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社區黨建工作的創新之舉

河南駐馬店市驛城區實施城市社區黨建“六有兩創”工作紀實

2016年12月08日14:12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社區黨建工作的創新之舉

核心提示:

社區黨組織作為城市中最基層的一級黨組織,各項工作都要靠社區黨組織來貫徹落實,黨建的作用也要靠社區黨組織的具體活動和工作來體現。因此,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確立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各類組織中的核心地位,真正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建工作滲透到社區組織的方方面面,提升社區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年以來,駐馬店市驛城區大力實施城市社區黨建“六有兩創”工程,為加強新時期社區黨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被有關專家譽為“驛城模式”。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城市拆遷被譽為“天下第一難”。面對32條“斷頭路”、516條急需改造的背街小巷、467.8萬平方米的拆遷艱巨任務,如何才能在既定時間實現創建國家衛生城、全國文明城的“雙創”目標?驛城區的“答案”令人咋舌!從宣傳發動到動手拆遷,僅用六天時間便全部完成了拆遷任務,且沒有發生一起上訪事件,創造了驛城區建設史上的“驛城速度”和拆遷工作的“驛城現象”。

如果說驛城區“雙創”只是一個工作側影,那麼原駐馬店市棉紡織廠由亂到治更能說明一個事實:面對改制后的5000多名下崗職工、15300多名職工家屬,紗廠社區黨支部堅持以黨建為龍頭,以社區文化為重點,以社區服務為突破口,大力弘揚社區文化,發展社區經濟,唱響了和諧發展的主旋律。紗廠社區先后獲得“全國婦女健身示范站點”“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社區黨支部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創造了驛城區社區建設史上的“驛城奇跡”。

從“驛城速度”到“驛城現象”再到“驛城奇跡”,驛城區實現這一目標的動力何在?區委書記賈迎戰的回答干練而有力:社區黨建的力量!

思路創新、觀念創新、機制創新……以社區黨建工作為引領,驛城區民生改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到處呈現出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氣象。一個嶄新、創新型驛城躍然而出。

科學之策高點定位謀劃社區黨建新思路

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認真履行好管黨治黨建黨的主體責任?如何科學系統地抓好各個領域、各條戰線的黨建工作,實現黨的建設全覆蓋?如何創新方式方法,著力破解黨建工作難題,建立健全抓黨建的長效機制?如何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高度出發,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有力保障?如何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新的起點上,驛城區委領導班子時刻在思考和謀劃著黨建工作的新課題。

圍繞社區黨建工作,區委把加強社區黨建工作放在特別突出位置,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相結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尋找社區黨建的突破口和著力點。為此,區委常委分頭深入每一個社區,就加強社區黨建工作開展專題調研。經過調研,驛城區決策者發現,一方面,社區黨建工作管理不嚴、投入不足、機制不全等問題成為制約社區黨組織工作開展的主要“瓶頸”﹔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一些企業改制后的棄管小區納入社區管理,不少新的城郊農村變成城市社區,成為社區管理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城鎮化進程中,舊城改造、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就業安置等大量工作更需要社區黨組織去管理和解決。通過分析研判,驛城區決策者達成共識:應當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高度,認識、謀劃和推動社區黨建工作。

思路決定出路,氣度決定高度。區委常委班子在經過廣泛討論分析、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按照“系統規劃、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從嚴考核”的工作思路,銳意創新,超前決策,做出了在全區實施“六有兩創”工程(有一個好書記、有一支專職隊伍、有一處標准場所、有一筆固定經費、有一個黨建綜合服務平台、有一套運行機制,努力創建服務型社區黨組織、創建文明幸福社區)加強社區組織建設的決定。

這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和思路,為社區黨建工作找到了一個科學的發展定位,讓全區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為之一振,感到進有方向、趕有目標,而且目標激勵人心、鼓舞斗志。由於提法新穎,思路獨特,工作可操作性強,具有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社區黨建“六有兩創”工程迅速在全區轟轟烈烈鋪展開來。

