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案例選登

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黨建+互聯網·搭建服務群眾的連心平台

2017年03月13日13: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如何提升學生黨支部黨員隊伍素質,為學生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破解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難題,把黨組織溫暖傳導到神經末梢,是高校黨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黨委順應網絡發展趨勢,搶佔新媒體陣地,探索推進“黨建+互聯網”模式,依托網絡平台聯系服務學生和鍛煉提高能力,在互聯網環境下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服務實踐中培養黨員模范和先進典型。

一、背景與起因

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運用最頻繁的媒介之一,成為高校學生記錄生活、抒發情感、獲取信息、互動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微信、微博、QQ空間等已經成為青年學生思想動態的溫度計、心理狀態的晴雨表,這為學校掌握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提供了可能。

互聯網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校黨務工作者應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將互聯網運用到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工作中,切實增強黨支部的各項工作成效,從而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學院發展速度快,存在著學生規模大、班級人數多、“3+1”的人才培養模式等特點。現有在校生近2500人,60個班集體,三地辦學,學生最后一年整班建制到北京或者深圳一家軟件企業進行實訓就業,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嚴峻挑戰。若在學生管理方面仍採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使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受到很大限制,學生個性化需求得不到滿足,學生潛能得不到有效發揮。這就要求學院必須借助於網絡優勢,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作用,提高思想引導、維護穩定、強化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學生精細化管理全覆蓋。

二、做法和措施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按照“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的指導思想,軟件學院黨委強化互聯網思維,著力推進“四個一”工程建設,即創建一個陣地、建設一支隊伍、營造一種氛圍、形成一套機制。

1、創建一條“線上”陣地鏈。學院堅持線上線下齊抓共管,搭建服務群眾的連心平台。依托“線上”優勢,創建一條“微信—微博—QQ軟件之聲”三位一體全方位的“線上”陣地鏈,成立新媒體部,負責策劃運營,粉絲覆蓋全院學生。學院對陣地鏈中的微信、微博、QQ軟件之聲三個微平台的定位不同,對官方微信的定位是:反映學院動態、提供資訊信息、收集意見建議﹔對微博的定位是:發布消息公告、展示微言大義、樹立學院形象﹔對軟件之聲的定位是:傳遞主流聲音、凝聚公眾共識、傳播正面力量。三位一體的陣地鏈的打造,發揮各個平台優勢,共同發力,展開攻勢,形成鏈條效應,主動佔領學生頭腦,提高點擊率﹔推進信息公開,傳遞主流聲音,宣傳工作動態,收集意見建議,接受問題咨詢,解決實際困難,密切黨群關系。

2、建設一支“骨干”隊伍。以學生黨員為骨干成立了一支網絡服務隊伍,明確學生網絡志願者的職責。一是充分發揮網絡志願者的作用,收集網絡公眾平台信息,收集學生對學校教學、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二是主動承擔網絡宣傳員義務,廣泛宣傳學院的各項政策和主張,宣傳學院學校的辦學成果,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三是認真履行網絡文明志願者的職責﹔四是積極扮演網絡辦事員角色,對普通學生在網絡上提出的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的需求,學生黨員提供線下微服務,比如上門幫助、心理陪同、學習結對等方面的服務,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良性互動。

3、營造一種“潤物”氛圍。學院堅持每周召開一次網絡信息辦公會,將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對學校的意見、建議進行歸納整理,向學校領導和職能部門反映,真正成為學校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使思想引導“潤物細無聲”,於無形中引導學生,疏導學生疑惑,規范學生言行,營造網絡育人氛圍。

4、制定一套“標配”考核制度。對照黨員義務和權利、學院對黨員的考核辦法,並根據“網絡志願者”崗位職責,對黨員制定“標配”的考核機制。一是對黨員履行崗位職責逐條考核,查看工作記錄本,對照檢查,每學期末進行一次,每個學生黨員要進行認真總結,支部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述職,評選出優秀的網絡文明志願者﹔對學生黨員上崗履責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在黨員大會上進行通報,對於履職效果差的取消預備期或進行黨內處分﹔二是將預備黨員履行網絡文明引導納入預備黨員轉正的重要參考要素﹔三是要求黨員做好評論效果分析報告。每個黨員每學期要要向學院提交工作分析報告,將每個黨員的文明引導效果評估情況納入評優考核中。

三、成效和反響

通過此項工作的開展,學生黨員積極主動地引導輿論,保持網上正面輿論強勢,探索建立起主動出擊、正面引導、統一協調、反映靈敏、高效順暢的校園和網上信息收集和反饋機制,實現了黨建工作和學生工作的相互融合和互為促進,網上網下的互動,大事小事的轉變,實現了學生信息掌握的360度全覆蓋,實現了安全突發性事故防范的有效前移。已經成為家長滿意、黨員鍛煉、學生受益的一項成功舉措。江西教育電視台《黨建好聲音》欄目專題報道了學院“黨建+互聯網”建立網絡服務新平台的消息。成效逐步凸顯:

1、學生思想動態第一時間掌握。通過網絡文明志願者的作用發揮,網絡上的大情小事一網打盡。有利於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第一時間的發現問題,掌握主動開展工作,避免事態惡化,有力地維護了學院穩定。實踐中避免了個人極端事件的發生6起,比如2012年9月某同學在QQ空間裡發表消極情緒的留言,並有自殺傾向,學生信息收集員第一時間向老師報告,學院果斷開展工作,避免了事態發展﹔2013年10月某同學在微信中留下遺書離校出走,該班學生黨員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在多方努力下挽回了寶貴年輕的生命。

