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

提升群眾滿意度 展現窗口新作為

——青海省政府行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案例

2017年07月18日16: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深化體制改革,落實簡政放權改革任務,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實際,2013年率先在全國省級推行將行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納入一個平台的“二合一”管理模式,走在了全國前列。省政府行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自2013年運行以來,始終以“便民、高效、廉潔、規范”的服務宗旨為准則,以服務人民群眾為主線,以提升能力和水平為目標,統籌推進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著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人民群眾滿意度,以利企便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上下功夫,結合實際探索形成了一集中、二到位、三同步、四強化、五統一的“一二三四五”以及“整體進駐+首席代表+綜合窗口”“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一次性告知”“兩集中、兩到位”“應進必進”等一系列工作模式,為我省市(州)各級行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建設運行提供了模板,有效的推動了全省行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建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一、基本情況

中心始終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深化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要求,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完善相關制度,優化運行模式,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各進駐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主動對接,相互配合,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各項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及相關工作,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較為明顯成效。

具有行政許可審批職能的省政府組成部門、部門管理機構、中央駐青單位、省委省政府直屬機構39家全部進駐省政府行政服務大廳,設立服務窗口52個﹔中心根據省政府公布的事項目錄,對所涉及的進駐部門的進駐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並根據梳理結果對進駐中心事項進行了相應的新增、取消與調整。針對政府令中明確的新增事項,按照“應進則進”原則,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吸納進入中心辦理,現行省級保留的268項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進駐大廳辦理。自運行至2017年5月,累計受理行政管理事項共計227529件,其中受理行政許可審批事項129698件,已辦結117950件﹔受理咨詢詢問件97831件,已辦結97445件。辦結率為95%,平均日受理252件。三年累計大廳辦事窗口收到辦事企業、群眾贈送錦旗26面,大廳運行情況通報41份,省政府領導先后16次對相關做法作了批示,25個窗口單位、33名窗口工作人員被評為優秀窗口單位、優秀窗口工作人員,18個窗口被評為黨員示范崗,大廳的各項工作得到了中央有關領導、中央第三巡視組、中辦、國辦巡回督導組和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的肯定,也贏得了省內外考察單位和辦事企業、群眾的廣泛認可和贊同,維護了服務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建立了統一規范的交易平台,規范了交易流程,強化了網絡監控,完善了防控措施,實施了專家准入、退出動態管理機制,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工作日趨規范。自運行以來,累計進場交易項目6047個,交易額522.19億元,競爭有序,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作用日益凸顯。

二、主要做法

(一)積極探索創新,著力提升行政審批標准化水平

行政服務大廳工作緊貼本省實際,按照“應進必進”原則,規范審批行為、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強化監督管理、狠抓制度建設,提高群眾滿意度,大廳便民、高效、規范、廉潔的辦事濃厚氛圍已基本形成。

1、實現服務信息公開化。所有進駐大廳的窗口單位對已進駐大廳的行政管理事項,按照統一標准,清理審批前置條件,明確審查環節,編制了本窗口本系統的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目錄,繪制了審批事項流程圖,並提供了示范文本以及常見錯誤示例,對進駐事項編印了服務指南,放置大廳顯著位置,方便群眾查閱,同時,在大廳設立了政府信息公開查閱處,通過政府信息公開查閱處即可查閱所辦事項的所需材料、法律依據、辦理時限等,極大地方便了辦事企業和群眾,得到了辦事企業和群眾的一致贊揚﹔推行事項辦理“一次性告知”制度,保証了信息傳達完整,減少了因信息不完善導致的中間周折過程﹔根據《關於推行政府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實施方案》有關精神,大廳督促各窗口建立窗口權力清單目錄,對審批服務項目進行梳理和歸類,並通過中心網站和LED顯示屏向社會公開,通過建立權利清單制度,有力地促進了行政權力的公開透明,從而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使窗口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民﹔全面梳理並向社會公開各行政審批事項和行政服務事項的內容、條件及標准。按照環節清晰、時限清晰、責任清晰、投訴清晰的標准,中心對行政管理事項的每個環節、責任人、辦理時限等進行全面清理規范和明確,建立了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台賬,使辦事群眾對審批事項、流程、依據、辦理時限和要件一目了然,方便了辦事群眾。同時加大行政服務工作宣傳力度,拓展政務服務信息公開范圍,從整體上使服務信息實現了公開化。

