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

擔當盡責 勇立潮頭

構筑天津“放管服”改革的橋頭堡

——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案例

2017年07月18日16: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是黨中央,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要決策部署,對創新優化政府治理體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優化營商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2004年11月天津市行政許可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正式投入運行,經過13年的銳意改革、不斷進取,“中心”已成為天津“放管服”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是群眾體驗政府改革效率的前沿陣地,是企業感知改革措施落地的末端神經,是網上辦事大廳必要的后台支撐,是監督權力運行的制度的“籠子”,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曾先后獲得中共中央組織部頒發的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頒發的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政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天津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對外開放服務先進單位等榮譽,並被國家行政學院指定為唯一地方政務服務中心現場教學基地。

一、市“中心”基本情況

市“中心”大樓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容納了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社會服務、民生服務、執法監督、效能監察等“六個平台”的部分功能。

一是行政審批平台。進駐32個市級審批部門、13個配套服務部門、6個中央駐津審批部門﹔市級行政許可事項255項,除涉槍涉爆涉密的27項不宜進駐事項外,228項全部進入平台實行“一站式”現場審批服務,對應提供147項市級配套服務的現場辦理服務。2016年共辦理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42.2萬件,今年一季度辦理13.5萬件。

二是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全市現有公共資源交易市場10個,其中政府採購中心和醫藥採購中心整建制進駐,建設工程招投標中心和水利工程招投標中心部分進駐,對產權交易中心和土地交易中心實行聯網監督,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網絡監督系統,目前正在推進統一平台整合工作。2016年共完成招投標交易項目4.3萬個,交易額2949.6億元﹔今年一季度完成9868個,交易額589.8億元。

三是社會服務平台。建立了集政府服務、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便民服務專線,共設話務坐席260個,管理人員20名,話務人員520名,日受理量峰值達4.9萬件,平均2.5萬件,是設計之初的2.5倍。2016年全年受理群眾求助890萬件,今年1季度受理213.5萬件,截至2017年3月4日,受理量已累計突破3000萬件,接通率、辦結率、滿意率均達到98%以上,得到了群眾高度認可和社會的好評點贊。

四是民生服務平台。網約車、居住証積分、機動車環保標識、小客車指標搖號等民生服務事項在中心辦理,提供便利化的服務。2016年辦理民生服務事項36.6萬件,今年一季度5.9萬件。

五是執法監督平台。建立了全市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系統,市審批辦負責系統建設運行和維護,市執法監督局負責對每名行政執法人員、每個執法行為的全過程實施監督。平台累計歸集市級執法主體57個,市級承辦單位256個,執法人員5.5萬個,執法職權8070項、執法依據2392項,行政處罰案件1040多萬個、行政執法檢查信息120多萬個。

六是效能監察平台。行政效能投訴中心過去由市監察局派駐5名同志開展工作,紀委“三轉”后,人員和編制全部劃走,現在由市審批辦抽調專人負責管理,保障正常運轉。另外,我們還通過電話回訪,建立“電子評議與視頻監控系統”和“一事一評議”、“一件一回訪”等措施,監督審批窗口服務質量、作風建設和審批人員權力運行。2016年共受理解決投訴舉報42件,今年以來8件。

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情況

市審批辦帶領所有進駐部門人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牢牢把握天津發展的歷史性窗口期,鞏固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以轉變工作作風、優化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為主線,按照“創新競進、優化結構、以質為帥、效速兼取”的要求,以企業滿意、群眾滿意、社會滿意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推進天津審批制度改革。

(一)大幅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一是全面清理減少行政許可事項。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對國務院決定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堅決取消,對國務院下放的,確保承接到位。同時,堅持“自我革命”,先后十輪依法清理,減少行政許可事項,並在全國率先將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一次性“清零”,市級行政許可事項由1133項減少到255項,累計減少77.5%。二是最大限度向基層放權。累計向濱海新區下放行政許可事項311項,向其他各區下放145項,向自貿試驗區下放行政許可及服務事項242項。三是制定公布市區兩級行政許可事項目錄年度版本。落實鴻忠書記2月提出的“審批事項要精簡到全國第一少”的要求,結合制定本市2017年版行政許可事項目錄,再次梳理,嚴格精簡,晒出權力清單,市級許可事項僅保留255項,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最少,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禁止皆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二)首創審批操作規程地方標准,規范行政審批服務行為。一是通過規范行政許可內容規范行政許可行為。依法明確了行政許可事項的實施內容和標准,重點對名稱、依據、條件、材料、程序、時限等二十個方面,逐項進行了核對、確認與規范,編制了辦事指南,從方便申請人辦事角度對部門審批流程進行了規范。經過多年改革,行政許可事項申請材料總量由8325件減少到3945件,減少52.6%,平均承諾辦結時限由21.5天減少到6.6天。二是通過規范行政許可操作規程規范行政許可行為。在全市推行行政審批標准化改革,分別從基礎類標准、行政許可事項標准、行政服務事項標准和管理類標准,推動各部門、各區開展行政許可操作規程編制工作。目前已編制完成了《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運行基本規范》、《行政許可服務中心服務規范》、《行政許可事項操作規程總則》等3個基礎性標准和12個單一行政許可事項操作規程地方標准。三是通過抓住行政許可關鍵節點規范行政許可行為。制定出台了《天津市行政許可現場踏勘實施辦法》和《天津市行政許可專家評審管理辦法》兩個辦法,對現場探勘和專家評審的人員組織、工作流程、結果公開、監督管理等關鍵環節作出明確規定。

