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黨建引領 基層善治

深化“一核多元、合作共治”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都江堰探索”

2017年05月08日10:3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和統籌城鄉配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基層群眾的需求日趨多元化,各種矛盾凸現、基層治理面臨“基層組織活力彰顯難、群眾主體作用發揮難、社會組織協同參與難問題。而解決“三難”問題,傳統自上而下行政推動的“一元型”治理已難以繼續,探索“多元共治”的基層善治新格局迫在眉睫。四川省都江堰市積極探索以融入式黨建為治理牽引,形成了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基層善治新格局。

黨建引領,做強基層治理的領導核心

把黨組織建在院落(小區)裡融入自治,都江堰通過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和黨員的示范作用,把黨組織的決策領導權、黨員干部監督權與各類自治組織的自治權有機結合。全面開展“旅游都江堰·黨員示范行動”,將黨員干部“趕”下去,以院壩會、鄉村夜話、七點課堂等形式,宣傳黨的政策、了解群眾需求、收集群眾意見、解決群眾問題。

都江堰堅持以“事項聯商、活動聯辦、問題聯解、人才聯培、資源聯享”的“五聯模式”整合園區、商圈、行業協會各種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抱團發展,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融入發展。都江堰的向峨鄉升級棋盤社區黨支部為黨總支,下設越宇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和物業服務黨支部,在產業發展和社區管理方面力爭做到“總支引領,產居相契”,在李天平黨總支書記的帶領下,通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組建致富帶頭、服務群眾、輿論引領黨員先鋒隊3支,將黨員先鋒隊作為黨員隊伍展示風採的平台,踐行黨員義務,履行黨員責任,帶領鄉親們走向致富之路。截止2015年,獼猴桃挂果面積1200畝,總產量達150萬斤,全社區獼猴桃產業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

不僅如此,都江堰還把黨組織建在社會組織中融入服務當中。採取黨員骨干創辦領辦等方式,培育文化服務類、社會公益類社會組織,通過“網格化”服務平台、“流動黨員服務站”等,以“菜單式”定制、延時預約、“組團”聯合等形式向群眾送服務,建立黨員“晒單”、群眾“簽單”、代表“打分”的服務質量評議機制。基層組織的引領作用發揮得好不好,決定著城市治理的核心強不強。灌口街道就是一個很好例子,灌口街道選擇街面秩序最差、群眾投訴最多、商住矛盾最大、治理任務最重的古城區著手,調整了柳河、瑞蓮社區黨總支書記,組建貼身服務群眾的“黨團110”,開展黨員公益崗位認領、黨員亮身份等活動,在“零距離”服務中增強凝聚力。據了解,2015年,在街道組織開展的城市環境整治行動中,2000余人次的志願群眾高舉標語、走上街頭,用實際行動充當社區黨組織的堅強后盾,讓城管人員疲於應付十多年的游商佔道、坐商出攤亂象得到消除。

院落(小區)自治,下沉重構基層治理單元

據了解,都江堰市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群眾自願、利益相關、便於自治”的原則,以50戶至100戶、300至500人的適度規模,將全市城鄉居住區整合為1438個院落(小區)自治單元,以“美麗我院·美麗我家”院落環境整治和城鄉物業管理全覆蓋活動為載體,健全院落(小區)黨組織和議事會、業委會、院委會等自治組織,搭建物業管理、矛盾調解等群眾自治參與平台。

同時,都江堰還結合群眾需求以協商討論方式,梳理院落(小區)公共環境整治、物業管理、治安巡邏、文化娛樂以及基礎設施維護等權責義務,建立鄉鎮(街道)——社區——院落(小區)三級權責清單,完善“兩級議事會”“兩團互動”等協商民主機制,實現服務自給、設施自建、發展自謀。

面對街區垃圾亂扔、交通堵塞、出攤佔道,院落物業管理難、鄰裡矛盾多等等城市管理難題,在街區管理上,銀杏街道壹街社區黨總支充分調動商家的自主意識,通過“四舉手”(舉手贊成全部決議﹔舉手確定夜市的自律共管﹔舉手決定攤位劃分﹔舉手決定以抓鬮的方式對好口岸進行排號經營),引導商家成立商家協會,自行商定《商家協會自治公約》,聘請第三方社會組織管理臨時服務點,形成由商家自己做主、政府主導與社會管理雙向疊加的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上,針對出攤佔道等頑疾,社區主動聽取居民、游客及商家的意見建議,銀杏街道提出了“三分法”的(分時、分區、分類)城市管理機制。在院落治理上,充分征求居民意見,針對居民需求,增設停車位、建立活動室,並建立黨員對口聯系制度,開展特殊人群一對一專項服務”。在城市管理上,動員商家採取經濟補償的辦法回收一次性用品,抓好街區環境維護和治理。在院落治理上要發揮小區黨員作用,提早就小區管理規則逐戶征求意見,協調溝通,解決商家與住戶、住戶與住戶、住戶與物管之間的矛盾。例如,通過提前協商制定防護欄和雨棚制作規格,居民入住裝修全部按照規格制作,成功避免了防護欄和雨棚亂搭亂建現象。

