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案例選登

福建寧德:堅持“五抓五促”加強脫貧一線核心力量

2017年03月22日09: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福建省寧德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基層黨建、扶貧脫貧的重要思想和對福鼎市赤溪村的兩次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堅持傳承優良傳統,全面實施“脫貧一線堡壘工程”,著力建強脫貧一線的核心力量,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一、背景

習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為閩東“加快發展、擺脫貧困”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閩東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提出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四下基層”“行動至上”“把心貼近人民”“密切聯系群眾”“加強扶貧第一線的核心力量”等一系列扶貧開發思想、理論、觀點和方法。寧德歷屆黨委、政府堅持把習總書記留下的優良傳統和思想理論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繼承中汲取智慧,在實踐中探索創新,在推進中健全完善,走出了一條符合寧德實際、具有寧德特色的扶貧開發工作新路子。2015年12月,國務院扶貧辦在寧德召開東部地區扶貧工作座談會,汪洋副總理指出,扶貧開發“寧德模式”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的成功實踐,也成為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一個典范。寧德市在扶貧工作中始終注重加強脫貧一線核心力量,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已然成為“寧德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做法

1.抓扶貧先扶志,促脫貧攻堅有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中指出:“扶貧先要扶志。”寧德干部群眾在30年的扶貧歷程中深切感受到,擺脫“思想貧困”,激發內生動力,始終是扶貧攻堅的首要任務。在學習研討中弘揚傳統,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市委常委帶頭深入挂點村講黨課、過黨日,組織全市黨員干部學習《擺脫貧困》,開展“弘揚優良傳統,推動脫貧攻堅”專題討論,大力傳承弘揚“一棒接著一棒干”“功成不必在我”等好思想好作風,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加強培訓中提高能力,實施“千名貧困村黨員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市縣每年分別舉辦2期貧困村主干輪訓班、4期貧困村黨員就業創業培訓班,選派452名貧困村黨組織書記異地挂職鍛煉,增強致富帶富能力。在廣泛宣講中解疑釋惑,以開展“四下基層”活動為契機,全市各級組建宣講團62個,深入宣講習總書記在寧德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優良傳統,宣講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宣講群眾身邊的脫貧致富典型,讓群眾搞清楚誰來扶、扶什麼、怎麼扶,切實改變“等靠要”等落后思想,增強內生動力。

2.抓組織功能提升,促脫貧攻堅有活力。要想脫貧致富,必須有個好支部。堅持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相統一,突出補齊短板,精准發力,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組建好一批產業支部,強化村黨組織對各種新型經營主體的領導,採取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委(黨總支)設在中心村、黨員示范崗建在致富項目中,探索推行“支部+企業(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電商”等模式,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建立黨支部425個,在中心村建立黨委(黨總支)67個,輻射帶動3萬多農民脫貧致富。搭建好一個服務平台,各級黨費和財政配套2600多萬元,推動241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升級。按照“一鎮一中心、一村一站點”布局,分別建立鄉鎮、村便民服務中心(站、點)112個、2135個,推進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鼓勵支持500多名黨員和返鄉創業高校畢業生在活動場所開設各類便民服務平台,把場所打造成電子商務、便民超市、村民議事、代辦服務、小額金融等陣地。落實好一套監管制度,出台《關於切實解決村干部“走讀”問題的意見》,通過健全村干部在崗記實、崗位目標等7項制度,在全市504個村實行坐班、1631個村實行值班,讓群眾隨時找得到人、辦得了事。制定村務民主監管規范性文件,把扶貧項目、資金等安排使用情況納入村級組織目標管理和黨員設崗定責的重要內容,進行責任分解、公開承諾,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做到任務有人領、責任有人扛、工作有人干。

