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趕考精神與執政黨建設”主題征文

“趕考”的實踐要求

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授 安巧珍

2017年04月06日09: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從1944年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到1945年黃炎培與毛澤東的“窯洞對”,再到1949年進京前毛澤東與周恩來的“毛周對”,“進京趕考”醞釀了5年﹔從毛澤東同志提出“進京趕考”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趕考遠未結束”,我們在趕考路上行走了六十多年。六十八年前“進京趕考”面臨的考題是徹底打敗國民黨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建立並建設新中國﹔現在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考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中的第一道題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考題常更新,“趕考”無窮期,“趕考”接力在繼續。

2014年12月習近平提出了“四個全面”重要命題,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既然是“趕考”,就有考官、考生和考場。人民群眾是永遠的考官,共產黨員是最主要的考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今天的一道新考題。每個考生都必須有“趕考”的憂患意識,提高自身素質,在考場上尊重考官,遵守考場紀律,才能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一、新時期的“趕考”必須尊重考官

“趕考”隻有起點,沒有終點,人民群眾是永遠的考官。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時就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思想,毛澤東更是把唯物史觀當作“吾黨哲學的根據”。堅持唯物史觀就必須堅持群眾史觀,走群眾路線。一切依靠群眾是我黨克敵制勝的關鍵,毛澤東多次談到“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黨在西柏坡時期頒發《中國土地法大綱》、指揮三大戰役取得勝利、召開七屆二中全會,並且能夠順利進京的關鍵是尊重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

(一)尊重農民,發揮農民的首創精神是西柏坡時期的重要做法。毛澤東在青年時期就認識到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吃飯問題﹔在延安時期又提出“吃飯是第一問題”﹔到了西柏坡,毛澤東反復強調革命要取得勝利必須解決農民問題。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要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必須給農民以土地,於是黨中央在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工作會議,並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運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的切實利益,在各解放區開展不到一年時間就使得一億六千萬農民、約佔當時全國37%的人得到了土地。《中國土地法大綱》的頒布使解放區徹底消滅了封建制度,不僅滿足了廣大貧下中農的要求,而且推動了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最重要的是使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贏得了人心,調動了最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熱情、參戰豪情和支援前線的激情,對保証三大戰役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正如陳毅元帥所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歷史又一次証明“誰贏得了農民,誰就會贏得中國,誰解決土地問題,誰就會贏得農民。”

(二)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是西柏坡時期的重要作風。在西柏坡,劉少奇同志多次用古希臘神話安泰的故事驚醒大家不能忘記人民群眾。在全國土地會議上,他指出,“我們一切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執行,都必須有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測量政策的正確與否,要以最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為標准”。中央領導同志深入群眾生活,了解群眾疾苦,幫助群眾搶秋奪夏,與群眾一同推碾、揚場,毛主席還親自給老百姓講解插秧育秧技術,其他老同志也都以身作則為群眾排憂解難、與群眾打成一片,干群關系非常密切,群眾基礎異常深厚,為中央紅軍打敗蔣介石、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尊重考官,就要堅持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旦違背這一宗旨,必然招致失敗。李自成進京失敗的沉重教訓已經証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歷史也一次次提醒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必須具有憂患意識和群眾情懷。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被毛澤東當作延安整風運動的學習文件﹔黃炎培對歷史周期律的質疑,毛澤東用事實做出了回答——人民民主。毛澤東早就強調:“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群眾路線是黨的工作的生命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基層、走訪農家、親自調研、躬身勞作,為廣大黨員干部帶了好頭,起到了身先垂范的作用。政府在改造棚戶區、城市和農村危房方面的努力被人們盡收眼底﹔國家在反腐方面的壯士斷腕勇氣讓老百姓看到了更多希望﹔社會在醫療、教育方面的改革讓老百姓體會到了更多溫暖。無數次的民主生活會讓老百姓感悟到領導干部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提高為群眾服務能力的內心真情﹔吞噬群眾利益、敗壞干群關系的“老虎”、“蒼蠅”一次次被揪出並查處使老百姓感受到共產黨維護群眾利益的決心和毅力。群眾利益無小事。共產黨不會忘記自己的宗旨,不會忘記從中國革命中得來的寶貴經驗:“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

(四)尊重考官,就要使貧困地區徹底脫貧,走共享發展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不僅指全體人民,同時也指全體人民的各個方面。當前,由於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等制度供給不足造成的“民生短板”日益明顯,利益群體固化依然存在,東西部地區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距正在擴大,老少邊地區的農牧民依然在為生存而掙扎。共產黨要鞏固執政之基,獲得民心,必須借鑒當年的“趕考”經驗,讓這些貧困群體富起來。共產黨要帶領人民順利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走共享發展之路。隻有共享發展,才不至於使一人掉隊。精准扶貧脫貧政策的實施使不同區域的農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脫貧的農民從內心增強了對執政黨的認同和熱愛。援疆、援藏、援邊政策持之以恆的落實,使落后發展地區沐浴到社會主義春風的撫慰,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堅定了他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二、新時期的“趕考”必須遵守考場紀律

