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褚光榮
2017年03月07日10: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隻有深入人的心靈世界,把握人的精神動向,才能實現有效的引導和轉化。比起“疾風驟雨”式的說教,實踐育人以“春風化雨”般的潛移默化,往往能取得更為持久和深遠的教育效果。近年來,貴州財經大學著眼於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引領師生走進社會大課堂,特別是圍繞我省脫貧攻堅重大戰略任務,組織師生積極投身黨建扶貧,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引導師生在實踐中不斷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強化攻堅克難、擔當實干的正風正氣,使參與黨建扶貧實踐的過程成為師生情感升華的過程、靈魂洗禮的過程和精神境界提升的過程。
在黨建扶貧實踐中,廣大師生不斷堅定“四個自信”。近年來,在校黨委的廣泛動員和精心組織下,我校師生以各種方式參與到對口幫扶台江縣的黨建扶貧實踐中。在脫貧攻堅戰場的第一線,師生們親眼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心系發展、情系群眾,把扶貧開發作為最大的發展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廣大黨員干部拼出“洪荒之力”,帶領群眾迎難而上、決戰貧困,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期盼。在脫貧攻堅戰場的第一線,師生們真真實實地感受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再是寫在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變成了身邊最火熱、最充滿激情的生動實踐。在脫貧攻堅戰場的第一線,師生們用雙腳踏實丈量台江的每一寸土地,用雙眼仔細觀察台江的每一個細節,用雙手精准記錄台江的每一次蛻變,立足於現實國情、省情的深入觀察,師生們的思想受到強烈的震撼,正確的價值共識和思想共鳴逐漸形成,進一步堅定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正如一名研究生黨員在談到扶貧體會時所說:“以消除貧困為首要任務,以改善民生為基本目的,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方向,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集中力量辦大事,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在黨建扶貧實踐中,廣大師生不斷增強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有國才有家”,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職責。我校始終堅持把人才培養與實現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努力做到辦學為人民服務,為黨的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在黨建扶貧實踐中,學校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率先垂范,帶頭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先后多次帶領專家團隊赴台江縣與地方黨政負責同志進行工作對接,並深入台江縣有關鄉鎮和單位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確定了“黨建搭台、專業唱戲、電商扶貧、創業助力”的總體思路,從貫通“大數據、大扶貧”兩大戰略破題,依托學校專業優勢和人才優勢,探索構建“一體兩翼”的電商扶貧“貴財”模式。在學校黨政負責同志的榜樣示范下,學校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市場營銷、現代物流、企業管理、文化創意等各個領域的師生逐漸匯聚到脫貧攻堅的大旗下,形成了若干項目組,他們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合力推動台江電子商務發展,促進台江精准扶貧。2015年起,師生們著手研發大數據電子商務扶貧網絡支持系統,整合電子商務、數據採集分析和網絡精准扶貧等功能,努力打通農產品和數據上行以及工業產品和精准扶貧下行的通道。同時,師生們深入台江8個鄉鎮巡回開展了5期電商培訓,3000余人參加培訓,培訓現場氣氛熱烈,不少農戶“憋著一泡尿”聽完講座,課后還纏著教師不讓走,現場求教如何開微店、淘寶店。60名農村致富能手、創業青年赴我校接受實操培訓,專家們一對一、手把手地教他們網店“裝修”、商品發布、訂單管理和網絡營銷等電子商務實踐操作技能。針對台江縣民族特色手工藝品頑守傳統和“在水泥地上拍張照就上網賣”等不注重產品設計、營銷和品牌推廣的問題,我校市場營銷、文化傳播、廣告設計、藝術設計、旅游管理等專業的師生為幫扶對象提供個性化的專業支持。我校還發動在校大學生策劃了“天天奇旅”旅游和“印象貴州”藝術品創業園等項目,將大學生創業與台江扶貧有機結合,實現互促共贏。通過這些具體實踐,師生們開闊了視野、增強了才干、磨礪了品質、強化了責任,有了將所學所長經世致用的獲得感和成就感,激發了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情懷,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
在黨建扶貧實踐中,廣大師生不斷強化攻堅克難、擔當實干的正風正氣。攻堅克難、擔當實干是確保黨的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培養師生攻堅克難、擔當實干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我校在黨建扶貧工作中選派優秀教師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駐村隊員們面對環境惡劣、生活艱苦、語言不通、難以兼顧家庭等重重困難,舍小家顧大家,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取得了突出成績。經學校和駐村干部多方爭取,稻田養魚、鄉村旅游、金鉤藤及青錢柳種植等4個項目已落地,到位資金190萬元,計劃發展稻田養魚項目1389畝,發展金鉤藤及青錢柳種植各3000畝﹔在交宮村,駐村第一書記胡偉與交宮駐村工作組共同努力爭取到50萬元資金,開工修建村民們盼了五年的產業路﹔在交密村,駐村第一書記楊經華組織我校文法學院人才團隊制定了“雲水交密”文化旅游品牌計劃,建立了“雲水交密”公眾號,完成了“雲水交密”地理標識形象設計﹔在大田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思策組織成立的紫蘇合作社實現了年終第一次分紅。此外,3000萬元的“貧困戶一戶一檔”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經立項,3500萬元的交密村旅游公路項目即將動工。結合台江實際,師生們還積極探索智力扶貧、教育扶貧的多種途徑:組織鄉村少年科學夏令營,幫助鄉村中小學生培養科學精神、提升文化素養﹔開展“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禁毒宣傳,增強農村群眾防毒禁毒意識﹔開展“花蕾護航——女童保護”活動,深入台江縣各鄉鎮教授留守女童防性侵知識,4000余名農村女童受益。一樁樁惠民實事的辦成,我校以沉甸甸的工作實績贏得了當地群眾的認可,這種認可又進一步激發了師生攻堅克難、擔當實干的內生動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