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

浙江省湖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案例

2017年07月19日16: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湖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基本情況

湖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職能范圍包括行政審批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政務公開管理三大塊,目前,有6個正科級行政處室、4個正科級事業單位,核定行政編制13名、事業編制25名。“中心”直屬機關黨委,轄8個黨支部92名在職黨員,其中管理層3個支部46名黨員、窗口5個支部46名黨員。

2017年1月3日,湖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搬遷入駐湖州市民服務中心新大樓,佔有建筑面積14060平方米。其中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即辦証大廳)9329平方米。新大廳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功能布局進一步優化。根據便民利企原則,三個樓層的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劃分A、B、C、D、E、F六個區域,共進駐50多個部門單位,設立220多個服務窗口,工作人員260多名,集中辦理各類行政審批服務事項600多項。西裙房二、三樓的公共資源交易區域,主要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環境權益、政府採購、醫療採購等公共資源的集中交易以及相應的監管活動。二是服務范圍進一步拓展。行政審批服務平台新增水務、電力、燃氣、華數、公交、公積金、速遞、電信、移動、聯通等公共服務窗口。在一樓大廳專設自助服務區,集中配置便民自助智能設備,主要提供社會保障、住房公積金等便民服務信息。在西裙房三樓還建立約700平方米的中介服務大廳,將進駐16家便民中介服務機構,主要提供與房產交易相關的中介服務。將吳興區公安、民政、衛計和開發區、度假區公安等便民服務窗口納入市級平台,對車管、公管、運管、港航、農機、地稅、企業服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險等9個行政服務分中心實行統一標准管理。三是“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推進。不斷深化“湖州政務服務網”建設,開發應用行政審批窗口交互信息系統,成套配置信息化、智能化服務設施,探索網上網下聯動服務方式,全面實施窗口叫號及評價系統,著力打造“智慧大廳”。扎實推進建設工程、國土和產權、政府採購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平台建設,並在集中交易平台專設電子開標室、電子監控室,所有評標、詢標室都具備電子信息化服務功能,基本實現了信息發布、項目交易、公共服務、網上查詢、行政監管、數據統計分析的電子化。新“中心”啟用以來,辦証大廳每天人流量約2600人次,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開標最多的一天15場。

二、創新做法

(一)“最多跑一次”改革有效推進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抓手,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大幅縮短審批服務時間、大幅下放行政審批權限、大幅提升網上審批能力、大幅降低審批服務收費目標,通過細化“一清單”,打造“一站式”,做強“一張網”,推進“一體化”,健全“一標准”等五項改革舉措和深化審批體制機制創新、統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台建設、政府監管、基層治理“四個平台”建設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五項配套措施,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促進行政審批服務提速、提質、提效。一是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單。以單一審批服務事項辦理對象上門不超過1次為突破口,全方位、全流程完善改革頂層設計,分階段、有計劃組織重點項目攻堅。從與群眾和企業生產生活關系最緊密的領域和事項做起,重點突破、分類梳理,市級部門分別於2月17日、3月17日和4月27日分別公布了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並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湖州日報、湖州發布等多種途徑公示承諾。截止4月28日,全市各部門單位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全部公開發布,部分鄉鎮(街道)也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清單公布。據統計,全市各部門單位事項總數4588項,截止5月底,市級常用辦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430項,佔比89.97%,其中,“零上門”118項,佔比24.69%﹔縣區平均431項,實現“最多跑一次”379項,佔比87.94%,其中“零上門”137項,佔比31.79%﹔鄉鎮(街道)平均辦事事項72項,實現“最多跑一次”57項,佔比79.17%﹔村級平均代辦事項35項,實現“最多跑一次”26項,佔比74.29%。二是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開展行政服務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是推進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幅壓縮審批服務時間的有效途徑和重中之重。湖州市結合省統一部署與工作實際,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現階段設立投資項目審批、不動產交易登記、商事登記、醫保社保、公安服務、公積金服務和社會事務等七大板塊綜合受理窗口。目前,七大板塊共設置79個綜合受理窗口,統一承接原35個部門305個事項的受理、初審職能,事項佔比46.9%。以不動產交易登記為例,我市推出了“一次叫號、一單告知、一套資料、一窗受理、一次繳費”等“五個一”服務模式,並建立涵蓋房屋交易、契稅、不動產登記、水電氣、公積金貸款、房產評估、房產經紀等“一條龍”聯動體系,基本實現了不動產交易登記領域“全業務、全流程、全覆蓋”,排隊叫號從4次減少到1次,辦事材料從35份減少到11份,辦理時間從2個小時減少到40分鐘,如果申請快遞送達服務,來窗口一次就能辦成事。三是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及全市77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園區),1188個村(社區)的便民服務中心實體大廳、政務服務事項庫和網上服務站全部建成並運行,基層便民服務中心走在全省前列。全面推進政務服務網上網下融合發展,打通“事前網上申請、事中在線辦理、事后快遞送達”的全流程服務鏈,用數據和物流跑代替群眾和企業跑,逐步提升“零上門”比率。推進網上申請全覆蓋。對照行政權力清單,全面梳理尚未實現網上申請的辦事項目,制定分步推進計劃,分批推進網上申請或網上預審服務。目前,市級實現在線申報的辦事事項共計807項,佔比85.6%。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快遞送達全覆蓋。各級行政服務中心根據辦事項目辦理量大小,逐步擴大証照快遞送達服務范圍,同時探索申請資料、批文証照雙向快遞,進一步便民利企。目前,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共計3000余個審批服務事項開通快遞送達服務,佔比90%以上。推進條塊信息系統全共享。按照“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改革要求,組織有關部門梳理需要省級部門自建垂管系統、本級部門自建系統與本級統一權力運行系統橫向對接和實時數據共享的需求清單,推進條塊信息系統互通整合、數據實時共享,切實避免工作人員信息重復錄入,辦事群眾資料重復提交。

