展省級試點、優化服務、實行審批代辦等一系列舉措,解決了投資項目落地的“最后一公裡”,促進了投資項目早開工、早投產,企業投資意願強烈。以高效審批為例,經由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建的“柯橋區高效審批課題組”評估,認為高效審批改善了我區投資環境,試點成效也得到了企業的一致認可。

分享到: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王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