創新之舉“六有兩創”打造社區黨建新模式

“我們社區有70個家屬院、172棟樓房、446個單元、4585戶居民、15000多口人……”說起前王庄社區建設的基本情況,現年55歲的黨委書記夏友林如數家珍。

前王庄社區是全國創建學習型家庭示范社區、河南省“文明社區”、河南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社區黨建工作示范點”、“全省‘五好’社區黨組織”……

在前王庄社區採訪,眾多“國字號”和省級榮譽似乎沒有引起夏友林太多“話題”﹔而最令夏友林引以自豪的,是“六有兩創”工作開展以來,社區組建的七個幫扶小分隊。“我們的小分隊涵蓋醫療保健、扶貧濟困、法律援助、文化宣傳、陽光助殘、社區環保、社會公益,每個小分隊都是社區黨建工作的‘魂’,連著千家萬戶,牽動著大家的心。”

驛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宋海潮說:“作為社區黨組織,就是要以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做到服務空間、服務時間、服務效果最大化,全面提升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

為此,在推進“六有兩創”工作中,驛城區從基礎建設入手,從規范制度著力,強化措施,強力推進。

領導重視。區委主要領導始終把加強社區黨建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對社區黨建重點工作親自研究、重要事項親自把關、重大任務親自部署,帶動轄區單位“一把手”帶頭抓、直接抓,形成了黨委主要領導重視,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區四個班子成員帶頭每人聯系一個基礎薄弱、困難較多的社區,蹲點調研,探尋規律,以點帶面指導社區工作開展。針對社區人員身份、編制、經費、工作場地等問題,區委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有關部門負責人會議,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工作落實。

健全制度。區委把抓好社區黨建工作作為各級黨組織的重要政治責任,全面推行“三級聯述聯評聯考”和黨建承諾制,將基層工作經費、黨建經費、服務群眾工作經費和場所建設作為黨建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黨建第一責任人實績檔案,做到述職述黨建、評議評黨建、考核考黨建、任用干部看黨建。

夯實責任。出台《關於全面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於社區基層組織建設“六有兩創工程”實施意見》,將各項任務層層分解,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四位一體”的大督查機制和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加快了社區場所建設步伐。

鞏固陣地。加大投入,抓好社區場所建設和“七網合一”信息化平台建設,採取“領導包保、開發配建、政策扶持、政府兜底”的“四位一體”建設模式,破解了籌資難、選址難等問題。先后籌集1000多萬元,重建和改造社區辦公場所34個,解決了個別社區無辦公場所問題﹔選派14名機關干部到社區擔任“第一書記”,採取街道辦事處人員下沉、公益崗位、在職大學生村干部充實到社區和社會招聘等形式,為每個社區黨組織配備1名黨建專職副書記,確保每個社區工作人員不少於10人,解決了社區“有人干事”問題﹔加強對600多名社區干部的技能培訓,提高了社區干部工作水平和工作技能。

落實待遇。提高社區干部待遇,落實社區各項經費,切實把社區各項經費開支納入財政預算,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穩定增長機制,確保社區黨組織有錢辦事。自去年以來,每個社區每年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不少於10萬元,每年工作經費在3萬元以上。

規范管理。積極推進工作創新,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低保網上查詢制度、居民實物配租、經濟適用房分配和廉租住房租賃補貼信息化管理及網上查詢制度,健全了社區民主科學決策、矛盾調解化解等四項制度,建立了民主理財和公章分割制衡制度,推行了中心城區“組賬辦管”制度,社區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正規化。

服務之美愛心筑起文明幸福和諧新社區

在橡林街道民生社區的黨員綜合服務站,有兩本厚厚的“台賬”,一本是“民生社區便民服務台賬”,另一本是“民生社區便民服務投訴處理登記表”。翻開“民生社區便民服務投訴處理登記表”,裡面密密麻麻記錄了今年以來轄區居民投訴和處理情況。

