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09: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產生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鎮遠縣委著力突出基層導向和問題為導向,針對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缺乏活力、上下聯動缺乏合力、黨員隊伍缺乏動力的現實情況,積極研究新常態下基層黨建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索基層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經過廣泛調查研究,決定從2015年起,在全縣12個鄉鎮實施基層組織“強陣地、強管理、強服務”(以下簡稱“三強”)工程,整合36個縣直部門、明確10個牽頭部門,定期推動、定期督導、定期考核,使資源、資金、項目向基層集聚,將服務延伸到村,從細處著手、往實處著力,將基層黨建化無形於有形,務虛與務實相輔相成,經過近一年來的扎實推動,逐步形成“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良好局面,全面激發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內生動力,受到了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普遍歡迎,為協調推進全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主要做法
強陣地,夯實村級發展基礎。一方面,加強村級辦公陣地建設,按照有場地、有標識、有設備、有制度、有載體的標准,加強村級陣地建設。一是活動場地規范化。整合計生衛生服務室、村校閑置教學樓等資源,按照每個村級活動室不低於400平方米的標准進行改擴建,以“設施齊全、制度健全、功能完備、服務有效”為標准,對功能布局進行規范,把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成為黨員活動、村民議事、便民服務、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五大中心”。二是外觀標識簡約化。對村級活動場所各組織機構標識、文化大院、上牆制度、公開欄等進行統一規范,使外觀標識美觀大方、一目了然、簡約便捷,黨務村務公開透明、監督有效,解決村級各種制度隨意張貼等現狀。三是制度體系合理化。按照“廢立結合、簡便易行、務實管用”的原則,對繁雜的制度加以精簡、零散的制度加以整合,通過歸並和篩選,形成一系列合理化制度體系。另一方面,強化“思想陣地”建設,使思想教育多元化。按照突出重點、兼顧全面的原則,充分運用“名城講堂”、“道德講堂”、農家書屋、“名城大舞台”特色文化活動、民俗活動等載體,開展“電影下鄉”、“文化下鄉”、“理論下鄉”活動,固定的宣傳隊、文藝隊和50余名宣講員長期活躍在基層,組織群眾、宣傳群眾,積極傳遞愛國正能量、廣播黨建“好聲音”,不斷加強思想教育陣地建設,使廣大基層干部群眾通過“看、聽、說、做”更加愛黨愛國愛家鄉,爭做新時代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強管理,保障村級高效運轉。一方面,全面加強村務管理,確保村級事務管理和運行更加規范和順暢。一是強化能人治村。主動吸收服務意識強、有專業技術、帶富能力強的優秀黨員進入村“兩委”班子,優化干部隊伍,增強村級組織的戰斗力。二是強化督促考核。簡便明了地明確支書、主任、文書等村“五大員”工作職責,制定相應的考核細則,做到獎懲分明。採取責任目標管理、村級財務審計制度等方式加大對村兩委班子的日常管理,定期開展考核,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年底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如涌溪鄉創新開展“流動紅旗”評比活動,每2個月對村支兩委工作實行一次量化動態考核,將鄉鎮的中心工作與上級部門安排的階段性工作相結合,衍生出一條“捆綁發展”到“常態發展”的新常態之路。三是理順工作機制。依托“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建立完整的村務管理和運行機制,確保黨組織在村級建設的領導核心地位和村級組織務實高效、科學規范運行。另一方面,加強依法依規治村,使村民自治有章法可遵循,有程序作支撐,科學制定群眾認可、約束力強、獎懲到位、操作方便的村規民約,永久性印制在村裡醒目位置並裝訂成冊發放到村民家中,時時提醒一起遵循,引導村“兩委”服務功能從“管理群眾”到“群眾管理”的轉化,全面實現村民自治。
強服務,提升村級服務能力。一方面,全面提高村干素質,整合資源加強村干部培訓,提高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組建“巡回講師團”。從組織、宣傳、民政、農業等部門及鄉鎮、村干中遴選出100余名理論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干部建立“師資庫”,讓“干活的”教“干活”的,提高村干部隊伍的履職能力。二是辦好主體培訓班。以縣委黨校為主陣地,每年組織村干進行輪訓,科學設置課程,採取課堂授課、現場觀摩、互動交流、測試檢驗等方式強化培訓,確保培訓效果。各鄉鎮本著“缺什麼補什麼學什麼”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通過各種會議、中心工作推動、黨員培訓等形式進行集中輔導、個別指導的辦法強化對村干部的培訓,促進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提升。今年以來,全縣先后組織了126名村(居、社區)黨組織書記分別到施秉縣、錦屏縣等培訓基地學習,379名村支書、主任、文書於7月中旬到縣委黨校參加輪訓。另一方面,全面提高服務群眾水平,一是建立服務群眾機制。健全村干部“分組聯片”工作,村級班子內部溝通協商,村干部、黨員及村民代表、農戶三級聯系,村級民生服務等機制,使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組織的存在和便捷的服務。涌現了金堡鎮“村級辦事處”、江古鎮“村駐鎮一站式便民服務體系”,將村鎮兩級有機結合,使服務群眾“一步到位、一次結束”。二是努力推動實現“有錢辦事”。整合農業、扶貧、新農辦等部門幫助村級分析查找優勢與不足,科學制定各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制定“一村一策”措施,利用土地、勞力等資源,大力開發集體資源,開展服務創收。