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內蒙古“五化”構建城市黨建新格局

蒙組軒

2017年04月19日11:16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內蒙古“五化”構建城市黨建新格局

  近年來,內蒙古緊密結合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系統化、標准化、組織化、精細化、信息化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子,初步形成多措並舉、多方聯動、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系統化引領一體化,推動形成頂層發力與底層著力有機聯動工作機制。針對內蒙古城鎮分布點多線長面廣、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運行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布局上梯次推進。按照“街道社區黨建——城市街道社區黨建——城市基層黨建”基本脈絡,將全區城鎮劃分為三個方陣,堅持試點先行、抓片帶面、梯次推進。選擇城市化水平較高、黨建基礎扎實的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市作為第一方陣,17個中小城市作為第二方陣。通過抓實一、二方陣特別是主城區基層黨建工作,示范帶動第三方陣,提升整體水平。方法上分步實施。堅持問題導向,每年確定不同的工作重點,鎖定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解決“窮”“弱”“難”等問題。機制上五級聯動。自治區層面制定出台14個制度文件,健全完善自治區、市盟、區(市旗縣)、街道、社區五級聯動的組織、責任、制度體系。

  標准化引領規范化,推動黨建基本要素向城市基層下沉。基於內蒙古欠發達的基本區情,針對財力不足、基礎設施落后、社區干部后繼乏人、黨建職能弱化等問題和困難,逐步對組織設置、職能職責、經費保障、場所建設、隊伍建設等制定量化標准或作出明確規定,以基本規范推動職權資源力量下沉,著力把街道社區做強做實,激發黨組織活力。以落實基礎保障為重點推動資源下沉。2013年以來,自治區財政實施每年安排每個社區黨組織10萬元為民辦實事補助資金政策,累計撥付10.3億元。以建強社區隊伍為重點推動力量下沉。著眼於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制定一系列標准要求,切實抓好選拔配備、培養鍛煉、激勵保障各個環節工作。各地通過街道機關下派、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從社工專業大學畢業生中招聘、從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民生志願者”“三支一扶”等公益性崗位補充等方式,多渠道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

  組織化引領區域化,推動街道社區黨建與駐區各領域基層黨建融合。堅持從共同目標、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入手,織密基層組織之網,通過組織紐帶把各方緊密聯系起來,進而實現活動載體、價值取向連接,推動傳統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向駐區單位、新興領域融合,不斷擴大黨組織有效覆蓋。103個區(市旗縣)全部成立黨建聯席會,268個街道建立“聯合黨工委”,2239個社區建立“聯合黨委”,穩步推行黨組織、居民協商議事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四方共議”的組織架構,基本做到區域性黨組織全覆蓋。依托街道社區黨組織,通過建立黨建服務站(點)、統建聯建等方式,推進專業市場、商務樓宇、商業街區等集聚區黨建工作,著力提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各地從規范運行機制入手,逐漸明確街道社區黨組織在城市基層黨建、社會治理中的職責任務,明確駐區單位參與區域化黨建、共駐共建的具體責任,通過建立健全例會、共建項目管理、雙向述職考評等制度,保証組織架構發揮作用。

  精細化引領精准化,推動黨組織功能適應城市基層多樣化需求。針對城市居住群體日趨復雜、多元主體、多樣需求等特點,切實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行網格管理。將居住在社區的各類黨員納入網格黨組織,通過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居民黨員自主服務、離退休黨員發揮余熱等活動,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網格黨員服務體系。彰顯地區特色。著力抓好“祖國北疆基層黨建長廊”建設,堅持把城市民族工作融入基層黨建,根據少數民族生活習慣、心理特點等,積極探索“一街一特色、一社一品牌”工作模式,不斷提高管理服務針對性,推動黨的民族政策落實到城市基層。

  信息化引領智慧化,推動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過程。把“智慧黨建”作為推動從嚴治黨向城市基層延伸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遵循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和規律,突出針對流出黨員、流入黨員、年老體弱黨員等重點群體,注重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設計黨建載體,創新黨組織活動方式,履行教育管理黨員的基本職能。依托互聯網技術,不斷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數字管理,建立完整的黨建工作信息數據庫,形成涵蓋全區各領域黨組織、黨員以及各類黨建工作內容的區域性黨建管理數據包,實現黨建信息實時更新、自動統計、一鍵顯示。各地以“互聯網+”基層服務平台為載體,探索建立街道社區信息發布平台、城市居民“一鍵式”數字呼叫系統等,構建以黨建為引領,以電子黨務、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網絡問政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體系。

(責編:秦華、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