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迎接十九大 做合格黨員”征文

做一面旗幟紅鄉村

山東省平邑縣白彥鎮東嶺村第一書記  魏益君  

2017年06月19日09: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鄉親們稱謂我“魏書記”,感覺是那麼親切和動聽。

我是去年到白彥鎮東嶺村任職第一書記的,或許近些年來接二連三的任職包扶、聯系群眾,鄉親們見慣了,我的到來,很多人不以為然。直到有一天我告訴鄉親們要硬化通往樊陽崮的生產路,人們的眼光突然變亮了,看我的眼神也柔和起來。

東嶺村由三個自然村組成,北依樊陽崮,一條蜿蜒的土路是鄉親們進出生產的主要通道,晴天揚黃土,雨天見黃泥,春耕秋收,群眾大多靠肩挑手提,極為不便。

當聽說我們要修路的消息,鄉親們就三三兩兩地到村委一探虛實,聽到我肯定的答復后,就喜笑顏開,完全沒有了剛入村時對我的愛答不理,也開始隨著村兩委的同志稱呼我書記。

“七一”前夕,一條通向山裡的,三公裡的水泥路宣告完成,不但群眾可以把農用車開到田間地頭,小轎車也能開到樊陽崮下。

一個晨光絢麗的早晨,我踩著露珠走向那條路。路兩邊,早起的村民在侍弄庄稼,看我走過,跑過來,樂呵呵地聊上幾句。離我遠的,就熱情喊一聲“魏書記”。我知道,這一聲稱謂,是一種接納和期待,而我,也已經融入了這個鄉村。

真正與群眾打成一片是在飛花噴綠的五月。

村子裡幾乎家家房前屋后都栽植著櫻桃樹,每年春夏之交,滿樹的櫻桃紅透,將小村映襯得充滿詩意。

我吃住在村后,沒事的時候,就到緊挨村委大院的張大娘家聊天。張大娘家大門口的那棵櫻桃樹是全村最老的樹,樹冠碩大,幾乎遮住大半個院子。傍晚,我和鄉親們都喜歡到那棵樹下聊天。

“五一”過后,幾場春雨一淋,熱熱的南風一吹,滿樹的櫻桃便開始泛白,然后再由淡淡的粉變成艷艷的紅,最后出落成一樹紅彤彤的喜慶。

那天早上,張大娘一早來到我居住的地方,笑嘻嘻地遞上一個葫蘆瓢說:“給,我摘了一些熟透的櫻桃,嘗嘗鮮。”

我推辭不過,接了。我問大娘,這麼多櫻桃,都咋賣啊?

大娘說,拿到集市上賣啊,十多塊元錢一斤呢。

我聽后很吃驚,我知道當下城裡市面上的櫻桃價格都高得嚇人,每公斤賣到六七十元呢。

這天周末,按照慣例,我要回縣城休息一天,早晨起床開門,就見窗台上放的一兜兒鮮紅的櫻桃,鮮艷的櫻桃與初升的朝陽相映成耀眼的紅色。

我趕緊跑到張大娘家詢問,張大娘說,知道你今兒回城,帶回去給家裡人嘗嘗。

我說,這櫻桃我帶走了,可您告訴鄉親們呢,先別急著下摘櫻桃去賣,等我回來。

再回到村裡時,我領來了一位果品營銷大戶,他對我帶去的櫻桃的品位口感都很滿意,商議以每公斤五十元的價格收購。

那天,整個村委大院熱鬧紅火起來,鄉親們喜笑顏開,來回穿梭,將紅紅的櫻桃堆滿了院子。

坐在張大娘家那棵櫻桃樹下休息時,鄉親們圍著我,你一言,我一語,親密得像一家人。

東嶺村的三個自然村,小高村地勢最高,與我辦公的村子相距一公裡,村頭的那棵大柳樹,不知站在那裡多少年了,老枝新綠,樹冠濃密,罩著小村的寧靜。

因為那棵柳樹就在村委大院的前面,無論是路過的鄉親,還是村裡的干部都喜歡到那棵柳樹下坐一會,聊一會,久而久之,那棵柳樹就成了村子裡的一個風景,總有人在那裡談笑風生。

每次去小高村,看到有村民坐在那棵柳樹下拉呱聊天兒,我就湊上去,與鄉親們說說話,聊聊天。

村裡的邱大爺幾乎是天天來到樹下的,他以前當過小學老師,算是村裡的文化人。不過邱大爺的確喜歡讀書看報,也愛操持一些村裡的事兒。第一次和他在樹下聊天,他聽說我是來村任職的“第一書記”后,居然不緊不慢地給我說出了連我都驚訝的一些名詞。什麼“五抓五促”、“五通十有”等幫扶要點,比我了解的還多呢。我問大爺咋知道這麼多,邱大爺說他喜歡讀報看電視,要不咋給鄉親們當明白人呢。

我很佩服大爺,便請他幫我出出主意。邱大爺就不疾不徐地說:“最近的電視報紙我都看了,中央對農村的政策也有了大的傾斜,提出了精准脫貧,你看,咱這山多草多,養殖業就是發展不起來,你該動動腦子,這是條路子啊。”

大爺的話讓我深受啟發,后來我又在柳樹下和很多鄉親作了交流,他們都想搞養殖業,但苦於沒有啟動資金。不久我通過農商銀行的信貸扶貧項目,讓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率先發展了一批。再見到邱大爺時,他第一次向我伸出了大拇指:“看著文文縐縐的,還真能辦事!”

從那,那棵古柳樹下成了我頻繁光顧的去處,我喜歡那棵柳樹,敬重那一方鄉親的友善與親和。

我知道,作為第一書記,我的每一點付出,每一份勞動,都會拉近與鄉親們的距離,贏得他們的信任。其實群眾最容易滿足,哪怕你付出一丁點,他們也會記在心裡,心存感念。

日子走著,季節走著,我的整個身心已經融入到這個柔美的鄉村,為她流汗,為她愉悅,為她感動。

第一書記是什麼,我想,它不僅僅是一個稱謂,它其實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代表著黨的形象,溫暖著千家萬戶,引領著鄉親們走向幸福,走向和諧。

我願做一面旗幟,鮮紅在多情的鄉村!

(責編:秦華、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