“小到雞毛蒜皮,大到子女就業,都得認真對待認真解決,社區就是咱們轄區居民的‘家’,咱們黨員就是居民的‘頂梁柱’‘主心骨’!”現年40歲的黨支部書記朱法成激動地說。

今年9月,社區一家開發商未經業主同意,擅自拆除綠化帶建房他用,引起業主不滿。后經朱法成多次與開發商協商,雙方達成了諒解協議,業主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維護。“黨徽就是責任,社區工作事小責任大,晚上睡不好覺,頭發一撮一撮往下掉,但隻要群眾滿意,再苦再累也值得!”朱法成說。

同樣在文明路社區,由社區設立的“四點半學校”和“居家養老中心”,成為便民服務的一大亮點和特色。為減少轄區干部職工下班接學生的壓力,社區利用學生放學早的時間差,創辦了“四點半學校”,學生放學后自覺到“四點半學校”學習,還有社區聘請的專業老師輔導,此舉受到家長的一致贊譽。

在驛城各個社區,“大網格化”管理使黨組織建到了居民樓,黨員的身份“亮”在了家門口。從區領導到街道干部,從社區黨員干部到每棟樓的黨小組長、樓棟長、衛生員、文體員、治安員、物管員……面對社區居民群眾,“我是黨員,我承諾……”的錚錚諾言,成為黨員進社區工作的精彩亮點,黨員在居民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居民群眾也從貼心服務中得到了實惠。

在推進“六有兩創”工作中,驛城區把“創建服務型社區黨組織、創建文明幸福社區”作為主要抓手和工作的落腳點,突出服務主題,建設文明幸福和諧新社區,讓轄區居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帶來的巨大變化。

創新載體,讓服務“零距離”。在驛城社區,“一站式”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平安和諧服務、文體科教服務、共駐共建服務、市場杠杆服務、社會志願服務等七大服務涵蓋各個領域和階層,成為服務轄區群眾的有力抓手,受到群眾歡迎。各社區設立的“一站式”辦事服務大廳,承接政府下沉到社區的50多項公共服務職能,確保黨和政府惠民、利民、富民、便民政策貫徹落實﹔設立的160多部服務熱線,及時受理群眾訴求,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的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體系成為維護一方穩定“基石”,牢牢扎根在社區居民群眾心中,各社區推行的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化解機制和信訪穩定“8+1”工作法,已建立“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128個,“五老”組織36個。與此同時,各社區還積極整合區域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通過建立社區“大黨委制”、成立議事協調機構、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等方式,開展“雙承諾、雙服務、雙評議”“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服務居民群眾。目前,驛城區67個區直單位機關1258名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1171人,認領服務崗位696個。人民街道推出探索“七聯七幫”服務模式、香山街道前張社區獨創的基層黨建“四五六”工作法等,收到良好效果。

整合資源,讓服務“面對面”。在驛城城市社區,“1+8+N”服務新模式,成為直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窗口,56個社區按照“五務合一”要求,設立了“一站式”辦事服務大廳,印制有“片區負責人、服務事項、服務熱線和電子郵箱”的民心聯系卡張挂在社區明顯位置,便於群眾聯系和監督,24小時開展服務。與此同時,各社區的幫扶小分隊根據不同時節和群眾需求,定期深入轄區居民群眾家中,提供醫療、技術等方面的服務﹔全區85個黨員志願者隊伍高舉“先鋒行動在驛城”服務旗幟,把每月第一周周日定為全區黨員志願者服務奉獻日,已累計服務群眾12萬余人次。

