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

標准為帆 助推審批服務再起航

——天津市南開區政府行政許可服務中心案例

2017年07月18日16: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開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許可中心)成立於2004年,是天津市南開區政府按照建設法治型和服務型政府的要求,為公眾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政府職能部門的集中辦事場所,隸屬於南開區行政審批局(以下簡稱審批局)。在十余年的創建歷程中,許可中心將“創新、服務、高效、便民”作為恪守的宗旨,始終致力於深化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服務方式,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被確定為全市首家國家級公共服務標准化試點單位,堅持為公眾企業提供優質便捷的審批服務,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

在多年的改革探索中,我們按照國務院和天津市的統一部署,先后多次取消、調整、承接了一大批行政審批事項,在解決“審批多”問題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而審批要件、程序和環節的繁雜等“審批難”問題成為了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2015年,隨著審批局的成立,區內行政權力實現了相對集中,許可中心也真正成為了面對公眾企業實施審批行為的主要載體,為解決“審批難”問題提供了契機。於是,經過多方調研和審慎研究,我們將公共服務標准化建設化作乘風破浪之帆,有效的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預防職務腐敗、提升服務水平、實現動態監督考核,助推我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再次起航,努力實現新的突破!

一、基本情況

目前,審批局加挂許可中心牌子,為區政府工作部門,設職能科室8個。其中,辦公室、綜合業務科、政策法規科3個行政科室﹔投資項目科、環保城管科、文教衛生科、商貿商務科、社會事務科5個為業務科室,行使著原屬我區25個行政審批主體部門的102項審批事項的審批權,全部集中到許可中心辦理。此外,南開區市場監管局、國稅局、地稅局、公安分局、消防支隊、規劃分局、交警支隊7個市屬垂管部門成立審批科整建制進駐,以許可中心為載體,統籌公共事務,整合公共資源,真正實現了企業事務的集中辦理和部分公民服務事項的“一站式”辦理。

目前,許可中心(審批局)總建筑面積7544㎡,共五層。其中地下1層為工作人員配餐休息區。1至2層為審批服務區,分別設企業服務、審批事務兩個“服務中心”,採取“集中受理、接辦分離”的新模式統一受理公眾申請,並根據需求提供幫辦、領辦、代辦服務﹔審批局5個業務科室以及7個垂管部門審批科,按照權責分別進行審批﹔共設審批工位48個,辦理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156項。3層設置要素配置(政府採購)、效能監察平台(執法監督平台),並設信訪室。4層為行政辦公區。

按照標准化建設的要求,服務大廳內不僅環境優美、潔淨衛生、節能環保,增設了公告欄、愛心傘、擦鞋機、公眾飲水機等人性化設施,而且布局科學合理、標識清晰明了、功能設施齊備,無任何收費使用項目,並設置了多媒體業務導航、智能排隊叫號、效能監察預警等服務系統和先進電子終端,充分體現了整體設計的人性化、政府服務的公益性以及服務功能集成化。

二、以標准為舵,引導審批服務規范高效運行

我們將標准化建設作為落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職能、優化服務”的重要抓手,不斷簡化流程、約束權力、規范自由裁量權,努力把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工作做深、做透、做到位,在規范審批、優化服務、公開透明三個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一)建立了規范高效的審批運作模式

審批局的成立,將原屬不同職能部門的事項轉化為一個審批部門的內部事項,為進一步規范許可事項、再造審批流程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據此,我們開始了審批服務標准體系的搭建及標准的逐項編制,進一步依法簡化了辦事流程、合並了審批要件、壓縮了辦結時限,科學設置了三級審批權限﹔梳理形成了行政許可事項目錄,確定了現存的91項區屬行政許可事項﹔將每個事項及子項的設定依據、申請條件、申請材料、基本流程、辦理時限、收費依據及標准、審批決定証件、申報表格、參照模板、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逐一明確,確保與法律法規一一對應、高度一致,在此過程中取消、合並申請要件311件,實現了內部審批流程與環節的最簡化。

在此基礎上,對許可中心的窗口布局進行了科學規劃與設置。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將區屬91項許可事項與垂管部門的65項許可事項統籌安排,根據企業設立、投資項目及單辦業務三個分類,按照流程環環相扣、業務相互關聯的原則安排了窗口設置,真正實現了行政審批事項辦理“要件最簡、流程最優、效率最高”。

