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8日17: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兵團第十師北屯市是新疆兵團最北的邊境師市,地跨阿勒泰和塔城兩地區,轄區東西長430公裡,南北寬300公裡,下轄8個團場,總面積4200平方公裡,總人口10萬余人。過去,這裡是離海最遠的邊陲、草原絲綢之路的驛站、中西文明交匯的窗口、守土衛國的先鋒。今天,十師北屯市是山水宜居的軍墾重鎮,物流集散的交通樞紐、兵地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區域跨越發展的新引擎。
十師北屯市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大力推進以行政服務大廳為主要載體的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簡政放權改革、“放管服”工作,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陽光政府、效能政府、現代化政府建設,不斷改善服務態度、優化辦事流程、精簡辦事環節、明確辦理要求和辦結時限,不斷創新服務,有效提高了行政服務效率和便捷性,為推進當地經濟、社會、市場發展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
一、搭建服務平台,創新服務體系
2013年12月十師北屯市行政服務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實行“市區一體、聯審聯批”運作模式,共進駐13個行政審批部門。成立之初,也存在諸多影響辦事時效的問題。各部門各分管行業雖然是前台集中受理、但不同部門相互分割、互不聯動,功能不到位,管理不規范,標准化程度較低,讓聯審聯批、一站式服務成為口頭語,老百姓是直搖頭。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政策的不斷深入,十師北屯市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加強服務型、創新型、廉潔型政府建設,以標准化引領行政服務體系創新發展,把行政審批權關進“籠子”,讓政府權力在標准化的軌道上運行,逐步朝著老百姓“辦事不求人”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足印。
2014年,十師北屯市按照行政許可與便民利民相結合、業務相關單位相集中的原則,進一步拓展服務職能,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行政審批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三大資源的整合,搭建成立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便民利民服務中心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目前行政審批及便民服務大廳共有23個單位的近30人在窗口服務。做到“兩個進場。一是行政審批全進場。按照“兩集中兩到位”的要求,主要行政審批部門全部進駐中心,將涉及便民服務和項目審批的13個部門107項審批事項及流程全部在政府網站上公示。二是涉民事項全進場。工商、稅務、衛生、房產、公証以及居民水、電、暖、氣、市民卡等便民事項全部在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房產評估等中介機構提供咨詢服務,真正做到企業、群眾隻要進中心,就能辦成事,使大廳的一站式服務職能得以體現。
“現在一個窗口就可辦理完我家裡所有的繳費,真的很方便,水、電、暖、物業都可一次性辦完,這種集中性、一站式辦理方式為咱老百姓減輕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哦。”2017年6月18,在十師、北屯市新城區兵團十師北屯市行政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大廳,北屯市民王鳴開心的說。“這裡辦事確實挺快的,也挺好的。”從四川來疆務工的小媳婦凌曉麗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外地人在十師北屯市辦事的方便和快捷。“我主要是要在當地學個駕照,駕校說要有當地居住証才能學,他們催的緊,我也很急,沒想當天就辦好了。”“別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別讓群眾多等!”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所看、所聞、所感,是一道道詮釋“零距離”服務、優化政務機構職能的全新氣象。
二、推進“放管服”,轉變服務方式
兵團十師緊緊圍繞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放管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協調處理行政服務大廳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關系,根據審批業務的專業化要求,區別對待不同審批業務,建立前台后台溝通協調機制,建立部門之間聯動協調機制,實行並聯審批、聯合審批,實現審管聯動、管服聯動。