3.抓骨干隊伍建設,促脫貧攻堅有力量。富不富看支部,強不強看頭羊。始終把選好配強帶頭人作為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關鍵抓手。建強鄉鎮扶貧工作骨干力量,有針對性地選配熟悉“三農”工作、做群眾工作能力強的干部擔任鄉鎮黨政正職,領導班子成員中80%以上具有2年以上鄉鎮工作經歷。統籌縣鄉專業技術力量,每個鄉鎮組建2-3支符合當地產業特點的專業技術服務隊,深入服務群眾脫貧。建好村級扶貧帶頭人隊伍,大力加強“雙薄弱”村黨組織建設,採取從經濟能人中“引”、退休干部中“召”、返鄉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中“培”、在崗大學生村官中“推”、現任優秀村干部中“留”、機關優秀干部中“派”等辦法,促進村主干中經濟能人佔比提高到63%,在此基礎上把305名返鄉創業大學生和大學生村官補充進村級組織班子。著力發揮能人黨員幫帶作用,建立“扶持黨員創業、帶動群眾就業”等機制,支持4000多名黨員創辦領辦致富帶富項目5000多個,幫助和帶領1萬多戶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戶均增收超過1.5萬元。開展“黨員1對1結對助困”行動,組織有幫帶能力的黨員,每人至少結對幫扶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致富脫貧。

4.抓工作重心下移,促脫貧攻堅有合力。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始終把農村作為扶貧脫貧的“主戰場”,突出工作重心下移,堅持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資源往基層傾斜,凝聚各方合力扶真貧、真扶貧。“四下基層”解難題,健全“664”精准扶貧工作機制(“六到戶、六到村”幫扶舉措,“四到縣”對口扶貧辦法),市縣領導分別挂鉤聯系1-2個貧困村、2-3戶貧困戶。縣鄉黨委書記結合每年領辦的2個基層黨建項目,把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項目緊密結合起來,扎實推進263個書記辦實事項目,市縣千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基層辦實事好事1.2萬件。駐村蹲點抓扶貧,建立“六項百分百責任機制”(百分百落實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村干部包戶、下派第一書記包重點村、社會力量包重點戶的挂鉤幫扶制度),選派280名黨員干部駐村任第一書記、1640名干部駐村蹲點,安排1755名干部包戶扶貧,實現貧困村、貧困戶全覆蓋。第四批駐村第一書記共籌措幫扶資金6.55億元,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6229元提高至9473元。結對共建促發展,市縣機關企事業單位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1300多對,實行“雙向承諾制”,採取結對幫扶、就業培訓、建設惠民金融服務站、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措施,2016年以來解決共建村生產發展、脫貧致富中的難題6400多件。

5.抓保障激勵機制,促脫貧攻堅有干勁。著力在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政策待遇、樹立基層導向上下功夫,把基層干部推動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市委出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意見和三年規劃,從保障發展用地、整合資金項目、加強金融支持等方面明確配套政策,市縣財政每年安排8000萬元用於村集體增強“造血”功能。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採取資源開發、資產盤活、物業經營、服務創收、資本運作、入股分紅、招商引資等多種辦法,不斷拓寬集體經濟發展路子。經過兩年多的攻堅,全市有經營性收益的村提高到了76%,收益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了24%,均比2014年翻一番多。提高村干部報酬待遇,市縣財政每年新增近3000萬元用於提高村干部基本報酬,全部達到中央提出的標准。全面建立村主干社會養老保險和離任保障辦法,給予每人每月150至400元的生活補助,著力解決“無力做事”問題。提升基層干部精氣神,堅持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採取表揚一批、使用一批、儲備一批、培訓一批、教育一批的“五個一批”舉措,推動基層干部擔當作為,著力解決“無心干事”“干不好”等問題。全面建立村干部績效獎勵制度,對年度“雙述雙評雙考”優秀的村干部,按照不低於年基本報酬10%的比例進行績效獎勵,變“要我干”為“我要干”。在2016年鄉鎮領導班子換屆中,全市拿出155個職位,從村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等“六類人員”中擇優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提振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激情。

三、成效

一是基層黨組織引領脫貧攻堅的戰斗力進一步增強。把實施基層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雙提升計劃”納入基層黨建工作重要內容,找准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問題,著力在“組建好一批產業支部、建好一個服務平台、整頓好一批后進黨組織”等方面下功夫,著力在優化黨組織設置、強化示范帶動上下功夫,著力在規范“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上面下功夫,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扶貧脫貧優勢。2016年,全市3.9萬人、24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脫貧,分別佔比53%、54%。

