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把中國隧道技術推向世界”(時代先鋒)

——記中鐵科學研究院副總經理嚴金秀研究員

記者  王明峰

2017年03月07日13: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資料照片

  看人民映像
  品百味人生

  “我一定要讓中國的隧道技術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26年前,她立下了這樣的雄心壯志。26年后,她高票當選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副主席,又有了更遠大的夢想——“中國由隧道大國早日成為隧道強國,把安全、優質、環保的隧道技術推向世界”。

  如今,在全球隧道工程行業,她的名字已經是一張國際名片!

  她就是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副總經理嚴金秀。多年來,她先后榮獲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鐵道部火車頭獎章等,還被評為鐵道部科技拔尖人才。2017年,她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打開國際視野,追趕先進技術

  改革開放后,中國隧道工程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修建長隧道的能力提高了,速度快了,機械化程度提高了,對不良地質條件的適應性也提升了。這其中一個標志性工程就是大瑤山隧道。

  1984年,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嚴金秀就被派往大瑤山隧道施工現場。那是我國當時最長的隧道,全長14.295公裡,被看作我國隧道工程技術現代化的起步,使用了當時我國最先進的技術,國內大批鐵路精英都在隧道工地上,還成立了科研攻關組。雖然當時工地條件很艱苦,但嚴金秀認為那是她成長過程中的一段寶貴經歷,“我了解了中國隧道施工到底是什麼水平,有多危險”。

  “王老師,我有個想法,希望能從事科技信息方面的工作。大瑤山隧道給我的感觸是,應該利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引進國外新技術。”作為隧道專家,中鐵西南研究院原院長王建宇當時也在大瑤山隧道工地上。他是嚴金秀的領導,也是研究生時的副導師。“引進國外新技術當時是個短板,特別缺少有見地、有能力的人從事科技信息工作。小嚴的這個提議跟我當時的想法一拍即合。”從此,嚴金秀走上了科技信息研究之路,一干就是幾十年。

  執著、勤奮是王建宇給予嚴金秀的評價。“隻要她認准了的對國家有利的事就堅持到底。”

  結合工程搞科研,嚴金秀的20多個課題都跟鐵路隧道、公路隧道和地鐵有關。當國內隧道在建設過程中遇到重大難點問題時,嚴金秀就要研究國外類似工程是怎麼解決的,用了哪些新方法,如何設計,怎麼施工的。

  集成引進搞創新,嚴金秀不斷開拓隧道科研新領域。她主持完成的“野三關隧道風險評估和控制的研究”,開創了我國鐵路隧道工程風險評估的先河﹔主持完成的“青島膠州灣隧道防排水系統、防排水結構及其施工質量控制研究”,對提高膠州灣海底隧道防排水系統的性能和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上世界舞台,傳播中國聲音

  “現在20公裡的隧道有8座。光中鐵科研院就有6000公裡的業績。”王建宇坦言,中國是隧道大國,但不是隧道強國,在國際上聲音很小。我國隧道界對外交流不夠。嚴金秀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除了引進技術,她利用世界舞台向外介紹中國技術,擴大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

  1990年,第十六屆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年會第一次在中國舉辦。憑借外語優勢,嚴金秀成為大會翻譯人員。在交流和翻譯過程中,她接觸了很多其他國家先進的隧道技術,結識了國際上的知名隧道專家,打開國際視野的同時,也看到了中國隧道技術與世界的差距,暗下決心要讓中國隧道技術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從此,嚴金秀走上了國際化之旅。

  有影響力才能有話語權。經過努力,1999年,嚴金秀成為國際隧道協會的一員,正式代表中國在國際上參加學術交流會議。隨后的10多年時間裡,嚴金秀開始在國際隧道界嶄露頭角,她在各種國際學術交流會議上的報告,經常贏得台下專家的掌聲,會議結束后,不少專家便主動找到嚴金秀交流。

  2013年5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三十九屆國際隧協會員國大會上,嚴金秀高票當選執委,並兼任國際隧協深埋長大隧道工作組總監。作為世界隧道大會技術委員會專家,她承擔了大量會議論文的評選以及技術會議的主持等工作﹔作為ITA的國際隧道培訓專家,她從2014年開始連續三年為世界隧道大會的國際培訓授課,是最受歡迎的培訓專家之一。2015年國際隧協開始組織ITA年度隧道大獎的評選活動,嚴金秀作為活動組委會的副主席,參與整個活動的策劃和評選。

  不放棄任何一個傳播中國聲音的機會。任國際隧協執委期間,嚴金秀先后代表ITA在歐洲、南美、中東、東南亞等地做了10次國際會議的主題報告,是ITA最為活躍的執委之一。

  “每一次參加執委會,我都會努力去做主題報告,擴大中國影響,同時利用主持國際會議的機會糾正國外對中國的不正確批評。”嚴金秀的努力,不僅擴大了中國隧道工程界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國際知名度。

  進軍海外市場,開展技術經營

  作為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的副總經理,嚴金秀主要負責公司海外工作。針對科研企業的特點,她發揮自身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國際技術交流的優勢,積極開展技術經營工作。

  2014年,嚴金秀組織團隊投標並成功中標馬來西亞達蘇湖輸水隧道施工項目,實現了公司海外項目自主開發零的突破。當年,馬來西亞工程師協會邀請嚴金秀去講課,課間休息在跟學員互動時,一位老先生的問題引起了她的關注。“岩溶隧道有什麼風險?可能引發什麼后果?每一米造價多少?問得非常細,而且針對性特別強。”

  后來,她了解到這位老先生是當地一家設計公司老總。他們公司在負責一個排洪輸水項目,其中卡脖子項目是個隧道。掌握了這些信息后,嚴金秀率團隊主動給他們提供很多幫助,免費咨詢。項目招標時,公司順利中標。

  有了第一個海外項目的成功經驗后,嚴金秀在海外經營方面的優勢逐漸顯現。2015年,開發了馬來西亞海底隧道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項目,成功簽訂了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重組成立以來的第一個海外項目。2016年,吉隆坡又傳來喜訊,她組織投標的吉隆坡地鐵二期監測任務又喜獲中標。

  至今,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已在馬來西亞、老撾拿下了設計咨詢、監測、檢測、施工等方面的6個項目,企業的海外經營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當前,嚴金秀正組織團隊積極跟蹤一批海外項目,並取得了重要進展。2016年與2015年相比,公司海外經營由825萬元增長到1.43億元,增長了1633%。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07日 17 版)

 

(責編:秦華、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