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委宣傳部 董銘綱
2017年06月22日09: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初秋的陝北黃土高原,一株株沙棘如士兵列方陣一般,散落在溝壑縱橫的山梁山峁上。沿著崎嶇的山路,我們駐村扶貧工作隊一行3人已步行了2公裡,不遠處就是要去的貧困戶,我們不覺的加快了腳步。
“等一下,這個山峁上有好幾株沙棘,我去採點沙棘果給大家解解渴。”同事小劉說到。
“好,多採一點啊。”我開玩笑似地說到,站在山峁上,望著綿延起伏的群山,再看看手中的“脫貧攻堅作戰圖”,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2007年9月,正是漫山沙棘果即將成熟的季節,滿懷著對聖地延安的向往,我從家鄉雲南出發,乘火車北上,來到延安大學求學。我家本就在一個小山村,生活比較貧苦,為盡量減少家裡的負擔,來到學校后,我便積極爭取學校提供的各個勤工儉學崗位,忙裡偷閑,利用節假日到校外兼職,貼補生活費用。同時,我不忘求學的初心,如魚兒一般遨游在浩渺無邊的知識海洋裡,以期不斷地提高完善自己。
在偶然的一次校外兼職中,我與一個同到校外兼職的陝北姑娘相識,同樣的家庭境遇,類似的成長軌跡,出生農村而又想改變農村貧困面貌的共同理想,使我們的心漸漸地走到了一起,並且確立了相同的職業方向:扎根基層,奉獻青春。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畢業在即。我倆毅然報名參加了陝西省大學生村官的招錄考試。經過幾次碰壁與失敗,我終於在2011年9月考取陝西省榆林市的大學生村官,2013年又考取省委組織部“選調生”,被分配到延安市吳起縣擔任鎮長助理。女朋友也在這一年考取了吳起縣的大學生村官。幾年的相撫相伴、患難與共,我和女朋友的愛情也實現了“量到質的飛躍”。2013年年底,我倆舉辦了婚禮,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繼續在這片熱土上唱響青春之聲。
在這溝壑縱橫、自然條件惡劣的陝北山溝溝裡,我一干就是七年。在這七年裡,我也曾彷徨過,迷茫過,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的人生。難道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了從一個小山村走向另一個小山村?在這貧瘠的土地上度過終生?
然而,從2007年至今,在陝北已近10年,我對這裡的一山一水已產生了一種說不出的感情,如果真要離去,還確實舍不得。這幾年裡,同事們並沒有把我當作外鄉人看待,在生活中、工作中都給予了熱情的幫助﹔老鄉們對我更是信任有加,家庭糾紛、脫貧致富,事事都來請教於我。漸漸地我的整個身心融入到了這裡。如今,全縣已打響脫貧攻堅戰,老鄉們看到致富希望,滿臉都是笑容,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曾經發誓要一輩子扎根基層的一名黨員干部,能輕易打退堂鼓嗎?
很快,小劉就採來一大把果實飽滿、散發著金黃色澤的沙棘果送到我們手中。
我迫不及待地將一顆沙棘果送到了嘴裡,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頓時在嘴中漫延開來。沙棘果我以前也常見,要說吃,今天還是第一次。
我問小劉:“吳起的山山卯卯上為什麼有這麼多沙棘?”
小劉若有所思的說道:“這還得從吳起退耕還林說起。多年前,這裡水土流失相當嚴重,禿山惡水,一片荒涼。1998年,吳起縣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沙棘作為保持水土的優良樹種,得到廣泛種植。它屬特耐旱植物,為汲取更多的水分,根總是在土壤裡扎得很深很深,在自己成長之時,它還不忘幫助周圍的兄弟植物,為它們的生長提供養分。初秋季節,沙棘結出的鮮果不僅可以吃,葉子還可以制成茶葉,成為咱們這特有的飲品和保健品”。
小劉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是啊,沙棘雖平凡卻並不平庸﹔雖長不成參天大樹,卻足以扎根千裡﹔雖不需人們撫育,卻默默地奉獻自己。我們這些扎根基層的駐村干部,以及在基層的老百姓,不正是生長在這黃土高原上的一株株沙棘嗎?
“我願做陝北的一株沙棘。”我發自內心地告訴自己。
“發什麼愣呢,快到貧困戶家裡了,走啊!”
小劉拍了下我的肩膀微笑著說道。我回過神來,又將一顆沙棘果送到了嘴裡,步伐堅定地朝貧困戶家中走去……
相關專題 |
· “迎接十九大 做合格黨員”征文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