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雲南大理:“五堅持”脫貧扶貧攻堅初戰告捷

2017年03月17日10: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6年以來,雲南省大理市聚焦“六個精准”和“五個一批”要求,積極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服務功能,立下“軍令狀”,發出“總動員”,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團結各族人民群眾,舉全市之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完成鳳儀鎮三哨村、雙廊鎮五星村、上關鎮大把關村3個貧困村出列和264戶950人貧困退出目標任務。

堅持高位推動,提供強力組織保障。2016年以來,大理市先后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和全市扶貧工作會議,專題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州關於扶貧開發戰略部署,認真研究制定出台了《關於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意見》《大理市三年扶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等10余個切實可行的政策文件,文件涵蓋了基礎設施、產業培育、社會救助、資金統籌、易地搬遷、就業培訓、金融支持等各個方面。組建成立了大理市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由黨政“一把手”牽頭抓總,並安排了4名市級領導共同抓好脫貧攻堅工作,每位領導每月不定期到脫貧攻堅一線調研工作,為確保工作效率,均採取現場辦公方式解決突出問題。市級“四班子”領導採取“幾幫一”的形式,分別聯系全市1個貧困鄉和10個貧困村,包干負責,帶頭攻堅。統籌安排96個市級單位、5196名干部職工,採取“幾幫一”或“一幫一”的形式,挂包全市111個行政村和所有貧困戶,實現幫扶全覆蓋,並從省州市各級挂鉤單位派出63名工作隊員組建10支駐村扶貧工作隊,分別進駐1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同時還從市級部門抽調13名同志組建成立太邑鄉駐鄉工作隊。各鄉鎮、村也分別成立了脫貧攻堅指揮部,市鎮村三級逐級簽訂了責任狀,實行挂圖作戰,層層明確減貧任務,層層壓實扶貧責任,建立起責任到人、任務上肩、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扶貧網絡和責任體系,有力領導和推動了全市脫貧進程。

堅持精准導向,抓實工作各個環節。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大理市全面組織96個挂包單位和63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協助鎮、村兩級前后開展2輪回訪和5次“回頭看”工作,認真按照“三評四定”“五查五看”識別標准,共剔除不精准對象1397人,新識別補錄貧困人口1348人,返貧259人。2016年初全市有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2755戶、9434人,並進一步明確了扶貧對象分布、脫貧任務規劃、脫貧時間表、幫扶責任人、幫扶措施等,在全州率先實行挂包信息及貧困農戶基本情況挂牌公示制度,進一步增強了幫扶干部責任心,提高貧困戶識別透明度,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打下堅實基礎。明白卡及挂牌公示等做法,在全省農業農村暨扶貧工作會議上,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肯定。在貧困退出方面,大理市嚴格執行村申請、鄉(鎮)審核等程序,並組織市級23個部門組成考核組,深入3個貧困村,通過聽取工作情況匯報、核實考核指標數據、查看檔案痕跡資料、實地隨機抽查農戶等步驟,逐項核查各村填報的《貧困村退出認定表》,並對照考核退出9條標准進行量化評分,確保了大把關、三哨、五星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的真實性、准確性。大理市2016年264戶950人退出任務,均分配在3個貧困村,通過入戶調查、村“兩委”商議、村評議公示、鄉鎮審核公告、市審定銷號等程序,結合市考核組按照該村貧困退出貧困戶10%的比例隨機抽查,經綜合評估,均達到退出條件。檔案管理方面,大理市嚴格按照《大理州扶貧攻堅檔案管理辦法(試行)》的要求,從源頭開始,對檔案資料進行認真細致梳理、檢查和完善,確保了各級檔案資料真實、准確、有效。通過一系列扎實、細致的工作,切實做到了貧困人口識別應進則進,貧困人口脫貧應退則退,脫貧軌跡有據可查。

