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河尾現象”背后的“三會一課”

中共保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基層黨建辦常務副主任 楊春林

2017年05月09日08:3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雲南省昌寧縣漭水鎮河尾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村社區,轄23個村民小組,共有916戶農戶、3650人,主要以茶葉、核桃、蠶桑等農作物為主導產業,社區黨總支下設3個自然村黨支部、12個黨小組,有黨員133名。曾經有一度時期,河尾社區黨總支“三會一課”不正常,黨內政治生活失范,造成社區干部鬧不團結,社區黨員作用不發揮,群眾會開不起來,矛盾糾紛頻繁,鎮上安排的任務落實不了,發展多年無起色,是典型的“一盤散沙”。2014年,河尾社區黨總支被漭水鎮黨委評定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為改變河尾社區的后進狀況,鎮黨委選派曾經擔任過副鎮長但已經退居二線的魯榮華同志到社區擔任社區黨總支書記。魯榮華是一名老黨員老干部,他當然懂得“三會一課”對一個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性。他說:“針對過去社區黨總支、自然村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難,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不按期繳納黨費,黨員形象不如群眾,一到開會村干部就頭疼的這種現狀,我們從‘三會一課’制度抓起,先把共產黨員的心凝聚起來”。通過持續用力抓實“三會一課”,河尾社區黨總支破繭成蝶,實現“后進”向“先進”的華麗轉身,農村集體經濟從“空殼村”發展到每年19.5萬元,支部黨員大會從零星拖拉到參會率高達90%以上,群眾會從開不起到一家不落,黨員從不發揮作用到事事帶頭……。河尾社區所發生的這種蛻變被稱作“河尾現象”,那麼,“河尾現象”背后的隱形翅膀究竟是什麼?筆者通過深入調研分析,以為“三會一課”就是最根本的動因,因為河尾社區黨總支是這樣做的:

一、堅持“三會一課”讓黨員聚合。魯榮華到社區后,河尾社區黨總支部在一個月之內全部召開完自然村黨支部黨員大會、12個黨小組會議,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副書記分片上完黨課。與此同時,社區黨總支把村組干部、黨員代表組織起來到外地學習,並且圍繞如何當好村組干部、如何發揮黨員作用、如何改變河尾落后面貌深入開展討論。兩年多來,社區黨總支堅持每個季度、自然村黨支部堅持每個月召開黨員大會,在全村黨員中展開變思想、抓機遇、謀發展大討論,並定期開展“黨員奉獻日”活動,圍繞環境整治、道路綠化、村民所需等,組織農村黨員清理河道、管護道路、植樹造林,他們把社區主干道分片包干到各自然村黨支部及黨小組,分片組織黨員義務清理垃圾15噸,種植綠化樹15000株和茶園覆蔭樹4000株,在社會公益事業中讓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可以說,社區黨總支既堅持務虛學習討論,又注重務實帶頭干事,使“三會一課”虛實結合,讓基層黨建“聚力”與黨員作用“釋放”交相輝映。魯榮華說:“如今,黨支部活動大為改觀,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參加率都在90%以上,黨員近兩年來在全村各項產業發展中,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了十分明顯的作用”。

二、細化“三會一課”讓群眾聚心。河尾社區黨總支充分利用晚上和農閑時間,堅持把黨員大會細化延伸到戶長會,一個月之內開完23個村民小組戶長會,及時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深入開展感恩教育,進行算帳對比,一道憶苦思甜,與群眾談變化、議黨恩,激發村民對黨的感恩之心﹔給群眾講形勢、擺思路,爭取村民對社區的理解支持。通過把黨員大會延伸進組到戶,教育引導了群眾,凝聚收攏了人心,村上的工作贏得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去年底,朱家田村民小組在建設活動場所中,村黨總支到黨小組長楊正春家開戶長會,讓魯榮華沒有想到的是,村民小組長董正偉說:“這個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建了是大家用,我們都應該出一份力,我先帶頭捐款五千”,黨小組長也表示捐款五千,最后37戶村民一家不落,共捐款5萬多元,連老五保戶於春華都堅持捐出300元。魯榮華說:“我們的工作直接與群眾打交道,群眾是一面鏡子,隨時隨地都在觀察注視著我們,隻要你心懷正直,誠心對待工作,真心對待群眾,就沒有辦不了的事”。

三、升級“三會一課”讓支部聚力。為調動社區“兩委”班子一班人、黨員群眾一群人的積極性,河尾社區黨總支探索出“片區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模式,他們以自然村為單位,將全村劃分成3個片區黨支部,把駐村干部、片區黨支部書記、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組成服務團,結合不同片區的實際開展“三會一課”,推動片區工作。同時,每年從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2—3萬元進行考核獎勵,激勵片區黨支部“比學趕超”。這樣,就充分發揮了片區黨支部的作用,激活了“神經末稍”,形成了“抱團效應”,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換來了群眾滿意度。可以說,河尾社區用不同的形式開展“三會一課”,開出了產業樣板田,支部委員和黨員同志帶頭搞黑木耳、巴西菇試種,帶動群眾增收﹔開出了志願服務隊,村黨總支把村組干部和黨員組建成茶葉低改隊,免費幫茶農改造茶園1000多畝﹔開出了路邊覆蔭樹,他們利用“黨員固定活動日”,組織黨員在公路兩側種植紅豆杉,免費交由群眾管護受益。