(一)明確審批目錄,規范審批行為。2014年以來,師市行政服務中心配合編辦完成了行政審批(許可)事項的清理工作,明確了進駐大廳部門的審批清單。根據師市政府公布的行政審批事項與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所有應進入中心辦理的行政性審批服務事項全部入駐中心辦理,對入駐中心辦理的事項實行“一口受理”、“限時辦結”、“公開透明”,所有審批服務事項辦理環節都壓縮在5個環節之內,承諾時限統一在法定時限的60%之內辦結。推行審批事項“審核合一”,同時,還對師行政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中,辦事指南中的一次性告知單、宣傳手冊、觸摸屏、審批服務網絡系統中出現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批准文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所需材料”、“其他有關証明材料”等兜底性條款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理,明確具體告知服務對象所需提供的材料。組織對師行政服務中心各進駐窗口、行政(便民)服務中心、辦事窗口兜底性條款清理工作進行督查,並對清理不到位的進行通報,責令整改。共清理師直單位審批服務事項“兜底性條款”100多項,師市共修正重印紙質“辦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單”2萬多份,涉及發改、住建、國土、環保、水利、林業、工商、衛生等部門。通過行政審批“兜底性條款”清理,進一步減少審批自由裁量權,優化審批服務環境。
(二)健全運行機制,完善工作流程。制定《師市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行政職能工作方案》、《十師北屯市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工作方案》、《行政服務中心辦事規則》、《行政服務中心管理制度》,規范中心管理。實行服務內容、咨詢電話、服務流程、辦理時限、可容缺材料、收費標准“六公開”,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中心統一印制了辦事指南,在各部門窗口提供給辦事企業和群眾。全面啟用行政審批專用章,部門審批文件不得加蓋單位公章,要求進場職能單位和部門賦予工作人員獨立審批權限。優化辦事流程,實施流程再造,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限,改進服務質量。今年師發改委嘗試性地對建設項目備案流程進行重新設計,減去公示環工,縮短辦理期限,減少申報材料,收到了明顯效果。
(三)部門協調聯動,開展並聯審批。制定了《十師北屯市建設項目並聯審批實施方案》,發改委與國土局、住建局、環保局就辦理項目前期的審批手續開展並聯審批,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對一個建設項目涉及多個部門審批,中心多次召集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相關單位領導、窗口負責人對項目並聯審批進行反復研究,起草並以市政府辦文件下發《十師北屯市建設項目並聯審批實施方案》,實行“同步收件、同步審批、限時辦結、分別發証”運作機制,進一步優化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今年1-3月,按照《師市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實施方案》的要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充分發揮“一站式”審批的優勢,積極配合各項目單位高效開展了建設項目前期的並聯審批工作,得到各方辦事主體的認可和助推,有力地推動了今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前期工作進度,還為北屯工業園區、188團海川等企業協調解決了消防、用地規劃變更、征地置換等問題,幫助國有有限公司盤活貸款2000多萬元。
(四)窗口有序銜接,提高辦事效率。工商、國稅、地稅部門實施了企業准入“三証合一”到“五証合一”登記,再造企業辦事流程,建立統一的網上多証聯審辦批系統,實行資料流轉和信息數據共享,啟用“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個公章、一窗受理、一網辦理、一次發証”的聯審聯辦工作模式,壓縮權力尋租空間。企業人員拿到工商局出具的名稱核准通知書后,辦事人隻需前往行政服務中心受理窗口提交一套申請資料,行政服務中心、工商分局、公安分局、質監分局、統計局等部門便可聯動辦理,讓辦事人在五個工作日后拿到新版營業証照,這也成為當地政府推動簡政放權、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新縮影。據統計,從合署辦公至今,單就工商部門辦理的相關証件數來看,已辦理千余戶、涉及到兩萬余人,不僅進一步提高了辦事效率,也讓群眾少“跑趟趟”少操心。師市還積極依托“智慧北屯”工程,積極構建“基礎集成、平台統一、高度協同、安全便捷”,融公共管理、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政務、投訴咨詢受理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政務服務平台,促進政務服務資源有效整合。
(五)面向基層單位,推行代辦服務。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發展是中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研究起草並以市政府辦文件下發了《關於建立工業園區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代辦制的實施意見》,按照“自願委托,無償代辦,全程服務,合法高效”的原則,對園區內的投資項目進行代辦服務。代辦內容包括從項目立項到項目開工全過程,包括供電、供水、供氣、排水、通訊、網絡等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的相關手續,中心負責協調各入駐窗口為園區投資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提供高效服務。
