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全國黨建雲平台>>地方信息聯播

江蘇如皋:日常預警抓“微問題”治“未病”

2017年03月10日12: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江蘇省如皋市構建干部日常監督機制,抓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整治,推動干部監督管理常態化、精准化,讓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一是個人事項查核常規化倒逼“亮明家底”。該市拓展領導干部填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范圍,將1300多名科級干部納入申報范圍,填報內容涉及“家事”“家產”情況。杜絕“隻申報、不核查”的“走形式”,堅持“凡提必核”,讓報告制度通上了‘高壓電’。近年來,共對對其中6名同志要求填報補正、14名同志要求作出說明、11名同志進行函詢並要求作出情況說明,3名擬新提拔人員被取消任用資格。

二是“三責聯審”整改常規化倒逼“履職盡職”。該市自2010年以來,把開展“三責聯審”(即選人用人責任審查、機構編制責任審核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從嚴管理干部、激發“為官有為”重要舉措,至今共開展92個項目,其中任中聯審項目36個、佔比達39%。嚴抓整改落實將聯審落到實處,推行聯審整改報告制、督查制、問責制,對整改不徹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問題整改不徹底的不提任。

三是提醒函詢誡勉常規化倒逼“規范言行”。該市把干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分類細化為信仰追求、工作態度、口碑人品等5個方面100個具體問題,分類制定預警措施。對巡視、審計、考核、舉報等渠道了解發現的問題按性質分別進行提醒、函詢、誡勉。去年,先后提醒談話2人,信訪事項函詢2人。

(袁夏華)

(責編:高巍、秦華)

推薦閱讀

學者解讀習總書記談“三農”創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昨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代表團,參加該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的審議,就“創新創造”、“新型職業農民”、“脫貧攻堅戰”等幾方面工作提出要求。就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等多位學者在接受人民網理論頻道記者專訪時認為,總書記再談創新發展,為脫貧攻堅、農業發展“點睛”,以小見大,立意深遠,實則也是針對當前中國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提出的具體對策。【詳細】

學習路上|中國領導干部資料庫
相關專題
· 地方信息聯播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