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貴州安順平壩區塘約村黨總支改進評議監督方式

兩學一做·榜樣:干得好不好群眾是主考

記者  汪志球

2017年07月14日08: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僅僅兩年,一個曾被洪水沖毀的貧困村,竟鳳凰涅槃:2016年,村人均純收入從以前的不足4000元升至10030元,村集體經濟從零增到202萬元,95%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化災難為轉機,是什麼促成了巨變?

“一個村就像一棟樓,要有幾根柱子撐著。沒有這幾根頂梁柱,房子就要倒塌。工作生活中,黨員干部就是那幾根柱子。”貴州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說,知行合一貴在行。黨員干部要領頭、帶頭、干在前頭,自力更生干事,艱苦奮斗發展,群眾就會信任你、跟著你、擁護你。

村民評議,讓干部的危機感變為發展的轉機

2014年6月3日,一場特大暴雨,把塘約村夷為一片廢墟。這對原本就非常貧困的塘約,無疑是雪上加霜。八成勞力外出,三成土地撂荒。擺在塘約人面前的路有兩條:是等靠要得過且過,還是自力更生重建塘約村?

塘約村為此開展了一個月的大討論,村干部挨家挨戶征求意見,把問題集中在三個方面:最關心的事、最擔心的事、最惡心的事。分析村民600多條意見,關於黨員干部的問題居多,如:和群眾爭養老金等福利、隻顧自家發展不為他人考慮、沒有好的發展思路……

怎麼破解?獲得民心。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針對黨組織渙散問題,左文學進行認真思考:沒有監督,權力就會任性。黨員干部合不合格、干得好不好,群眾是杆秤,請群眾來評議、來監督,一定要用好“群眾關”。

就這樣,塘約村黨總支實行“黨員積分制”,請村民參與管理黨員。塘約村在每個村民小組設黨小組,每15戶村民選一名代表,和小組長組成組委會對黨員打分。每個黨員一本《黨員積分冊》,由組委會管理,先由村民打分,注明和分數對應的事由,每月28日交組委會,由組委會月底前評議,年底村裡匯總核算。如連續3年不合格,要受到村黨總支相應的處罰。

對於村干部,年底100分考核中,除村民小組長打分佔10%、班子成員相互測評佔20%、全體村民打分佔20%外,工作完成情況佔50%。每周星期五下午6點,村兩委班子對照本周工作分配登記表,互相劃“勾”劃“叉”,連續3周不合格就得走人。每周考核結果年底按50%計入總分,作為干部獎罰依據。

“大家都會認真對待考核,因為不合格,不光會被扣工資,更覺得丟人。”說起這個打分制度,有著30多年黨齡的楊天勝頻頻點贊,數據化的考核制度,讓黨員干部的工作變得更加具體可視,更激發了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熱情。

黨員每月一考核、村干部每周一評,給黨員干部帶來危機感。但也正是這種危機帶來發展轉機,黨員干部從與民爭利變成共謀發展。很快,水果、蔬菜、蓮藕、羊肚菌等產業風生水起。2016年底,全村僅剩的29戶9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95%的外出民工返鄉就業。

訂“紅九條”,讓黨風純正帶動民風清朗

“不上瓶瓶酒,不上包包煙。”現在,村裡辦酒席有規矩,村民彭珍祥說:不准上瓶子酒,都是散酒,大家就不會去比誰家的好、誰家的差﹔不上包包煙,都是散煙,同樣難比較。“這樣做,就是要剎住泛濫的‘辦酒風’。”

“辦酒風”在塘約村有多夸張?有這樣一句順口溜為証:“春節前后酒席多,一天要吃五六個。出門苦掙幾萬元,10天酒席吃一半。”彭珍祥說,那時候,不僅有訂婚酒、結婚酒、搬家酒、祝壽酒、滿月酒、剃毛頭酒、生日酒,甚至賭博輸了還要辦個落難酒。“這些酒席,將大伙的荷包吃空了、時間也吃沒了。”

“人均年收入不超過4000元,一年村裡辦300次酒席,至少吃掉3000萬元。”彭珍祥的感受在村監督委員會主任楊天勝那裡得到証實,以前,紅喜一般要吃三五天,白喜多則9天,村民不是在吃酒,就是在吃酒的路上,送禮的“扎不住”,辦酒席的“傷不起”。

辦酒席的民風不治,發展的成果難保。2015年,塘約以整治濫辦酒席風氣為契機,廣泛征集群眾意見,最終以“村規民約”的形式制定“紅九條”,要求黨員干部帶頭執行。左文學說,勤儉節約是黨的優良傳統,黨員干部要帶頭反對奢靡之風、拒絕鋪張浪費。

“紅九條”規定:村裡隻能辦“婚喪嫁娶”酒,禮金最高100元。紅喜“餐標”為8菜1湯,每桌成本不超100元,請客不超30桌﹔白喜吃“一鍋香”(即5個菜放到一個鍋吃),不上瓶子酒,不發整包煙,請客不超40桌。專門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組建30余人的服務隊伍,免費為村民提供酒席操辦“一條龍”服務,服務隊開支由村集體資金統一列支,減輕村民負擔。

左文學說,誰違反、處理誰,黨員干部、群眾一視同仁。違反者將被拉進“黑名單”,進入“黑名單”的,3個月內無法辦理任何手續、無法享受任何惠民政策,3個月考察期合格后,才能恢復其權益。這樣做的效果明顯,全村的酒席總量減少70%。“現在大家辦酒席,不比酒、不比菜,比的是節儉。”

黨風正,民風清。彭珍祥說:“現在,村裡路修好了、房子漂亮了、產業起來了、收入增加了,每天在村裡干活,感覺空氣都是甜的。”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14日 06 版)

(責編:姜萍萍、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