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寧海實踐

——浙江省寧海縣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行政服務大廳案例

2017年07月19日16: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寧海縣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簡稱寧海縣審管辦),前身是成立於2001年10月8日的寧海縣人民政府辦証中心(2003年12月更名為寧海縣行政服務中心),2008年4月正式挂牌建立。自成立之日起,寧海縣審管辦就堅持“讓人民滿意是我們的追求”的工作理念,秉承“便民、規范、高效、廉潔”的服務宗旨,立足“心手相連、服務無限”的服務品牌,把方便投資者和服務企業群眾作為價值取向,實行集中式管理、窗口式辦公的運行方式。目前,行政服務大廳建筑面積達22050平方米,工作人員246名,年均辦件量達50余萬件。先后榮獲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杰出青年文明號、浙江省文明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並被人們稱之為寧海的“政務超市”。

作為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寧海縣審管辦按照中央“放管服”改革和浙江省“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要求,革故鼎新,勇於探索,通過流程再造、模擬審批、動態管理、容缺后補、聯合審批等舉措,有力提升了審批服務效能。2017年1月16日,浙江省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寧海縣審管辦緊扣時代脈搏,以釘釘子精神,快速完成“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公布“最多跑一次”行政審批類權力事項,積極打造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寧海升級版,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見效,讓企業群眾盡快獲取改革紅利。2017年3月13日,寧海縣審管辦先進經驗《寧海縣創建“工作十跑法”加速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獲得寧波市市長裘東耀市長批示肯定,之后,在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專刊刊出,並專報至國辦。《寧波日報》、《寧波新聞》、《浙江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先進做法。

一、革故鼎新,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1.推進行政審批職能歸並改革。2008年以來,寧海縣審管辦開展了以“兩集中、兩到位”為主要目標的行政審批職能歸並改革,即:實現職能部門的審批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行政審批科向審批服務大廳集中,將職能部門的審批項目集中到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的工作落實到位,職能部門對窗口負責人的審批授權落實到位。所有部門均設立或挂牌設立了行政審批科,並成建制進駐行政服務大廳窗口,科長、副科長全部到崗,並授權到位,實現了一個領導分管、一支筆簽批、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的目的,徹底解決了兩頭受理、群眾辦事兩頭跑等問題。目前,進駐寧海縣行政服務中心部門窗口達34個,獨立設置窗口20個,綜合設置窗口11個,設立分中心3個。

2.推進政務服務網寧海平台建設。2014年3月,按照浙江省政府統一部署,全面啟動“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政府權力清單、企業投資負面清單、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政府責任清單,浙江政務服務網寧海平台),寧海縣審管辦負責梳理審核權力清單“三項半”(行政許可、行政確認、審核轉報以及其他行政權力中的年檢、備案、其他審批權)審批類權力事項。目前,共確定全縣“三項半”審批類權力事項1016項,除16項符合條件允許不進駐行政服務大廳外,1000項事項全部進駐窗口,進駐率達100%。進駐的1000項“三項半”審批類權力事項,除13項授權未到位外,987項授權到位,現場辦理率達98.7%。動態管理各窗口行政審批提速情況,“倒逼”各窗口提高服務效能,加快審批提速,目前,行政服務大廳各進駐事項總承諾辦理提前率達87.47%,實際辦理提前率保持在98%以上。

3.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2017年以來,寧海縣審管辦積極發揮行政服務中心主渠道作用,積極推進“最多跑一次”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工作,按照“一個窗口辦成一件事”和“受理權、審核決定權相對分離”原則,重新布局行政服務中心現有窗口,落實綜合受理工作人員,推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能”全能型受理模式。將原有以單個部門為窗口的布局整合為基本建設項目、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公安服務、公安出入境管理、社會民生事務等六大類綜合服務辦理區,企業群眾辦理多部門事項,無需到多個部門窗口來回跑腿即可完成所有審批手續。如不動產登記,原來需要到房管、財稅、不動產三個部門來回跑腿,現在隻需跑權屬登記一個窗口即可一次性完成審批,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標。

4.推進郵政快遞進駐窗口服務。引進郵政速遞公司進駐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對無法實現網上申報的事項,在遵循自願原則基礎上,委托郵政速遞公司開展証照快遞寄送服務,申請人隻需簽訂寄送協議、填寫寄送申請,即可由郵政速遞公司將証照送上門,“變群眾跑為快遞跑”。同時,鼓勵有條件的部門以“政府買單”的形式對証照快遞送達費用的減免或優惠進行補貼。截至目前,已通過郵政速遞公司寄送會計從業資格証、出入境証件等15157件。同時,積極打造“無假日”服務、“保姆式”代辦、“零距離”現場、“直通式”快捷、“無午休”工作等五個特色服務。

