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案例選登

遼寧興城開啟黨建與經濟發展雙引擎

2017年02月21日13: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興城市將農村基層黨建、扶貧開發、和集體經濟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開足黨建經濟雙引擎,讓黨建、扶貧開發、壯大集體經濟形成穩固的“鐵三角”,相互帶動,相互促進。

背景與起因

基層黨支部雖小,工作卻十分重要。我國農村人口佔總人口一半以上,尤其農村基層黨組織,承擔著我國一半人口的管理工作,基層黨組織維系著黨的根基穩定。在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基層黨組織向服務型黨組織轉變,如何做好服務工作?是擺在所有農村黨員干部面前的一個大課題。近年來,興城市在對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投入力度較大,辦公場所、設施等硬件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每年給各村黨組織2萬元的黨建工作經費。但是,由於工作量大,涉及面廣,農村干部綜合素質偏低,加之在嚴肅的政治要求下,基層組織活動明顯增多,直接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經費不足,從而影響了黨組織服務能力。面對237個村黨組織,絕大多數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開展具體工作三個字的體現較為明顯“等、靠、要”。面對這些困境,一些鄉鎮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創新理念瞄准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在反復調研、全面論証、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認為,探索出黨建、扶貧、發展集體經濟的新路子。讓農村基層黨組織與農村各類組織相互融合、良性互動,解決了農村黨組織在經濟發展中不會抓、不會管、不會發展的問題,並為農村黨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致富提供有效的抓手和平台,黨建是保障,集體經濟引領扶貧,發展集體經濟與扶貧工作促進黨建工作開展,現一些試點已取得初步成功經驗。

主要做法

一、堅持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服務、發展、治理功能。

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堡壘作用。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建立黨員活動日制度,將黨的組織活動開的活,開的新,開的有實效,並且從嚴抓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大力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通過換屆選舉,選出一批政治覺悟高、致富能力強的村干部帶頭示范、帶頭發展、帶頭幫帶,不斷引領帶動黨員群眾增收致富。

二、創新發展模式。主要以上級黨組織牽頭,以農村組織為主導,以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為抓手,引進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優勢,以農民黨員、致富能手為骨干,深挖發展潛力,有效把加強基層黨建與促進農村發展有機結合,實現“鐵三角”相互促進。

一是黨建促進集體經濟發展。興城市徐大堡鎮方安村幾年前還是一個貧困的小漁村,各項工作開展難以落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方安村黨支部沒有絲毫懈怠,總是以“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信念不斷摸索,依靠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由於方安村南鄰海岸,是一天然的海濱浴場,遠離城市,海水無污染,2016年初,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經過半年的建設,將過去遍地荒溝,廢石場的海岸開發成1300米海岸線的碧海灘浴場,還修建了6000平的停車場、綠化帶等基礎設施。整個運作過程中,涉及動遷、林地、修路和開工建設等工作,村黨支部帶領村干部、黨員發揮了極大作用,從2016年5月開放至10月底,僅浴場方面村集體經濟收入51萬元,並通過多種經營模式,解決了100余村民就業問題,不僅壯大了集體經濟,還帶動了傳統漁業發展,改變了漁民傳統謀生模式,拓寬了漁民經營思路,打造了碧海灘浴場鄉村旅游新品牌,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永動力”。有了村級集體經濟,受益最多的還是村民。方安村加強社會公共資源的規劃建設,改擴建文化廣場3處,共12000平方米,村內外道路兩側,新建花園花壇30個,栽種景觀樹4000棵,鋪設彩磚6800平方米,修筑硬化道路12余公裡,路燈安裝全覆蓋,修筑污水排除溝(管)14公裡,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黨員干部更是身先士卒,對村居環境衛生進行專門整治,全村的環境衛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居住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村黨組織鼓勵提高村民教育文化水平,凡本村大學生每年資助1500元,對村內五保低保困難戶給予生活和經濟上幫助。該村村民還享受新農村合作醫療、農業保險、家庭治安保險、公共電費、日常飲水水費、環境衛生整治等支出統一由村集體負擔的福利,真正做到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二是帶頭人帶領農民致富。興城市望海鄉黑庄村副書記劉紹敏,遼寧省黨代表,紹敏果樹合作社理事長,在他的指導和帶動下,黑庄村大多數村民不僅能自己繁育葡萄苗,還掌握了葡萄苗嫁接技術。每年的五六月份,村裡和周邊村的婦女就結伴到浙江一帶嫁接葡萄苗。劉紹敏把成熟的綠枝劈接軟膜包扎接口法嫁接苗木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農民,使農民嫁接的苗木成活率能達到95%以上,南方的種植大戶爭先恐后地邀請望海鄉會嫁接技術的村民過去。在調研中,黑庄村的馬鳳娟感激又自豪地說:“今年沒到2個月,我和姐們兒每個人都掙了2萬多元。”現在,黑庄村在外從事葡萄苗嫁接服務的婦女有500多人,佔到全村女勞力的60%,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望海鄉及周邊鄉鎮有1000多名婦女掌握了葡萄苗嫁接技術,每年僅此一項的增收就非常可觀。同時在紹敏果樹合作社裡的農民也都富裕起來了。

