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6日13: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前段,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布置審計工作,並強調要通過規范化的嚴格審計,來提高資金和公共資產的使用效率,對那些沉澱兩年以上的資金要及時收回,對於那些不作為、慢作為的干部要進行嚴肅問責。這項工作開展之后,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充分肯定。不過有關這件事,還有個話題想嘮叨一下:“該花錢的地方不花,也應承擔責任。”
現在一些黨員干部認為,“事情干得越多越易出事”,於是為了避免出事,也就不想干事、不願意干事。有的害怕出事,連上級撥付下來的項目資金,也棄之不用,讓它躺在賬戶上睡大覺﹔本可做事的人,整天輕輕鬆鬆上下班,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這樣下來,雖然政績不多,似乎問題也不多,該進級進級,該調動調動,達到了穩中求進的效果。
有人認為,審計就是查查資金是否合規有效的使用,至於資金躺賬戶上,那就是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的事情,發沒發揮作用,審計部門就管不了。其實這種極不負責的態度是十分錯誤的,有時就是一種犯罪,至少應承擔一定責任。因為許多時候,正是由於他們的消極態度,有錢不用,有活不干,讓有限的資金白白壓在庫底,讓寶貴的時光白白流向遠方,錯過了不少發展機遇。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審計部門不僅要管資金是否合規有效,還有管資金的使用情況,最終要看它能否“有所作為”,這其中包括有關責任人能否“有所不為”。因為公共資金如何分配、如何使用、如何發揮效益,都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審計部門將要充分發揮其專業職能,讓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讓其遍地開花,結出豐碩果實。
俗話說,不帶電的“高壓線”沒有震懾力,不開刃的“利劍”沒有殺傷力。隨著審計制度的完善,將會逐漸給權利“運行者”帶好“緊箍咒”,不僅要確保權力不被濫用、資金不被侵蝕,還要看資金的使用效力。因此,要想讓財政資金活活起來,不能讓它“躺在賬上睡覺”,就要對於那些不作為、慢作為的“權力運行者”,追究其“資金閑置”責任,充分讓那根“消極怠工”的神經活起來,真正做到在崗一天,履職一天,就要爭分奪秒,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應有貢獻。
(湖南省澧縣紀委 雷挺)
相關專題 |
· 基層快報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