二、自我革命,嚴格規范行政審批服務流程

1.規范行業聯合審批標准。全面實施洗浴、一類機動車維修經營、交通運輸、旅館、中小餐飲、文化娛樂、境外衛星電視、大型超市、電影放映、游泳館、汽車美容、農(漁)家樂、民宿、理發、咖啡館、足浴業等16個行業聯合審批標准,按照“一窗受理、內部流轉、一窗出件”的方式,由牽頭窗口牽頭、受理審批事項,避免企業群眾多頭跑,多次重復、反復提供材料。如民宿行業,原來需要跑消防、公安、環保、衛生計生、市場監管等五個部門窗口,現在隻需跑公安一個部門窗口,就可以拿到所有証件,有力實現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目的。

2.規范區域聯合審批標准。創新推行跨項目、跨部門、跨地塊聯動審批模式,出台《寧海縣投資項目區域聯合審批實施辦法(試行)》,在全省率先試點投資項目區域聯合審批。將“二區八園”產業基地所有投資項目,化零為整視作一個項目,事先“打包式”統一編制整個區域的規劃環境影響評估、水土保持方案、產業規劃等前置性審批手續,在區域內落戶的指定項目,實行先落戶后備案手續,簡化單個項目的審批手續。並以產業園為單位,統籌規劃綠化率、容積率、建筑密度、停車位、人防設施等規劃指標,變“單體把關”為“區域總體把關”,突破用地局限,提高畝產效益,達到總體協調平衡。有力減少審批環節,減少跑腳次數。

3.規范行政審批前置條件。為解決“辦事難、辦事煩”問題,2015年,寧海縣審管辦開展了民生領域証明材料專題清理工作,共排查出所需提供各類証明86個,督促各部門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証明23個,暫保留63項,在開展查找“基層群眾辦事審批難事項”專題監督活動中,獲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茅臨生批示肯定。2016年,寧海縣審管辦對全縣1016項審批類權力事項前置條件材料予以清理,158項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取消29項,佔18.35%﹔159項証明、蓋章等前置條件材料,取消77項,佔48.43%﹔55前置條件材料兜底條款,取消32項,佔58.18%。減少重復提供、反復提供材料現象,有力解決“為審批而審批”怪象,減輕了企業群眾負擔,減少跑腿次數。

4.規范行政審批運作機制。充分發揮行政服務中心的集聚功能,創新審批運作機制,實行“一門受理、抄告相關、聯合審批、限時辦結”的審批方式,建立健全投資項目聯合審批機制,建立“6+1”會商、“8+X”會審和分級協調機制。在投資項目審批服務過程中,理順業務流轉關系,通過聯席會議、聯合踏勘、聯合審圖和部門聯動的方式,“一次性”、“一站式”完成項目審批工作,提高審批效率。

三、緊追潮流,大膽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

1.推動統一行政權力運行系統建設。2014年3月,啟動浙江政務服務網寧海平台建設,同年6月25日,平台對外展示,成為承載四張清單和公共服務清單的歸集平台。2015年6月,寧海平台統一行政權力運行系統正式在線運作,“三項半”行政審批類權力事項全部實現線上受理操作。2016年,完成寧海平台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工作,推送各個鄉鎮(街道)權力事項118項,村(社區)49項。建成聯接18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363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和28個社區服務中心的三級聯動網絡審批平台,建立跨層級的后台審批流轉機制,使企業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最多跑一次”。

2.推動“互聯網+”審批疊加效應。2017年以來,梳理公布全縣33個行政審批職能部門“最多跑一次” 審批類權力事項864項,佔總數的85.04%,提前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年底前達到80%目標。有五種方式可以實現“最多跑一次”,即:即辦事項151項,佔17.48%﹔窗口申報,快遞送達事項346項,佔40.05%﹔網上申報、預審,窗口核驗、取件事項354項,佔40.97%﹔全程網上申辦,快遞送達事項6項,佔0.69%﹔全程網上申辦,在線取件事項7項,佔0.81%。因地制宜、試點先行,選取中心村、海島村、高山村、衛星城等12個鎮村打造示范點,添置終端機,打造網上網下結合的“全老覆蓋”政務服務體系。結合“網上中介超市”、施工圖網上聯審、手機移動審批等,充分發揮行政審批倍數效應。盡最大努力讓群眾少奔波、信息多奔跑。

3.推動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建設。依托浙江政務服務網寧海平台,開發完成統一框架、規范標准、縱橫聯動的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台,2016年8月22日正式啟用,投資項目從登記賦碼到竣工驗收全過程中所有需要政府部門簽字蓋印的事項均納入平台操作,實現平台全網順暢運行。投資項目辦理立項時,由發改部門窗口統一賦碼,作為整個項目建設周期唯一身份標識,所有投資項目統一在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完成審批,后續審批部門以項目編碼來識別相關審批信息,有效打破部門信息壁壘,避免項目業主重復提供、反復提供前置審批結果現象。

