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 王躍嶺
2017年03月06日16: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西柏坡紀念館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前定下的規矩前久久駐足,一一對照,並在九月會議舊址舉行的座談會上指出:“這裡是立規矩的地方。”2016年7月1日,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60多年的實踐証明,我們黨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
黨的規矩是由黨的意識形態、根本宗旨、歷史使命、理想信念、綱領路線、方針政策、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規章制度、優良傳統、工作慣例、道德規范等組成的行為規范體系,涉及黨內規范、國家法律規范和社會規范三個方面,[1]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也是每一名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個人成長的“健身卡”、從政為官的“護身符”。走好新的“趕考路”,要始終繃緊“規矩弦”,用紀律和規矩確保黨的團結統一、步調一致,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2]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
一、主動尊規當先鋒
走好“趕考”路,既要堅定理想信念,又要牢固樹立規矩意識,因為理想信念是取得“高分”的動力,紀律規矩是取得“高分”的保障。規矩的權威性源自人們對規矩的由衷敬畏、真誠信仰和真正尊崇,更離不開人們踐行規矩的堅定自覺。
1.永葆規矩敬畏感。古人雲:“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在“趕考”路上,黨員干部對規矩要永葆敬畏之心、常懷戒懼之意、常思律己之心,始終慎初、慎微、慎權、慎行。做人做事一定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使各項規矩真正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主動從思想和行動上清除“污染源”,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會有力量。黨員干部要把規矩信仰練就成為自身獨特的人生信條、審美情趣和價值追求,把講規矩內化為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使規矩成為全社會共同的文化信仰和膜拜的精神圖騰,最終使大家都能成為規矩的敬畏者、信仰者和尊崇者。
2.養成規矩自覺性。守紀律是底線,講規矩靠自覺。“舉頭三尺有綱紀”,廣大黨員干部要不忘初心,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紀律觀念,切實增強講規矩的自覺性,在為人處事、干事創業過程中始終做到心中有規矩、言行守規矩、用權講規矩,不斷提升行事的凝聚力、相處的感召力、為人的親和力﹔要始終明白講規矩是對黨性的重要考驗、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提升規矩品德、陶冶規矩素養,恪守修身之道、涵養高尚情操,以“三嚴三實”為鏡,在規矩面前主動做到“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始終保持黨員干部“考生”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二、積極學規提水平
隻有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覺。學規矩才能懂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才能切實增強守紀律講規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筑牢信念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牢思想之舵,使自己在“趕考”路上變得更加硬朗硬氣。
1.積極主動學。就規矩而言,隻有真學真懂才能真信會用。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先學一步、高出一籌,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再到“向我學”的轉變﹔要堅持原原本本地學,讀原著、學原文,細細品讀、如琢如磨,做到學深悟透、把握真諦、觸及靈魂,讓規矩和制度入腦入心,做到頭腦明白、心中有數,實現“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要把講好道德規矩作為終身課題,活到老、學到老、用到老,不以他人不知放縱自己,不以小節無礙放鬆自己,始終堅持良好的品行操守,始終站在人生的道德高地上。
2.系統全面學。黨的規矩體系涉及面廣、內容多,廣大黨員干部既要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黨章》《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顯規矩”,也要學習社會道德、政治倫理、家風家教等“隱規矩”,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自覺踐行。在系統全面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突出重點,現階段的重點就是深入學習黨章,深入學習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核心思想、時代背景、思想精髓、理論淵源、實踐基礎和主要內容,做到入腦入心、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3.突出問題學。問題是時代的強音。在學習規矩過程中,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試題分析”,認真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曾概括的黨內政治生活“七個有之”問題以及個人在履行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規矩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照對黨忠誠是否牢固、組織觀念是否淡漠、履行紀律是否嚴格、責任擔當是否缺失等問題仔細查、深入析、認真改。“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要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生活擺進去,通過學習樹立事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尋求攻堅克難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把學習成果轉化到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上來。