(六)圍繞重點工作,提供跟蹤服務。主動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審批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關鍵節點問題,加快推動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度。為促進企業項目加快落地時間,行政服務中心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班子帶領相關審批部門深入企業,了解項目在報批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召開項目協調會,召集工業園區、發改、住建、工程質監站、環保、規劃、國土等項目涉及審批單位,對項目進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具體幫助指導。對於重點建設項目,簡化手續,開辟“綠色通道,按照“能快則快、能簡則簡、能優則優”的原則,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將規劃審批、用地、環評及施工圖審查等項目招標前置條件,變為與招投標工作同時進,有效節約了項目前期手續的辦理時間。2016年,中心共召開項目協調會6場(次),牽頭聯合踏勘項目12個,先后推動解決了北屯多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設計、立項、規劃、環評、用地等問題。
(七)強化監督問責,促進規范履職。制定《機關及窗口工作人員考勤辦法》、嚴格落實考勤制度,實行每日上、下班四次簽到,嚴禁窗口人員上班時間串崗、看新聞、吸煙、聚眾聊天等違反效能建設有關規定的行為。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崗位責任制以及舉報投訴受理等制度,定期公示部門審批事項辦理情況等方式,對窗口部門起有約束作用,強化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2016年起,與師辦公室和督查辦建立了聯合督查機制,不定期對窗口部門人員到位情況、授權情況、窗口接件情況以及簡化流程方便企業辦事的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工作開展不利的單位進行了通報,有力促進了部門作風轉變。行政服務顧客滿意率從2014年的87.6%提高到如今的95%,現場考核顧客滿意率達98%以上,這也是兵團第十師圍繞打造“政府第一服務窗口”努力的目標。
(八)利用新聞媒體,廣泛進行宣傳。行政服務中心積極與師紀律、新聞中心聯系,主動參與北屯廣播電台開辦的“行風熱線”直播欄目,借助電台聲音,向廣大市民宣傳行政審批及便民服務中心的各項服務職能,並接受廣大市民的監督。由行政服務中心帶頭參與群眾關心問題的直播訪談,進駐中心的各主要單位和部門也相繼作客該欄目,向市民宣傳工作情況並征求意見。
三、依托電子平台,實現陽光操作
伴隨著國家實施援疆戰略的不斷深入,十師北屯市的電子政務有了切實進展,十師北屯市電子政務從早期的“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三大工程向如今的“陽光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連隊”推進,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角色演進。電子化、網上服務成為主要標志。尤其是“電子招投標”系統,實現了各類交易項目全流程電子化,實現了讓整個交易流程全部在公開、公平、公正的陽光下實施運行。工程項目招投標、政府採購、藥品採購、國有產權交易、土地和礦業權出讓等事項已全部實現在平台上交易。師市公共資源交易中自2014年揭牌運行至今年6月,累計完成交易額156.12億元,節約資金6.22億元。
利用互聯網實行線上審批和服務,實現了“三提高”和“兩降低”。提高了企業、群眾等獲得政府服務的便捷性,提高了辦事效率,提高了行政權力運行規范性﹔降低了辦事成本、降低了腐敗風險,推動了政府管理方式創新,激發了市場和社會活力,增強了政府公信力,密切了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聯系。“我之前也辦過居住証的事情,那時候需要先到派出所申請,再到社區開証明,再拿回派出所,聽說他們還要拿到分局去審批,像大冬天,來回跑幾趟,不但耽誤時間,還凍得很,累的是筋疲力盡。”在北屯某餐館工作的湖南籍民工張軒這此給剛來北屯的媳婦辦居住証,感受到了網上快速辦理的快捷。
四、發揮黨建作用,提高服務水平
經濟越是發展,越要重視黨建工作,十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堅持把抓黨建作為黨員干部管理監督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緊抓好,實現支部建在窗口、黨員放在關鍵崗位、開設黨員先鋒崗,通過活動牢固樹立窗口黨員崗位履職的敬畏之心和責任之態,促使黨員日常工作中牢記窗口行政審批權是為民所用、為民謀利的,真正做到把辦事群眾當主人,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窗口服務工作。
五、取得的成效
經過三年的運行,公共資源交易、行政審批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三者高度集中、有機統一的服務體系,突出體現了以下特點:
一是集中辦事,方便群眾。把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項目集中起來,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務,改變了過去群眾辦理行政審批事項較難的現象。在行政服務中心,群眾得到的不僅僅是方便,更重要的是塑造了高效、廉潔、親民的政府形象,減少了矛盾沖突,實現了和諧有序。這種方式得到了辦事主體的廣泛認可。
二是促進了行風政風建設。進入中心的行政審批事項均公開透明,審批事項全部置於群眾監督之下,提高了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通過績效評價體系和崗位責任制、公開的考核機制以及舉報投訴受理等方面的制度約束,有力促進了部門工作作風的轉變。
三是有利於促進法制政府建設。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集中審批模式,規范了審批程序,使濫用和私用公權的行為得到遏制。同時,審批事項進一步清晰明確,審批過程更加公開透明,避免了亂設行政許可事項和隨意增設行政許可主體,對建設法治政府起到了促進作用。
相關專題 |
· 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