四、做實“三會一課”讓發展聚焦。河尾社區黨總支和下設黨支部堅持以開展“三會一課”為主要形式,召開支部會議、黨員大會分析社情民意,深入黨小組召開戶長會聽取群眾意見。可以說,他們既注重從思想層面解決黨員群眾的認識問題,凝聚發展共識,激活黨員群眾這個主體,始終“像吸鐵石一樣把群眾緊緊凝聚在一起”,團結帶領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又注重在“三會一課”中訪民情聽民意,及時收集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迅速聚力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河尾的發展問題,充分彰顯基層黨組織的服務發展功能。翻開魯榮華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他收集到的意見建議,他把這些意見建議歸納成72件。他說:“這72件是我們召開支委會、黨員會、戶長會時,群眾給社區黨總支提出的意見,也是對我們的期望,我們黨員、干部又集中召開10多次會議,進行一一剖析,幫助群眾一一解決”。兩年來,根據群眾提出的意見,河尾社區黨總支多方籌措資金888.5萬元硬化了18.5公裡村庄道路,完成了219戶農戶房屋亮化,新建了功能齊全衛生室,解決了19個村民小組的人畜飲水問題,建成了三個片區黨支部的活動場所,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河尾老寨子古樹茶專業合作社、河尾社區供管水專業合作社,每年為村級集體創收19.5萬元。也是通過聽取群眾意見,河尾社區黨總支聚力於做實傳統產業、提升現有產業、發展新興產業,除提升改造古樹茶產業、核桃產業等外,社區黨總支部發動駐村干部和社區黨員帶頭,引導土地有序流轉,推行“公司+專業合作社+群眾+基地”或“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合作機制,探索發展黑木耳、巴西菇2項新產業,同時,意向總投資1.2億元的上海原圃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阿背寨旅游項目建設全面啟動。

深度解析“河尾現象”背后的“三會一課”,得出一點非常重要的實踐啟示,那就是:社區黨總支用20%的時間聚焦“三會一課”,獲得了80%的實際產出。俗話說:“主將無謀,累死三軍”。這個“謀”可以從多個角度理解,如果從哲學的視域,“謀”就是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清晰方向”。魯榮華作為河尾社區的黨總支書記,可以說他是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人,也就是說,是善“謀”之人。到河尾社區后,他不是急於去做具體的某件事,不是見子打子,而是從“人”這個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入手,反復分析社區黨組織軟弱渙散的緣由,於是他發現社區“兩委”班子不團結、群眾人心渙散、黨員不發揮作用、黨組織說話沒有聽、辦事沒人跟是“軟”和“散”的根本所在,而這些問題的產生是因為村組兩級黨組織長期不開展“三會一課”,缺乏一個有效的載體使支部“活”起來、黨員“動”起來、群眾“聚”起來。於是,他緊緊抓住“三會一課”這個主要矛盾或者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如同一堆亂繩突然找到了繩子頭一樣,通過持續努力,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了。讀《關鍵的少數》一書時,看到華為的老總任正非說:“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但並不一定是一條直線,也許是不斷左右搖擺的曲線,在某些時段來說,還會畫一個圈,但是我們離得遠一些來看,它的方向仍然緊緊地指著前方”。也就是說,方向是一種構筑長遠的戰略思維,隻有以開闊的視野高屋建瓴地俯視全局,才可能知道主要的矛盾何在,才能集中力量解決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局都不清楚的人,解決問題一定是見子打子、疲於應付,最后往往付出多但收效微。魯榮華是能夠看到全局的人,盡管農村的事情千頭萬緒,但是他能夠站高看遠,俯視全局,他知道“三會一課”在發揮黨員作用、凝聚群眾力量中的全局地位,他也知道“三會一課”並非一般性的工作,它牽扯到組織,牽扯到133名黨員,從而牽扯到916戶農戶。所以他懂得怎樣通過放大“三會一課”這顆針的針眼,來把工作上的千條線穿起來。

華為公司十分推崇“80/20”時間有效管理,這其實是“帕累托定律”在哲學上的反映。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在大量調查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這種“二八法則”后來運用到很多日常生活的分析之中,華為公司則把它作為時間效率管理,旨在告訴我們:如果將20%的時間聚焦在對“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處理上,可獲得80%的產出﹔反之,如果將80%的時間聚焦在對“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處理上,隻能獲得20%的產出。所以任正非說:“我們很多干部很忙,實際上大部分時間干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事。大家累得很、忙得很,卻不能產生什麼價值……一個領導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工作就是要找准方向。所以主管要謀定而后動,要想清楚再干”。魯榮華正是抓住“三會一課”這個牽動全盤的主要矛盾,所以他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了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績,社區黨總支不但激活了黨員、聚合了群眾、推動了發展,去年,魯榮華還被雲南省農村干部學院聘任為“特聘教授”。讀毛澤東同志的《矛盾論》時,我們都明白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道理,但還是不太清晰。可當讀到華為用方向感、戰略思維、“帕累托定律”來解釋,又看看河尾社區黨總支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時,就感到非常透徹。因為從“帕累托定律”推演開來,從“河尾現象”推演開去,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你在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實際上就有了清晰的“方向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這個“倍”至少是4倍﹔如果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你不過是草莽英雄而已,隻能是事倍功半,而且這個“倍”仍然至少是4倍。“三會一課”作為一種簡約的黨建思維,亦即系統思維,是完全具有這樣的功效的。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