三、嚴格守規作表率
“趕考”精神要靠嚴守紀律來維護,黨的紀律需要“趕考”精神作支撐。[3]“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嚴字當頭,突出問題導向,主動當好守紀律的“排頭兵”、講規矩的“領頭雁”。
1.當好表率作示范。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領導層組成人員必須以身作則,模范遵守黨章黨規,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為全黨全社會作出示范。”黨員干部身處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發展的前沿,作為黨的規矩的制定者、組織者和執行者,要主動樹立規矩意識、率先踐行規矩要求,在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遵循組織程序、服從組織決定、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等方面以身作則,將守紀律講規矩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堅決維護好規矩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為全社會守規矩塑形象、樹榜樣、作表率﹔要始終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具有示范效應, 規矩的“手電筒”在照別人前,先要照亮自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得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堅決不去碰。
2.提高自律意識力。“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黨員干部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並以“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的理念,不斷增強自律意識,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筑牢信念防線、思想防線和法紀防線,抵御各類“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始終做到警鐘常鳴,不越權、不逾矩、不違規﹔要重品行、秉操守、親示范,做到台上台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立場,又要在生活小節上嚴格自律,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帶頭開展帶“辣味”並有“勁道”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對發現的問題要深入剖析原因,認真反思整改,及時接受監督,確保整改成效。
3.維護規矩嚴肅性。不懂規矩、不守紀律,長此下去就會言行失當、失范、失控、失節。山西“塌方式腐敗”、遼寧賄選案等充分說明了不守規矩的嚴重后果。規矩面前沒例外、規矩約束沒禁區,黨內決不允許存在不受紀律和規矩約束的特殊組織和特殊黨員。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在遵守黨的各項紀律和規矩的同時,應帶頭正風肅紀,敢於同各種有害思想和錯誤行為旗幟鮮明地作斗爭,維護好規矩的嚴肅性,防止使規矩成為“紙老虎”“稻草人”。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和“一案雙查”的原則,大力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對黨員干部各類違規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將反腐進行到底,真正實現黨員干部從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的深度轉變。
4.積極主動受監督。“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監督是從嚴治黨的關鍵,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聞過則喜的態度、虛懷若谷的氣度、從諫如流的風度主動接受各方監督,把監督和批評當作警示和鞭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堅決防止“燈下黑”﹔要不斷拓寬監督渠道,把自我監督與黨內監督、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緊密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黨規黨紀監督體系,讓陽光無遮擋地照進來﹔要積極踐行“互聯網+監督”戰略,發揮“網絡監督”功能,以互聯網為樞紐,搭建問題舉報“微平台”、群眾來信直通車等各種形式的規矩監督平台,將監督者、被監督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無縫連接起來。
四、全面用規干事業
在“趕考”路上,“考生”隻有充分發揚“趕考精神”,嚴格遵守“考紀”,才能從容應對“考場”的各種變化。[4]干事創業首先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廣大黨員干部要善於運用規矩思維、規矩行為來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深化改革、推動發展。