優化功能,讓服務“顯特色”。在驛城區,社區黨組織因勢利導,積極培育各類社會團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參與廣泛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實現“一社區一特色”。目前,全區每個城市社區都依托陣地開設了1個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室),組建1個以上群眾文體活動團體。紗廠社區把服務的人群分為空巢老人、殘疾人、未成年人、高危人群、離退休干部、軍轉干部和失業人群等,根據不同對象採用有針對性的服務形式進行救助和幫扶。組建了大合唱、腰鼓、軍鼓、柔力球等13支藝術隊,通過活動開展,凝聚了人心,維護了穩定,傳遞了正能量﹔文明路社區建立了“我們的文明團”“文明社區工作群”“美在文明”“文明路社區便民服務工作群”“文明社區志願者工作群”“社區商戶工作群”“黨務工作群”等七個“掌上微信工作平台”,群眾不出門就能及時反映訴求、解決問題﹔同時,各社區按照“利用現有、方便群眾、一室多用”的原則,積極打造紅色網絡家園,轄區居民群眾不僅可以免費享受到上網學習、休閑娛樂等優質服務,還普遍接受到了“紅色教育”。

這一系列創新的舉措,使得民生服務的焦點、難點一個個被化解,居民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滿意度不斷增強,幸福感不斷提升。同時,這種新型的黨組織服務形式,也彰顯了驛城社區黨建工作的時代特色,體現了黨組織與時俱進、服務群眾的決心和動力。

有專家稱:“驛城區‘六有兩創’是新時期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嘗試,值得各地推廣和借鑒。”

力量之源社區黨建開創趕超發展新局面

驛城區大力推行城市社區黨建“六有兩創”新模式,使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群眾從中得到了實惠,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社區黨組織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在新建小區中新組建黨組織3個,在社區文體團隊、樓宇網格中建立黨支部、黨小組69個,黨組織的根深深扎進社區群眾﹔服務資源更加豐富,社區服務場所從小變大、經費從無到有,改變了社區的窘境﹔服務效能明顯優化,各社區建立的集電子政務網、社會管理、黨建服務網等於一體的“七網合一”的信息化平台,為轄區黨員、居民群眾提供黨員信息一網通、公共服務一線通、黨員活動一卡通等100多個服務項目,滿足了社區群眾多樣化需求。

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進一步鞏固。夯實了黨的組織基礎,採取“單獨建、聯合建、混合建、同步建、協調建”等方式,組建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86個,其中行業內聯合建立黨組織64個,已實現全區“兩新”組織黨的工作全覆蓋。加強了黨的工作基礎,實現了社區干部專職化、場所標准化、經費固定化、服務信息化﹔擴大了黨的群眾基礎,社區成為最聚“人氣”的地方。

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健全了新型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居民議事會、民情懇談會等制度的推行,實現了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初步形成了以黨組織為核心、多元主體參與的新型社區治理格局﹔減輕了經濟轉型帶來的陣痛,針對經濟轉型尤其是推進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帶來的問題,各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靠前做工作,包樓棟、包人頭,疏導情緒、化解糾紛、解決群眾訴求,為騰出手來抓發展、搞建設贏得了時間,爭取了主動﹔促進了城區平安和諧,依托遍布全區社區的56個居民議事廳、百姓說事點、社區警務室,以及56個社區網格、600余名社區工作者和1700名社區志願者,每年逐戶排查安全隱患3萬處以上,矯治幫教近千人,調處矛盾糾紛3000多起,在社區管理、安全生產、治安防范、信訪維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筑牢了城市基層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進一步暢通。通過推行社區干部分片包戶、定期走訪、定點接訪等制度,使群眾感到黨就在身邊。近年來,全區600多名社區黨員干部共走訪社區群眾3萬余人次,結對幫扶居民家庭1200多戶,做到對與社區群眾利益相關的事情民主協商到位、耐心說服到位、示范引導到位,居民求助幫到家、各類意見聽到家、細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實事辦到家。全區黨員干部設身處地為民著想,為民所辦,密切了黨群關系,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超越。驛城區在創新中抓黨建,以發展之效檢驗黨建,實現了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促共進,創造了令人稱道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模式,譜寫了社區黨建工作的新篇章。如今,這種嶄新模式正匯聚成推動全區經濟社會趕超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和精神動力,引領92萬驛城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上奮勇向前……(記者 曾昭陽 通訊員 董愛國 張莉)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