(三)簡化優化行政審批程序。一是切實簡化申請材料。嚴格落實單一事項審批標准,凡取消的申請材料,不得再要求申請人提交﹔凡沒有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部委、市政府規章依據的申請材料,要一律取消﹔凡一個申請材料就能証明的,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交其他材料﹔凡能夠合為申請表的,要一律合並為申請表。二是切實減少審批環節。大力度地削減審批部門內部審批流程與環節,凡沒有法定依據的專家評審、現場踏勘、公示等環節,不得增加實施﹔凡依法設立的環節,要嚴格依法實施,能簡化合並的要進行調整優化。三是堅持按統一文書辦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出具全市統一的接件、受理、批准等全流程標准文書,主動接受行政相對人監督,堅決杜絕擅自提高申報門檻,增加申請材料,增設辦理環節,嚴禁推諉扯皮。

(四)創新行政審批服務方式。一是全面推行預約審批。主動開通預約服務電話和微信、網絡等平台,企業可以根據生產、經營需要,24小時全天候預約審批時間和服務內容,減少企業等待時間。二是主動開展上門審批服務。對於市和區重大項目,各部門要指定專人,主動與企業聯系,提前上門,向企業講解辦理審批需要注意的事宜和申報材料要點,指導企業備齊材料,做到現場服務、上門審批、一次合格。三是探索試行合並審批。對於具有相互關聯、前后置關系的事項,要進行合並審批,制定一個申請表,形成一套申報材料,實現一次進件、並行辦理、一次出件,最大限度的壓縮企業往返次數和申報時間。推行一次審批、多次備案、長期有效,對一些申請人相對固定,條件材料相對穩定,申報時間相對確定的事項,要主動延長批准文件的有效期,做到一次審批、多次備案、主動共享,減少企業重復報審的負擔。

(五)全力推動重大項目聯合審批。一是深化建設項目聯審流程再造。落實項目帶動戰略和“雙萬雙服”活動部署,推行“三類項目、一口受理、五個階段、五聯並進、兩驗終驗”聯合審批辦理機制,印發了現場踏勘、專家評審辦法,創新制定了聯合驗收流程。二是加快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對443個重大項目逐項建立聯合審批工作台賬,明確時間表,落實責任人,組織重大項目上門服務273次,現場解決問題410個,提供“容缺后補”服務62次。307個進入聯審流程的項目,目前已有53個完成全程審批。三是加強投資項目審批全程在線監管。投資項目在線監管平台與國家發改委對接,2016年共有3719個社會投資項目和1372個政府投資項目進入聯合審批系統辦理,總投資1.1萬億元。今年一季度,共有1159個社會投資項目和323個政府投資項目進入聯合審批系統,總投資4164.53億元。四是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公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機構清單(2017版),將22類690家提供行政審批中介要件的服務機構向社會公布,將中介提供的行政審批要件辦理情況,納入行政審批系統進行鎖控,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六)推行企業設立聯合審批,實現企業准入便利化。一是深化企業設立聯合審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關於加快推進“三証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15〕50號)和《關於加快推進“五証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國辦發〔2016〕53號)的部署要求,在實行“三証合一”登記制度和企業設立“一天一証一章一票”的基礎上,將企業名稱預核准、頒發“五証合一、一照一碼”的營業証照、企業刻制公章備案、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稅種確定及領用發票、社會保險登記和統計登記全部納入聯合審批流程,企業注冊登記全部實行“一窗登記、一號受理、一網通辦”。二是推進企業設立部門間信息同享。依托全市統一的行政許可服務與績效管理網絡系統,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跨部門信息傳遞與數據共享機制,實現企業設立“五証合一”、“一照一碼一章一票”一天辦結,使企業在拿到營業執照的同時,能立即開展生產經營,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企業還可實現企業名稱自主申報。三是規范調整企業設立前置審批。落實國務院《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5]11號)和《關於“先照后証”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意見》(國發〔2015〕62號),嚴格對國務院決定保留的34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管理,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外,一律不得設定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也不得通過備案等方式實施變相前置審批。結合各區行政審批局改革,進一步取消減少后置審批事項,梳理制定了95項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目錄,加大整合力度,減少審批環節,精簡審批要件,將所有后置審批事項進入各級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實行集中辦理、一口受理和並聯審批,切實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

(七)加強行政許可中介機構管理,全面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一是建立了行政審批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行政許可實施部門、行業協會、中介機構“五位一體”的運行管理模式。二是先后出台了《中介機構提供行政許可要件管理辦法》和《提供行政許可要件評價考核辦法》,規范合同文本,健全完善工作機制。三是開展資質資格、收費項目、服務規則“三清理”和申報材料、承諾辦結時限、收費依據及標准、文本格式內容“四規范”工作,對中介機構實行年度目錄管理。四是建立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對涉及66項行政許可事項的27類692家中介機構的承諾信息在網上一一對應公示,中介機構提供行政審批要件時限壓縮30%,效率大幅提升。

