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7日14: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如何突出基層組織陣地服務實效,破解服務黨員、群眾、游客的“最后一公裡”難題,把黨組織溫暖傳導到神經末梢,是基層組織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陽朔鎮黨委堅持“黨建領航、強化基礎、突出民生、服務發展”思路,搭建黨群綜合服務平台,深入開展基層組織陣地的規范建設、功能提升、轉型升級和“一站式”服務高效運轉,使之成為深化農村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為構建“一村一品”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打下堅實基礎。
一、背景情況
陽朔鎮處於中國旅游名縣-陽朔縣城中心,區域面積75.52平方公裡,轄11個村居委,人口4.84萬人,黨員1305人。漓江等著名的景區景點星羅密布在全鎮轄區范圍內。隨著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和全域旅游政策的傾斜,陽朔發展速度、項目速度、旅游速度的增進,宜居宜游宜業的生態示范品牌日益凸顯,鄉村旅游日益火爆,漓江·千古情等各大旅游項目也紛紛被吸引進來,服務招商引資、服務項目建設、服務群眾需求、服務游客咨詢的需求日漸增大,而原有的單一的黨建陣地、各自為營的黨員群眾,已無法滿足黨群多元化的利益需求與服務推動陽朔“經濟速度”的遞增。
如處於山水秀麗的遇龍河畔的驥馬村委,憑借得天獨厚的山水環境吸引著眾多外來投資業主和過往游客,僅3.4平方公裡的區域面積遍布著各類農業觀光休閑園地、中高端民宿酒店、特色農家餐飲、雙語教學基地、太極拳館等一百余家,年接待游客量近300萬人,總人口僅2000余人超過半數村民從事旅游服務行業,黨員干部7人組成的村級“兩委”干部班子日常服務能力顯效甚微。如何才能發揮黨建凝聚干群作用,凸顯基層黨建服務實效,依托傳統村落改造、中華文化體驗等多樣化的旅游元素,以少數人群的優質服務覆蓋多數人群的中外游客,推動旅游產業持續發展和村民收入穩步增收是陽朔鎮各基層黨組織急需解決的難題。 針對上述問題,陽朔鎮黨委以驥馬村為試點,創建“黨群綜合服務中心”,以黨建領航延伸服務理念,實行敞開式、“一站式”服務,打造黨員之家、群眾之家、游客之家。
二、主要做法
陽朔鎮創建驥馬村綜合服務中心緊緊抓住“黨建領航服務”核心主題,立足旅游業態特色,以規范基層黨組織建設、服務轄區群眾游客為重點,以“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設為原則,突出特色亮點把陣地資源進行整合,綜合涵蓋黨務、計生、社保、民政、教育、科技、綜治、就業、文化等服務領域,提供一個全新的集黨員群眾教育培訓、管理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實現公共資源共享,培樹基層黨建服務品牌,做到熱情服務全天候、場所開放不間斷,不斷優化和提升服務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實現服務黨員群眾“無縫隙”,確保“問題第一時間答復、政策第一時間傳達、感情經常聯絡、干群關系融洽”。
(一)科學化合理布局,建設黨建陣地“加油站”。結合旅游服務業態,整合現有資源,重新規劃設計村委辦公樓各功能區域,實施“1+1+6” (即一個村委辦公樓,一個一體化黨群綜合服務接待中心,六個功能活動室)提檔升級改造。實行服務重心下移,打造面向黨員群眾及中外游客的一體化黨群綜合服務接待中心,將公共閱覽圖書室、公共法律服務室等場所進行全天候公開,科學設置村級辦公室、健康診療室、黨代表聯絡工作室、多功能會議室等,統一定制規范各類牌匾門牌,打造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的服務陣地。
(二)規范化公開服務,拓展黨建功能“管理器”。圍繞“村級就業、社保經辦、教育助學、衛生健康、群眾文化體育、法律”六項服務不出村目標,將“一站式”服務事項、辦事程序、完成時限在服務接待大廳進行上牆公開,由村級干部身著“紅色元素”工作制服輪流坐班,實行工作日“公開服務”,踐行“旅游咨詢、衛生管理、秩序維護、安全防范、環境保護”等“五項服務承諾”公開,設置崗位監督牌、黨員示范崗,制作粘貼“黨員包片聯戶責任圖”“黨員聯系服務卡”“黨員連心幫扶卡”等,亮身份真服務,樹立干部形象,提升群眾認同感。
(三)制度化管理監督,提升黨建發展“加速器”。建立聯系、溝通、服務、反饋“四項機制”,推行日常服務“工作交接制”“跟蹤反饋制”,村級干部按自然村及各自所在區域進行網格化分片管理,做到“三活四清五到家”(即村級干部對責任網格的工作對象和工作資源准確掌握,建立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做到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隱患矛盾清,經常走訪到家、各類意見聽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細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實事辦到家),優化村級治理模式。嚴格村級干部服務監督考核,鎮黨委定期對服務接訪辦理情況進行抽查,開展民情走訪、民意調查,對民主評議較差的干部進行約談提醒,著力提升基層黨建服務水平。
(四)品牌化搭建載體,優化黨建服務“連心橋”。結合旅游產業發展和地域文化特點,彰顯服務的主動性、多元化、個性化,驥馬黨群綜合服務中心積極開展“黨建+項目建設、黨建+鄉村旅游、黨建+生態建設、黨建+志願服務”等主題服務活動,以村黨組織和黨小組組長、黨員為主體,組建黨員義務服務隊,定期進村入戶進行走訪,發揮黨員帶頭遵守村規民約、增收致富等領域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帶領群眾開展農技服務、惠農宣傳、環境整治、文體娛樂、扶貧幫困等志願服務,實時更新打造黨建星級化管理牆、黨建紅色足跡牆、村級集體榮譽牆、黨務政務公開牆,增強黨員群眾認同感,實現日常服務常態化、特色服務效能化,著力提升基層黨建服務水平。
(五)信息化資源共享,發揮指尖黨建“穩定器”。健全村情、組情、民情檔案,創新為民辦事服務方式等功能,建立“宜居驥馬”微信公眾號,設置政策信息公布、服務流程導覽、黨建知識學習、就業培訓信息等欄目,實現黨群綜合服務中心的優質服務“一點通”。拓寬民意溝通渠道,創新推進“黨群e線牽”工作模式,把黨組織建在微信群上,以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為架構,分設總群、分群、支群,支委成員負責與聯系包幫的10-20戶群眾建小群,黨群綜合服務中心收集匯總群眾反映強烈的基礎設施建設、旅游、農村基層矛盾等問題,及時研究進行處理答復,實現“線上線下”溝通無遺漏、聯系全覆蓋、服務零停滯。