1.營造用規好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組織要把嚴守紀律、嚴明規矩放到重要位置來抓,努力在全黨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明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職責,在干事創業、接人待物中牢牢把握黨規黨紀是怎樣規定的、條例制度是怎樣要求的,帶頭嚴格遵守各項規矩,始終按黨性原則辦事、按政策法規辦事、按制度程序辦事﹔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解難題建立在規矩的標尺上,永葆共產黨人的堅貞氣節和政治本色,帶頭建設風清氣正和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環境,帶頭引導全社會形成“遇事找規、辦事依規、解決問題靠規矩”的良好氛圍。
2.保持規矩生命力。“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黨員干部要根據事業發展的需要和“考題”的變化,結合工作實際,做好規矩的“立改廢”工作。在“立規明矩”環節,要運用法治思維和系統思維,防止片面性,克服簡單化,[5]使所立的規矩要結合實際、突出特色、務實管用,防止脫離實際、內容模糊不清、滯后於實踐﹔在修改完善規矩的過程中,要著重於增強黨的建設制度的針對性和系統性,著力於提高黨的制度建設科學化水平,著眼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還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廣泛聽取黨員、干部、群眾意見,從而增加對規矩的認同感和執行力。
3.規矩面前要有為。“為官避事平生恥”,為官不為實際上是不講規矩的表現。廣大黨員干部在看到嚴密規矩約束體系的同時,更應看清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不能因為規矩多了、嚴了,就懶政怠政、瞻前顧后、裹足不前,而是要爭做“擔當型干部”,遇事不推諉、不退讓、不說謊,形成實干、苦干、持久干的氛圍,在勇於擔當、敢於作為、大膽創新中淬煉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本色﹔要想干願干積極干,還要敢干會干善於干,做到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盲為、不以事難而怕為﹔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從細處入手、向實處著力,一錘接著一錘敲,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趕考高分”。
五、靈活宣規促成效
在“趕考”路上,規矩的貫徹執行離不開良好的輿論氛圍作支撐。黨員干部尤其是新聞戰線的黨員干部要善於開展規矩的宣傳工作,把該項工作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開創全社會講紀律守規矩新格局。
1.豐富宣傳內容。正面說理教育、案件警示教育以及日常性教育、集中性教育在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6]要挖掘“紅色教育”內容,及時推出一批遵紀守規的時代楷模和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力量,積極樹新風、揚正氣﹔要組織設計好諸如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等“黑色教育”內容,以案釋紀,震懾少數人的非分之想和不法之舉,讓旁觀者警鐘長鳴,形成強烈威懾力﹔要廣泛開展廉政文化的宣傳,既從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古代廉政文化中汲取優秀的廉政思想營養,也要從汲取他國廉政建設的有益內容為我所用,科學合理地運用歷史智慧和世界文明提升機關規矩水平。
2.完善宣傳手段。要主動掌握傳播規律,充分利用新興媒體的渠道多元、受眾廣泛、互動性強等特征,並結合傳統媒體優勢,用“滲透式”宣傳替代“灌輸式”宣傳,形成“輿論廣覆蓋、媒體大聯動”的全方位規矩宣傳態勢﹔要積極適應傳播移動化、可視化、社交化、智能化、定制化等發展趨勢,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推動規矩宣傳與數字化、科技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枯燥的規矩條文演繹成大家喜聞樂見的語言和形式,並積極運用掌上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微視等手段進行宣傳推廣,實現精准滴灌、打到七寸。
3.做好反饋分析。宣傳效果好不好,關鍵看受眾反響。要重視信息反饋的重要性,提前制定好相應的反饋機制和配套措施﹔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和手段,綜合利用問卷調查法、征詢意見法等方法,及時收集受眾對宣傳內容和宣傳手段的看法、建議、意見等信息,並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和聯機檢索系統﹔在對信息處理環節,善於把定性研究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歷史學、情報學、系統科學等知識和雲計算、大數據、面板分析、因子分析、人工神經網絡等方法對信息加以分析,及時就宣傳內容、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確保宣傳效果可期。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趕考”路上,廣大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繃緊“規矩弦”,善當規矩的尊崇者、學習者、表率者、踐行者和宣傳者,傳承和發揚好“趕考精神”,從容應對各種風險、不斷戰勝各類挑戰,繼續使我們黨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注 釋:
[1]河北日報評論員.守紀律講規矩 走好新的“趕考路”[N].河北日報,2015年3月24日(1版)
[2]河北日報評論員.守紀律講規矩 走好新的“趕考路”[N].河北日報,2015年3月24日(1版)
[3]馮榮.論“趕考”精神與遵守黨的紀律之關系[J].理論界,2015(5):11-16
[4]馮榮.論“趕考”精神與遵守黨的紀律之關系[J].理論界,2015(5):11-16
[5]邱煒煌.把政治規矩“立”起來[J].求實,2016(4):33-38
[6]郭紹均,王學儉.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3):99-105
相關專題 |
· “趕考精神與執政黨建設”主題征文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