二是農村帶頭人隊伍致富帶富能力進一步提升。大力實施“帶頭人素質能力提升工程”,組織開展“縣委書記講黨課、鄉鎮黨委書記作輔導、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傳經驗”活動,請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2015年以來市縣鄉三級累計培訓鄉村干部8200多人次,不斷提升脫貧攻堅骨干隊伍素質。為進一步集聚優秀創業創新人才,優化農村的人口結構,提升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大力實施“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工程,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全市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達1600多人,創業項目1200多個。比如,福鼎市柏洋村從一個窘困小漁村邁向“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村黨組織從一個落后的基層組織一躍成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關鍵是有一個好的帶頭人。

三是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結合黨員就業創業培訓班,實行創業“紅色信貸”幫扶項目,解決黨員創業啟動資金難的問題。建立“扶持黨員創業、帶動群眾就業”等機制,支持4000多名黨員創辦領辦致富帶富項目,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創業基地、“一幫一”結對子等實踐活動,建立黨員創業基地600多個,幫助和帶領1萬多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等項目。探索開展“黨員脫貧示范戶”“干部致富帶富標兵”、等評選活動,激發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國扶貧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黨組織30年來始終把擺脫貧困作為己任,通過黨組織“四強四引領”作用,全村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家庭近150戶,走出了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致富小康路。

四是農村脫貧致富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始終把推動脫貧致富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落腳點,始終堅持加強脫貧第一線核心力量建設,村干部領著黨員干,黨員帶著村民干,探索出一條具有寧德特色的扶貧開發新路子。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經超過萬元,脫貧率達到96%。閩東最偏遠的鄉鎮—壽寧縣下黨鄉黨委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時的殷切囑托,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引領作用,採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做強做大茶葉、臍橙、錐栗等主導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近萬元。

四、啟示探討

一是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始終堅持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注重把抓黨建作為統攬脫貧全局的重要抓手。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引領,充分認識黨建脫貧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增強脫貧攻堅的使命感緊迫感。始終堅持把“抓基層黨建”與“促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同步推進,把黨建工作重心聚焦到脫貧攻堅上,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考評黨建工作的主要依據,找准黨建與扶貧的結合點,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把黨建工作變為脫貧攻堅中的生產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形成“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的鮮明導向,把黨建與經濟社會“兩張皮”擰成“一股繩”。

二是必須盯緊目標弘揚好傳承好優良傳統。始終堅持在傳承和弘揚優良傳統中培育精神力量,在全省扶貧脫貧大局中找准寧德定位,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展現寧德作為。各級黨組織注重學習好傳承好實踐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久久為功”,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突出“核心力量”,強化農村扶貧一線戰斗堡壘作用﹔著力“山海協作”,實現沿海、山區縣市對口幫扶。引導貧困地區干部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切實增強農民增收致富的內在活力、內生動力,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

三是必須立足實際創新工作思路方法。黨建扶貧貴在精准、重在精准,寧德市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堅持問題導向,繼承創新,精准施策。創新提出“六到戶、六到村、四到縣”的“664”工作機制,建立“六項百分百責任制”,落實“紅色信貸”黨員創業基金,開展黨員、人才結對助困行動等,幫助貧困村、貧困戶找准發展路子、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實現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增收”,有效提高了黨建脫貧的精准度和實效性,走出了一條與本地實際相契合的扶貧開發道路,形成了獨具閩東特色的扶貧脫貧“寧德模式”。

四是必須著眼長遠找准發力點。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的要義在於能否聚焦黨建核心,超前謀劃,找准脫貧攻堅發力點。寧德市委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重大機遇,用好用足中央、省賦予寧德市的各項先行先試政策和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眾多扶持利好,突出謀遠固本,及時出台《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在加強鄉鎮班子、建強村級組織、發揮黨員作用、推動力量下沉、完善要素保障、健全長效機制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各類政策資源、項目資金、干部人才力量在基層精准投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責編:秦華、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