三、主要成效
(一)“黨建+服務”,展現黨員“形象美”。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堅持以辦事方便、公平公正、群眾滿意為評價工作實效標准,實行“一站式”集體著裝公開服務,開通了群眾辦事的“直通車”。在鎮、村、群眾“三者”合力監督下,黨員干部身份認同感、使命感顯著提升,作風明顯改變,心齊氣順,團結奮進。黨員干部進行網格化聯系群眾和投資業主,由以往的“開門接待群眾”變為“上門聯系群眾”,由群眾“跑腿”變成干部“跑腿”,辦事程序快捷方便,對游客及群眾均能做到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妥善化解矛盾20余起,基本實現大事小事不出村,群眾、游客和外來投資業主滿意度顯著上升。
(二)“黨建+公益”,實現村風“風尚美”。黨群綜合服務中心積極引導群眾自治,通過修訂村規民約,完善民主管理機制,組織村民議事會、黨員民主評議會,清潔城鄉理事會等,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群眾知榮辱、樹新風的自覺意識明顯提升,黨員群眾自發成立醫療、教育、扶貧、旅游服務等10余支志願者隊伍,紅色身影遍布於村庄各個角落,村容村貌干淨整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無糞便暴露村庄”稱號﹔社會治安文明和諧,榮獲“桂林市文明衛生村”稱號﹔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榮獲“廣西優秀村屯文藝隊”稱號,精准扶貧任務如期完成,開創了黨群同心攜手共建美好家園的新局面。
(三)“黨建+旅游”,助推特色“產業美”。村級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堅持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建設,找准黨建與宜居鄉村建設結合點,積極整合資金,帶領黨員群眾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打造縣級首個農家樂合作社,實施道路硬化、飲水淨化、村屯綠化、庭院美化“四化”工程,形成了轄區內6個自然村“一村一風格、一村一特色”景觀,打造集旅居游、騎行游、休閑養生游、文化體驗游為一體鄉村旅游產業格局,實現了“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生態宜居家圓夢,圓滿完成全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工作現場會參觀點任務,成功吸引墨蘭山舍、太極拳館、喜鵲咖啡、聽山陶吧等5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中高端人文休閑客棧紛紛入駐驥馬,促進了鄉村旅游發展。農家經濟創收平台增效,村內古宅及房屋租賃日漸搶手,村民自辦經營農家樂效益客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30%。
(四)“黨建+項目”,構建鄉村“和諧美”。黨員們以責任擔當、勇於爭先的政治使命,主動出面化解調征地群眾與台商投資的遇龍河“香草森林”項目、“漓水千古情”項目的征地問題,建立服務檔案,合理疏導回應被征地戶群眾的訴求期盼。僅一個月時間,全面完成“漓水千古情”項目百余畝的征地工作,實現地塊無遺留問題淨地出讓﹔停滯許久“香草森林”項目開工進展順利,實現以熱情服務迎來游客、以真情服務吸引投資的良好局面,形成黨員優服務、群眾得實惠、黨建添助力的多贏格局。
四、探討與啟示
隨著陽朔旅游業迅速發展,投資業主和常住外國友人日益增多,服務需求也明顯提高,現有村級黨群綜合服務中心主要工作人員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受條件和經驗的制約,有些代辦服務、信息傳達、技能培訓等活動開展不夠。村級處理事務權限有限,更多需要遞交上級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辦理,如何更便捷將村級辦理事項直接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傳達反饋並跟蹤落實,切實發揮“黨群服務綜合中心”服務群眾、服務游客、服務社會的實質作用,還需持續深化。
(一)強化資金保障,實現建設標准化。要加大對黨員群眾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資金支持,積極爭取引導本地企業、社會人士反哺鄉鄰,形成“社會捐資一點、村經濟支一點、職能部分出一點、各級財政補一點、結對單位幫一點”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同時,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辦事的可用資金,不斷加大對服務中心軟硬件設施投入力度,為村級黨群綜合服務中心的標准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二)強化功能整合與提升,實現服務常態化。加強黨群綜合服務中心的隊伍穩定性建設,將網格員、大學生村官、村級后備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等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的青年納入服務隊伍,施行挂牌上崗。探索退伍軍人、退伍老干部和老教師加入志願服務隊伍。創新工作思路,開展無職黨員認領公益崗位制度,把服務中心征集到的群眾難事、熱點事進行歸類,建立多個崗位,讓無職黨員進行認領,年底根據公益崗位踐諾情況進行評優評先。加強黨務與政務業務培訓,加強綜合服務中心黨員干部思想理論、黨務知識、產業發展、法律法規等方面內容的培訓,邀請農業、民政、衛生、計生等相關部門到綜合服務中心進行業務培訓,為群眾提供咨詢、指導、協調、幫困等日常管理和綜合服務,實現服務常態化。
相關專題 |
· 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庫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