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

黨建統領惠民生 改革創新提效能

——北京市密雲區積極探索“四級聯動”政務服務體系建設

2017年07月18日15: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行政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提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北京市密雲區委區政府把打造高效優質便民的政務服務環境作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重點工作來抓,以黨建為統領,以創新為抓手,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實際的問題。 2013年在北京市率先建成了“三級聯動”政務服務體系, 2015年高分通過北京市首個“三級聯動”政務服務國家級標准化試點考核驗收,2017年被市政府確定為“四級聯動”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幾年來,密雲區配套改革措施初見成效,行政審批更加高效便捷,群眾獲得感有效提升。

一、基本情況

密雲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是首都重要飲用水源基地和生態涵養發展區。全區轄17個鎮、2個街道和1個地區辦事處,總人口47.4萬人。區政務服務中心(原綜合行政服務中心)於2004年成立,主要職能是協調各入駐部門關系,保障規范有序運行,服務密雲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區政務服務中心總建筑面積9300平方米,其中直接服務群眾的公共面積5800平方米。進駐市區屬32個窗口,工作人員150余人。進駐受理服務事項365項,日均接待量800余人次。區政務服務中心機關下設5科1室,中心黨委於2011年4月成立,下設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75名。

二、黨建為統領,踐行服務群眾宗旨永不鬆懈

區政務服務中心是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事項辦理的集中平台,是服務企業發展和群眾生活的第一窗口。中心黨委以踐行服務群眾宗旨為主線,以 “讓群眾更省心、更省力、更省事、更滿意”為目標,以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帶動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核心,以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抓隊伍、轉作風、強服務、提效能,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較好地發揮了黨建工作“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心聚力、促進和諧”的作用。

1.聚焦服務主線,推動重點工作開展。2013年,區政務服務中心提出了區(縣)、鎮(街)、村(居) “三級聯動”便民服務體系建設,正式列入“密雲2013年縣委縣政府折子工程”和“密雲2013年為人民群眾擬辦的重要實事”。為推進這項重點工作的開展,中心黨委起草了《關於在“三級聯動”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黨員作用的實施意見》,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實施、部門協作、社會監督”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中心黨委積極選樹典型,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推出了東邵渠鎮西邵渠村便民服務代辦站的先進典型經驗,在全區村級便民服務代辦站建設中發揮了示范作用。宣傳工作分層次、有廣度、有深度,“三級聯動”便民服務體系建設進展及黨組織黨員發揮作用情況,先后在市委辦公廳《北京督查》、市政府外聯辦《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綜合服務大廳工作動態》、市政府《昨日市情》、市政府研究室《工作研究》、新華社《首都參考》上刊載,得到了市、區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2017年,密雲區被市政府確定為市、區、鎮、村“四級聯動”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后,中心黨委確立了“鞏固、提升、創新、服務”工作思路,做到統籌謀劃、整體推進,使便民服務體系建設的內涵和外延都有新的拓展。

2.打造堅強戰斗堡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區政務服務中心黨委將原有的3個黨支部擴大為5個,在每個辦事樓層都設立了黨支部,實現了“黨的支部建在樓層上,黨的先鋒出在崗位上,黨的形象樹在民心裡”,把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延伸到服務崗位的第一線。嚴格換屆選舉程序,選齊配強了黨支部班子,使黨建工作基礎更牢固、服務功能更突出、黨建與業務更融合。連續幾年開展了以“優化密雲發展投資環境,打造全國一流政務服務中心”為主題,以爭創“綠色環境先鋒崗”、爭做“高效優質服務標兵”為載體的“一題雙爭”先鋒工程。採取窗口黨員自評、互評與職能科室綜合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從德、能、勤、績、廉等五個方面對每名黨員進行全面評議,根據考評情況,評選出 “綠色環境先鋒崗”和“高效優質服務標兵”。積極開展黨員“亮身份、樹形象、創佳績”和黨員意識提升活動,定期對黨員佩戴黨徽、樹好形象、發揮作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結果作為年終評先選優依據。

3.暢通溝通機制,實現黨員“無縫隙”管理。中心黨委在黨員發展上,事先書面征求原單位黨組織意見,做到教育、培訓、考核全覆蓋,對黨員年終績效考核情況、中心黨委評選和推薦的各類表彰和獎勵,及時向所在單位黨組織進行書面告知,做到黨組織全知情。

4.創新方式抓教育,填補窗口崗位學習“真空”。中心黨委設立中心網站學習平台,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黨建知識、政策理論等相關內容及時進行發布。開設“短信學習每周一課”,將學習內容以短信的形式發送給全體工作人員﹔編輯印發了“溫故知新”等3冊系列學習“口袋書”。“七一”前夕開展黨員干部講黨課,並將黨課內容刊登在中心網站。組織了特色鮮明的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黨員的歸屬感。作為區委組織部、區直機關工委開展的“密雲e黨建”試點單位,利用科技手段搭建黨員學習平台,具備開通條件的黨員開通率、參與率達到100%。加大硬件設施投入,建設了60平米的黨員活動室,在區直機關工委的支持幫助下,配備了圖書櫃、投影儀,辦理了集體借閱証,為黨員學習教育創造了條件。