2、學生服務有了高效平台。軟件學院立足於微信公眾平台、官方微博、qq群等打造成信息發布的平台、工作展示的平台、勵志教育的平台,各種文件通知、工作舉措、活動動態、重要事項等通過這些網絡平台覆蓋到每個學生,同時網絡信息評論員開展轉載評論,便於凝聚人心、統一思想、調動積極性、整合注意力。比如畢業生就業工作,學院不僅克服了三地辦學的困難,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化壓力為動力,開通就業服務qq專號,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全天候在線,提供人性化服務,實現就業信息共享,遇到問題共同商量,打造就業溫馨家園,實現了就業率連續五年穩定在90%以上。通過網絡文明志願者作用的發揮,學生黨員及時收集問題學生的信息,密切關注網絡信息,及時匯報,認真對待,正面引導,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意識,在矛盾的排查和處理問題的實戰中學生黨員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履行網絡辦事員作用的過程中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的得到了樹立和強化,在發揮評論員作用的實踐中學生黨員的政治意識得到了增強。三年來,學生黨員為學生群眾提供電腦維修服務600余例,提供各種証件代辦服務40余例,提供專業學習幫助200余次,提供接受心理傾訴陪同服務350余次。

3、學生活力得到及時展示。通過廣泛收集學生意見,重視學生訴求,學院歡迎學生建言獻策,把學生的訴求作為學院決策的原動力,暢通了決策提議的“最先一公裡”。充分相信依靠群眾,學生中蘊含無窮智慧,發揮學生主人翁精神,為學院改革發展穩定建言獻策,提出頗多含金量高的點子,上升到學院發展戰略層面。比如學生建議學院多組織素質拓展類的活動,希望有更多機會鍛煉提高,學院組建了記者團、啦啦操、素質拓展隊、演講辯論小組等20多支常設性學生興趣組織,實現了常年有隊伍,常年有訓練,常年有活動。比如學生建議學院創造濃厚的專業學習氛圍,學院扶持建立藍點、零點、764、青藤等五個專業工作室,實現了經費有保障、活動有場地、項目有導師、成果有獎勵,按照公司化運作,對外承接業務,舉辦科技活動月月評,組織軟件設計創新大賽,按照“一年級引導、二年級參與、三年級為主、四年級指導”原則來布局全院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實踐活動,讓敲代碼形成大學生活的新常態,形成“天天有志願者行動、月月有科技作品評選、年年有軟件創新大賽、經常有省級以上獎勵”的良好局面。比如學生提出為考研出國的學生提供更多資訊的建議,學院積極推動和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合作的“3+1”本碩連讀項目,建立出國和考研交流群。

4、學生訴求有了“直通車”。一方面利用網絡陣地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原則,廣泛宣傳學院的各項政策和主張,使學生黨員成為傳播正能量和弘揚正氣的主力軍。另一方面,學生黨員利用網絡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將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關注的熱點問題、對學校學院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歸納整理,真正成為學院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網絡聽意見、集智慧、解民憂、順呼聲、凝人心,使網絡成為學院了解學生、貼近學生、服務學生的新途徑,更好地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

四、探索和啟示

通過“四個一”工程建設,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黨建+互聯網”工作思路得到進一步夯實,使得黨員鍛煉有崗位,服務群眾有平台,基層組織有底氣,真正實現了“讓黨徽在互聯網裡閃光、讓黨旗在新媒體中飄揚”。與此同時,也給在“互聯網+”新形勢下的學院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考。

1、學生黨支部建設要堅持與時俱進。學院繼續堅持“黨建+互聯網”的工作思路,搶佔新媒體陣地,在互聯網環境下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高校黨建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實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文化,保証網絡平台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使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終立於網絡輿論陣地的制高點,使高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

2、學生黨支部工作要注重有機融合。“互聯網+”時代,打破了黨組織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局限,為黨組織活動由顯示拓展到虛擬空間,實現了線下到線上的轉變。但線下的教育工作也不能忽略,傳統的高校黨建工作是網絡黨建的基礎和保障,網絡黨建工作是傳統黨建工作的創新、拓展和延伸。要避免出現“線上熱熱鬧鬧,線下冷冷清清”現象的出現。在開展“黨建+互聯網”新模式工作時,應做到現實與虛擬環境、線下與線上活動結合統一。黨建新模式的思路就是讓“互聯網+”理念與傳統黨建工作二者融合發展,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更好地開展和完善高校黨建服務活動。

3、學生黨支部工作要提升創新力。一方面,“互聯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技術引領,具有特有的大數據功能優勢,通過對黨建基礎數據的採集、分析管理、開發和運用,實現高精度管理和個性化服務,讓“網絡黨建”向“智慧黨建”換擋升級。另外還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摸索規律,遵循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網絡微時代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則,長篇大論很難吸引注意力,需要短頻快,使用的語言要歡快簡潔有力,要圖文並茂,要講究時效,隻有讓學生願看愛讀,入眼入心入腦,真正融入網絡才是搶佔了陣地,才有可能擠佔或消除負面信息的生存空間。

4、學生黨支部工作要注重從嚴規范。習總書記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 新媒體也是把“雙刃劍”,在工作過程中,若不能從嚴管理、有效監管,就可能給黨建工作帶來負面影響。要力爭建立一直對黨忠誠的服務型網絡黨建工作隊伍,建成以網絡為核心,輔導員為樞紐,學生黨員為骨干,讓廣大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到“黨建+互聯網”工作體系中,真正把服務做到基層。同時要增強高校黨建工作者的政治理論水平、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運用網絡技術的能力,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

(責編:秦華、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