探索“公司+村黨支部+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如江古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益華農業科技示范有限公司,組織農戶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種植蔬菜產業,村級積極參與加強服務,每年按150元/畝的標准提成服務費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積累資金,僅今年下半年,就為9個村創收了近20萬元。從2015年起,縣財政每年預算不低於10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扶持基金”,以貸促盈、以獎代補的方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建設,力爭在2018年前,分批消化全縣96個“空殼村”,同時打造5個以上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超百萬、農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的“雙超”示范村,助推同步小康建設步伐。截至目前,全縣有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91個,有村級集體經濟積累達71個。
初步成效
陣地建設,從有形覆蓋到無形影響。鎮遠縣“三強”方案出台后,有效解決了縣直部門各自為政、要求不一、效果不好、村級組織無所適從的問題。各部門整合資金500余萬元,通過加強陣地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完善服務制度,尤其是黨員活動、村民議事、便民服務、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五大中心”建成后,黨員群眾求知、求富、求樂、求和等,可以“隻進一扇門,隻找一個人”,搭建了綠色通道,提高了辦事效率。蕉溪鎮茶園村村主任楊通舉動情地說,“我干了近40年村干,以前我們村屬於貧困村、活動室隻有幾十平米很寒酸干起事來底氣不足,現在幾百平米的‘小洋房’陣地建起來了,各項制度規范起來了,我們沒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再做不好既對不起黨和政府的投入,也該被群眾戳脊梁骨了” 。很多群眾反映,以前村活動室透風漏雨什麼的跟自己沒多少關系,現在不僅變漂亮了,關鍵是很多事情都可以在那裡得到解決,天天有人上班,人來人往,總算是建在我們的心坎上了。2016年投入80萬元對20個重點村按照村級活動室不低於400平方米的標准進行了改擴建,目前,全縣400平方米以上的村級活動室達到38個。
規范管理,從有人管事到有科學管事。通過明確村干部職責和加強培訓,有效解決了村干部“干什麼、怎麼干”的問題。2016年以來,縣級層面共舉辦了4期培訓班,對400余名村干部進行全員培訓,同時根據鄉鎮和村級需要選派縣級師資力量到基層開展培訓,不間斷為村干部“充電”,將發展黨員、村級管理、產業調整等知識更加專業地傳輸下去,使村干更加清醒職責所在,更加明晰發展思路,更加激發工作活力。涌溪鄉芽溪村支部書記江庭武深有感觸:“我雖然當了多年的支部書記,但以前發展黨員都依靠鄉裡的指導,不太關心程序問題,通過參加培訓才知道這些工作都是自己份內的事,也明白了應該怎麼去抓好這塊工作。”蕉溪鎮茶園村把五保戶的贍養和土地承包寫進村規民約,使村規民約有了“硬約束”規范村民管理,江古鎮把紅白喜事納入誠信等級管理打造和諧鄉村,羊坪鎮通過把村級黨務村務公開到組到戶,還村干以清白、給群眾以明白,置民生政策於陽光之下,受到了群眾的稱贊和歡迎,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塑造了新時期農村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進一步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服務群眾,從有章可循到有章必循。通過建立“群眾看得懂的服務制度”有效破解過去制度停留在文件上,張貼在牆上,無法實施,缺乏有效監督的問題。健全村干部“分組聯片”工作,村級班子內部溝通協商,村干部、黨員及村民代表、農戶三級聯系,村級民生服務等機制。任務倒逼、責任倒查,帶動村級組織積極主動聯系服務群眾,涌現了大地鄉“九個一”、報京鄉“四個一線”、青溪鎮“零距離工作服務隊”等簡單易行的群眾工作法。舞陽鎮黃桑田村通過開展民主評議惠民資金,取消了部分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贏得了全村群眾的積極擁護,被取消資格的老村干戴勝章對村裡的做法心服口服,他認為村裡做到了公平公正、以理服人、不優親厚友。
經驗探討
抓基層黨建必須著力抓基層打基礎。鎮遠縣“三強”工程之所以能夠得到有序推進,並取得初步成效,在於堅持鮮明的基層導向,著力解決農村基層組織戰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發揮不明顯,黨員意識淡化現象較突出的問題,採取逐級推進的方式,通過在規范陣地建設上打造新平台,在優化管理能力上開辟新途徑,在提升服務能力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
抓基層黨建必須著力解剖麻雀解決問題。鎮遠縣以“強陣地、強服務、強管理”為載體,以問題為導向,直指當前農村基層工作的現實短板。鎮遠縣通過解剖麻雀,找到了病根、病灶,整合資源資金政策將縣直部門的服務觸角延伸到村,著力解決村級“有人管事怎麼管、有錢辦事怎麼辦、有場所議事怎樣議”的問題,進一步增強村支兩委服務功能,著力破解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使基層黨組織“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真正成為基層群眾信賴的領導核心。
抓基層黨建必須著力改善黨群干群關系。基層黨建工作,首先應該解決的是如何擺正黨群、干群關系的問題。隨著社會的多元化進展,經濟的發展,黨群、干群關系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嬗變,黨群、干群關系在總體上呈現出了一種雙重疏離狀態。鎮遠縣“三強”工程正是通過創新服務群眾方法,拓寬服務群眾載體,充分利用組織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讓黨的組織成為群眾工作的最堅強堡壘。
抓基層黨建必須著力加強普惠性。當前,個別地方為迎合上級黨組織考核指標,熱衷於抓示范點、抓材料、提口號,不僅讓基層黨組織疲於應付,也讓群眾產生反感。鎮遠縣“三強”工程不設示范點,全縣鋪開,一把尺子量到底,全縣各級黨組織不降低標准,也不另立標准,堅持一個聲音貫徹到底,成為受到群眾普遍歡迎的地方黨建創新品牌。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