都江堰還不斷強化制度保障,健全機制實現常參與。通過建立院落(小區)物業管理“三三”機制、居民評業委會、業委會評物管、物管評住戶的“雙向”互評機制,以及月評“清潔之家”“星級農戶”、社區季評“美麗院落(小區)”、鄉鎮(街道)年評“雙強六好社區”的三級評比獎勵機制。向峨鄉的棋盤社區通過民主選舉“幢長”、“單元長”,打掃小區衛生,加強治安管理,每月評選獎勵“清潔戶”,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培育村民自我服務能力。

因需培育,筑牢多元共治的治理支撐

銀杏街道按照“大區域、大黨建、大統籌”的理念,探索建立壹街社區綜合黨委,由駐地公建單位機關和“兩新”組織黨(總)支部書記以兼職身份加入社區綜合黨委領導班子,形成以功能性黨委引領的多元主體共治體系。通過黨(總)支部雙報到形式,從組織架構上打開了聯系溝通的渠道,建立了資源整合平台。既盤活了黨建資源,又實現了公共資源、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的整合共享,使各類資源最大限度發揮了作用。銀杏街道利用公建單位資源,為居民提供文化、醫療、親子等服務。讓公建單位和社會組織在職黨員深入社區報到服務,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為居民提供書畫、音樂、舞蹈、法制、環保等培訓,從而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經常性組織共建單位、社會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醫療義診、法律咨詢、義務理發等便民利民服務﹔開展社區黨員干部及轄區居民群眾骨干上門到公建單位開展志願服務﹔依托轄區社會組織,大力開展關愛、幫扶孤寡殘疾及留守兒童等服務。

都江堰市以業緣、趣緣、地緣為紐帶,積極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尤其是根植於社區、院落(小區)的鄉鎮備案類草根社會組織。

同時,都江堰設立了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專項資金,指導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公益創投、項目服務﹔並積極整合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類公共服務項目資金,優先向管理規范、服務優良、群眾認同的社會組織購買服務。

此外,都江堰堅持黨建指導社會組織建設,黨組織建設與社會組織管理同步進行、協同發展。灌口街道著力深化“黨引民治”,在轄區13個城市社區分片區建立社會組織,探索培育聽黨指揮、堅決有力的社會組織,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2015年7月,精心篩選柳河社區社會志願者隊伍中3名政治思想硬、群眾口碑好、品德威信高的志願者,引導他們成立輻射古城區柳河、南橋、瑞蓮、文廟4個社區的“柳河之家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實現社會組織的發育、發展、管理自始自終都處於街道和社區黨組織的監管之下,有效避免社會組織無序發展問題,確保社會組織發展的正確方向。

規則導向,夯實法治同行的治理保障

在探索基層治理的實踐中,都江堰始終堅持夯實法治同行的治理理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廣泛發動民主協商,完善細化規章制度,不斷強化法規意識,夯實社會治理的法治根基。

都江堰通過組織召開黨員大會、院落(小區)議事會和行業協會聯席會,依照法規制度,結合群眾需求、發展需求和從嚴治黨要求,研討制定黨員工作手冊、黨員干部行為規范、院落(小區)自治章程、村規民約、院規院約、行業規章、社會組織管理培育辦法等各類制度規則4000余條。同時,充分利用院落(小區)公示欄、廣播、手機短信、微信等信息平台,實行決策公開、承諾公開、成效公開、群眾意見公開、處置違紀公開,讓民主和監督貫穿執規執紀的全過程。向峨鄉的棋盤社區高效運行物業管理“三三”機制,通過村民自籌、經營活動收取、村公資金補貼“三條渠道”籌集物業管理資金,在環境整治、社會治安、文明新風等方面引導群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實行“三務”公開,及時公開涉及社區公共事務的經費支出,讓監督群體增多、監督內容更廣,有效強化群眾自我監督的能力。此外,都江堰通過黨員民主生活會、院落(小區)居民代表大會等方式,定期組織群眾對黨員干部依法依規服務、院落(小區)自治照章管理、社會組織依法服務以及群眾遵規守約情況進行民主評議,並將評議結果在院落(小區)公示,對遵規守約的黨員群眾進行表彰,營造尚法守規的良好氛圍。

都江堰成功探索出一條融黨的領導、人民參與和依法治理為一體的基層善治之道,取得了黨組織領導有力、黨群干群關系融洽、群眾自治意識顯著增強、政府治理成本大幅降低的明顯成效,推進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了基層善治的新格局。

(都江堰市委組織部)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