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傳承紅色傳統 踐行“兩學一做”——記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河北安平縣台城黨支部

2017年05月24日16:45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傳承紅色傳統 踐行“兩學一做”——記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河北安平縣台城黨支部

台城村作為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所在地和河北省第一個中共縣委誕生地,形成了“兩個第一”的紅色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台城村黨員干部繼續傳承紅色基因,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歷史答卷。

傳承紅色基因 全心全意為人民

弓仲韜走了,台城的后人跟上來了。楊建輝有37年黨齡,曾當過村干部,后來到縣城一家較大飯店負責採購。2016年10月,鄉裡開始動員他擔任台城村黨總支書記,把“兩個第一”的旗幟扛起來。

“在飯店負責採購時,有專車有司機,每天生活很快樂,當組織找我時,確實有過猶豫。”楊建輝說,“但既然大家信任我,又怎能隨便推脫呢?”

“我們家三代都是黨員,為村子做點服務是應該的,你要好好珍惜機會,別讓人生留下什麼遺憾。”楊建輝的母親張桂景1945年入黨,她的一席話更堅定了楊建輝回來任職的決心。

上任后,楊建輝自費將故障路燈泡全部更新,並將有隱患的井蓋進行更換。“買水泥的井蓋太貴了,且易被往返的車輛壓壞,我們根據經驗,購買安平縣生產的腳踏網,回來后再進行加工,價格便宜一半多且無一損壞。”楊建輝說。

目前台城村共有黨員84名,最近又有10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30歲以下的人佔一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積極響應村裡工作。下一步,台城村打算恢復弓仲韜故居,對村內紅色文化基地進行重新整合,用紅色精神激勵后人。

強化服務理念 筑牢堅強堡壘

以前台城村是有名的窮村,家家戶戶靠從地裡刨食度日,村裡的土路坑坑窪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住的房子,大部分是外牆磚頭內牆土坯,適齡小伙子很難娶上媳婦。

台城村93歲的老黨員白秀君說,當時的黨員干部將這一切看在眼中,急在心裡。“黨員要起模范帶頭作用,幫助大家過上好日子。”

2008年,台城村黨總支瞄准安平縣特色的絲網產業,專門成立絲網協會黨支部,村內的黨員干部、絲網大戶開始到每家每戶做工作,用自身例子講解絲網給他們帶來的改變,並承諾將在啟動成本、技術和銷售等方面對村民進行幫助。

絲網協會黨支部書記弓廣茂有著30多年的絲網從業經驗。他告訴記者,村民購置機器后,隻需一個電話,他都上門指導,現在村內630多戶中近300戶成了絲網專業戶,其中一半是黨支部手把手教起來的。

台城村人均收入從2000年的不到2000元發展到了2016年的13000多元,老百姓記在了心裡。該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劉鐵侃稱,去年“7·19”洪災時,村內可能會受影響,於是通過村喇叭廣播,號召大家捐獻編織袋裝沙,幾乎所有人都把家裡的糧食袋拿了出來,很大一部分捐獻者還是生活在地勢較高的地方。

踐行“兩學一做” 交出歷史答卷

1964年入黨的弓鐵鎖已經義務為村內打掃衛生30年,以前村內每次“大集”之后都會遍地狼藉,弓鐵鎖便一點點收拾,后來陸續有6個人加入了他的隊伍,商販們亂扔的現象也越來越少,村裡環境有了明顯改變。

“弓鐵鎖不僅是‘衛生員’,還是‘電專家’,村內誰家電飯鍋、洗衣機、收音機等電器產品出了問題,都會找他去免費修理。”劉鐵侃說。

村內的入黨積極分子弓英舉右臂天生殘疾,一直義務充當村內郵遞員,從以前的送信到現在的送快遞,隻要不是極端天氣都會給村民送去,最近他又開始研究村民有事時需填寫的表格,誰有不懂的地方都可提供指導。

以前,台城村黨支部帶領群眾,不怕犧牲,造就輝煌歷史。今天,台城的黨員干部繼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在傳承“兩個第一”的精神中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新華社石家庄5月24日電 記者 趙鴻宇)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