5、增強凝聚力,強化黨內激勵關懷。中心黨委建立了窗口工作人員的“離崗慰問”制度,對退休或調回原單位的工作人員及時進行慰問,做到送溫暖﹔建立窗口工作人員溝通渠道,做到“三必訪”,即窗口工作人員本人患重大疾病必訪,家庭遭遇重大困難和變故必訪,思想情緒發生較大波動影響正常工作必訪,對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申報市、區困難黨員幫扶資金幫助解決,有7名患重病黨員得到幫助,做到解憂難。中心工會為窗口職工投保了3年的互助保障計劃,先后有3名窗口工作人員因患重大疾病領到了互助金。

6.堅持關口前移,營造廉潔服務環境。中心黨委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加強廉政教育宣傳和監督檢查,加大科技手段全程監控,形成不想、不敢、不能的防腐防線﹔聘請了11名社會監督員,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設立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熱線電話,並在大廳顯示屏公開,隨時征求辦事群眾意見和建議。

三、改革增助力,拓展服務群眾渠道永無止境

1.變模式,讓無序服務變有序服務。中心實行“分廳制”模式,群眾辦事“事捷功倍”。按照行政審批服務的功能性和關聯性劃分為“注冊登記服務廳、不動產登記服務廳、固定資產投資服務廳、綜合服務廳”等,按群眾辦事的先后順序排列窗口,並用群眾易懂的語言精煉服務職能,標識服務窗口,讓服務串聯起來,讓審批並聯運作,政務服務中心不再只是一個物質位置上的聚集地,而是將政府服務職能進行了“集成”,利用標准化的剛性優勢,加強了部門和事項進駐,群眾再也不用耗費時間精力跑單位、找窗口,隻要在一個服務廳內就可以辦完,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群眾辦事成本,實現了政府供給和群眾受益的相融統一。

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門式”模式,群眾辦事“一目了然”。各鎮街按照統一標准建立便民服務中心,打破科室界限,將與群眾息息相關的社保、計生、民政、殘聯等事項統一進入便民服務中心受理,群眾辦事從過去在鎮街各科室來回“串”變成“進一門”,辦理事項的內容和程序全部在便民服務中心公開。將群眾的關注點和難點作為標准化工作的著力點,有效解決了群眾反映的不同鎮街事項受理條件不一致、提交材料不一樣、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實現了全區各鎮街服務環境、服務內容、服務流程的統一。

村居便民服務代辦點實行“代辦”模式,群眾辦事“足不出村”。在不增加人員經費的基礎上,整合村居便民服務、網格化管理、綜治維穩、黨建全程紀實等管理服務職能,將現有的機構人員重組,成立便民服務代辦點,明確代辦服務標准。村干部、大學生村官、社區工作者等作為代辦員,為群眾提供“零距離”的代辦服務,為群眾解讀政策,為群眾“跑腿”,針對老弱病殘和特困人員,還主動上門服務,村民辦事不用往鎮裡“跑”,不用滿村找干部,辦事不出村了,“群眾找”變成了“干部跑”,實現了政務服務的常態化、均等化和全覆蓋。

2.轉機制,讓權力部門變服務部門。四級服務機構實行“前店后廠、接辦分離”的運行管理機制,從以往政務服務中心被人詬病的“收發室、中轉站”,實現了審批服務流程再造,理清權責,優化流程,有效監督。行政審批領域容易出現廉政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審批人員直接面對辦事群眾,給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為了實現源頭治腐、機制防腐,密雲區推進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對分離、相互制約的運行機制,實行“接、轉、辦、發”四環節工作流程,將四環節用標准定人、定崗、定責。窗口一線工作人員負責受理、反饋,窗口負責人(鎮街服務中心主任、村居代辦點負責人)負責轉辦、督辦、協調,相關業務部門、業務科室負責具體辦理,這種機制下,負責受理的不負責審批,負責審批的不負責受理,負責轉辦的同時負責督辦,行政審批服務中的“運動員”不再兼職“裁判員”。

用標准化的方式對審批服務流程再造,形成了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有效監督和權力的相互制衡,搭建了政府服務群眾、聯系群眾、接受監督的公開平台,服務成為政府職能的最核心部分,權力部門成為了服務部門。

