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案例選登

陝西石泉:創新“支部+X+貧困戶”模式助推脫貧攻堅

2017年02月16日13: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去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后,石泉縣堅持把黨在農村的政治優勢與市場經營主體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形成了“支部+X+貧困戶”模式,走出了一條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一、背景起因

陝西石泉縣地處秦巴腹地,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國革命老區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開發覆蓋縣,貧困面大、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為切實解決黨建與脫貧結合不緊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路徑不明晰的問題,石泉縣堅持基層支部引領、市場主體帶動、貧困群眾參與,全面推行“支部+X+貧困戶”模式,最大限度地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了正能量。

二、主要做法

1.建強“四支隊伍”,夯實“+”的基礎。緊扣“支部”這個牛鼻子,著力建強“四支隊伍”。一是建強書記隊伍。全面推行支部書記職業化管理,按照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和政治素質強、工作能力強、團結協作強“三化三強”標准,採取換屆選舉、擇優選派、公開選拔的方式,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去年以來共調整支部書記29名,其中擇優選派27名機關干部到村任職,面向社會公開選拔2名支部書記,同時通過強化教育培訓,從嚴管理考核等措施,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升。二是建強“第一書記”。為解決貧困村和后進村支部班子力量薄弱的問題,採取單位黨組織差額推薦、縣委組織部審核把關的辦法,擇優遴選79名科級后備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推行專職駐村、民情日志、工作例會和實績報告制度,實行考核結果與提拔使用相挂鉤,推動“第一書記”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三是建強黨員隊伍。根據農村黨員實際,將黨員劃分為有職黨員、骨干黨員、年老黨員、困難黨員、流動黨員五種類型,實行精准管理。搶抓省委調整人才工作聯系點和“雙培雙帶”示范點機遇,深入開展“雙培雙帶”活動,堅持每年從農村能人中發展100名黨員,在農村黨員中培養1000名農村能人,帶動10000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著力改善農村黨員年齡、文化和來源結構,不斷增強其致富、帶富的能力和本領。四是建強能人隊伍。全面推行“能人興村”戰略,大力實施“七個一”工程,利用三年時間,通過選、育、管、激,引導能人創辦100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領辦100個示范化農業合作社、興辦100個家庭農場,培育1000個產業大戶、1000名技術能手、10000名職業農民,吸納100名能人進村級班子,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2.依托“四大主體”,拓展“+”的模式。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創新“+”的模式,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一是全面推行“支部+農業企業+貧困戶”模式。由村黨支部牽頭,聯合全縣47個農業企業,採取訂單收購、優先用工、貸資入企、土地流轉等方式,幫助2600余貧困戶實現長期脫貧目標。如池河鎮五愛村聯合嘉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訂單生產、優先務工等方式,帶動2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750元以上。二是全面推行“支部+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堅持支部引領、合作社帶動,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難題。全縣3000余戶貧困戶在65個示范合作社的帶動下,搭上了致富快車。如池河鎮明星村生豬專業合作社黨支部通過提供仔豬繁育、技術指導、疫病防治、宣傳營銷等服務,新帶動38戶貧困戶養豬,實現戶均增收1440元。三是全面推行“支部+旅游景區+貧困戶”模式。立足全縣旅游資源豐富的實際,以支部為紐帶,引導貧困戶圍繞景區配套發展休閑觀光、特色餐飲、工藝品制作、加工銷售、商貿物流等服務業,多渠道增加貧困戶收入。如后柳鎮依托水鄉景區、中壩大峽谷景區,發揮永紅、黃村壩、中壩村黨支部主導作用,動員貧困戶開辦農家樂、土特產經營店4戶,安排21戶貧困戶到景區務工,實現了戶均增收3500元的目標。四是全面推行“支部+黨員+貧困戶”模式。深入開展“雙培雙帶”活動,鼓勵1200余名骨干黨員發揮信息、技術、資金和管理優勢,為3000余戶貧困戶提供致富信息、傳授實用技術、實施精准服務。如喜河鎮長陽村黨員王彪在帶頭創辦企業的同時,為40余戶養雞戶擔保貸款150萬元,帶動全村發展5000隻以上養雞大戶3戶,飼養蛋雞5萬隻。