(二)打造了秩序優良的公共服務環境

建立了“集中受理、接辦分離”的新型審批服務標准,變原有以單獨事項為基礎的碎片化審批模式,為以企業需求為靶向的車間模塊化審批模式。打破了審批科室“接件-審核-批准”一條龍的固有模式,在許可中心服務大廳一二樓分設企業服務和審批服務兩個集中受理中心,針對不同類別的申請,分別作為“一口接件、形式審查”的服務窗口﹔企業隻需按照要求在服務窗口,依法報送一套申請材料,即可辦理相關一系列審批手續﹔業務科室專職負責對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實質性審查,組織現場踏勘、專家論証、技術審核、圖紙審查等,並根據申請人需要組織聯合審批,最終做出准予或不予許可的決定,由集中受理中心轉達申請人。通過“接-辦”環節的分離,促成了資源的內部整合,在加大審批部門內部協調力度的同時,節省了等待時間,避免了申請材料的重復報送,杜絕了環節腐敗,實現了審批環節的最簡化、審批服務的便利化。

為進一步加強改善服務、提升環境建設。我們建立了《立等可取規定》、《首問負責制度管理規定》、《限時辦結制度管理規定》及《一次性告知制度管理規定》等標准,打牢規范化服務的基礎﹔建立了《行為規范管理規定》,用服務標准嚴格考量窗口人員的行為,要求工作人員時刻謹記“著裝整齊,堅守崗位,笑臉相迎,先問您好,高效辦事”五個必須做到,牢記宗旨,熱情服務,積極營造親商便民的高效服務環境。

(三)形成了公開透明的行政許可氛圍

企業公眾對於行政審批最大的“痛點”,不是“該不該審批、要報多少申請材料”,而是希望行政審批結果可預期、全流程一次性全面告知。所以,我們將進駐許可中心全部行政審批事項的詳細辦理標准,通過《服務指南》、觸摸屏、行政審批網站等多種途徑進行了全方位公示。一方面,保証了企業公眾合理的知情權,使其詳盡了解辦事程序,實現行政審批可預期、可操作、可驗証、可監督﹔另一方面,為窗口工作人員提供了標准的操作“說明書”,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自由裁量權,杜絕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發生,營造風清氣正的審批服務氛圍。

為了徹底改善原來管理鬆散、群眾需求不明、百姓訴求無法得到解決等問題,我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公眾問題為導向,建立了《服務滿意度調查程序》,定時發放問卷了解企業的需求和意見,限時整改、不斷完善﹔設立了意見箱,每日專人負責查看,及時發現問題,做出回應﹔建立了《接待信訪、投訴工作流程》,理性對待群眾訴求,切實解決企業難題,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贊譽。

三、以標准為基,打牢“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基礎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標准化建設不僅是鞏固改革成果、優化審批服務的技術手段,更是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的現實基礎。所以,我們在嚴格依法確定審批流程和事項辦理標准的前提下,充分推廣網上審批大廳應用,積極拓展服務范圍,適時將公共服務、政策服務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納入辦理,並利用網絡技術搭建與監管部門聯動的平台。

(一)扎實推進行政審批網上服務大廳建設

積極推動實體行政許可服務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延伸。推出了具備全程網上辦理條件的62項行政許可事項,推廣實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在要求窗口服務人員主動告知申請人網上審批方式,並提供簡單的指導和幫助的同時,專設志願者服務崗指導申請人進行網上報送。今年上半年,我局網上辦結量已達 1700余件,同比增加400%。

(二)全力推進公共服務網絡化進程

全面梳理了我區公共服務事項,匯總了區屬39個單位、部門的317項公共服務事項,經重新分類、梳理、簡化,形成了涵蓋全區所有公共服務提供單位的309項事項目錄,分別在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和行政審批服務網上進行公示﹔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減証便民”專項行動,即將各相關單位在辦理公共服務事項時要求群眾提供的各類証明,以及本單位為群眾辦事向其他單位提供的各類証明進行全面梳理,確定該保留的保留、該削減的削減,最終形成証明清單,在網站進行發布,接受社會監督,實現群眾辦事透明化、簡約化、便利化﹔不斷優化企業政策支撐,探索實施政策包+政策服務清單模式,整理匯集了本區相關部門的各類國家、地方及自定政策共108項,分類整理匯編成冊,形成一套政策包,實現政策服務“一點通”。

(三)切實完善審批監管聯動體系

借助互聯網、電子政務外網、VPN網絡、專線網絡等形式,進一步完善了行政審批監管聯動體系。建立起信息傳遞和數據共享的聯通機制,使審批部門、監管部門、中介機構和其他相關部門之間真正實現業務協同辦理,形成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服務網絡,實現了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共同保障社會經濟平穩有序發展。