正在趕“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這場考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遵守考場紀律,此時的考場紀律內涵深刻、外延廣泛,有黨章、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等黨紀,還有憲法和法律,以及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和傳統。習近平曾說 “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因此,面對形勢復雜、身擔艱巨任務的共產黨還必須遵守政治規矩這一特殊考場紀律。

(一)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西柏坡時期的寶貴經驗,也是今天“趕考”必須繼承的寶貴財富。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立了許多規矩,習近平指出:“這裡是立規矩的地方。”在轉移到西柏坡以后召開的“九月會議”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召開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的決議》,明確規定黨的各級委員,必須遵照黨章的規定定期召開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及代表會議﹔黨中央還針對黨內存在的某些無紀律和無政府狀態,以及地方主義和游擊主義傾向,通過了《關於請示報告制度的決議》,強調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組織紀律性,要求大事必須向中央報告,寫報告的態度必須實事求是。

(二)“兩個務必”是當前考場紀律的思想指導。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要求全黨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頭腦,在奪取全國政權后要經受住執政的考驗,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是對黨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歷史教訓的反思,又是回答跳出“歷史周期律的支配力”,找到“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一民主道路的具體答案,更是對李自成進京四十二天失敗而退這一“逆道而亡”歷史教訓的深刻總結和警醒。如果說毛澤東同志在回復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時“我雖然兢兢業業,生怕出岔子,但說不定岔子從什麼地方跑出來”的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境,那麼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兩個務必”則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對全黨接管城市、掌握政權后的擔憂和警告。這種告誡不僅必須而且必要,充滿智慧又富有遠見。會后五個月的上海《解放日報》就証實了這一警告的預見正確和必要:“知法犯法,罪在不赦”、“玷污軍譽,破壞紀律,歐震被判處死刑”。而被處決的歐震是擔任接管工作的軍代表。政治紀律必須遵守,就像李克強總理所說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而是殺手锏一樣,政治紀律也是殺手锏,對所有違反政治紀律的領導干部進行懲處或依法判刑是新時期黨中央最鮮明的態度,也是考生遵守考場紀律的具體實踐。

(三)為共產黨“立規矩”是西柏坡時期的重要做法,也是今天制定考場紀律必須遵守的政治規矩。在西柏坡時期,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大會還立下了“六條規矩”,即“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六十四年后習近平再訪西柏坡,在這個牌子面前駐足深思,並一一對照。習近平意味深長地指出:“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這裡是立規矩的地方”。“趕考”在路上,立規矩要繼續。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還為國家的政權建設、黨委工作立了一些具體的規矩,比如毛澤東在大會上重申了我們要建立的國體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全黨同志要保持學習的習慣和作風等。毛澤東還系統地講了黨委會的十二條工作方法。規矩制定的具體明確,做起來就能有據可依,才會起到好的效果。不但如此,黨中央還制訂了八條“進京守則”,也叫“進京八項注意”。這些規矩的制定從制度上約束著每一個黨員和官兵,促使每個人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警示每個人不能有違背群眾利益的行為,這些規矩對黨中央順利進京接管城市、建立並鞏固政權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要勇於為考生制定考場紀律。“欲知平直,則必准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隻有立下規矩,廣大考生才能有矩可循。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守紀律、講規矩的政黨才能得民心。腐敗是共產黨員的大敵,是國民黨失去天下人心的主要原因。國民黨在大陸期間,在用人方面裙帶之風盛行,賣官猖獗﹔政府官吏普遍貪腐﹔軍隊經商走私已成常態,巨額索賄變本加厲,“雖有蔣介石親批手令領械,不賄賂也一支(槍)領不到”。以至於蔣介石在1948年11月24日的日記中寫道:“黨、政、軍干部之自私、無能、散漫、腐敗不可救藥。”歷史教訓常在,考場紀律應常態。正如七十多年前民主人士黃炎培談到的那樣:“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隻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共產黨已經從當初奪取政權的黨轉變為現在鞏固政權的執政黨,革命精神是否逐漸放鬆?自然惰性是否已經發作?如果等到精神放鬆、惰性復發、不正之風成性之時,再制定制度和規矩恐怕為時已晚。所以,新時期的執政黨既應堅持原有優秀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還應根據新的實踐發展制定新的紀律。

(五)黨章是新時期考生的考場紀律。在當前,《中共共產黨章程》就是所有考生必須遵守的考場紀律。早在2012年1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指出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和“總規矩”。在“學習共產黨黨章黨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中,出現了一些黨員干部第一次閱讀黨章的情況,試想一個不知道考場紀律是什麼的考生如何遵守考場紀律呢?這也是一些黨員干部貪腐蛻化變質的重要原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應該常態化。