3.健全“四大機制”,強化“+”的保障。注重從四個方面著手,著力構建務實管用的保障機制。一是健全工作責任機制。始終把推行“支部+X+貧困戶”作為“書記”項目,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倒逼鎮村兩級書記主動履職。實行選派單位與第一書記、駐村脫貧工作隊責任捆綁、項目捆綁、資金捆綁,促使選派部門把職能優勢、資源優勢用到幫扶上,確保“支部+X+貧困戶”工作取得實效。二是健全包抓幫扶機制。結合“包聯駐代”工作,建立縣級領導聯鎮、科級領導干部包村、黨員和干部包抓貧困戶機制,4340名黨員和干部採取“一人幫一戶”或“一人幫幾戶”辦法,結對幫扶13762戶貧困戶。各級“包聯”人員共幫助協調項目資金3000余萬元,辦理實事好事2500余件。三是健全投入保障機制。嚴格落實兌現村級辦公經費、村干部補貼、第一書記和脫貧工作隊工作經費,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加大投入力度,壯大“X”的實力,能人創辦項目達到規上企業、示范合作社、家庭農場、職業農民等標准的,分別給予100萬元、3萬元、2萬元和0.5萬元的獎補。同時縣政府每年安排2276.1萬元產業發展資金,按照戶均3000元的標准進行獎補,並通過設立擔保基金,使貧困戶可獲得5萬元的零抵押、零利息扶貧貸款。今年全縣共向2798戶貧困戶發放扶貧貸款1.28億元。四是健全督查考核機制。把“支部+X+貧困戶”模式作為黨建考核和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權重比例,從嚴從實考核。同步建立縣委督導組巡回督查、包抓縣級領導不定期抽查、縣委組織部定期檢查的“三線”督查機制,定期不定期對進行明察暗訪、督促檢查,並聚焦問題,專項通報,跟進整改。

三、取得成效

1.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更加凸顯。“支部+X+貧困戶”模式推行以來,村級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其大力宣傳引導、組織協調和強力推動下,全縣累計建成16個脫貧攻堅示范點,促使了2000余戶貧困戶9000余個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

2.脫貧攻堅路徑更具多元化。“支部+X+貧困戶”模式的推行,使貧困戶在市場經營主體的帶動下,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訂單銷售等多種方式直接與市場主體結成利益共同體,進而獲得了穩定收益。全縣10000余戶貧困戶在30個農業園區、5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65個專業合作社、100個家庭農場和7個旅游景區的帶動下獲得了收益。

3.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效益更加突出。“支部+X+貧困戶”模式推行以來,立足資源優勢,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大力發展富硒農業、山林經濟、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進一步提升了產業轉型升級優勢。全縣貧困戶興辦農產品加工廠114家、家庭作坊327家,發展蔬菜8590畝、富硒黃花4906畝、中藥材5472畝、經濟作物3.2萬畝,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0億元。

四、經驗啟示

1.發揮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村黨支部是推動脫貧攻堅的“前沿指揮所”,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核心所在。該縣正是抓住了這個牛鼻子,通過建強四支隊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2.壯大“X”的實力是激活多方主體投身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旅游景區等市場主體是帶領農民抗御市場風險、加快脫貧致富的重要力量,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實踐証明,脫貧攻堅工作中隻有不斷地培育壯大多方市場主體的綜合實力,才能事半功倍見實效。

3.激發內生動力是推動貧困群眾向“我要脫貧”轉變的關鍵所在。脫貧攻堅事關全局,既需要外界的傾力幫扶,更需要貧困戶的積極參與。唯有如此,脫貧目標才有望如期實現。否則制定再好的脫貧政策也會落空,給予再多的幫扶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責編:秦華、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