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解放軍第七十一集團軍某旅紅三連:黨旗引領戰旗紅

2017年07月15日09:54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黨旗引領戰旗紅

解放軍第71集團軍某旅紅三連,是一支誕生於黃麻起義的紅軍連隊。黨的十八大以來,三連黨支部高擎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理論信仰之光鍛造了一個鐵心向黨、戰無不勝的特戰尖刀。

紅色傳統永不忘

在三連連史館,記者注意到牆上挂著的油畫,講述了這樣兩個故事:1935年,紅軍長征過草地途中,三連副連長李玉勝主動將失散的28名傷病員收攏起來,成立臨時黨支部,大家有了“主心骨”,歷經艱險,走出了草地。從此,“鐵心跟黨走、一步不掉隊”精神成為三連的連魂。1940年春,三連護送朱德總司令赴洛陽談判,連隊官兵經受國民黨金錢美色、威逼恐嚇等重重考驗,千裡護送不變質,出色完成任務。

面對改革大考,三連官兵一心向黨的初心始終未變。今年5月,連隊一些官兵面臨分流、轉崗和退役等考驗,黨支部在連隊叫響兩句話:“走留聽黨的,行動看我的”“職務上不去,工作要上去”。大家主動與前輩風范對照,聽令而行,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來自四川阿壩的藏族戰士澤朗多基,入伍時連漢語也說不好,學習理論非常吃力。時任指導員胡秀良給他買來漢語大詞典,帶他讀書寫字,一句一句地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領悟真理的魅力。后來,澤朗多基不僅當上了連隊理論骨干,還成為訓練標兵,榮立了二等功。澤朗多基被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探親時親戚朋友說:“菩薩保佑,你在部隊有出息。”澤朗多基真誠地說:“我的成長進步是黨和部隊培養的,藏家兒女隻有跟黨走,才會有好的前程。”

貼近實戰練精兵

連隊黨支部反復學習習主席關於培育戰斗精神的指示要求,注重在困境、險境、絕境中摔打官兵,培植戰勝一切困難的虎氣、藐視一切對手的霸氣、壓倒一切敵人的殺氣。

訓練場上,官兵穿火障、過雷場、越泥潭,處處真刀真槍﹔上天下海、進荒島、闖密林,時時與戰場接軌。每月1次20公裡戰斗體能訓練,人人負重25公斤以上﹔滑降突入,在單兵完成動作基礎上,要求6人多方向同時突入零誤差﹔多目標搜索射擊,8個不同類型的目標靶,命中要害部位才算合格……黨支部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不斷摔打磨練官兵,人人練就了“一槍斃命、一劍封喉、一招制敵”的絕殺本領。

連長李玉波參加委內瑞拉特種作戰集訓,憑著強烈的榮譽意識和過硬的血性膽氣,出色完成崖壁跳水、敵火下運動等上百個險難課目,成為第29個把名字刻到獵人學校榮譽牆上的中國軍人。

班長宋勇帥入伍11年,11次參加各級特種兵“獵人”集訓。一次次挑戰極限,在各路高手中脫穎而出,熟練掌握20多項特戰技能,精通10多種武器操作,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去年9月,三連戰士段康參加中斯“鸕鹚打擊”多邊聯合軍事演習。6天6夜要完成滲透、潛伏、偵察、破襲等任務,期間還要穿越100多公裡熱帶叢林“死亡地帶”,全程補給隻允許攜帶一塊半干糧和2升水。

一路上,幾個國家的參演隊員有的被野象踢傷了肋骨,有的被毒蛇咬傷,有的在叢林中迷了路,不得不退出演練。段康和隊友憑著堅定信念,戰勝猛獸攻擊、缺水少食等惡劣作戰環境,成為唯一一支完成全程演練任務的外國代表隊。斯方總導演、陸軍司令官菩提卡中將在總結時評價:“中國特種兵,有膽有識!”

近年來,連隊先后出色完成各類對抗演習等重大任務6次,次次打頭陣、當先鋒。在集團軍以上組織的各類比武考核中,先后奪得17項總分第一、39個單項第一。

轉型重塑再出發

在該旅自建的城鎮作戰綜合訓練場,三連執行的一場特戰破襲行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無人機快速偵察,數個狙擊點位悄無聲息鎖定目標,3支破襲分隊通過機降秘密潛入“敵”指揮中心。

一支骨子裡打著步兵烙印的連隊,如何實現向特戰尖兵的轉型?連隊黨支部帶頭學習領悟習主席“體系支撐、精兵作戰”等重要思想,組織官兵開展思想辨析,引導大家握好轉型建設的“方向盤”。從連長指導員到普通列兵,大家從零起步、從頭學起,人人學特戰、研特戰、練特戰,特戰思維在官兵頭腦裡逐漸生根發芽。

“轉型重塑離不開創新,這也是三連的優良傳統。”指導員繆中告訴記者,1957年,連隊深入開展“創造運動”,大講軍事民主,訓練中形成了“實際、豐富、活躍”的生動局面,今天仍然要依靠這個“法寶”,攻克轉型征程上的“婁山關”“臘子口”。

連隊黨支部注重從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汲取創新的智慧和勇氣,廣泛開展了“小創造、小革新、小制作”和“發明小專家、設計小能手”評選活動,先后革新了移動目標靶、電台偽裝衣等10余種訓練器材,其中有3項獲集團軍以上評比一、二等獎﹔創新“干擾射擊訓練法”“模塊化編組作戰”等訓法戰法,有效提升了訓練效率。(記者 姜天驕)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