四、以標准為繩,考核度量行政許可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行政審批事項太多、太亂,是導致腐敗的重要源泉和土壤,必須加大改革力度,把權力放在制度的籠子裡。所謂制度的籠子,就是有效解決審批條件不明確、審批標准不透明、審批部門自由裁量權過大等問題的一系列制度的組合。於是,許可中心將杜絕腐敗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標准體系建設上,力圖通過制定標准,明確審批各環節中的具體要求,縮小權力尋租空間,讓審批權力、審批行為、審批標准全方位接受社會監督。

(一)有力開展行風政風建設

充分考慮到許可中心特殊性,出台《績效管理規定》,對進駐的垂管部門、中介機構和審批局自身業務科室實施統一考核管理,要求全體審批干部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切實開展“作風大整頓、效率大提高”活動和“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治理﹔建立了《處級領導定時巡察、不定時督察規定》,完善了監管體系,嚴格了追責機制,把違反審批流程要求、推諉扯皮等問題作為整治重點﹔創新拓展監督渠道,加大監督考核力度,落實改革創新舉措,探索建立組織監督、社會監督、網上監督、輿論監督機制,堅決糾正和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從嚴從實、從優從快、公平公正地提供無差別服務,切實打造風清氣正的審批服務環境,為優化我區發展投資營商環境做出新貢獻。

(二)實現行政許可動態監督考核

為每一個審批事項制定了標准操作規程,審批人員看著說明書就能完成本職工作,企業申請人依據標准就能判斷出審批人員是否依法合規進行操作。相當於將審批權力的快車置於一條固有的軌道上,依軌道就可以順暢運行,離開軌道就會翻車。此外,許可中心每位審批人員都實行定崗、定員、定責、定質,每個審批窗口和后台工位均安裝了視頻音頻監控設備,實行全程錄音錄像,審批進程實時在電子大屏幕上進行公示。整個流程都“陽光”運行,讓公眾明確知曉許可中心在做什麼、怎麼做,監督其是不是在軌道上運行。

(三)搭建外部監管新模式

區內原行政審批職能部門完成了角色轉換,成為了行業監管部門。許可中心通過VPN技術手段,搭建了審管信息互動平台,並與各監管部門簽訂了《審管信息互動工作責任書》,實現了區域間審管信息的無縫對接。即審批部門在授予企業許可后,將企業相關信息錄入電子信息系統,相應行業監管部門通過網絡通道獲取企業信息,並將企業經營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實時進行記錄,為審批部門進行其他許可提供判斷依據。不僅是對企業生產經營的監督,而且也是對審批部門是否依法行政進行了有效的外部監督。

五、以標准為綱,助推審批服務再創新

標准體系建立后,通過對服務流程的精簡、合並、壓縮,實現了單個審批事項的優化和整個審批服務過程的重構。然而,標准化建設的是一個“制定—執行—評價—完善—再執行”螺旋上升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升行政服務品質、提高公眾滿意度的過程,服務的優化和創新永無止境。

(一)創新聯審方式,服務重點項目

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力做好科技創新項目、高端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生態環境項目以及民生公共服務項目的服務﹔深入完善投資項目聯合審批流程,將項目前期手續、中介服務、招投標管理及竣工驗收等全部納入聯審流程,按照“三類項目、一口受理、五個階段、五聯並進、兩驗終驗”流程再造機制,最大限度減少內部程序與環節,精簡規范涉及的評估評審要件與程序,加快推進聯審進度﹔切實落實建設項目“一口進件、統一受理、集中驗收、一口出件”、“以函代証”、“容缺后補”等制度,按照適度超前、交叉進行、並聯推進的審批方式,實現項目審批全流程服務, 推動其早落地、早建設、早見效﹔積極創新重點項目定制服務、預約辦理、自助辦理等新型服務模式,堅決杜絕辦事不暢等現象發生,打通企業辦事“最后一公裡”。

(二)放寬市場准入,助推企業落戶成長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進一步推動我區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堅持“非禁即准”,為深化落實企業設立聯合審批“五証合一”和“一照一碼一章一票”改革做好各項准備,努力實現“一窗登記、一號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不斷推出延時服務、綠色通道、現場審批等新型服務方式,深入推進企業設立提速增效。

(三)探索“多項合一”改革,支持經濟發展

為解決市場主體准照不准營的問題,特別是結合我區加快推進自創區建設、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的重點工作任務,以民辦非企業單位為試點,率先探索“多項合一”改革舉措。即在受理民辦教育機構、民辦職業培訓機構、民辦非盈利醫療機構、民辦養老院機構許可時,將辦理其設立登記的前置許可進行合並,由前后串行審批模式下的11至7個工作日,縮減為一次進件、並行審批模式下的5個工作日,切實減少了企業要件,避免了資源浪費,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分享到: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王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