三是黨建引領農民脫貧。興城市劉台子鄉沿海,但是基礎較差,底子薄,劉台子鄉黨委依托沿海區位優勢,引導農民發展鄉村旅游,尤其螞蟻村黨支部,在村書記的帶領下,種植油菜花、向日葵,發展觀光旅游,積極引導農民增收致富。2016年共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新增農家院8家,旅游總收入同比上年增長35%。施行農業資源打包和聯線,農業採摘園、海濱游玩度假、海鮮市場開發等旅游項目,助力扶貧工作,全年脫貧230戶共350人。

成效與反響

經過一年的探索實踐,在上級部門和有關單位支持下,試點鄉鎮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實現了多方共贏。

一是強化了支部核心作用。村黨支部是農村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推動新農村建設、農村改革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實踐表明,黨的主體作用,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樹立起較高的政治威信。特別是關系民生、發展經濟、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面,基層黨組織能夠把握好方向,帶好頭,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共同發展。

二是提高了黨員群眾經濟收入。一直以來,農民要麼是靠天吃飯,要麼是外出打工,要麼收益小,要麼拋家舍業,致富難。而通過新的發展模式,很多外出務工的人員回到家裡,很多勤懇的農民找到了新的發展路子,有效地帶動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三是實現了農村和諧穩定發展。新的發展模式,使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不少村積極發展公益事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福利保障,群眾真正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黨建與經濟的雙動力發展下,更多的富余勞動力都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村級公益事業投入也持續增加,農村信訪工作壓力也逐步減輕,形成了和諧穩定的美麗鄉村建設新格局。

探討與啟示

一是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必須抓住夯實基層黨組織這個核心。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的核心。隻有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大力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才能夠切實提升村級班子服務發展能力,進而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保障。實踐証明,隻有嚴格黨內生活制度,做好選優配強村干部這些基層基礎工作,才能為壯大集體經濟、扶貧開發提供攻堅克難的核心。

二是農村各項工作必須充分激活創新這個動力。發展是根本,要堅持把改革創新的著力點放在刺激整體發展上,進一步大膽探索、改革創新,結合實際,依靠優勢資源和產業,搞好土地流轉,實行資源整合,規避不足,放大優勢。實踐証明,隻有不斷推進改革創新,結合實際的發展,才能激活集體經濟的發展和促進扶貧工作的內在動力。

三是黨建與發展的有機結合是良性循環。無論是招商引資、突出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還是選育帶頭人,終極目的就是富民。在壯大集體經濟和推進扶貧工作中,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大力整合資源,著力培育壯大富民產業,黨建工作保証著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而集體經濟的壯大和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效,推進了黨建工作的發展,讓黨建工作“實”了、“活”了起來。實踐証明,黨建與發展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

(責編:秦華、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