3.建標准,讓政府部門“端菜”變群眾“點菜”。按照中央簡政放權、建立權力清單的方針,中心在全國率先發布了“三級聯動”服務清單,梳理出三級服務機構的775項審批服務事項納入服務清單標准中。將受理條件、提交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等,經區法制部門審核后,通過服務手冊、媒體宣傳,以及網站、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系統等多途徑向社會公開,並制定了服務清單動態管理標准,根據政策法規調整和群眾需求及時調整清單內容,隨時把政策紅利傳遞給百姓。將群眾對行政審批服務的“盲點”轉變為“亮點”,服務清單在每一個服務大廳觸目皆是,讓群眾的“辦事預期”得到充分滿足。既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又讓群眾監督有了“標尺”,同時根據群眾需求及時調整服務清單,讓群眾不僅是政務服務標准化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和制定者。使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充分保障、相互協調,維護了群眾的利益。

4.重監督,讓權力暗箱操作變公開規范運行。中心把內部監管和外部監督有效結合,制定了服務評價標准,建立了覆蓋三級服務機構的電子監察系統,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服務畫面實時上傳區政務服務中心,各村居便民服務代辦點服務畫面實時上傳鎮街便民服務中心,聘請了社會監督員進行明察暗訪,定期召開座談會集中評議,聘請了第三方專業調查機構,進行問題性調查和群眾滿意度調查,為發現問題、改進服務提供依據。同時,探索“互聯網+監管”的模式,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二級受理審批服務管理平台,將區中心的一級受理平台與各職能部門窗口的二級辦理平台對接,從群眾取號、咨詢、提交材料,到窗口受理、轉辦、辦結、接受評價全過程進行監督。依靠信息技術和平台使用、監督標准的執行,有效消除了監管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從以往事后問題性督查轉變為事前、事中、事后無縫隙、全留痕監察,深化了中心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從傳統的服務機構轉變為規范服務、有效監督的雙責部門,形成政府部門之間的流程監督和權力制衡,降低了行政監督成本,實現了行政效益的最大化。

四、取得效果

1.服務上水平,群眾得實惠成為最大亮點。區政務服務中心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有機結合,有序推進,使便民服務體系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便民服務體系運行以來,區政務服務中心共辦理26.8萬件,辦結率99.8%。20個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共辦理46.7萬件,辦結率95.9%,其中村居全程代辦18.4萬件,佔受理事項的37.9%,實現進駐事項零投訴。居住在密雲任何一個村落的村民均能享受均等化的政務服務,經估算,平均每年節約群眾辦事出行、誤工等成本1000多萬元。政府服務延伸到最基層,就是把惠民政策扎扎實實落在群眾身上,黨員干部每一次上門服務,就是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裡,群眾的獲得感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實現了雙豐收。北庄鎮北庄村村民劉配如情不自禁地賦詩,表達自己的感激興奮之情:“便民服務就是好,不用各屋去尋找,認真辦事速度快,綜合大廳解煩惱,改革帶來新氣象,減少村民來回跑,一步到位全在場,微笑服務有擔保,為民辦事好窗口,和諧社會不可少”。

2.崗位創先進、服務爭優秀成為最新風尚。區政務服務中心各黨支部充分發揮服務群眾的戰斗堡壘作用,形成了立足崗位創先進、服務群眾爭優秀的良好氛圍。工商局窗口提出了“三辦四服務”守則,即“急事加班即辦、特事跟蹤助辦、重大事項領導協辦”和“向導服務、預約服務、挂鉤服務、專人服務”﹔交通局窗口提出了“五心四零服務”守則,即“耐心傾聽、細心詢問、用心解答、精心辦理、熱心服務”和“審批服務零距離、審批時限零拖延、許可事項零差錯、服務對象零投訴”。“一題雙爭”先鋒工程開展以來,累計有55個窗口被評為綠色環境先鋒崗,窗口工作人員101人次被評為高效優質服務標兵,形成了轉作風、比技能、重服務、爭先進的濃厚工作氛圍。先后有4名窗口黨員被評選為區委、區直機關工委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中心2名黨務干部先后被評選為區委、區直機關工委表彰的優秀黨務工作者。2014年7月,中心黨委被評選為區委表彰的“優秀基層黨組織”。

3.人人講團結、干群心連心成為最明顯體現。區政務服務中心黨組織的凝聚力得到增強。組織的各類活動中,窗口工作人員積極踴躍參加。在“共產黨員獻愛心捐款”活動中, 75名黨員和4名入黨積極分子共捐款6420元,黨員參與率100%,貫徹黨組織的要求更堅決。在各類活動中,黨員干部在中心黨委的統一組織下,嚴肅認真、主動參與,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在市、區(縣)進行的“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選人用人公信度調查”中,中心測評分排名全區(縣)各單位第一﹔干群溝通更通暢。“團結出生產力、團結出戰斗力”成為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共識,中心與各窗口之間、窗口與窗口之間、領導與干部、黨員與群眾,形成了感情更交融、聯系更緊密、工作更舒心的良好狀態。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王金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