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我要為黨戰斗一生”

2017年03月20日10: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月16日下午,羅開富家喜氣洋洋,好不熱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來看望羅開富,向他致以節日的問候。75歲的羅開富精神飽滿,興致勃勃地向中央領導講述了當年徒步紅軍長征路採訪的經歷和感悟。

“您不辭勞苦,常年奔波各地宣講長征故事、長征精神,內心的支撐動力是什麼?”面對記者提問,有著54年黨齡的羅開富回答:“是入黨時的那顆初心——為黨戰斗一生。”

在和記者的聊天中,羅開富深情講述了他當初入黨的故事。

“我要以實際行動報答黨的恩情”

1961年9月,19歲的羅開富從雙林中學報名參軍,入伍到原鐵道兵第8師39團7連8班,開始了軍旅生涯。

3個月新兵訓練結束后,羅開富隨部隊來到湖州修鐵路橋。這時已經是嚴冬季節,滴水成冰。由於那時候缺少機械化的工具,修橋用的水泥基本上都是干部戰士肩扛手搬運送。因為長時間用鐵鍬攪拌水泥,羅開富的指甲蓋都被凍裂開了。這時候,他有些吃不消了,思想上有了情緒:我一個高中生,為什麼叫我當鐵道兵?整日在山溝裡轉來轉去,什麼技術學不到,什麼知識用不上,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然而,不久發生的一件事,讓羅開富的心頭豁然一亮,對安心部隊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有一天,羅開富媽媽來部隊探望他,正趕上部隊開展“憶階級苦,立革命志”教育活動。他媽媽就在憶苦會上,給戰士們講述了羅開富家在舊社會經受的苦難和在新社會翻身做主人的故事。

講到這裡,羅開富語速慢了下來,眉頭緊鎖著告訴記者,正是媽媽一番發自肺腑的話,讓他如夢初醒、茅塞頓開:“我母親過去到上海看大兒子,沒有病卻被資本家欺負、挖苦氣出了病。這次來部隊看望我,在路上受了風寒,徐連長知道了,連電影都不看,抽出時間煮了雞蛋面給她吃。母親離開部隊時拍著我的肩膀叮囑,‘是黨救了我們一家,你要安心服役,才對得起黨。’母親的囑咐,舊社會的苦,新社會的甜,一幕一幕如放電影般在我腦海裡閃現。於是,我萌發了一個念頭:‘我要以實際行動報答黨的恩情’。”

打那以后,羅開富一門心思投入到部隊工作中。1962年4月,他所在部隊進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武康鎮芮家塢村修路架橋。施工中,需要從十幾裡外的山上把毛竹扛下山。一米八個頭的羅開富,肩膀上總比別人多扛上一捆。兩天下來,他的肩膀就磨破了一層皮。但他沒叫一聲苦一聲累,繼續堅持了下來。時任副連長姚雨水和羅開富開玩笑說:“你個高中生,如今這麼傻賣力氣,不怕別人說鐵道兵整天勞動,當鐵道兵不光榮啦?”

羅開富笑著回答:“共產黨讓我們窮人翻了身。隻要是為黨積極工作,在哪裡干都是最光榮!”

“為黨的利益,犧牲都不怕”

1962年入夏,羅開富所在部隊開拔到江西向塘,開始投入向樂鐵路線的施工。

在羅開富記憶裡,他們團營連排的部隊,從來沒住過營房。鐵路修到哪裡,他們就在哪裡搭帳篷安營。這次向樂鐵路線施工,他們卻被安排住在了當地老百姓家。老百姓對子弟兵很好,都爭著騰房子給部隊住。8人一間,雖然是地鋪,但總比在野外宿營舒適些。

羅開富告訴記者,連隊指導員李懷玉和他的排長陳維專以及班長周家和的言傳身教,對他產生了積極影響。當時,向樂鐵路線是從山間水稻田裡穿過的。炎夏時節,火辣辣的太陽把稻田裡的水晒得發燙,稻田裡的魚和泥鰍都燙死了。排長陳維專和班長周家和倆人時常頂著太陽、光著膀子進行挖土方比賽。他倆口渴了,也不舍得停下,怕被對方超過,就順手捧起稻田裡的水解渴。每天收工后吃完飯,他倆累得常常是隻脫了一個腳上的鞋,另一隻腳的鞋還沒脫,就倒在鋪上打起了呼嚕。為了讓其他戰友晚上睡得舒服一些,兩人還悄悄把鋪蓋搬到了百姓家閑置的豬圈裡。