(六)黨的全部紀律都是新時期“趕考”的考場紀律。政治紀律是我們黨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新時期,遵守政治紀律就要遵守黨紀國法,就要讓權利在陽關下運行。從遏制“四風”到“八項規定”,再到“打虎拍蠅”,老百姓親身感受到了黨風、社風、民風的轉變,切身體會到共產黨一切為了群眾、為了群眾一切的款款深情和博大胸懷。新時期的考生——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四大因素的考驗,經受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大危險的檢驗。一些黨員干部放鬆了自己對世界觀的改造,放鬆了對考場紀律的學習和遵守,脫離了走群眾路線的優良作風,產生了“四風”現象,敗壞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四風”嚴重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要根除“四風”,經受住考驗,就必須遵守考場紀律。既然是考場紀律,就必須有對違反考場紀律進行處分的明確規定,所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也是當下的考場紀律。當前,遏制“四風”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恢復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而且獲得了民心,鞏固了黨的執政根基。

守紀律、講規矩是執政黨的立足之本。對於一切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官員,中央的態度非常明顯,治理力度空前。中央多次強調,反腐就是要讓“人民高興,貪官發愁”!必須堅定反腐決心,“放不得,也軟不得”!“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凡腐必反,除惡務盡”。無論是“踩紅地毯種樹”涉事主要官員被免職,還是周永康等大老虎的落馬,都向老百姓傳遞著正能量,折射著共產黨為民謀利的本質特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在這場嚴肅考紀的考試中,失去的只是危害干群關系、損害黨員形象的貪腐官員,獲得的將是更多的民心!

三、新時期的“趕考”必須提高考生素質

辯証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場新的“趕考”中,考生尊重考官、遵守考場紀律固然重要,但考生素質比前兩者更重。考生素質是這場趕考的內因,是取得滿意成績的關鍵。新時期,一定要增強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加強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道德素質。

(一)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是西柏坡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期接力“趕考”的實踐要求。毛澤東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是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人,而且他多次要求全黨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中央宣傳部在1948年6月還專門重印了毛澤東做出重要批示的《共產國際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並發給全黨全軍。在西柏坡“九月會議”上,毛澤東又提出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必須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任務。1949年1月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提出:在干部訓練學校中及在在職干部中進行學習馬恩列斯的理論及中國革命各項具體政策的計劃,並把其列為全年的干部教育計劃。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再次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並提出三萬人在三年內讀完十二本書的要求。毛澤東說:“關於十二本干部必讀的書,過去我們讀書沒有一定的范圍,翻譯了很多書,也都發了,現在積二十多年之經驗,深知要讀這十二本書,規定在三年之內看一遍到兩遍。對宣傳馬克思主義,提高我們的馬克思主義水平,應當有共同的認識,而我們許多高級干部在這個問題上至今還沒有共同的認識。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內,有三萬人讀完這十二本書,有三千人讀通這十二本書,那就很好。”不僅毛澤東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其他領導也在不同場合論述了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比如被人們譽為“黨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劉少奇同志,在1948 年 12 月 14 日,向馬列學院第一班學員作的精湛講演中指出:“一個共產黨員,不學行不行?少學行不行?不行。‘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這是列寧的有名的話。革命的行動是受革命的理論指導的。理論正確,指導正確,革命就能勝利,否則不能勝利。”正是由於黨在西柏坡時期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加上我黨制定了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才保持了黨員隊伍的純潔性,保証了共產黨和中央紅軍順利進京,建立政權。

(二)走在新時期“趕考”路上的中國共產黨依然需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這是全體共產黨員的精神食糧。習近平早在2011年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就強調,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他指出:10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寧專題文集》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權威性教材,領導干部可以精讀其中的代表性篇目。新時期的共產黨不僅重視理論學習,而且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中國的具體實際很好地結合起來,貫徹了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路線,在黨內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全社會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等。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牢記入黨誓詞,常溫馬列經典,頭上高懸“逆道而亡”之利劍,心中常存“為人民服務”之情懷,才能在新時期的趕考中考出滿意成績。

(三)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確保新時期的考生參加的是社會主義性質的考試。不讓理想信念動搖和滑坡是提高考生素質的重要因素,也是所有黨員干部必須守牢的一道防線。習近平多次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精神之鈣,缺失理想信念就是“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所以我們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黨性錘煉的核心要素,下決心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提高自身的理想信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夠團結到一起的精神支撐就是共同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團結人民的核心紐帶。社會上一些官員政治上變質、精神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治理腐敗需要內外兼施、軟硬並用。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約束,隻會使人不敢腐敗,理想信念堅定才會使人不願腐敗。習近平強調,看一個干部是否合格,第一位的就是看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能耐再大也不是黨需要的好干部。信仰堅定,內心才會強大,才會“慎小事,拘小節,防微社漸,兩袖清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面對新時期執政趕考的新任務,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心存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腳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穩健基石,肩扛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唯有此才可能在這場“趕考”接力中交出滿意答卷。

“趕考”接力在繼續,不變的是考生和考官,變化的是考題和考場紀律。共產黨員必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銘記“兩個務必”警告,尊重人民群眾,遵守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順利迎接執政征途中的新考題。 

(責編:秦華、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