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青海首個村干部大專班迎來畢業季

走轉改·一線調查:69名村官 學了啥?有啥用?

2017年06月26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下,年過不惑的社區干部李積茹,一家出了兩個大學生:她兒,還有她﹔一個剛剛考上大學,一個順利拿到畢業証書。

原來,2015年春,西寧市湟中縣縣委組織部與青海省廣播電視大學合作,包括李積茹在內的全縣77名農村社區干部考上干部學歷提升大專班,接受了為期兩年半的農村行政管理專業大專教育,這在青海省屬於首創。

村干部為何跑到“象牙塔”深造?學了啥?有啥用?臨近畢業季,我們走近這批特殊大學生,傾聽來自一線的碰撞與感悟。

李家山鎮·納家村

17分的“挂科生”

一番山路輾轉,6月下旬,記者來到距離湟中縣城50公裡的李家山鎮。納家村村委會裡,44歲的村支書納進良正坐在電腦前“鼓搗”。屋外,2300畝高原洋芋田,綠苗間剛剛開出紅白兩色的小花、長勢喜人,“這叫洋芋開花賽牡丹!”

曾經偏遠閉塞的窮山村也開始“觸網”,“我給村兩委會拉上了第一條寬帶,11月洋芋豐收后就要在電商平台上銷售”,老納對記者坦言,“這都是被大專班‘刺激’的!”

2015年春,大專班甫招生,“組織部讓我把報名信息用電子郵件發過去”,當時的老納一頭霧水,“啥是電子郵件?”

更大的刺激在后頭:計算機課,第一次考試,17分﹔補考,34分。老納感覺到:“像我這樣的村干部,該成淘汰品了。”

“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過渡帶,縣境三面環山,發展相對滯后,大多數農村社區兩委干部文化基礎薄弱,業務素質亟待提高”,湟中縣委組織部部長馮元智給記者拿出一份全縣380個行政村2014年換屆時選任的兩委干部情況統計表,數據顯示:2900多名村兩委干部,平均年齡接近50歲,大專及以上學歷者還不到3%。

“縣上組織村干部去無錫農村考察學習,大家都深受觸動”,湟中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奎告訴記者,當地個別山村,自然條件甚至還比不上我們,但卻靠發展盆景栽培讓群眾增收致富,“湟中村干部們都感慨,人家是主動找食吃,我們是坐等喂飯吃。”

鑒於此,為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和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打造一批善學習、眼界寬、能致富的農村創新型帶頭人,湟中縣委組織部與青海省廣播電視大學合作,由湟中縣廣播電視大學承辦開設了湟中縣農村社區干部學歷提升大專班……

縣城·電大

大專班不是“保過班

步入縣電大辦公室,瞅著正在裝訂的《淺析農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的主要問題》論文,身為金塔社區社區委員的李積茹對記者長出一口氣,“前后修改了7遍!”

地校合作,程序嚴謹:湟中村干部大專班面向全縣農村社區兩委干部招生,“報名人員需具備高中、中專學歷,特別優秀或做出突出貢獻者學歷可放寬到初中”,張奎告訴記者。“首期共招生77名,包括村支書、村主任、會計、社區干部等”。

湟中縣廣播電視大學辦公室主任祁卓瑪介紹,大專班學制兩年半,專業為農村行政管理,“開設的課程很實用,包括農村政策法規、土地利用規劃、稅收基礎等共計19門必修課44個學分,採取集中授課、個人自學與網上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並由學校統一安排考試。”

“起初接受起來很難”,43歲的李積茹向記者坦言:第一個學期她的學分成績排名中下游,“后來發現課程內容很實用,跟日常工作結合得很緊密,就打起精神學,不懂的還要向讀高中的兒子請教”,結果第二學期她就“殺”到了全班第八名,第三個學期以后穩居全班前三,“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考得最好,99分!”

兩次挂科的納進良,甚至專門跑到嫁到外縣、當教師的妹妹家裡,手把手“惡補”計算機信息技術,“咱不能當時代的淘汰品!”第三次考試,終於順利“拿下”!如今將本村農產品上網銷售,曾經的“挂科生”已變身電商達人。

“來自基層的學員們都格外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課堂上不停地問問題,把老師們都快‘煩死了’!”湟中縣廣播電視大學教師、首批77名學員的班主任田廣宏向記者笑言,“把老師‘煩死’好,將來才能帶著群眾謀發展!”

嚴學更嚴出:今年6月底,大專班迎來畢業季,77名學員中,69人順利領到畢業証,還有8人因為挂科等各種原因沒能完成學業,隻能保留學籍延期畢業,佔比超過10%。

魯沙爾鎮·和平社區

“比文憑更金貴的是眼界”

婦女如何維權、矛盾如何化解?三言兩語,謝永雯將社區陳某某夫婦說得心服口服、扭頭回了家,“大專班上學了政策法規,要不然居民有事找上門就得抓瞎。”

作為魯沙爾鎮和平社區副主任,談起剛剛獲得的大專文憑,謝永雯動情落淚:“我曾經是下崗工人,到社區工作至今已有14年”,她抬起頭,快人快語,“如今,我們這些基層干部也成大學生了,感覺自己思維比以前更活躍,說起話來也更硬氣。比文憑更金貴的是眼界!”

“基層行政管理手段不夠科學規范,政務公開不夠,甚至流於形式……”對李積茹來說,前后七易其稿的畢業論文不僅是“畢業禮”,更是對日常工作的系統觀照和反思,“在‘象牙塔’反而想到很多以前沒發現的問題,改進工作更有了明確抓手。”

作為家族祖祖輩輩冒出的第一個大學生,土門關鄉后溝村支書祁永彥在大專班的農村環境保護課程中也頗受啟發,迅速動員村民整治村容村貌、植花種草、村道綠化,成為遠近聞名的示范樣板,不僅為本村贏得了全縣現場觀摩會的機會,更在觀摩會上當場獲批涉及資金200多萬元的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

發展有思路,群眾得實惠:“我們還示范種植當歸黃芪等中藥材,如今村民人均收入9200元,比3年前幾乎翻了一番!”祁永彥自信滿滿。(記者 姜 峰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26日 06 版)

(責編:黃瑾、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