堅持產業支撐,夯實脫貧攻堅基礎。大理市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脫貧攻堅的“牛鼻子”,積極幫助貧困群眾理思路、學技術、找項目,不斷加大政策、項目、資金的扶持力度,切實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是充分發揮金融機構信貸扶貧的重要作用,與雲南大理市農村合作銀行簽訂《精准扶貧貸款合作協議》,2016年累計發放扶貧貼息貸款1.5億元,2053戶貧困戶獲貸,其中:到戶貸款發放9850萬元,獲貸農戶共2845戶(含建檔立卡貧困佔2053戶),項目貸款累計發放5150萬元。積極創新金融扶貧,太邑鄉在全國首家引進“富滇—格萊珉扶貧模式”,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特別是貧困婦女提供2萬元免擔保貸款,根據貧困戶實際還款情況可申請續貸,用於貧困戶發展生產。並通過基層婦女組織發動獲貸貧困戶形成生產發展小組,交流分享脫貧經驗和意見建議,從思想深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提振發展信心,轉變生活生產方式。項目啟動至今,共發放貸款145筆、253.2萬元,153戶農戶獲貸。二是積極組建互助社,按照每個互助社30萬的補助標准,市財政共籌集撥付注冊資金325.65萬元,在1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組建成立10個互助社,有效拓寬貧困群眾加快發展的資金渠道。三是積極推廣“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戶”的扶貧模式,結合各地資源稟賦,採取“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在上關鎮大把關村開展產金互促,在鳳儀鎮三哨村成立林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雙廊鎮五星村發展集體標准化養雞廠、桑蠶養殖、奶牛和肉牛養殖、軟籽石榴種植等項目,通過資金入股、土地流轉、勞動力轉移等一系列方式,由企業及種、養殖大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實現扶貧工作從“輸血”到“造血”的可喜轉變。同時,在尊重企業意願的前提下,鼓勵發動歐亞乳業、力帆駿馬等10個企業挂鉤幫扶全市1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廣泛引導更多社會愛心向貧困群眾匯聚,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一年來共捐獻愛心1101萬元。

堅持項目帶動,縮短城鄉發展差距。大理市高度重視扶貧項目建設,不斷建立健全推動貧困地區發展的項目建設、資金投入長效機制,為推動貧困地區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大理市雖然屬於雲南省滇西邊境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范圍,但由於大理市不是貧困縣,並未享受國家相關政策及資金支持,2016年僅得到國家和省級切塊到縣資金1080萬元。面對上級資金補助少的情況,大理市多方融資,在按扶貧規定動作兌現給貧困戶資金政策的同時,積極打好衛生扶貧、教育扶貧、貧困戶住房保障等“自選動作”,圍繞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在財力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由市財政投入5160萬元資金,積極整合市級各行業部門項目資金9034萬元,並努力爭取到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整鄉推進等省州政策資金支持8914.45萬元,全年共投入24188.45萬元,是整個“十二五”期間4860.5萬元的五倍。一年來共實施了太邑鄉整鄉推進項目,大把關、三哨、五星3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160戶易地扶貧搬遷、604戶貧困戶住房保障項目,以及以道路、飲水、教育、衛生、環境整治、村民活動場所(黨支部活動室)為重點的262個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貧困地區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改善。

堅持政策兜底,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大理市在貫徹落實好上級相關扶持政策的基礎上,自加壓力,從健康扶貧、教育扶貧著力,先后制定出台了《大理市健康扶貧行動計劃(2016—2020年)》、《大理市建檔立卡貧困戶衛生健康精准脫貧幫扶方案》、《大理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資助方案》及貧困戶養老保險、人生財產組合保險、補償醫療保險等一系列幫扶方案,在政策兜底方面,基本做到了廣覆蓋、保基本、可持續,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其中,健康扶貧工作,在嚴格落實上級幫扶政策的基礎上,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醫療保障無縫對接,採取免除住院起付線(鄉級200元、市級400元、州級600元)、降低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1000元及提高報銷比例5個百分點、財政補貼經新農合及大病保險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的80%由市財政補助、落實“四免四補”政策等方式,有效減免貧困戶醫療費用,以上補助費用,均由市財政納入年度預算予以保障。2016年,共投入衛生扶貧資金337.585萬元,其中:市財政代繳10154名貧困群眾新農合參合資金152.31萬元,共免除住院起付線126人,支出醫療費用54.91萬元,支付新農合補償資金38.18萬元,投入鎮、村兩級標准化衛生室資金147.095萬元。教育扶貧方面,針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職教育、專(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貧困學生,在享受上級資助政策基礎上,分別制定了資助內容及措施,由市財政保障。其中,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學生,學前教育資助1700元/年/生﹔義務教育資助1000元/年/生﹔高中教育階段資助800—1400元/年/生不等,並資助住宿費160元/年/生﹔中職教育資助1000元/年/生﹔高等教育資助按照省內院校5000元/年/生,省外院校6000元/年/生的標准,在享受上級資助政策的基礎上,不足部分由市財政補齊。2016年共資助2052名貧困學生290.05萬元(其中:義務教育資助1306人,高中教育資助343人,大學教育資助198人,學前教育及中職教育資助205人),貧困家庭適齡青少年入學率達100%。此外,符合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所需費用均由市財政代繳,實現全面參保,認真執行扶貧於低保標准“兩線合一”,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政策保障。

(雲南省大理市黨建雲平台供稿——王正明 付軍)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