(二)公共資源配置持續優化

圍繞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統一平台,有力提升交易平台公正度和信息化水平,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是創新體制機制強監管。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監督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整合建立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系,全面實現公共資源全領域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抓集中交易﹔實行公共資源交易集中監管,改革監管體制,創新監管模式,強化監管手段,抓集中監管﹔相對集中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行政處罰權,建立規范協調、精簡高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和運行機制,抓集中執法。二是升級電子平台保公正。嚴格按照《電子招投標辦法》的相關規定,研發有本地特色的電子交易系統,實現全流程無紙化電子交易。積極運用網上報名、保証金銀企快線、電子簽章加密、遠程評標、專家語音抽取通知以及電子評標等一系列電子技術手段,全面屏蔽招標採購過程中的各節點信息,最大程度避免人為數據泄露。同時,全面實現省、市、縣三級信息平台互通互聯,縣級平台發布的交易信息實時同步到省、市級信息平台,並最終匯入全國公共資源信息平台,更加方便招投標主體和相關人員快捷獲取交易信息。三是強化內部管理促規范。積極推進環境權益交易中心建設,修訂出台用能、排污權等相關交易辦法,進一步規范和加快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建設。對參與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交易的各方制訂更為嚴格的管理制度,出台包括監管人員、評標專家、代理機構、投標人、招標人等五類從業人員的考核辦法,深化完善“一項一評”跟蹤記錄考核,切實加強交易項目的現場監督管理。加強與公安部門的協作配合,嚴格落實內部安保措施,特別是對重大項目、焦點項目和敏感項目實施聯動防控,確保項目順利開評標。

(三)政務公開水平逐年提升

通過加大全面公開范圍、加強全程公開力度、規范依申請公開流程,政務公開制度化、標准化、信息化建設邁上新台階。一是全面公開促晾晒。強化市級各部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要求,各部門公開內容趨於多元化,公開時效性更強。進一步強化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征地拆遷、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社會保障等方面信息公開要求,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確保公開責任落實到位。二是全程公開促監督。全面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等五大公開,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強調決策公開作為建設開放透明政務環境的首要環節,督促重點改革任務、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項目等及時主動公開執行措施、實施步驟等,進一步深化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公開工作,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全面公開審批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設定依據、辦事指南等,加大對省市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結果的公開力度。創新政策解讀方式,通過提供新聞通稿、召開新聞發布會、依托官方信息平台、組織專家解讀等有效方式,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積極擴大公眾參與。三是依申請公開解民疑。堅持以“答復及時、內容完整、格式規范”為標准,不斷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登記、受理、審查、補正、處理、答復以及保存備查等環節流程,強化工作規范。進一步健全完善部門間協調機制,認真受理和答復人民群眾要求公開政府信息的申請,協調處理好涉及民生的依申請公開事項。

(四)為民服務形象穩固樹立

圍繞建設服務中心、建好隊伍兩大任務,通過教育、管理、文明創建等多種途徑,引導干部職工樹立勤廉實干、文明高效的優良形象。一是考核量化,科學督導。進一步修訂完善“窗口星級評定”、“四星聯創”等活動實施方案,積極設計創新活動載體,力求優化服務,力創“最美”窗口。採用每日固定巡查與不定期多次巡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監督檢查,巡查問題全部記入大廳當日工作日志,實行窗口紀律痕跡管理。對各窗口工作紀律、服務質量等方面每日進行匯總,結合日常巡查發現的問題,每周對上周情況進行通報,不定期編發《督查點評》專刊,通報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窗口管理工作難點亮點,遇違規違紀情況實行窗口負責人約談制度,督促窗口開展自查自糾,盡快整改落實。通過採取經常性督查+定期督導方式督促落實,採取周期性評價+獎懲措施方式激勵鞭策,採取日常表現+年終考核方式評級定等,切實推動工作任務落實有力,樹立“中心”鐵軍新作風、新面貌、新形象。二是比拼實干,爭當表率。准確把握入駐市民服務中心后窗口服務工作新形勢,扎實推進辦証大廳標准化建設。結合新中心搬遷,重視發揮窗口主任的示范引領作用,實行“分區崗長負責制”,研究完善優化窗口服務、加強隊伍建設新機制、新舉措。推出黨員干部“窗口工作日”制度,管理層中層以上干部定期到窗口一線開展工作聯系和辦事體驗,了解掌握辦事群眾訴求和窗口服務難題,使管理層與窗口關系得到進一步融洽、窗口管理進一步加強。首創市長督導“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制度以及在“中心”設有窗口的市級部門主要領導“窗口體驗日”活動,目前已有3位市領導及13位部門領導深入窗口現場辦公,發現問題22個,整改措施18項,意見建議7條。三是加強管理,打造品牌。突出黨風廉政宣傳教育重點,加強干部職工經常性教育,全年開展“黨紀教育一刻鐘”活動15次,通過“廉政手機學校”短信平台發送廉政短信20條,干部職工遵章守紀、崇廉尚潔、防范風險意識有了新的增強。深入推進新常態下“五型”機關黨組織建設,持續開展“雙千萬結對幫扶”、“河道結親、先鋒治水”活動,強化黨群聯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示范帶動效應。全面推行公務員日志式管理,通過“每日考勤”和“每季考評”落實量化考核評分,有效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繼續深化“四星聯創”、“四崗共建”等活動,主動融入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大行動之中,促進干部職工文明、規范、高效服務。繼續發揮黨、工、團、婦組織作用,積極開展“陽光之家”職工聯誼、趣味運動會等活動,進一步培育弘揚“中心”特色的機關文化,營造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良好環境。 

分享到: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