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16: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工程院黨組和機關黨委的領導下,國際合作局黨支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從嚴治黨,緊緊圍繞我院建設國家工程科技思想庫的中心任務,以服務戰略咨詢為切入點,規范和加強黨支部自身建設,提高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重學習,抓好黨員思想工作
國際合作局支部充分認識到加強黨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切實貫徹院黨組、機關黨委的工作部署,積極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各種形式的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活動。近幾年來,局領導班子帶頭交流學習體會,先后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等內容,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認真查擺“四風”問題,並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從思想深處受到觸動,達到了咬耳朵、扯袖子,能紅臉、常出汗的效果,提高了黨員自身的黨性意識、宗旨意識和勤政、廉政意識,進一步加強了理論武裝工作。
二、重建設,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國際合作局黨支部重視支部建設,支部領導定期與黨員干部開展談心活動,及時了解黨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對困難黨員干部及時進行幫扶,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支部重視對年輕人的培養,及時交流工作經驗,為年輕人樹立學習的榜樣,充分發揮優秀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促進年輕人盡快成長。對於向黨組織積極靠攏的干部群眾,支部通過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鼓勵他們學習領導講話及有關政策以提高思想認識,爭取早日跨入黨組織的大門。在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國際合作局支部通過自身建設,充分發揮了基層戰斗堡壘的作用,帶領大家克服了眾多困難,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幾年來,國際合作局在院領導的指導下,先后牽頭組織舉辦了多次大型活動,如2014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CAETS)共同舉辦了“國際工程科技大會”,2015年聯合美國、英國工程院舉辦了“第二屆全球重大挑戰論壇”等,並邀請習主席、李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分別出席開幕式作重要講話和致賀信等,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工程科技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三、重實效,圓滿完成各項重點工作
國際合作局支部按照院領導“深謀遠慮、抓大放小、出聲顯影”的要求,緊緊圍繞我院中心工作,在人員少等不利條件下,通過抓黨員干部思想工作,圓滿完成幾項重要工作,促進了與主要國家工程科技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我院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擴大了我國工程科技界的影響。
1.全力以赴,圓滿完成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任務。大會是自2000年以來,我院組織的最大規模的國際活動。在院領導和機關領導的有力統籌協調下,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於2014年6月在北京隆重召開,主題為“工程科技與人類未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6月3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主旨報告會,並發表題為“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的主旨演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在主旨報告會上作報告。我院480余位院士,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外代表近300人,以及國內產學研各界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共1800余人出席大會。此次會議獲得巨大成功,發表了《北京宣言》。CAETS各成員國院長和大會報告人紛紛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工程科技界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也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我院在CAETS中的領導地位。
2. 成功組織“第二屆全球重大挑戰論壇”。論壇於9月15-16日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論壇發來賀信。來自中、美、英三國政府、工程科技及產業界領域的800多位院士、專家及青年學生圍繞可持續發展、衛生、能源、生活質量、教育、安全與災害恢復、城市基礎設施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會前還安排了學生日競賽活動,三國共14支隊伍參賽,並評比出獲獎名次。本屆論壇級別高、規模大、形式新,得到各方一致稱贊。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本屆論壇還有一系列亮點:首次通過人民網和我院網站等網絡平台面向全球進行直播﹔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設立分會場,與大會進行實時互動﹔通過iPodia平台(在線互動講台)向全球10余所高校進行直播,並組織學生參與討論。以上多種形式相結合,最大程度地擴大了論壇參與度和影響力,得到了參會代表們的一致稱贊,對未來舉辦類似會議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3.協助成功申辦“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和“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國際合作局支部全力支持兩個“中心”的申辦和籌建工作,包括與UNESCO各級組織的密切聯系、與外交部等部門及時溝通協調、東道國協議的修訂以及多次赴UNESCO總部參加相關會議等。兩個“中心”的成功申辦,對於增強我國工程科技界的交流、擴大在國際工程科技界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4.加強與國際組織和主要國家工程院的交流合作。通過努力,我院目前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程科技機構已經建立了良好的機制性合作關系,形成了共同舉辦大型國際學術活動的交流機制。如:中美英三國輪流舉辦“全球重大挑戰論壇”,中日韓工程院圓桌會,與美國國家工程院的“中美工程前沿研討會”,與英國皇家工程院的“中英先進制造業研討會”,與法國工程院的“中法醫學研討會”,與德國工程院的“中德智能城市建設”,與印度工程院的“中印工程青年領袖研討會”以及與台灣工研院“兩岸產業工程科技交流論壇”等等。這些學術交流活動,促進了我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活動,為部分企業搭建了國際合作的良好平台,提升了我國在國際工程科技界的地位。
四、重風氣,做好黨風廉潔建設
國際合作局支部把組織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教育活動及“兩學一做”學習活動與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把歷次教育實踐活動作為改進局內各項工作的契機,按照整頓“四風”的要求,圍繞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結合中央對外事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國際合作局近期的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工作計劃,切實做好支部黨風廉潔建設工作。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通過不斷地學習,國際合作局支部領導充分發揮民主決策,把黨風廉潔建設放在首位,不斷完善各項外事制度,進一步規范我院的外事活動,從而更好地為建設國家高端智庫提供支撐服務。
相關專題 |
· 中央國家機關百名黨支部書記談從嚴治黨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