三、強化市“中心”規范服務

按照《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窗口規范》《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運行基本規范》《進駐工作人員工作守則》,根據在全市開展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和政府系統作風紀律專項整治部署要求,市“中心”開展“作風大整頓、效率大提高”活動。印發了《關於在行政服務中心開展“作風大整頓、效率大提高”活動的通知》,明確了10個方面30項整治內容,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工作作風,緊緊抓住教育引導,查擺問題,督促整改,優化服務。

(一)切實提高窗口服務質量。一是要做到“四個到位”。對每一名申請人都要始終做到“一個笑臉,一聲問候,一個座位,一個明確結果”。二是要做到“五個一樣”。對每一名申請人都要始終做到咨詢、受理一個樣,本地人、外地人一個樣,生人、熟人一個樣,忙時、閑時一個樣,來早、來晚一個樣。三是要做到“三有聲”知溫暖。接待申請人要耐心細致,對每一個審批服務辦事需求,要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要向孝敬父母一樣對待辦事群眾,體現微笑、溫暖、體貼,堅決杜絕使用生、硬、冷、拖和不文明語言。四是堅持首辦負責制度。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對申請人要態度誠懇,先問您好,請字當先,耐心解答,負責到底。五是要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准確全面地向申請人告知辦理程序、申請條件、申請材料和辦結時限等內容。對不屬於本窗口辦理的事項,要明確詳細具體告知申請人受理部門和窗口信息,“不能說不行,要說怎麼行”“不能說不好辦,要說怎麼辦”,千方百計辦成辦好,避免申請人來回跑、多次跑。

(二)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公開辦理。一是要落實依法依規審批。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逐項制定行政許可事項操作規程,實施標准化規程管理,做到所有審批條件、審批要件必須於法有據,讓企業群眾心服口服。二是要詳細制定審批程序。對所有事項的申請材料,要詳細描述取得每項申請材料的途徑、方式和涉及的前置手續,並列明格式文本和示范文本,確保申請人可按描述的內容備齊合格申請材料。三是要實行全過程審批公開。將行政許可事項操作規程包括辦理主體、辦理依據、辦理條件、辦理程序、辦理時限、收費依據、收費標准、審查標准等內容,通過“天津市行政審批服務網”和各部門網站,向社會公開,讓申請人全程知進度、過程能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壓縮自由裁量的空間。

(三)加強績效管理督察考核工作。一是制定績效考核辦法。為充分發揮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轉變職能中的作用,加強績效管理考核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行政審批實施與效能綜合考評辦法》和《2017年度行政審批重點工作績效考核辦法》,保障審批服務工作以質為帥、效速兼取。二是進一步加強大廳日常管理。“中心”責專人進行大廳服務管理,堅持每日6+x巡查,嚴格落實現場巡查、電子監察、電話回訪等措施,著力解決不一次性告知、服務態度冷漠等問題,務求在轉作風、強服務、提效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機制,讓企業群眾享受更多便利化服務,切實發揮窗口單位在助推美麗天津建設、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讓天津這艘“海河號”航船乘風破浪、萬裡航行。

四、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

堅持互聯網理念、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手段、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應用五措並舉,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狠抓各項審改措施落地,全面推行網上審批服務,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構建現代化政府治理體系,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

一是建立全覆蓋的網絡體系。市中心建立了全市統一的審批系統中心機房,7*24小時全天候值守維護。建設了行政許可服務網絡支撐平台,縱向實現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中心、四級服務”體系的網絡貫通,覆蓋16個區行政審批局及3個自貿區、236個街鄉鎮行政服務中心﹔橫向實現市中心與市級部門、區行政審批局與區行業監管部門網絡的聯通,網絡延伸至46個市級部門的218個機構。推動虛擬化、雲計算、大數據和安全機制等全面融合,建成政務服務數據中心、異地災備中心、信息化安全管理中心“三個中心”。

二是實現應用系統一體化集成。以市“中心”平台為中樞,研發並集成建設了行政許可服務與績效管理、投資項目聯合審批、企業設立聯合審批、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便民專線服務、企業發展政策服務、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上辦事服務、居住証積分服務和行政執法監督平台等7個監管系統、6個辦事系統、4個門戶網站。

三是創新推動實體大廳與網上辦事大廳融合發展。以“中心”實體辦事大廳為根本支撐,建成了行政許可服務網上辦事大廳,網上辦事大廳的高效、便捷審批,促進了“中心”工作人員服務更加規范,形成了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促進政務服務陽光規范運行,與《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55號)的改革要求相吻合。

四是實現投資項目網上申報辦理。利用個人和法人身份認証數據庫,通過整合與企業注冊、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等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實時交換共享和業務協同,實現了基於互聯網的投資項目、企業登記注冊一口式、一網式受理服務。與《國務院關於印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6〕51號)文件要求相吻合。目前,100%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網上申報,31%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網上辦理。

分享到: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王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