4.推動虛擬大廳視頻工作站建設。升級微信公眾號,購置視頻終端,全省首創虛擬大廳會商會審視頻工作站,對投資項目、工商注冊等企業群眾熱門辦理事項,通過點擊虛擬大廳所需辦理事項,視頻自動連接審批窗口,窗口工作人員遠程指導解答難題,構建項目業主與審批人員無縫對接的服務體系,減少投資項目跑腿次數。同時,實行微信預審批服務,企業群眾在微信公眾號上下載表格,並通過微信上傳審批資料,窗口工作人員對申請人提供的資料進行預審,在資料符合的情況下,完成審批,企業群眾隻要跑一次窗口復核原件后,當場就可以領導相關証照。

四、勇於拼博,探索行政審批服務發展路徑

1.再造投資項目審批流程。為解決投資項目審批前置條件多、審批環節多、審批部門多、審批時間長“三多一長”和“審批難、審批煩”問題。出台《寧海縣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實施辦法》,投資項目縣屬權限內審批服務從42個審批環節減少到24個,審批累計時間壓縮到40天。針對農村小微項目投入資金少但審批環節一樣不少等現象,決定將不涉及政府資金投入的村級項目,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即由原來的建議書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和初步設計審批三個環節,改為備案一個環節進行審批。

2.創新投資項目模擬審批。出台《寧海縣投資項目模擬審批實施意見》,在投資項目可行性建設會商、論証的基礎上,對前期條件比較成熟的投資項目實行模擬審批,視作土地已經取得,待規劃方案確定后,實行預審預查、超前審批、提前介入等審批方式,加快審批速度。同一審批環節,實行預審預查,將技術要件和程序要件分離,如技術要件基本符合審批規定,即予出具模擬審批意見﹔不同審批環節,實行超前審批,打亂固有審批程序中互為前置的審批方式,部分前置審批不作為后置審批的必備條件﹔整個審批流程,實行提前介入,在完成用地預審、概算審核意見、規劃審查等相關環節后,實行招投標提前介入,實現一個或幾個單體先期實施。

3.實施工業項目高效審批。從土地挂牌前出具規劃條件、土地出讓方案編制到施工許可証辦理,採取企業投資意向項目“提前介入”、“並聯審批”等方式,項目相關模擬審批和土地招拍挂同步進行,在94個工作日完成全部審批流程,其中行政審批29個工作日,中介服務65個工作日,打造工業類社會投資項目100天高效審批全流程圖。

4.推進工業投資項目聯合測量和聯合竣工驗收。出台《關於推行建設工程竣工聯合測繪工作的通知》,對投資項目實行“三測合一”制度。出台《寧海縣工業類社會投資項目竣工聯合驗收實施方案(試行)》,實行先測先驗和聯合驗收相結合的操作辦法

5.創新中介服務聯動機制。建立“涉及投資項目審批前置中介機構服務區”和“涉及審批前置中介機構網上服務超市”,公布中介機構服務目錄。研發中介機構服務監察系統,將中介機構服務全程納入電子監察系統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審批部門、中介機構與項目業主的溝通和聯系,形成審批部門、中介機構、業主單位的無縫銜接,形成三方聯動機制,先進做法獲副省長朱從玖批示肯定。

6.推行投資項目全程代辦服務。成立縣投資項目全程代辦服務中心,設立代辦工作室,落實專職代辦員,建立縣、鄉鎮(街道)兩級代辦服務體系,制訂《寧海縣投資項目審批全程代辦服務工作實施細則》,細化代辦幫辦機制,確定專人負責項目審批進度跟蹤,定期召開工作例會,每月實行審批進度督查,採用部門聯動、上門集中服務等方式,無縫對接服務投資項目,確保“資料及時報、審批及時批、報批不脫節”,為投資項目提供行政審批“店小二”式服務,加快投資項目落地開工速度。

五、同舟共濟,打通服務企業群眾“最后一公裡”

1.引入OSM現場管理標准化。導入香港現場管理學會的OSM現場管理系統,制訂人員、空間、物品、設備、信息、廢物等管理標准,實行標准化管理,窗口整體形象得到明顯提升,群眾辦事環境明顯改善。

2.推行第三方電話回訪制度。委托電信第三方對審批服務結果進行回訪,及時在每個月的督查通報上予以公布,並反饋意見建議。同時,加大對群眾滿意度方面的考核力度,將群眾滿意度考核列入對窗口的月度、年度考核范圍之內,目前,電話回訪滿意率達99.6%以上。

3.強化窗口管理檢查督察。通過日常督查、值周檢查、月度考核和年度考評,科學設置實施對工作人員、部門窗口的管理考核。通過發放服務對象評議表、深入企業和基層調研等形式,主動聽取各方意見建議。通過聘請行風監督員,定期征詢意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通過電子監察系統全程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從各個渠道、全方位、立體式地強化行政服務中心的管理工作。

4.加強窗口部門考核考評。印發《寧海縣行政服務中心服務考核實施辦法》、《窗口工作人員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服務之星評比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辦法,對窗口部門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納入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考核分值達3分,有效加強了窗口管理。

分享到: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