一次,羅開富給連隊指導員李懷玉念叨說,他很敬佩排長陳維專和班長周家和的干勁兒和為他人著想的行為。指導員李懷玉告訴羅開富:“人是有靈魂的,你信嗎?”羅開富說:“人哪有靈魂。說人有靈魂,不就是搞迷信嗎?”指導員李懷玉卻這樣說:“靈魂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排長陳維專和班長周家和的舉動,正是體現了他們作為共產黨員的一種吃苦在前、為他人著想的精神。一個人有了這種精神,精神面貌就會大不一樣。”

“原來他們是黨員啊!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入黨?”羅開富脫口而出。

“入了黨很光榮。但是入黨不容易。要想入黨,必須接受黨組織的嚴格考驗。” 指導員李懷玉說。

“我願意接受黨組織的嚴格考驗!”羅開富在給黨組織遞交的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要為黨戰斗一生,人生才有意義。”

羅開富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舉動,引來連隊黨支部的關注。連隊黨支部研究后,認為他是個好苗子,應該重點培養。很快,連隊黨支部把羅開富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並指定連指導員李懷玉和副連長姚雨水為羅開富的入黨聯系人(兩人也是羅開富的入黨介紹人)。

此后,羅開富暗下決心,時刻按黨員標准要求自己,接受黨組織的嚴格考驗,百煉成鋼。1962年底,在杭長鐵路線石山橋的施工中,一個20多米深的沉井,需要人到井底進行清淤。羅開富主動請戰:“我來!”。他一邊說著,一邊在腰上拴好了繩子,然后就順繩而下滑到井底。20多米深的沉井,空氣稀薄,缺氧嚴重,施工者一般井下作業半小時,就體力不支,需要上來換人輪流作業。可羅開富硬是堅持要多干一會兒。營長看到后,在井上怒吼:“羅開富你小子這樣做,就不怕危險。”羅開富仰著脖子沖上喊:“為黨的利益,犧牲都不怕。”為了防止井下作業的羅開富出事,營長每隔2分鐘就用喇叭喊一次話。清淤完畢后,爬上井來的羅開富卻把大伙嚇了一跳,他簡直就是一個黑泥人,一說話很嚇人,隻露出一口白牙。

就這樣,羅開富一步一個腳印走來,贏得了黨組織和戰友們的廣泛認可。1963年初,羅開富由於工作突出,榮立三等功。1963年6月,羅開富光榮地跨入了黨的大門,站在黨旗下舉起右手庄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講到此時,羅開富顯得格外激動,說:“入了黨並不意味著船到碼頭車到站。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成了黨的人,就要永遠不忘初心,為黨戰斗一生。”

“為黨戰斗一生”,是羅開富對黨組織不變的誓言,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人們不會忘記,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時任《經濟日報》記者的羅開富,硬是拖著在貴州高洋雪山跌入懸崖而骨折的左腿,克服千難萬苦,圓滿完成報社領導交辦的徒步原路重走長征路的任務,並發表了300多篇飽含深情的紀實報道,讓千千萬萬讀者的心靈再次接受了紅軍長征精神的洗禮。

人們不會忘記,退而不休的羅開富,2015年5月31日那天,因給長征勝利80周年有關紀念活動整理資料而勞累過度,昏迷了3天3夜。他蘇醒后的第一句話竟是“我現在最怕的是不能給黨工作了”。

人們不會忘記,病愈出院后的羅開富,又結合重走長征路採訪所獲一手資料,於2016年9月15日在《經濟日報》上刊文《榜羅明月憶中秋》,獨家披露和証實榜羅鎮是“中共中央最終確定中央紅軍落腳點在陝北的重大決策”的決定地。

精神境界有多高,為黨干得事業就有多大!羅開富因為長期宣揚紅軍長征精神,成為了“明星人物”。面對眾人的追崇,年近耄耋之年的羅開富說:“其實我也沒啥,活一天就為黨干一天,只是盡了一個老黨員的一點責任而已。”

人物簡介

羅開富,《經濟日報》原常務副總編輯、高級記者。1942年出生,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雙林人。1961年9月從雙林中學高中參軍,入伍到鐵道兵第8師39團7連當戰士。1963年6月入黨。

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時任《經濟日報》記者的羅開富,在時任總編輯安崗的安排下,從江西瑞金出發,途經11個省、自治區,歷經368天,風雪無阻,傷病不歇,每天堅持用雙腳步行,最終按中央紅軍原路和時間點走到陝北吳起鎮。期間,他寫下了300多篇飽含深情的紀實報道,后匯總為《來自長征路上的報告》一書,為后人弘揚和傳承紅軍長征精神,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羅開富是紅軍長征之后徒步原路走完長征全程的“世界第一人”,被譽為中國新聞界的“傳奇記者”。 

(作者:高維海 來源:北京《支部生活》)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