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組織更有活力 發展再添動力

廣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效顯著

2017年03月20日16:11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組織更有活力 發展再添動力

這是一場思想政治建設的接力,這是一次錘煉黨風黨性的“點題”。

2016年2月起,按照中央要求,廣東上下積極部署,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針對黨員隊伍中存在的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問題掀起了一場黨性集體大“回爐”與大“考試”。

“回爐”的效果究竟怎樣?“考試”的成績到底如何?近期廣東省委有關部門深入全省基層黨組織,與黨員群眾交流以尋找答案。所到之處看到的是“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漸成常態,形式多樣的黨課在基層求之若渴,基層黨支部清血祛瘀、活力增肌,真正成為基層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戰斗堡壘。

組織生活新氣象——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三會一課”常態化

“黨組織還記得我,我真的很激動!從今天開始,我一定積極參加黨支部活動,努力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年近五旬的胡渭柱說起數月前接到黨支部工作人員聯系電話時,依然是激動不已。

找回胡渭柱組織關系的江門市新會區委組織部張敏作出解釋,“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首當其沖就是要摸清黨員隊伍底數,將每一名黨員納入組織的有效管理,過好正常的組織生活。以前的紙質化管理,容易出現錯漏遺失,有了黨務信息管理平台,就可以實現全市黨組織和黨員信息網絡化、實時化管理。”據了解,江門市將黨員身份証號碼作為唯一標識,在全市開展黨員普查工作,重新採集和錄入黨員基本信息,對黨員進行電子檔案管理,對黨組織和黨員信息發生變更的,要求3個工作日內進行更新,確保黨組織和黨員數據庫實現動態管理。

抓實抓嚴黨員管理,更重要的是讓組織生活實起來。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各級各單位重啟了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的學習制度,把學習教育融入黨支部日常工作,“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常態化,黨員定期參加組織生活的習慣逐步養成。

“最近一年來,大家參與‘三會一課’的自覺性明顯提高了。”前后對比,讓中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蘇挺感受頗深,“特別是有的基層黨員,過去開展‘三會一課’時還要請他們來,現在都是自覺來。而且大家普遍反映,每次參加完活動都受觸動、都有進步。”

基層黨組織新變化——

列清單、找藥方,黨支部當起“小郎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隨著全省黨員干部原原本本扎實學,基層黨組織開始針對問題認真做。很多基層黨支部當起“小郎中”,針對自身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有的放矢“開藥方”,逐漸實現民心在基層聚集、資源在基層整合、問題在基層解決、服務在基層拓展。

“外看像個村,進村不是村。老屋沒人住,荒地雜草生。”時任博羅縣司法局副主任科員的陳湘被選派來到觀背村擔任第一書記時,村裡的景象讓他現在都記憶猶新。當時,觀背村黨支部是被挂名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觀背的問題,一是臟亂差,二是治安差,第三就是經濟差。要解決這三大問題,首先要解決干部隊伍問題。”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陳湘與村干部交朋友、談想法,黨員干部很快被他的熱情所感染——“外派干部這麼積極建設觀背,我們作為土生土長的觀背人、作為黨員干部,有什麼理由偷懶?”

“舊村雖然荒廢破敗,但位置優越,且保留了許多老房子,古韻濃厚,發展文化村落大有可為。”陳湘反復和村干部討論,走街串戶找村民談心,開出了將觀背村發展成為文化村的“藥方”。

村裡決定把牆上“牛皮癬”一樣的小廣告用壁畫美化,但沒錢沒資源怎麼辦?陳湘便多次到市美協主席家求助。有一次主席不在家,陳湘在酷暑中站了一天,執著勁頭感動了對方,美協主席帶著十多名弟子進村,創作了大幅壁畫《中國夢》。這一創意讓一些畫家和藝術院校師生聞訊而來,以此為實踐基地,創作出近2000平方米壁畫,包括傳統道德、生活智慧、中國文化元素等,使觀背村成了名副其實的“壁畫村”。如今,整潔時尚的環境吸引了30個文化團體入駐。經過努力,觀背村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團結示范村。

黨員隊伍新作為——

黨員作用可視可感,行動詮釋忠誠擔當

眼下,生活在惠州市仲愷高新區潼湖鎮的居民,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期待:每個月總有幾天,在村頭屋尾,就會有一群穿著藍色電力工作服的供電人扛著“南網服務走遍村”和“潼湖供電所黨支部”旗幟走過,凡是用電問題,他們都立即解決。

“潼湖鎮各個村落分布很散,過去一些村民交電費都要趕很遠的山路,十分不便。”潼湖供電所所長張春葵說,如何有效提升用電服務水平?經過與所裡的同事們商量,張春葵提出了成立“南網服務走遍村”服務隊的設想,通過發揮所裡黨員帶頭示范作用,扛黨旗、亮身份,為村民提供就在身邊的供電服務。如今在潼湖村民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隻要電力服務旗幟到村,什麼用電問題都能解決!

“習近平總書記講合格黨員就是要做到‘四講四有’,說到底,就是要把黨員意識落實在為人民服務上,在真學真做中淬煉黨員本色。‘壹家’公益超市的公益活動開展近一年來,群眾越來越認可和信任我們,我們在工作中也越來越有動力。”這是梅州市梅江區江南街道辦事處“壹家”公益超市社工劉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他最大的感受。

佩戴黨徽,亮明身份。這在全省很多地方已經是一道常見的風景。

在惠州市環衛局,佩戴紅袖章,公開姓名、聯系電話等信息在責任牌上的80名環衛系統黨員干部走上黨員先鋒示范崗,在環境衛生宣傳、糾察、保潔等一系列工作方面發揮作用。

在深圳地鐵運營總部車輛中心架大修部大修一車間,以18個“黨員示范崗”為點,串聯整個架大修生產線,掀起了一股“攻壁壘、掌核心、提效率、創效益”的弘揚工匠精神熱潮。(通訊員 粵組軒)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