2、實現審批流程規范化。中心依據省政府現行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先后4次協調、指導、督促進駐各窗口單位對進駐行政管理事項的責任主體、法律依據、法定程序、辦理時限等事項進行了梳理,進一步簡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流程進行了再造,完善了權力運行流程圖,推行行政許可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即來即辦”,對僅需形式審查的,隻要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做到1個工作日內辦結。持續推進精簡審批事項,壓縮審批時限,規范審批管理工作,以“五化”為措施(即辦事指南規范化、審查工作細則化、業務辦理協同化、辦理時限提速化、辦理流程精簡化),精簡辦理行政許可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所需申報材料,優化審批流程,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和脫離實際、顯失公平合理的申報材料。達到行政審批事項除專家論証、評審,現場踏勘要求延時辦結外,都要嚴格按照法定時限做到“零超時”,進而提高了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使行政審批時限縮短了三分之一,在此基礎上今年再提升5個百分點,使整體審批時限提升到40%以上,行政審批服務效率大幅度提高。

3、實現運行管理程序化。先后制定修改完善了《行政服務大廳管理辦法》、《行政服務大廳窗口服務事項辦理規則》等27項大廳管理運行制度辦法,2015年,為進一步規范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管理,更好的為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以省行政服務中心為示范點,研究制定了行政服務中心服務規范、人員要求、服務質量評價與改進、投訴處置等5個地方性標准,此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也得到了國家質檢總局的認可,這也是我省首次針對行政服務制定的地方標准,標准的制定為全省各級行政服務中心無差別化服務、科學化管理和高效化運行提供了標准支撐,對首辦首問服務、一次性告知服務、限時辦結等服務提出要求,做到效能建設標准化﹔對人員、環境、設施的管理進行規定,做到規范管理標准化﹔對投訴處置及評價改進進行規定,做到質量提升標准化。積極推行“一口受理”、實行“限時辦理”、嚴格“規范辦理”、堅持“透明辦理”、推進“網上辦理”等辦事規則,並結合我省實際,摸索形成並大力推行服務大廳、入駐單位及窗口首席代表“三級雙向”聯合管理機制。落實首問責任制,屬於職責范圍的及時辦理,不屬於自己職責范圍的做好告知和引領服務﹔推行限時辦結制,能當場辦結的當場辦結,不能當場辦結的,在規定期限或承諾時限內辦結,提高辦事效率﹔實行責任追究制,防止窗口扯皮推諉,加大過錯責任追究力度,考核到人,獎懲到人。同時,推行“節假日預約服務”和“工作日延時服務”模式。中心以對窗口單位嚴格的“四巡視、四考勤”和日檢查、周小結、月通報、季講評、年考核的運行機制,確保了各項制度的有效落實,管理日趨規范。

4、實現監督機制常態化。強化投訴監督,完善投訴方式,結合“放管服”改革,建立了審批事項基礎台賬,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動態管理。全面公開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和辦理結果,對行政審批事項辦理過程進行實時監督,同時依托行政服務大廳電子監察系統,對已臨近辦結時限或超過辦理時限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跟蹤和督辦﹔強化了投訴監督,完善投訴方式。在行政服務大廳設立投訴電話,在網上建立投訴系統,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的投訴渠道,強化對行政審批事項的監管﹔建立了辦事群眾參與機制。利用窗口評價器現場評價,電話回訪以及窗口服務質量回訪評價等監督機制滿意度評價,增強了辦事群眾對行政權力運行的公開監督,有效轉變了各入駐窗口單位的工作作風,有力地提升行政服務水平,提高了服務群眾的滿意度。目前,大廳各項監管機制基本健全,監管職能得以充分發揮,跟蹤服務聯系機制和服務質量評價回訪機制進一步完善。

5、實現服務功能拓展化。為進一步拓寬服務群眾渠道,降低行政成本,中心針對省編辦、省金融辦、省外事辦、省統計局及省無委辦等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過少或能在網上辦理的實際,大廳設立了綜合窗口,委托中心綜合窗口實行集中統一辦理行政管理事項,綜合窗口的設立拓展了大廳的服務功能,降低了行政成本,完善了窗口服務模式,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新建了網上自助申報區,在網上自助申報區配備了電腦、掃描儀、高拍儀等硬件設備,提供辦事指南、表格表模下載、網上審批申請、在線查詢等功能,並有大廳咨詢引導員幫助、引導辦事企業和群眾使用網上自助申報相關功能,針對辦理事項所需提交的材料,網上自助申報提供“電子化上傳”和“窗口遞交”兩種材料遞交方式供辦事企業和群眾選擇。通過網上自助申報區的建設,逐步建立健全網上辦事的長效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全力構筑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續的電子政務環境。

(二)規范監管運行,努力提高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規范化能力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堅持以公開、公平、透明、高效為目標,不斷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監管,將建設工程、政府採購、產權交易、礦業權出讓等公共資源交易整合到一個平台,行業主管部門、中心監督部門、社會監督對服務項目運行、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全過程實時監管,取得了明顯成效。

1、實現監管運行規范化。根據監管層與服務層分離的原則,實行“決策、監管、服務”相分離的運行方式,在整合資源建立統一平台的基礎上,按照統一進場交易、統一信息發布、統一交易規則、統一抽取專家、統一監督管理的“五統一”目標開展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對進場交易的房建、市政、水利、交通等專業項目與省各行業主管部門實行進場交易綜合監管和行業監管,建立健全了“三重隔離”與“三重防范”相結合的防范管理機制,確保了公共資源交易監管規范運行。

2、實現招投標初步電子化。立足我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平台建設的超前性,開發完成了具備電子評標、信息共享和監督等功能的電子招投標系統。以實現我省工程建設項目交易全過程電子化為牽引,扎實推進我省招投標工作電子化發展。通過推行六大數據庫建設,加速推進我省電子招投標工作健康發展。

3、實現專家管理動態化。在已組建省級綜合評標專家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綜合評標專家庫動態管理機制,通過對專家集中認定、統一培訓和統一發証等措施辦法,嚴把專家入口關。強化專家責任追究制,明確日常考核和年終考核相結合的考評制度,暢通了專家出口,建立了專家“准入、退出”動態管理機制。

(三)打造網上平台,穩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為進一步打造服務型政務平台,推動政務服務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促進行政服務、招標投標交易機制、信用體系和監督方式的改革創新,在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網絡資源的前提下,統一標准、統一管理、統一規范,構建全省一體化的政務服務平台體系和電子監察系統,使全省政務服務在統一的標准、規范和有效監督下運行。

1、線上線下相融合,服務群眾零距離。行政審批系統的辦理事項可通過網上預約、網上預審、網上預批的審批服務協同聯動,對辦件過程進行網上公示和網上評價,使線上線下互補融合,方便了群眾辦事、壓縮了辦理時間,提高了服務效率。目前進駐大廳省級現行保留的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除需專家論証、評審,現場踏勘以及相關會議決定的外,均能實現實現線上和線下受理、預審。以省交通運輸廳窗口“互聯網+交通路政”服務、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窗口“互聯網+公共服務”、省衛生計生委窗口“互聯網+聯辦”等新模式為鍥機,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推進了行政審批服務方式由“人力流”向“信息流”的轉變,最大限度地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努力做到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2、充分利用互聯網,整合平台提效率。建立了統一評標專家庫、統一交易主體信息庫、統一公共資源項目信息庫,已完成省級礦業權網上交易、公車拍賣網上交易系統的開發應用,正在抓緊推進房屋市政建設全流程的電子化招投標系統建設,為實現公共資源交易流程電子化打下了基礎。同時根據國家相關標准,結合青海省實際情況,制定了“青海省政務平台軟件建設技術指南”,進一步提高了我省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的統一性、規范性、安全性和服務的便捷性。

3、實施監督電子化,提升監督精准度。建立了交易電子監控系統,對所有進入中心的交易項目實施動態監督和預警,對開評標區域和開評標過程進行不間斷連續監控,通過系統指令現場監督人員及時處理交易現場的違法、不當行為,所有監控資料自動保存3個月,省級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派出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三、精心謀劃,認真落實,全力做好下一步重點工作

省政府行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下一階段將認真貫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立足省情大膽創新,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努力打造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升級版”:一是要細化統一服務標准,以標准落實考核責任,以標准提升服務水平﹔二是要優化審批流程,切實做到事項清單化、指南規范化、工作細則化、辦理系統化、流程精簡化﹔三是創新服務方式,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建好信息高速公路,打通信息流,服務信息、交易信息包括數據信息要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四是進一步規范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拓展交易范圍,實現更多的公共資源進場交易﹔五是要努力提升監管水平,加強調研,探索更加適合國家發展方向與本省實際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監管有力、服務規范、廉潔高效。  

分享到: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